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丝绸之路对秦汉西南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王文斐 《历史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以四川、贵州、云南为中心的“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对推动秦汉西南夷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使用历史研究方法,即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考古材料的整理,研究秦汉时期南部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总结... 以四川、贵州、云南为中心的“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对推动秦汉西南夷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使用历史研究方法,即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考古材料的整理,研究秦汉时期南部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总结秦汉西南夷地区的经济变化现象,并揭示其对西南夷地区的经济影响。The Southern Silk Road, running through Sichuan, Guizhou and Yunnan, was the main transportation artery between the ancient Southwestern Yi Region of China and the hinterland, an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Southwestern Yi Region.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that is,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summarize the phenomenon of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Southwestern Yi Regio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to reveal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Southwestern Yi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秦汉 西南夷地区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西南边疆国家认同的建构
2
作者 郎玉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7,153,共13页
明清鼎革,清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首要目标是取得政权及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培养各民族对清代王朝国家的认同。是故,清初诸帝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用“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协调彼时的满汉、满蒙、满藏以及满族与其他众多民族的多... 明清鼎革,清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首要目标是取得政权及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培养各民族对清代王朝国家的认同。是故,清初诸帝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用“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协调彼时的满汉、满蒙、满藏以及满族与其他众多民族的多民族关系,巩固“大一统”国家,培养各民族对清代王朝国家的认同。清朝“大一统”思想在西南边疆的政治实践先是施行改土归流的治边之策,实现政治上的一体化,继之大力推行儒学教化,整饬人心风俗,用儒家的教化思想和教化体制来塑造国家整体意识和构建国家认同。文章选取国家危难之时和边民之日常生活两个面向论述西南边疆的王朝国家认同,这也是西南边疆“中国”认同和“中华民族”自觉的政治文化基础。研究和揭示这一认同,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南边疆 国家认同 儒学教化 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泉古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作者 林雨轩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12期3060-3068,共9页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修旧如旧”的实施,除了要在文物遗产外形和结构上保持原有风貌,更应该深入探索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就孝...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修旧如旧”的实施,除了要在文物遗产外形和结构上保持原有风貌,更应该深入探索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就孝泉古镇文化遗产的修缮历史进程及其保护历程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可持续保护为实现路径探讨了如何在尊重古镇原有风貌与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合理利用。既要“修旧如旧”,保持孝泉古镇的历史韵味与文化内涵,又要融入可持续保护理念,在发展中保护,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General Secretary emphasized: “Upholding the right ensures we stay on course and avoid subversive errors, while innovation allows us to keep pace with and lead the tim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eping the right and innovating, restoring the old as the old”, in addition to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and structur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we should deeply explo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behi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restor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Xiaoquan Ancient Town and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protection process, and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the living inheritance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innovative means on the basis of but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style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tow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restore the old as the old”, maintain the historical char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Xiaoquan Ancient town, also to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protection, prot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walk out a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修缮 孝泉古镇历史资源 可持续性开发与保护 阶梯形增长有机过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
4
作者 赵凡 鲁鑫钥 +3 位作者 肖灿 胡芮 郝建锋 姚雪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为探究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选取构树-八角枫(A)、构树-黄檀(B)、忍冬-小果蔷薇(C)、构树-小蜡(D)、构树-喀西茄(E)、构树-山槐(F)6种灌木群落,调查分析各群落物种组成特点、物种多样... 为探究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选取构树-八角枫(A)、构树-黄檀(B)、忍冬-小果蔷薇(C)、构树-小蜡(D)、构树-喀西茄(E)、构树-山槐(F)6种灌木群落,调查分析各群落物种组成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物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6种灌木群落共记录植物50科(划分为6种植物区系分布)107属(划分为12种植物区系分布),科的分布为热带分布大于温带分布,有明显热带性质,但属的分布为温带分布大于热带分布。灌木层中构树为群落A、B、D、E、F的绝对优势种,忍冬为群落C的绝对优势种;草本层中优势种差异明显。灌木层中群落F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显著大于其他群落(P<0.05);草本层中群落F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大,群落C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H′)均小于其他群落,群落B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小于其他群落。灌木层中群落B生物量最高,草本层中群落D生物量最高。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HL-D)和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L-H)、物种丰富度指数(SL-D),分别与灌木层生物量和草本层生物量整体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城墙保护展示需求,建议选取群落B、F作为目标灌木群落,辅以相对低矮的具有固氮作用和观赏效果的推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城墙 灌木群落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民族团结在红军长征胜利中的重要作用——以四川藏区的红军故事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学初 刘君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4-30,共7页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该文以长征红军在四川藏区的事迹为例,论述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以及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对长征红军的积极援助,说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不...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该文以长征红军在四川藏区的事迹为例,论述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以及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对长征红军的积极援助,说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但是共产党民族统战政策的成功,也是包括四川藏区各族民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热情支援、共同奋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民族团结政策 统一战线 四川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商辂边疆治理观初探
