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通过管理手段解决大学生网游成瘾问题——以西南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学龙 孙大成 李会朋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4期168-169,共2页
本文立足于高校实际,探讨了高校学生工作者如何以管理手段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对于有效救助大学生网游成瘾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网游成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标本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西南林学院森林植物标本室壳斗科植物标本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狄光智 徐声远 杨为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西南林学院标本馆馆藏植物标本数据为基础,探索建立植物标本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及其关键技术,并建立了西南林学院标本馆植物标本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植物标本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 空间分布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超媒体教学系统设计
3
作者 王红崧 和亚珺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S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计算机超媒体的结构和特点,超媒体应用于教学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以期对超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超媒体 计算机 教学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志检测技术在计算机取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林英 张雁 欧阳佳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第6期254-256,共3页
计算机取证是指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作为日常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和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志分析与检测被... 计算机取证是指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作为日常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和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志分析与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取证,是评估系统运行状况,检验网络安全策略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从日志预解码、日志解码以及日志分析三个方面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根据日志进行监控及取证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入侵,动态取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取证 入侵检测 日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卷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全元 鲁莹 张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12X期10484-10485,10497,共3页
试卷分析包括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两部分。该文以西南林学院2007-2008级的消防工程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为例,采用SPSS软件对考试进行了各种定量分析,通过难度、区分度和信度等指标,说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的必要性和考试的成绩... 试卷分析包括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两部分。该文以西南林学院2007-2008级的消防工程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为例,采用SPSS软件对考试进行了各种定量分析,通过难度、区分度和信度等指标,说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的必要性和考试的成绩和质量等问题。该方法能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 试卷成绩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取证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雁 林英 《现代计算机》 2009年第12期26-28,共3页
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计算机取证的过程给出了取证的框架模型,并从计算机证据的收集、分析、提取以及安全性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讨论。通过该取证框架模型的指导,最终能将证据和证据分析结果提交法庭备案。
关键词 计算机取证 计算机取证模型 计算机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坤融 徐声远 《林业建设》 2005年第5期38-39,共2页
介绍了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对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信息系统的建设步骤、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形成方式、WEB发布平台、技术架构等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野生生物种质 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 信息系统建设 种质资源库 野生生物 西南 数据采集系统 WEB发布 形成方式 技术架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R(Internet Suspend/Resume)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董跃宇 《信息系统工程》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准备演示、实验环境必不可少。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耗时费力等诸多不便,ISR系统的独特功能为克服这些不便,更好地为计算机教学实验准备必要环境,提供了一种另辟蹊径的选择。ISR的原设计与具... 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准备演示、实验环境必不可少。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耗时费力等诸多不便,ISR系统的独特功能为克服这些不便,更好地为计算机教学实验准备必要环境,提供了一种另辟蹊径的选择。ISR的原设计与具体教学应用存在不适应的方面,文章探讨了针对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教学应用 计算机技术 实验环境 SR系统 实验准备 I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C440EPx的单板计算机设计
9
作者 张晴晖 李俊萩 +1 位作者 文菠 荣剑 《电子设计应用》 2010年第Z1期87-9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新型的32位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PPC440EPx为核心的CPCI单板计算机的实现方案。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及相关硬件模块,对硬件设计的相关细节进行了描述,并对操作系统VxWorks的BSP进行开发和调试。
关键词 单板计算机 PPC440EPx VXWORKS BSP C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祖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13期199-200,共2页
高校计算机机房是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它具有计算机数量大,软件系统复杂、使用率高等特点。通过对计算机房学生用机软件的构建、优化、保护,学生上机实践的管理及其它相关管理措施完成对高校公共计算机房科学管理与维... 高校计算机机房是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它具有计算机数量大,软件系统复杂、使用率高等特点。通过对计算机房学生用机软件的构建、优化、保护,学生上机实践的管理及其它相关管理措施完成对高校公共计算机房科学管理与维护,从而保证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维护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算机专业《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鲁莹 徐全元 张雁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09年第11X期9001-9002,共2页
鉴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普及,该文讨论了如何将非计算机专业《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与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充分结合。以考促教,不仅可促进教学规范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加上岗就业机会。
