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北部天然气生产企业保密管理实践与成效
1
作者 钟琴 刘航 +2 位作者 黄雪锋 徐龙 杨远成 《现代企业》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油公司”模式改革进程中设立的首个新型采气管理区,自2020年成立以来,结合“油公司”模式运行特点进行保密管理顶层设计,探索形成“三位一体”保密防范体系... 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油公司”模式改革进程中设立的首个新型采气管理区,自2020年成立以来,结合“油公司”模式运行特点进行保密管理顶层设计,探索形成“三位一体”保密防范体系,有力推进生产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建设千万吨级“油公司”模式示范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项制度改革 油公司 保密管理 顶层设计 实践与成效 天然气生产企业 服务企业发展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2
作者 李祖兵 李顺 +2 位作者 欧家强 易劲 王小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6-1080,共15页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以支撑该气藏下步的稳产挖潜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本文综合应用该气藏内65口取心井的岩心、11口井648个岩化分析、282块岩心的物性测试、416张铸体薄片、368个电镜扫描...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以支撑该气藏下步的稳产挖潜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本文综合应用该气藏内65口取心井的岩心、11口井648个岩化分析、282块岩心的物性测试、416张铸体薄片、368个电镜扫描及82块高压压汞等资料,探究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磨溪雷一1段储层发育于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砂屑云岩和云质灰岩中,储层主要分布于上亚段的中部、中亚段的底部和顶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但以溶蚀作用形成的各类溶蚀孔隙为主;储层总体表现为中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具有粗孔细喉、中孔微喉、微孔微喉等类型,但以中孔微喉和微孔微喉为主。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控制。沉积过程形成的粗结构岩性的物性要好于细结构的岩性,胶结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度减少了5%~95%,溶蚀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空间增加3%~20%,白云化程度越高其物性较好。构造作用形成的低角度裂缝数量占绝对优势,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较完全被充填的裂缝多。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对储层发育的贡献较大,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一1 气藏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中三叠统 磨溪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公司”模式下气田生产智能化大一体管控探究
3
作者 粟鹏 侯甫 +1 位作者 刘航 黄雪锋 《化工管理》 2022年第31期1-4,共4页
后疫情时期油气企业为了降本增效,走出当前行业困境,响应国家推动央企、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均开展“油公司”模式改革建设,以提高自身运营效率、管理质量。通过“油公司”模式的改革建设,当前传统气田生产管控存在诸多不足,如管理层级... 后疫情时期油气企业为了降本增效,走出当前行业困境,响应国家推动央企、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均开展“油公司”模式改革建设,以提高自身运营效率、管理质量。通过“油公司”模式的改革建设,当前传统气田生产管控存在诸多不足,如管理层级复杂、跨层级沟通存在闭塞情况等。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气田生产智能化大一体管控模式,通过智能化建设,完善气田生产管控,逐步建成“全面感知、自动操控、智能预测、智慧决策”的气田智能化管理新形态,着力构建出“一个气田、一个中心”的生产组织管理新模式,切实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生产现场管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本增效 油公司 生产智能化 大一体管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探1井区灯二段底水气藏水侵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娟 汪周华 +4 位作者 欧家强 李钊名 杨洋 吴金川 李松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29-9736,共8页
蓬探1井区灯二段气藏属于典型的超深层碳酸盐岩底水气藏,水侵是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的重要问题。目前气藏处于开发早期评价阶段,对气藏水侵机理认识模糊,制约了气藏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基于气藏现有动静态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不同... 蓬探1井区灯二段气藏属于典型的超深层碳酸盐岩底水气藏,水侵是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的重要问题。目前气藏处于开发早期评价阶段,对气藏水侵机理认识模糊,制约了气藏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基于气藏现有动静态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不同开发区单井机理模型,开展水侵模式预判、水侵动态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蓬探1井区不同类型储层隔夹层发育,隔夹层遮挡作用显著,水侵模式总体表现为水锥型与水脊型;配产比与避水高度分别是影响两类开发区水侵程度与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对水侵机理认识为蓬探1井区开发技术政策制订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水平井 合理配产 避水高度 水平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深1井-东坝1井区灯影组四段丘滩体储层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
5
作者 岑永静 梁锋 +4 位作者 王立恩 刘倩虞 何顺 王时林 韦恒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5-1714,共10页
