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调查、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亮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论文主要参照 Stern的第二语言教学一般模式对近 5年来 7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的论文及其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对挑选出来的 71篇论文及其 5 0 7篇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分类结果的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对这一... 本论文主要参照 Stern的第二语言教学一般模式对近 5年来 7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的论文及其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对挑选出来的 71篇论文及其 5 0 7篇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分类结果的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 :对国外二语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直接移植导致的“食洋不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违反应用语言学多科性特点和缺乏层次性这三方面的问题。论文接着运用教学设计理论 ,系统论等学科知识提出了 :明确教学模式的定义和它在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位置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语言学、明确教学模式设计的学科定位和层次定位等相应的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中国特色 多科性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原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9-86,共8页
论文首先通过引用 8组已发表的调查数据量化分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 ;然后应用系统论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学者的几十组调查数据及研究结果为依据 ,系统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 (环境、评价系... 论文首先通过引用 8组已发表的调查数据量化分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 ;然后应用系统论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学者的几十组调查数据及研究结果为依据 ,系统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 (环境、评价系统、教材、学习主体、教师等 )的内部矛盾、相互关系及其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 :各相关子系统中的现有缺陷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原因 系统论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为改进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该重新审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目标这一基本问题,在明确该阶段写作教学与国外二语和我国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从八个角度证明,该阶段写作教学的目标还不是英语交际能力,而是作为该能... 为改进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该重新审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目标这一基本问题,在明确该阶段写作教学与国外二语和我国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从八个角度证明,该阶段写作教学的目标还不是英语交际能力,而是作为该能力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英语写作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评介
4
作者 肖云枢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98)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一套供全国自考生使用的统编教材。本文从课文。
关键词 英语教程 评介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编写的商榷
5
作者 刘应德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0-72,80,共4页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之音标系统早已过时,其中仅标注英式发音是有失偏颇的,个别的发音甚至是错误的。本文对New Words一栏的编写目的是否达到提出了质疑,并指出了书中少量的知识性错误。
关键词 发音 释义 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培养学生直接外语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朱琳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4-75,83,共3页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培养学生直接外语思维能力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学生 外语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翻译理论评述 被引量:45
7
作者 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信奉和遵循“信、达、雅”。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翻译理论界不少翻译理论和标准 ,其中最为国人称道的就是当代声名显赫的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翻译信息论”、“读者... 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信奉和遵循“信、达、雅”。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翻译理论界不少翻译理论和标准 ,其中最为国人称道的就是当代声名显赫的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翻译信息论”、“读者反映论”等翻译理论和原则。这些原则和理论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 ,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的上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 翻译信息论 读者反映论 奈达 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艾晓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3,共7页
兴盛于60至70年代的结构主义叙事学,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丰富了文学批评。其一,它有助于人们努力去发现相同类型作品的深层结构,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侦探故事;其二,它为特定作品的文本分析提供了线索,阐明了一则“故事”是怎... 兴盛于60至70年代的结构主义叙事学,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丰富了文学批评。其一,它有助于人们努力去发现相同类型作品的深层结构,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侦探故事;其二,它为特定作品的文本分析提供了线索,阐明了一则“故事”是怎样转变成一句“话语”的。《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最后三部作品之一,表现出既符合于当时常规、又向这些常规提出挑战的叙事特征。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语法”、“叙事视点”和“文章策略”等方面分析这些特征,认为《远大前程》是20世纪上半叶基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过渡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新 <<远大前程>> 叙事结构 文学评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用词特点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郑达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法律英语最重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用精确的词语把法律和法律思想表达清楚,为此法律英语中特别强调准确性(acuracy)、简明性(brevity)、clarity(明晰性)(我们可以把这三性简称为法律英语学习与研究之AB... 法律英语最重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用精确的词语把法律和法律思想表达清楚,为此法律英语中特别强调准确性(acuracy)、简明性(brevity)、clarity(明晰性)(我们可以把这三性简称为法律英语学习与研究之ABC,ABC为三性中英语首字母的缩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英语 用词特点 各方当事人 法律术语 法律文体 法律工作者 英语文体 形容词 英语学习 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 被引量:78
10
作者 肖云枢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 ,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词准确。但是 ,在某些情况下 ,法律英语中也可以使用模糊词语。本文从实践出发 。
关键词 模糊词语 法律英语 运用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建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美国 ,法律教育是一种学科涉猎范围甚广的大学后续教育 ,即主修法律者须首先修完普通大学的课程 ,足见其难度 ,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也就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将从法律英语中词、句的特点以及法律文化底蕴等方面入手 。