6
作者 李林治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边疆治理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商辂作为明朝中期的重臣,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彼时明王朝仁宣之治时对北方蒙古各部皆采取怀柔政策,又英宗至宪宗时期对于北方蒙古各部态度基本处于守势,明王朝边备废弛。商辂作... 边疆治理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商辂作为明朝中期的重臣,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彼时明王朝仁宣之治时对北方蒙古各部皆采取怀柔政策,又英宗至宪宗时期对于北方蒙古各部态度基本处于守势,明王朝边备废弛。商辂作为明王朝重臣提出了自己对于边疆治理的观点,希望以此来改变明朝国计日艰、边防日蹙的局面,其治理观多以加强防御、整饬边备为主要导向,符合明王朝当时治理边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边疆治理 商辂 整饬边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明初辽东镇建制及其对辽东地区的影响
7
作者 胡倚嘉 《历史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明朝建立后,为了维持辽东地区的稳定并顺应明初的政治形势,在辽东推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采用了卫所军屯制度来实施管理军政事务。文章基于相关历史文献,旨在探讨辽东地区设立的背景、管理体系及其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After the establi... 明朝建立后,为了维持辽东地区的稳定并顺应明初的政治形势,在辽东推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采用了卫所军屯制度来实施管理军政事务。文章基于相关历史文献,旨在探讨辽东地区设立的背景、管理体系及其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Liaodong region and comply wi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reforms were implemented in Liaodong, and the garrison and military settlement system was adopted to manage military and administrative affairs. Based on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iaodong, i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ultifaceted impacts it has had o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建制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地方实力派走向抗日战场的——以四川为例的统战史考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邓前程 徐学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川军出川抗战的史实,说明了中共在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及全面抗战即将爆发这一严峻形势下,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通过开展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促成川军出川抗战,创造了国共联合抗日、共御外侮的有利局面。四... 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川军出川抗战的史实,说明了中共在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及全面抗战即将爆发这一严峻形势下,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通过开展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促成川军出川抗战,创造了国共联合抗日、共御外侮的有利局面。四川民众与川军在八年抗战中不畏强暴、不惧牺牲的抗日爱国行动,既是川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壮举,又是中共统战工作的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 四川 地方实力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务宜远人:明朝藏地僧俗贡使违规私茶处罚的立法与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前程 徐学初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6-11,共6页
与明朝茶禁无论是茶立法上,还是执法实践中,严厉惩治把关将吏失职及自营和茶商违禁相比,对藏地僧俗兴贩和夹带等违制行为,其立法相对粗略,处惩力度不仅较轻,而且极为灵活。这种双重评判标准的立法与因地域因人事的实践操作方式,实质上,... 与明朝茶禁无论是茶立法上,还是执法实践中,严厉惩治把关将吏失职及自营和茶商违禁相比,对藏地僧俗兴贩和夹带等违制行为,其立法相对粗略,处惩力度不仅较轻,而且极为灵活。这种双重评判标准的立法与因地域因人事的实践操作方式,实质上,充分显现出明朝有别于元清的治藏特色,就是要以经济手段“联番制虏”,促使并强化藏区政治内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法 藏地僧俗 违制 宽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效评估、关键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10
作者 蒋秀芳 钟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37-45,共9页
研究整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民族“三交”理论,构建综合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探究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成效和影响机制。对川西民族地区和湖南张家界居民的抽样调查发现旅游在促进民族“三交”方面成... 研究整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民族“三交”理论,构建综合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探究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成效和影响机制。对川西民族地区和湖南张家界居民的抽样调查发现旅游在促进民族“三交”方面成效显著,且与居民收入提升正相关,但存在收入达到饱和点后效应减弱的趋势。旅游对目的地社区产生显性和隐性社会文化影响,因此居民对此表现出审慎态度。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深度、社区参与程度以及社会资本积累程度是影响旅游促进民族“三交”成效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直接或通过社会资本积累间接影响旅游促进民族“三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成效评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讲明历史 完善理论 健全制度
11
作者 张卫忠 《中国民族》 2024年第10期68-70,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积极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过程的揭示愈发清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逐步加速,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也随之提上日程,这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史料、理论、制度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大要素,反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不断深入,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国式现代化 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文交流 民族团结进步 健全制度 三大要素
原文传递
精神食粮的“食品安全”与文化企业的“双效统一”
12
作者 马健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6,共2页
作为传播思想观念、符号意义与生活方式的精神消费品,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普通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产品既可以让人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可能使人心智迷失、意志消沉、精神颓靡。因此,
关键词 精神食粮 文化企业 食品安全 文化产品 精神消费品 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符号意义
原文传递
318国道川藏线骑行者的流动性体验与身份认同
13
作者 薛熙明 谭钤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骑行者作为近年出现的旅游人群,其独特的流动性体验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但研究者尚未聚焦到骑行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尤其是他们在骑行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的演进过程。通过对318国道川藏线骑行者网络游记的内容分析发现,随着各路段景观和骑行... 骑行者作为近年出现的旅游人群,其独特的流动性体验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但研究者尚未聚焦到骑行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尤其是他们在骑行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的演进过程。通过对318国道川藏线骑行者网络游记的内容分析发现,随着各路段景观和骑行难度的变化,骑行者的流动性体验也不断变化。其身份认同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展开,并相互影响和补充,依次经过了“自我怀疑—社会悦纳”“自我反思-—相互欣赏”“自我激励—群体互助”“自我满足—群体归属”四个演化阶段。文章对话了旅游动机形成和自我概念演化的相关讨论,拓展了流动性视角下的旅游者身份认同研究,为川藏线骑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体验 身份认同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骑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1993-2022年)——基于中英文期刊文献的分析