灯影组是四川盆地中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为查明蓬深1井—东坝1井区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因,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及孔渗性实验对灯四段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灯四段储集岩类型包... 灯影组是四川盆地中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为查明蓬深1井—东坝1井区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因,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及孔渗性实验对灯四段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灯四段储集岩类型包括藻白云岩、泥—粉晶云岩、角砾云岩及砂屑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洞为主,残留原生孔隙和改造裂缝次之,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沿裂缝及生物藻纹层分布的特点,发育溶孔-孔隙-裂缝型复合储层特点。根据成因差异可将灯四段储层划分为埋藏岩溶型储层、表生-埋藏叠加改造型储层、构造-热液改造型储层3类,其中表生-埋藏叠加改造型储层集中分布在灯四段顶部。丘滩体沉积控制储层物质组成,发育早期格架孔,控制储层纵向展布,表生期溶蚀及埋藏岩溶作用控制次生溶孔的发育与平面分布,裂缝发育沟通孤立孔隙,促进流体溶蚀作用发生,提高储层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四段 储层特征 礁滩体 蓬莱气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PS8井区灯影组四段丘滩体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6
作者 岑永静 梁锋 +5 位作者 王立恩 刘倩虞 陈泓位 王时林 党亿佳 雷宝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0,共1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是近期的重点勘探层位,PS8井灯影组四段试气获得高产,展示出灯影组四段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基于钻井岩心、岩屑、薄片、分析化验和测井等资料,对PS8井区灯四段丘滩体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是近期的重点勘探层位,PS8井灯影组四段试气获得高产,展示出灯影组四段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基于钻井岩心、岩屑、薄片、分析化验和测井等资料,对PS8井区灯四段丘滩体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PS8井区灯影组四段从裂陷槽向台内具有逐渐增厚的趋势,储集层岩性主要为藻凝块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柱塞样孔隙度为0.86%~6.59%,平均3.58%,渗透率为0.00085~14.75mD,平均1.71mD,全直径孔隙度为1.15%~8.42%,平均3.84%,渗透率为0.003~16.8mD,平均2.16mD,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②台缘带发育的微生物丘滩沉积是PS8井区灯影组四段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表生期风化壳岩溶和埋藏期热液溶蚀作用是PS8井区灯影组四段储层大量溶蚀孔洞发育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落实了研究区灯影组四段丘滩体储层特征,并明确了储层的成因机制,为后期储层发育分布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评价方案的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滩体 震旦系 灯影组 储层特征 成因机制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间干扰模型的气井压力恢复数值试井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甘笑非 易劲 +3 位作者 欧家强 袁权 邓庄 颜平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3期9-15,共7页
传统的压力恢复试井解释难以正确甄别邻井的影响。为了认识井间干扰对压力恢复试井曲线的影响,将数值试井技术应用于压力恢复试井解释中,在测试前和测试中,基于不同的邻井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数值试井理论模型,得到邻井干扰引起的测试井... 传统的压力恢复试井解释难以正确甄别邻井的影响。为了认识井间干扰对压力恢复试井曲线的影响,将数值试井技术应用于压力恢复试井解释中,在测试前和测试中,基于不同的邻井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数值试井理论模型,得到邻井干扰引起的测试井压力恢复试井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导致曲线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在一口井进行试井测试时,邻井降低产量(或关井)会导致压力导数曲线上翘,与断层的压力恢复试井响应类似;邻井提高产量,会引起压力导数曲线下掉,与定压边界的压力恢复试井响应类似;为减小邻井干扰对测试井的影响,测试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时,邻井应尽量保持原有的工作制度。该技术可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间干扰 数值试井 试井分析 压力恢复曲线 工作制度 外边界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磨台缘带灯影组气藏气井堵塞机理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林 吕亚博 +2 位作者 欧家强 张坤 李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24,共12页
高磨台缘带灯影组气藏自投产以来,多口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表现为井口、井筒及地层堵塞多种复杂形式,严重制约了气井正常平稳生产。对堵塞物样品采用酸溶、红外光谱、能谱电镜、X衍射及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 高磨台缘带灯影组气藏自投产以来,多口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表现为井口、井筒及地层堵塞多种复杂形式,严重制约了气井正常平稳生产。对堵塞物样品采用酸溶、红外光谱、能谱电镜、X衍射及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认为堵塞物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不同气井的堵塞物成分存差异较小;同时,全面摸排地质特征、完井方式、入井液等关键基础资料,进一步确定堵塞物来源及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气井不同堵塞程度及堵塞类型,分别配套了针对井筒未完全堵塞的泵注油污清洗型有机解堵剂工艺、井筒堵死的连续油管冲洗工艺及针对地层堵塞的酸化解堵工艺措施。高磨台缘带灯影组气藏12口气井应用以上工艺技术进行了解堵作业,日恢复气量145×10^(4) m^(3),经济效益显著。形成了适用于灯影组气藏的气井堵塞治理技术系列,可在同类型含硫气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磨台缘带 堵塞 有机解堵剂 酸化解堵 连续油管解堵 捕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气藏地面集输系统腐蚀防护效果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9
作者 叶晓芃 陈涵 +4 位作者 王崇阳 侯甫 沈瑶锐 朱祯 李子轩 《西部特种设备》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随着某气藏开发年限的增长,集输系统随开采的进行腐蚀情况会变得较为复杂和严峻,而腐蚀问题严重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和经济运行,本文针对气藏地面集输系统现有腐蚀控制措施,结合内外腐蚀现场检测结果,开展腐蚀防护效果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随着某气藏开发年限的增长,集输系统随开采的进行腐蚀情况会变得较为复杂和严峻,而腐蚀问题严重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和经济运行,本文针对气藏地面集输系统现有腐蚀控制措施,结合内外腐蚀现场检测结果,开展腐蚀防护效果适应性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下一步监/检测方案重点管段,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 腐蚀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蓬莱气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
10
