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放 王永虎 +6 位作者 乔浩 刘东藩 郭栋 王瑞 王栋 李浩鹏 李锋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4.80±34.98)min,术中出血量(100.13±18.49)mL,住院时间(6.65±0.17)d,随访时间6~18(14±2.3)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压迫,立即切开清除血肿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卧床休息后痊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者围术期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ndo-LIF术短期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腰椎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脊柱内镜 镜下融合 Endo-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长华 吴新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87-3289,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显著高于术前(t观=-33.971、-10.219,t对=-37.639、-7.415,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为(31.8±3.9)°和(129.9±11.8)°,对照组为(29.3±3.1)°和(123.6±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8,t2=2.085,P<0.0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 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微创钢板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卫东 白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9640-9643,共4页
评价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本组患者共63例,分为PFNA内固定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指... 评价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本组患者共63例,分为PFNA内固定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P<0.01),术后6月、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早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P<0.05)。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两种内固定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伴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术的预后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克骏 米明珊 +2 位作者 白海明 麻承德 伍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4-165,共2页
单节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几乎仅见于亚洲,尤其是日本。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其发病也值得关注。胸椎OLF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通常发展至产生严重脊髓压迫时才被患者发现。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椎板切除术 腰椎管狭窄 患者 预后 进展缓慢 脊髓压迫 O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克骏 米明珊 +2 位作者 白海明 麻承德 伍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2-863,共2页
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是采用椎弓根钉非动态固定系统,但患者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降低甚至丧失,并伴有慢性腰痛、临节段退变加速,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3]。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 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是采用椎弓根钉非动态固定系统,但患者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降低甚至丧失,并伴有慢性腰痛、临节段退变加速,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3]。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是一种用于稳定腰椎的非融合性椎弓根系统,Dynesys在传统椎弓根坚强内固定系统上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ESYS 腰椎退行性 椎弓根系统 临床疗效 病变节段 相邻节段 椎间隙高度 手术节段 螺钉位置 退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筋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PLA2活性、IL-6、TNF-α水平和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裕祥 杨应忠 +2 位作者 秦卫春 王卫东 张莹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舒筋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磷脂酶A2(PLA2)活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西医组、中医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大鼠正常环境下继续饲养以外... 目的探究舒筋祛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磷脂酶A2(PLA2)活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西医组、中医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大鼠正常环境下继续饲养以外,西医组、中医组建立LDH模型,并分别给予西药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中药舒筋祛痹汤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制模后3、7、14d分别取出移植髓核观察移植髓核组织内PLA2活性,并于断头处死大鼠后取血测定血清IL-6、TNF-α浓度,取L5神经根组织,常规脱蜡、HE染色、脱水、封片后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制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3天,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此时中药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略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7、14天中药组、西药组髓核组织中的PLA2活性均显著较第3天降低(P<0.05),且第7、14天中药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均略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制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14天西药组、中药组血清IL-6、TNF-α浓度略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中药组血清IL-6、TNF-α浓度略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大鼠神经根髓鞘、轴突及雪旺细胞病理变化较西药组改善明显。结论舒筋祛痹汤可降低LDH大鼠突出髓核组织PLA2活性及血清IL-6、TNF-α浓度,抑制炎症介质合成,从而起到与抗炎镇痛类西药类似效果,对延缓椎间盘退变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祛痹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大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卫东 王裕祥 +1 位作者 王永虎 崔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239-5241,共3页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进行对照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方法老年IFOF患者135例手术治疗方式按照患者自主意愿进行选择,包括动力髋螺钉(DHS)组69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31例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组3...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进行对照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方法老年IFOF患者135例手术治疗方式按照患者自主意愿进行选择,包括动力髋螺钉(DHS)组69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31例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组35例。对比各组手术及住院情况,不同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情况。结果 LPFP组及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DHS组,但住院费用显著高于DHS组,且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LPFP组(P<0.05)。各组术中、术后及总计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LPFP组及PFN组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而LPFP组和PFN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HS、LPFP及PFN三种内固定手术方式均有自身优缺点,临床治疗IFOF需首先对患者骨折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DHS、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EvansⅠa型及Ⅰb型IFOF患者,且均能取得满意疗效。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EvansⅠc型及Ⅰd型患者,但PFN效果更佳。DHS不可用于治疗EvansⅡ型患者,而LPFP及PFN均可适用,且推荐应用P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hemerin水平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裕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chemerin 水平,探讨血清chemerin 水平与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在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200 名参与者,进行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病例...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chemerin 水平,探讨血清chemerin 水平与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在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200 名参与者,进行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Pearson 相关性检验用于调查血清chemerin 水平与BMD 之间的关系。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100 例,对照组100 例。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chemerin 水平[( 87. 65±5. 57) ng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70. 09±5. 16) n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两组股骨骨密度与chemerin 呈负相关(骨质疏松组:r =-0. 394,P<0. 01;对照组:r =-0. 679,P<0. 01);两组腰椎骨密度与chemerin 也呈负相关(骨质疏松组:r =-0. 305,P<0. 01;对照组r =-0. 361,P<0. 01)。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hemerin 水平升高,与BMD 呈负相关。需进一步研究chemerin 在骨质疏松症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脂肪细胞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杜文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81例绝经后骨折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经后骨折妇女有无再次发生骨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81例绝经后骨折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经后骨折妇女有无再次发生骨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本研究入组的581例绝经后骨折妇女中,有100例再次出现骨折,骨折再发生率为17.21%,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史和抑郁是绝经后骨折妇女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骨折妇女骨折再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骨折的再次发生,进而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妇女 骨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长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前结核疫情在全球呈现增长趋势,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脊柱结核的手术疗效较好,但由于术后卧床时长,易致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应早期发现和治疗。血浆D-二聚体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目前结核疫情在全球呈现增长趋势,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脊柱结核的手术疗效较好,但由于术后卧床时长,易致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应早期发现和治疗。血浆D-二聚体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物,对其的研究正广泛开展起来[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D-二聚体 脊柱结核 术后早期 诊断价值 患者 术后卧床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96)。