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心理应激大鼠胃黏膜SOD、MDA和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政军 王友春 +2 位作者 画伟 王粉荣 林元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C组大鼠胃黏膜光整完好 ,肉眼未见糜烂及溃疡。R和I组UI均高于C组 (P <0 .0 5) ,M组UI低于I组 (P <0 .0 5)。R、I组胃黏膜SOD活性降低 ,I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R、I组胃黏膜MDA含量升高 ,I组升高明显 (P <0 .0 5) ,但M组SOD升高 ,MDA含量下降 (P <0 .0 5)。R、I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升高 ,I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M组血清皮质醇较I组降低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心理应激 大鼠 胃黏膜 SOD MDA 胃黏膜损伤 自由基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申景平 李瑞峰 +1 位作者 雷立权 高广道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为了研究梗死心肌成纤维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 ,应用酶法分离、培养经卡托普利和洛沙坦干预后的成年大鼠梗死心肌成纤维细胞 ,检测在不同处理因素下 ,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3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 4C 尿嘧啶核苷和3H... 为了研究梗死心肌成纤维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 ,应用酶法分离、培养经卡托普利和洛沙坦干预后的成年大鼠梗死心肌成纤维细胞 ,检测在不同处理因素下 ,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3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 4C 尿嘧啶核苷和3H 脯氨酸掺入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相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 (10 7mol L)的作用下 ,对照组的成纤维细胞对上述三种底物的掺入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而卡托普利和洛沙坦两干预组分别与假手术组相比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管紧张素Ⅱ的上述作用均不能被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完全阻断 ,但能被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拮抗剂 (1.8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抗肽 )完全阻断。结果提示 ,血管紧张素Ⅱ可直接作用于非梗死区心肌的成纤维细胞 ,促进成纤维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对成纤维细胞作用除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外 ,还有其他因素参与。长期应用卡托普利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成纤维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Ⅱ 成纤维细胞 卡托普利 洛沙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ET-1、NO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武忠 高广道 +2 位作者 周佽想 刘健 林元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MFs)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MFs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第二代心肌MF...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MFs)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MFs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第二代心肌MFs培养液中的ET - 1、NO水平。结果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ngⅡ可按剂量依赖方式促MFs分泌ET - 1,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拮抗剂losartan可阻断AngⅡ的上述作用 ;AngⅡ可抑制心肌MFs分泌NO ,加losartan后再加AngⅡ培养发现 ,MFs分泌NO能力不但不降低 ,而且还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AngⅡ可通过AT1R促成年大鼠心肌MFs分泌ET - 1,主要通过AT1R影响MFs分泌NO ,从而改变ET - 1/NO比值。AngⅡ可能通过影响MFs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网络平衡关系改变 ,发挥其促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心肌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 胡晓兰 +1 位作者 徐仓宝 张亚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4-296,共3页
为探讨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有促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 ,选用细胞存活率 >90 %的小剂量 (1∶10 0 0、2∶10 0 0和 3∶10 0 0 )香烟尘粒 ,分别加入培养基中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 为探讨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有促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 ,选用细胞存活率 >90 %的小剂量 (1∶10 0 0、2∶10 0 0和 3∶10 0 0 )香烟尘粒 ,分别加入培养基中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蛋白测定和放射免疫法观察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皮素 1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 (不加香烟尘粒组 )相比 ,1∶10 0 0、2∶10 0 0和 3∶10 0 0香烟尘粒组细胞蛋白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10 0 0和 2∶10 0 0香烟尘粒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 (P <0 .0 1)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 ,2∶10 0 0香烟尘粒组G1 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5 ) ,S期细胞数显著增多 (P <0 .0 1)。 