作者 梁锋 谭兵 +6 位作者 王立恩 熊益学 刘倩虞 张恒 娄焘 陆明印 王猛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6-1832,共17页
近5年来,川中古隆起蓬莱气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天然气勘探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展现了蓬莱气田灯二段具备规模成藏的能力,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强和资料的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蓬莱气田灯二段储层特征和优质储层主控因素,明确优质储层演化特... 近5年来,川中古隆起蓬莱气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天然气勘探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展现了蓬莱气田灯二段具备规模成藏的能力,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强和资料的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蓬莱气田灯二段储层特征和优质储层主控因素,明确优质储层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蓬莱气田灯二段储集岩主要为藻凝块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孔隙、溶洞和裂缝,储层物性为低孔低渗型。②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为沉积微相类型、岩溶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丘核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天然基础,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改造作用叠合早成岩期风化壳岩溶作用共同控制优质储层纵向和平面的展布,加里东期的构造破裂作用改善优质储层的规模。③优质储层演化经历“三增一三减”作用,灯二段沉积期,孔隙保留原始沉积环境中的流体特征,“三增”为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改造、早成岩期风化壳岩溶、构造破裂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减”依次为同生一准同生期海水胶结、同生期一浅埋藏期胶结、中一深埋藏期胶结和充填,三期胶结作用造成储层孔隙缩减甚至消失。研究成果能深化四川盆地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的认识,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选区选带与有利目标优选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二段 白云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储层演化
原文传递
基于“油公司”管理模式下的ECAEC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研究
11
作者 刘航 张玉冰 +1 位作者 徐龙 黄雪锋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第23期89-91,共3页
在国际环境保护浪潮兴起的整体背景下,为响应“30·60双碳”目标以及应对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问题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应对现有薪酬分配机制所暴露出的竞争性欠缺、公平性不足、激励方式单一和动态调整缺失等问题,国内油气行业有必要... 在国际环境保护浪潮兴起的整体背景下,为响应“30·60双碳”目标以及应对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问题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应对现有薪酬分配机制所暴露出的竞争性欠缺、公平性不足、激励方式单一和动态调整缺失等问题,国内油气行业有必要借鉴国外各大油气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油公司”管理模式的建构来提高企业运营和管理质量。本研究拟结合行业内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油公司”模式下的差异化薪酬体系进行结构性分析,并对探索实践的模式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油气行业向“油公司”管理模式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公司”管理模式 ECAEC 差异化薪酬 薪酬激励
原文传递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识别与诊断系统的设计探讨
12
作者 古勇 张小刚 +2 位作者 黄希 魏瑞 刘富权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9期209-211,共3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设计配电线路故障的在线识别和诊断系统,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诊断故障,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水平.本文针对配电线路故障在线识别与诊断系统设计展开分析,介绍了配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特性,探讨了常见的配电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设计配电线路故障的在线识别和诊断系统,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诊断故障,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水平.本文针对配电线路故障在线识别与诊断系统设计展开分析,介绍了配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特性,探讨了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类型,并提出具体的系统设计对策,希望可以为设计人员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故障在线识别 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引导的集输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及可解释性分析
13
作者 陈潜 黄伟 +3 位作者 张昌会 管奥成 张宸 叶晓芃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5年第3期720-730,共11页
由于恶劣的服役环境,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愈发严重,亟需提出一种准确的模型来预测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相结合的管道腐蚀预测方法。通过分析电化学腐蚀机理,总结... 由于恶劣的服役环境,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愈发严重,亟需提出一种准确的模型来预测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速率。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相结合的管道腐蚀预测方法。通过分析电化学腐蚀机理,总结不同腐蚀因素变化对腐蚀速率的普适性影响规律。然后基于这些普适性规律提出损失函数表征方法,构建物理引导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的超参数。最后结合电化学腐蚀机理和部分依赖图、SHAP算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表明,PGNN-IPSO方法可以避免模型学习到与物理相悖的错误规律,提升模型预测准确度。该研究对集输管道的腐蚀防护、可靠性评估和维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内腐蚀 物理引导神经网络 可解释性 改进粒子群算法 SHAP算法 部分依赖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