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Harris评分、...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96)。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62.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5%(Z=-9.453,P=0.000)。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t=12.412,P=0.000;t=10.755,P=0.000);观察组SF-36评分(81.53±18.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14±15.29)分(t=3.008,P=0.00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4%(χ^2=5.328,P=0.021)。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伤后到手术时间4~6 h,对照组伤后到手术时间2~3周。观察比...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伤后到手术时间4~6 h,对照组伤后到手术时间2~3周。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周及3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53±2.01)d与对照组的(7.32±1.87)d比较缩短(t=-2.014,P=0.047)。术后1周,两组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t=-9.507,P=0.000;t=-9.131,P=0.000);且观察组Harris评分(89.02±20.7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1±16.42)(t=2.094,P=0.039)。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84.65±15.4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13.22)(t=2.665,P=0.00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2.65%)(χ^2=4.602,P=0.032)。结论在充分评估患者可以耐受手术的前提条件下,及时早期手术治疗老年髋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骨折 老年 手术时机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永虎 史福东 谢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选择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提前模拟手术辅助钢板内固定手术,...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选择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提前模拟手术辅助钢板内固定手术,分为3D组(28例)和传统组(32例)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解剖复位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159. 3±38. 1) min、术中出血量(410. 6±108. 7) m L、术后引流量(269. 3±68. 7) m L、解剖复位率(56. 3%)、住院时间(20. 2±6. 5) d与3D组[(91. 8±23. 1) min、(287. 4±87. 2) m L、(171. 1±90. 5) m L、89. 3%、(13. 8±3. 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传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 1%,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传统组和3D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71. 7±18. 1 vs. 74. 5±16. 6)、(82. 1±15. 7 vs. 89. 7±12. 4),明显高于术前(54. 1±7. 9 vs. 53. 8±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3D组末次随访HS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明显提高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率,减少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此类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可考虑推荐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 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长华 王怡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45-447,45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32例作为骨肉瘤组,再选择健康老年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VEGF、Ang-2水平并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32例作为骨肉瘤组,再选择健康老年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VEGF、Ang-2水平并比较,分析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并分析患者血清VEGF、Ang-2对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骨肉瘤组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肿瘤直径≥5 cm、TMN分期Ⅲ期、肺转移患者其血清VEGF、Ang-2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TMN分期Ⅰ~Ⅱ期、无肺转移患者(P <0. 05)。血清VEGF <700 pg/ml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血清VEGF≥700 pg/ml患者(P <0. 05)。血清Ang-2 <600 pg/ml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血清Ang-2≥600 pg/ml患者(P <0. 05)。结论老年手部骨肉瘤患者中血清VEGF与Ang-2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临床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肉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存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骨疗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卫东 郭宝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在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并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2-12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110例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在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并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2-12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110例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90.9%vs 74.5%,P<0.05);观察组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3.4 h±4.2 h、36.8 h±4.8 h,与对照组比较(55.9 h±5.1h、63.7 h±6.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更好的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斌 宋永全 刘克骏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及骨愈合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23例(60.53%)、良10例(26.32%)、可4例(10.53%)、差1例(2.63%),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618,P=0.009);优良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χ^2=4.964,P=0.026)。观察组手术时间(70.13±8.64)min、切口长度(3.38±0.75)cm、骨愈合时间(4.69±0.53)月,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13.073,P=0.000;t=-36.150,P=0.000;t=-21.133,P=0.000);观察组的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t=16.926,P=0.000)。观察组内固定松动断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χ^2=4.341,P=0.037)。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牢固性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愈合、恢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愈合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袋椎体成形术与常规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永虎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6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PVP手术与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3-2016-03手术治疗的91例OVCF患者,其中常规PVP手术53例,作为A组;网袋椎体成形术38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骨水泥... 目的探讨常规PVP手术与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3-2016-03手术治疗的91例OVCF患者,其中常规PVP手术53例,作为A组;网袋椎体成形术38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骨水泥渗漏情况、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共发生骨水泥渗漏18例,其中A组15例(28.3%),B组仅3例(7.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12个月时,B组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与后凸Cobb角改善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PVP手术相比,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可达到相近的止痛效果,但对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的矫正能力更佳,且有效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PVP手术 网袋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高能量多发骨折患者应激性消化系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卫东 郭宝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高能量多发骨折伴应激性消化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3-12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90例高能量多发骨折伴应激性消化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给予奥...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高能量多发骨折伴应激性消化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3-12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90例高能量多发骨折伴应激性消化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91.1%vs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时间为低于B组(8.2 h±2.4 h vs 14.5 h±3.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11.1%vs 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高能量多发骨折伴应激性消化系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明显的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 多发骨折 应激性 消化系出血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巨大滑膜软骨瘤病误诊为关节游离体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克骏 麻承德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3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软骨瘤病 滑膜 膝关节 误诊 关节游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长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43-44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进行跟骨骨折手术后的患者,对其使用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笔者选取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60例,都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 目的研究、分析进行跟骨骨折手术后的患者,对其使用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笔者选取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60例,都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后护理,而观察组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实施的系统康复联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为优(90~100分)的有11例,良(75~89分)的有13例,中等(50~74分)的有4例,差(50分以下)的有2例,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为优的有14例,良的有14例,中等的有1例,差的有1例,优良率为93.3%。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的患者来说,运用系统康复治疗的办法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系统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