1∶10 0 0、2∶10 0 0和 3∶10 0 0香烟尘粒组培养基中内皮素 1含量均显著增高 ,尤以 2∶10 0 0组增高最明显 (P <0 .0 1)。结果表明 ,1∶10 0 0和 2∶10 0 0香烟尘粒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其促增殖作用可能与内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尘粒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尘粒对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晓兰 徐仓宝 +2 位作者 张亚萍 张晓 权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 :选用人脐静脉内皮EA .hy 92 6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二甲基亚砜溶解的香烟尘粒 (DSP)对人脐静脉内皮EA .hy 92 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 (1、2、4、8)mL/L剂量DSP作量效实验 ,小剂量DSP(2mL/L)作时效实验 ,采用MTT比色法和 9... 目的 :选用人脐静脉内皮EA .hy 92 6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二甲基亚砜溶解的香烟尘粒 (DSP)对人脐静脉内皮EA .hy 92 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 (1、2、4、8)mL/L剂量DSP作量效实验 ,小剂量DSP(2mL/L)作时效实验 ,采用MTT比色法和 96孔板细胞蛋白测定方法来评价DSP对该细胞株增殖和活性的影响。透射电镜(TEM)观察不同处理因素作用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DSP能抑制人脐静脉内皮EA .hy 92 6细胞增殖 (P <0 0 5 ) ,且对该细胞株具有明显毒性 ,它能减少细胞蛋白合成 (P <0 0 5 )、增加细胞死亡 (主要为坏死 ) ,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结论 :DSP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V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 细胞系 吸烟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娟 王竹青 +1 位作者 雷立权 刘进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OX LDL对内皮细胞NO、ET 1合成及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在分别加入不同浓度OX LDL(5 0、10 0、15 0mg·L-1)孵育 2 4h ,或浓度为 10 0mg·L-1于... 目的 观察OX LDL对内皮细胞NO、ET 1合成及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在分别加入不同浓度OX LDL(5 0、10 0、15 0mg·L-1)孵育 2 4h ,或浓度为 10 0mg·L-1于不同时间 (12、2 4、36h)孵育后观察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及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果 OX LDL可显著抑制NO的合成 (P <0 .0 5 ) ,但各时间段培养液中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OX LDL还可明显增加ET 1的分泌及诱导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论 OX LDL对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它对NO、ET 1释放及ICAM 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修饰 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塞大鼠心室胶原生化改建与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英 雷立权 +2 位作者 高广道 王树人 孙晓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肌梗塞 ( MI)后心室胶原生化改建与心脏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AS)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动态观测了大鼠 MI后 3、15及 42天左、右心室胶原含量、总量和血管紧张素 ( Ang )含量以及血浆 Ang 含量的变化。结... 目的 研究心肌梗塞 ( MI)后心室胶原生化改建与心脏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AS)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动态观测了大鼠 MI后 3、15及 42天左、右心室胶原含量、总量和血管紧张素 ( Ang )含量以及血浆 Ang 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浆 Ang 含量仅在 MI后 3天有一过性升高 ;MI鼠左、右心室 Ang 含量于 3天时就明显升高 ,此后一直保持在 3天时水平。 MI后左、右心室胶原基质均发生了生化改建 ,除右心室胶原生化改建稍滞后于其 Ang 的变化外 ,左、右心室的胶原生化改建与其心肌 Ang 的变化形式基本一致。结论  MI后心脏 RAS被明显激活 ;心肌 Ang 在心肌胶原生化改建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其作用不依赖于循环 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胶原生化改建 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促细胞因子分泌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瑞 马爱群 +2 位作者 白玲 郝春媛 刘进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为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及粘附分子在其中的作用 ,采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预加入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 为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及粘附分子在其中的作用 ,采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预加入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内皮选择素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 ,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培养条件下观测不到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 ,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时 ,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显著升高 (P <0 .0 5 ) ,细胞间的接触粘附起着重要介导作用 ,内皮选择素在促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分泌的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 ,细胞间粘附分子 1在促使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的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表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够激活某些基因的信号转导途径 ,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增加 ,粘附分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粘附分子介导细胞因子分泌的过程 细胞混合培养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小英 高广道 王新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心肌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况下存在细胞增殖现象。骨髓干细胞被认为是再生心肌细胞的来源之一。骨髓细胞不论是全髓细胞、造血干细胞 ,还是间质干细胞 ,体内移植都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体外诱导不仅可出现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况下存在细胞增殖现象。骨髓干细胞被认为是再生心肌细胞的来源之一。骨髓细胞不论是全髓细胞、造血干细胞 ,还是间质干细胞 ,体内移植都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体外诱导不仅可出现心肌细胞表型 ,还表达功能性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骨髓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综述 心肌细胞增殖 骨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瑾 高登峰 +2 位作者 牛小麟 刘健 陈明霞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膜磷脂脱失和线粒体DNA3867缺失)程度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内含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TCID50=108)的Ea...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膜磷脂脱失和线粒体DNA3867缺失)程度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内含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3、11和24 d行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和mtDNA3867缺失率的测定,并用Spearman法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在病毒感染后3 d,可见心肌和骨骼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后11 d,心肌和骨骼肌细胞mtDNA3867缺失性损伤达高峰(P<0.05),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后24 d,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脱失和mtDNA3867缺失程度与感染后11 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后3 d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线粒体的上述损伤性改变在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呈一致性同步变化,且具有良好相关性(P<0.05)。结论CVB3可显著损伤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DNA和膜磷脂,两者损伤具有相关性,提示骨骼肌有望成为反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外周细胞“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 线粒体膜磷脂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H_2O_2诱导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小瑞 高广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6-318,332,共4页
目的 研究 17β 雌二醇 (βE2 )对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H2 O2 、βE2以及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它莫西芬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 结果 H2 O2 能显著降低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 目的 研究 17β 雌二醇 (βE2 )对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H2 O2 、βE2以及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它莫西芬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 结果 H2 O2 能显著降低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表现为剂量、时间依赖型。用 βE2预培养细胞 30min后 ,再加H2 O2 继续培养 2 4h细胞存活率明显上升 (P <0 .0 5 )。用它莫西芬预培养细胞后 ,重复上述实验 ,发现它莫西芬不能阻断 βE2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原代细胞中 99%以上的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结论 H2 O2 能导致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死亡。βE2能降低H2 O2 的毒性作用。它莫西芬不能阻断βE2的保护作用 ,培养的光受体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H2O2 视网膜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兴奋性电刺激对正常及心肌梗死兔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局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柱 崔长琮 +3 位作者 赵晓静 雷立权 刘健 廉姜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 :观察于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对正常和心肌梗死 (MI)兔在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作用的局部性。方法 :6 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MI组两大组 ,每组又分为前壁和后壁两组。复制MI模型 ,4周后每组开胸 ,窦性心律下 ,分别于前... 