关键词 VFP 教学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蒲海威 胡坤融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S1期53-54,共2页
对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分析、探索与实践,强调了实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计算机接口技术 实验教学 计算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定义协议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靖 杨为民 +1 位作者 张百平 万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8-250,共3页
探索基于自定义协议开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自定义一套工作于TCP/IP应用层的协议,基于该协议利用Winsock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基于组件GIS开发实现空间数据操作,并在通信接口中加入了自定义的通信可靠性和安全保障机制,实现了一... 探索基于自定义协议开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自定义一套工作于TCP/IP应用层的协议,基于该协议利用Winsock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基于组件GIS开发实现空间数据操作,并在通信接口中加入了自定义的通信可靠性和安全保障机制,实现了一个3层C/S结构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验证了这种开发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定义协议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GIS 客户端/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寇卫利 袁华 张堂松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林权证管理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据林权证管理的现状及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GIS技术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需求分析过程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块、体系结构及开发平台.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林权证 地理信息系统(GIS) 管理信息系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晴晖 李俊萩 +1 位作者 张宏翔 贺金平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期46-48,6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以TI公司的CC2430芯片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的流程。该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环境值进行采集,并在上位机上进行处理和显示,从而达...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以TI公司的CC2430芯片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的流程。该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环境值进行采集,并在上位机上进行处理和显示,从而达到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的目的。由于采用了ZigBee技术,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易维护、保护生态环境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环境监测 CC2430 LABWINDOWS/C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部样带植被NPP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旭 林宏 强振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81-2288,共8页
以全球变暖为背景,以中国南部区域18.000-27.50°N,108.50°~112.50°E样带为研究对象,以纬度为梯度,应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殓球观测数据集和CO2体积分数倍增后的2050年模拟气候状况作为平衡态陆地生物... 以全球变暖为背景,以中国南部区域18.000-27.50°N,108.50°~112.50°E样带为研究对象,以纬度为梯度,应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殓球观测数据集和CO2体积分数倍增后的2050年模拟气候状况作为平衡态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4的气候驱动,对中国南部样带历史100a和未来50a间的潜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 production,NPP)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变化进行模拟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带内影响NPP的主要因素为年最低温度和年均降雨量,影响LAI的主要因素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植被类型变化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NPP、LAI变化略有不同。样带较高纬度地区,植被类型变化与气候变化造成的NPP均值差异较小而LAI则差异较大。未来气候状况下NPP、LAI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不同纬度增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BIOME4模型 功能型 NPP L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教学评判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崧 张雁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如何保证教学的质量,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构建了基于新形式下的教学评价评估系统的基本功能,评价方法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指导。采用VB来实现系统具体的评判过程。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模糊评判 评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云台镜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安排 徐声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年第3期1306-1306,1344,共2页
介绍了应用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云台镜头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及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基于SPACE061A单片机的云台镜头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 云台镜头控制 解码器 单片机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部区域植被与气候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旭 林宏 强振平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48-54,共7页
以全球变暖为背景,以中国南部区域18.00°—27.50°N、108.50°—112.50°E样带为研究对象,以纬度为梯度,应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全球观测数据集和CO2浓度倍增后的2050年模拟气候状况作为平衡态陆地生物圈模型B... 以全球变暖为背景,以中国南部区域18.00°—27.50°N、108.50°—112.50°E样带为研究对象,以纬度为梯度,应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全球观测数据集和CO2浓度倍增后的2050年模拟气候状况作为平衡态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4的气候驱动,对中国南部样带历史100 a和未来50 a间的潜在植被变化进行模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与全球变暖加剧,植被类型变化呈加剧趋势;温度作为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导致热带与温带植被的交错带成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历史气候条件下,北回归线以北边缘地带的24.5°N的植被变化率最大,其次为以南边缘地带的22.5°N。在CO2浓度倍增导致温度、降雨量、最低温都显著增加后,研究区域植被变化率最大地带由北回归线边缘带北移到25.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4模型 植被类型 气候变化 中国南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表达式计算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狄光智 杨为民 张雁 《现代计算机》 2009年第4期29-31,共3页
使用目前常用的算符优先法,对通用表达式计算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运算符优先矩阵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研究。该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对任意自定义规则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关键词 表达式计算 通用 算符优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