关键词 法律英语 翻译 词汇 文化背景 法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语法特点初探 被引量:20
12
作者 肖云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5,共8页
法律英语是指普通法国家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使用的一种英语文体。它包括某些词汇、语法、语义等具有特色的一些表达方法。
关键词 法律英语 语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主谓一致观念的淡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应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4-89,共6页
尽管英语中谓语动词必须与主语保持数的一致 ,但传统的一致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语言现实 ,其功能亦趋于淡化 ,且这些规则也可能最终完全消失。作者指出唯有概念一致原则才是语言使用者应遵循的。语言正是为表情达意才产生的 。
关键词 语法一致原则 邻近一致原则 意义一致原则 概念一致原则 英语 谓语动词 主语 短语 从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考促学——一项强化、延伸期末考试反拨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亮 《外语研究》 2002年第4期67-73,共7页
本文报道一项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期末考试改革的实验 ,被试者是重庆西南政法大学非英语专业各系本科一年级 1 773名学生。通过事先向学生公布本期教学目标和测试重点 ,考试紧扣教学内容和方式 ,考后进行针对性评讲等手段 ,发掘、延伸期... 本文报道一项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期末考试改革的实验 ,被试者是重庆西南政法大学非英语专业各系本科一年级 1 773名学生。通过事先向学生公布本期教学目标和测试重点 ,考试紧扣教学内容和方式 ,考后进行针对性评讲等手段 ,发掘、延伸期末考试的反拨作用。两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表明 :上述措施的确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外学习时间和内容的安排起到了有益的反拨作用 ;利用阅卷机及相关软件对两个学期试卷各题项得分数据的分析表明 :学生第二学期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语言基础知识和句子层次内的产出性能力有明显提高。上述两项结果证明 :本实验中的各项措施对实现英语教学向课堂外延伸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业测试 反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论语》的五种英语译文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德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中国的翻译事业从夏朝到现代,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对外翻译始于公元505年;明清时代进入翻译繁荣时期;当今世界的中国翻译事业空前繁荣,为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古典名著《论语》乃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 中国的翻译事业从夏朝到现代,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对外翻译始于公元505年;明清时代进入翻译繁荣时期;当今世界的中国翻译事业空前繁荣,为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古典名著《论语》乃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论语》的对外翻译为丰富全人类思想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翻译人员语言文化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同一翻译作品理解上的差异,《论语》的翻译尤其如此。本文分析研究了《论语》的五个英文译本,旨在提高中国文化对外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孔子 <论语> 英语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用角度看语篇连贯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 ,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连贯语用解释、语用推理与逻辑推理、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合作原则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 ,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连贯语用解释、语用推理与逻辑推理、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合作原则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连贯 言语行为理论 合作原则 语篇语言学 会话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云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成语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惯用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等特点,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它即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汉语中成语极为丰富,它... 成语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惯用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等特点,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它即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汉语中成语极为丰富,它主要以四字结构为主,其结构严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英语翻译 四字结构 法律英语 习惯用语 英语文体 心理状态 共同体法 修辞手段 律师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剑波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97-101,共5页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对母语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而言,词汇习得研究都很有必要,它有助于完善语言习得的研究体系。在我国,多年以来人们对词汇习得的认识都存在着偏差,仅局限于了解词汇的意义,而非全面掌握词汇。本文...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对母语习得还是第二语言习得而言,词汇习得研究都很有必要,它有助于完善语言习得的研究体系。在我国,多年以来人们对词汇习得的认识都存在着偏差,仅局限于了解词汇的意义,而非全面掌握词汇。本文在母语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背景下,通过对词汇习得内涵、认知模式以及母语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某些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词汇 认知模式 社会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平衡活动教学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春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一段时间以来,就中国的英语教学,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交际法不恰当,而另一些人认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太过时了。本方简要分析了平衡活动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优越性。认为它克服了交际法及语法、翻译法的片面性,适用于我国的... 一段时间以来,就中国的英语教学,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交际法不恰当,而另一些人认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太过时了。本方简要分析了平衡活动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优越性。认为它克服了交际法及语法、翻译法的片面性,适用于我国的英语教学实际。它主张英语学习中习得与学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从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活动法 输入与输出 教学法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应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虽然译者不能仅凭词典中的释义来确定具体一篇文章中某词的准切意义 ,但是它对译者理解原文仍然有参考的作用。在作翻译工作时 ,不仅要深刻 ,准确理解原文含义 ,还要摆脱原文的束缚 ,然后尽可能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词来表达。本文通过对G... 虽然译者不能仅凭词典中的释义来确定具体一篇文章中某词的准切意义 ,但是它对译者理解原文仍然有参考的作用。在作翻译工作时 ,不仅要深刻 ,准确理解原文含义 ,还要摆脱原文的束缚 ,然后尽可能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词来表达。本文通过对Government一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所指意义的分析 ,说明了翻译工作的成败 ,不仅依赖于英文功底深厚 ,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英语国家及译入语国家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释义 国家机构 文化常识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