14
作者 薛熙明 喇明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222,共11页
泸沽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代表。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梳理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的126篇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献发现,泸沽湖旅游研究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对此研究经历了探索萌芽... 泸沽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代表。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梳理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的126篇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献发现,泸沽湖旅游研究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对此研究经历了探索萌芽、快速增长和持续深化等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摩梭文化保护问题的讨论,逐渐拓展到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社区治理、旅游真实性,以及乡村振兴、共享发展等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衔接的主题。英文文献则受到西方主流话语的影响,围绕旅游影响、身份建构和本土性研究等研究主题展开。当前研究主要依循“问题—机制—对策”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未来泸沽湖旅游研究应重视理论本土化、推进跨学科交融、深化和创新研究主题、突出旅游促进人类文明互鉴和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旅游 研究阶段 研究主题 研究展望 期刊文献
原文传递
弘扬长征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特征论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学初 张立辉 吴建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8-41,共4页
旅游业是当代的“朝阳产业”,也是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本文从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出发,着重探讨了四川省如何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充分发挥省内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潜力,以实现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资源富集 高品味性 旅游热点 发展潜力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成都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兴全 胡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2,共4页
新媒体时代使城市形象传播面临全面转型,新的传播环境既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挑战,又面临着传播技术的创新融合。打破不同媒介的边界,消除行业之间的壁垒,将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无缝链接,提升整体传播思维,才能适应新的传播趋势。成都作为... 新媒体时代使城市形象传播面临全面转型,新的传播环境既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挑战,又面临着传播技术的创新融合。打破不同媒介的边界,消除行业之间的壁垒,将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无缝链接,提升整体传播思维,才能适应新的传播趋势。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其城市形象的传播也必须探索新路径,才能更好地推动全域成都社会经济的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成都 城市形象 传播路径
原文传递
我国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旅游扶贫创新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覃建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资源富集而发展滞后、生态脆弱的特困山区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秦巴山区区域特困现状与特困特点,结合旅游业在生态脆弱、资源富集的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扶贫中的独特作用的分析,提出了...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资源富集而发展滞后、生态脆弱的特困山区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秦巴山区区域特困现状与特困特点,结合旅游业在生态脆弱、资源富集的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扶贫中的独特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脆弱型特困山区旅游扶贫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框架:(1)建立"秦巴山区国家旅游主体功能区综合改革试验区"。(2)建立秦巴山区国家级旅游产业扶贫试验区。(3)探索建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大巴山国家公园。(4)争创自主创新系列的国家级试验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经济 旅游扶贫 创新发展 限制(禁止)开发区 秦巴山区
原文传递
国外艺术品质押贷款的方式与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健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艺术品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艺术品为质押物,按照一定利率从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获得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形式。在国外,经营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的机构主要是拍卖公司和商业银行。开展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的最“近水楼台”机构当然莫过于从... 艺术品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艺术品为质押物,按照一定利率从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获得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形式。在国外,经营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的机构主要是拍卖公司和商业银行。开展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的最“近水楼台”机构当然莫过于从事艺术品拍卖业务的拍卖公司。例如,1987年,凡·高的作品《鸢尾花》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5390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绘画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富比 贷款人 拍卖纪录 货币资金 借款人 艺术银行 绘画作品 拍卖价 佳士得 鸢尾花
原文传递
美国非营利艺术机构的债券筹资: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健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47,共2页
2015年初,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发行总额为2.5亿美元的应税债券,用于在未来十年间为该馆的基础设施扩建翻修工程提供资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 2015年初,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发行总额为2.5亿美元的应税债券,用于在未来十年间为该馆的基础设施扩建翻修工程提供资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将成为纽约市在未来十年间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建设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机构 债券筹资 坎贝尔 发行总额 世界权威 《名利场》 托马斯 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 艺术事业
原文传递
艺术品市场的新常态与中国梦
20
作者 马健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9,共2页
多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一直津津乐道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和诚信,映衬出的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规范和不诚信。这说明,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心中,其实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确实存... 多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一直津津乐道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和诚信,映衬出的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规范和不诚信。这说明,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心中,其实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确实存在很多盘根错节的老大难问题。但是,过去那种短视化、快餐化、高增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了。亟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生态环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迈向新常态,实现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粗放式增长 艺术品市场 快餐化 生态环境 当代书画 需求结构 市场结构 微观企业 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