目的 :观察于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对正常和心肌梗死 (MI)兔在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作用的局部性。方法 :6 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MI组两大组 ,每组又分为前壁和后壁两组。复制MI模型 ,4周后每组开胸 ,窦性心律下 ,分别于前壁组和后壁组的左心室前壁和后壁 ,发放绝对不应期方波电刺激 (CCM)。观察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及其微分 (±dp/dtmax)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前壁和后壁CCM刺激时LVSP及 +dp/dtmax均显著大于刺激前 (P <0 0 5 ) ,LVEDP低于、-dp/dtmax负值大于刺激前 (P <0 0 5 ) ,且不同部位的CCM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左心室前壁的上述作用大于后壁 (P <0 0 5 ) ;MI组前壁和后壁CCM刺激时LVSP及+dp/dtmax亦大于刺激前 (P <0 0 5 ) ,LVEDP低于、-dp/dtmax负值亦大于刺激前 (P <0 0 5 ) ,但前后壁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于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能明显增强正常和MI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心肌梗死 绝对不应期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亲和力ACEI干预对MI后心肌胶原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宇彬 雷立权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利用对心肌ACE亲和力较低的伊那普利及较高的培哚普利干预探讨心肌梗塞后间质Ⅰ、Ⅲ型胶原重建同心内RAS、循环RAS的关系 ,并试图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自动图象分析系统 ,借助对心肌不同亲和力的A... 目的 利用对心肌ACE亲和力较低的伊那普利及较高的培哚普利干预探讨心肌梗塞后间质Ⅰ、Ⅲ型胶原重建同心内RAS、循环RAS的关系 ,并试图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自动图象分析系统 ,借助对心肌不同亲和力的ACEI药物干预观察Ⅰ、Ⅲ型胶原变化。结果 MI后两种不同ACEI对非梗塞区胶原作用不同 ,对心脏ACE高亲和力的培哚普利可明显抑制NIA胶原Ⅰ、Ⅲ型重建 ,而低亲和力的伊那普利则不能。两药对梗塞区胶原Ⅰ、Ⅲ型含量和比例均无显著作用。结论 不同亲和力的ACEI对MI后心肌胶原作用的不同可能是由二者对心肌ACE亲和力差别所致 ,提示MI后间质胶原重建同心脏局部RAS关系密切 ,而循环RAS所起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力 MI 心肌胶原 伊那普利 培哚普利 心肌梗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在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柱 雷立权 崔长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 (enalapril)对大鼠心肌梗塞 (M1 )后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是否与其抑制缓激肽 (BK)降解的途径有关。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①假手术对照组 (sham -operatedcontrol) ,②心肌梗死组 (MI) ,③依那普利干预组 (MI+en...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 (enalapril)对大鼠心肌梗塞 (M1 )后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是否与其抑制缓激肽 (BK)降解的途径有关。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①假手术对照组 (sham -operatedcontrol) ,②心肌梗死组 (MI) ,③依那普利干预组 (MI+enalapril) ,④依那普利和BKB2 受体阻断剂Hoe - 1 4 0共同干预组 (MI+enalapril+Hoe- 1 4 0 ) ,⑤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断剂losartan干预组 (Ml+losartan)。 3个药物干预组从MI术后第 3d开始给药 ,持续 4周 ,然后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dp/dtmax及左心室重 /体重 (LVW /BW)、左心室非梗死区组织的平均 (每核 )心肌细胞体积 [V(m)n]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个药物干预组的LVEDP、LVW /BW及V(m)n均低于MI组 (均P <O 0 5) ,而 +dp/dtmax和MI组相比无显著差别。 3个药物干预组之间平均动脉压 (MAP)无明显差异 ,但Ml+enalapril+Hoe - 1 4 0组的LVW/BW及V(m)n的值却高于MI+enalapril组。结论 :Enalapril可阻抑大鼠MI后的心肌肥厚并改善左心室功能 ,这种作用的部分机制是由于其促使了心肌组织BK的积累 ,即BK参与了enalapril阻抑心肌肥厚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且这些作用不依赖于血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心肌肥厚 心肌梗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小瑞 张小玲 +1 位作者 高广道 曹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βE2)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活性关系.方法:应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MTT测定、PI3K活性测定及Western blot分析的方法,观察βE2与视网膜神经细胞PI3K的关系.结果:10μmol/LβE2培养细...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βE2)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活性关系.方法:应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MTT测定、PI3K活性测定及Western blot分析的方法,观察βE2与视网膜神经细胞PI3K的关系.结果:10μmol/LβE2培养细胞30min后,PI3K的活性开始上升,1h达高峰,12h恢复正常.用βE2直接与细胞匀浆37℃孵育1h,PI3K活性没有改变.而且βE2也未影响PI3K在细胞中的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降低了βE2削弱H2O2的毒性作用.结论:βE2能间接激活细胞中PI3K的活性,LY294002抑制了βE2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提示βE2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视网膜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尘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 胡晓兰 +2 位作者 徐仓宝 张亚萍 权萍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2期101-103,126,共4页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砜溶解的香烟尘粒 (DS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 ,将1、2、3、4、8μl·ml -1剂量DSP加入培养基中。采用四氮唑盐 (MTT)比色试验和细胞蛋白测定评价DSP对VSMC...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砜溶解的香烟尘粒 (DS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 ,将1、2、3、4、8μl·ml -1剂量DSP加入培养基中。采用四氮唑盐 (MTT)比色试验和细胞蛋白测定评价DSP对VSMC生长的影响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2μl·ml-1DSP可刺激VSMC增殖 (P<0.01) ,4、8μl·ml -1DSP能抑制VSMC增殖 (P<0.05,P<0.01) ,减少细胞总蛋白 (P<0.05,P<0.01)。电镜下 ,2、4μl·ml-1 DSP组均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2μl·ml-1 DSP组凋亡率为(10.2±3.2) % ,4μl·ml-1DSP组凋亡率为 (29.2±8.7) % ,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P<0.01)。结论DSP既可刺激VSMC增殖 ,又可促进VSMC凋亡 ,吸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机制 ,可能与其影响VSMC增殖和凋亡两者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尘粒 血管平滑肌 细胞生长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增生 血管平滑肌细胞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在依那普利干预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胶原代谢中的作用
17
作者 张海柱 雷立权 +1 位作者 崔长琮 黄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探讨缓激肽 (BK)对大鼠心肌梗塞 (MI)后心肌胶原生化改建的影响 ,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肌胶原的影响是否与抑制BK的降解有关。方法 复制大鼠MI模型后 ,第 3天开始给予依那普利(5 0 0 μg·kg-1·d-1) 4... 目的 探讨缓激肽 (BK)对大鼠心肌梗塞 (MI)后心肌胶原生化改建的影响 ,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肌胶原的影响是否与抑制BK的降解有关。方法 复制大鼠MI模型后 ,第 3天开始给予依那普利(5 0 0 μg·kg-1·d-1) 4周 ,测定左心室非梗塞区组织的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的比值 (Ⅰ /Ⅲ ) ,并与依那普利 +BKB2 受体阻断剂HOE 14 0 (5 0 0 μg·kg-1·d-1由微渗透泵给入 )组、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 (AT1)阻断剂Losartan(3mg·kg-1·d-1)组及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依那普利、Losartan组的胶原含量及其Ⅰ /Ⅲ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 <0 0 5 ) ,而Losartan组的胶原含量及其Ⅰ /Ⅲ比值又低于依那普利组 (P <0 0 5 ) ,依那普利 +HOE 14 0组的胶原含量及Ⅰ /Ⅲ比值较单独用依那普利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BK能抑制大鼠MI后左心室胶原的生成及降低胶原Ⅰ /Ⅲ比值 ;ACEI阻抑左心室胶原生化改建的作用机制是既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生成又促使了心肌局部BK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依那普利 干预 心肌梗塞 大鼠 心肌胶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细胞膜骨架蛋白:Adducin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侯嵘 刘治全 卢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细胞膜骨架是指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结构的维持 ,并通过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Adduc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膜骨架蛋白 ,它含有多个功能位点 ,参与细胞膜骨架... 细胞膜骨架是指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结构的维持 ,并通过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Adduc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膜骨架蛋白 ,它含有多个功能位点 ,参与细胞膜骨架网状结构的构建、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膜离子转运等 ,并有证据表明adducin与高血压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adducin的结构和功能以及adducin基因变异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骨架 ADDUCIN 高血压 膜蛋白 病理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ET-1生成及ICAM-1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周娟 杨予白 +1 位作者 奥沛源 雷立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合成、ET 1分泌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经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DHEA处理后 ,采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 ,用SABC免疫组化法...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合成、ET 1分泌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经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DHEA处理后 ,采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 ,用SABC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随着DHEA浓度的增加 ,培养液中NO的含量从 (387± 12 )降至 (2 4 2± 11) μmol/L (P <0 .0 5 ) ,而ET 1的浓度却从 (397± 13)增至 (6 2 6± 2 9)ng/L (P <0 .0 5 ) .随着时间的延长 ,各对照组培养液中NO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DHEA组NO生成量却逐渐降低 (P <0 .0 5 ) ,呈时间依赖 .培养液中ET 1浓度无论是对照组还是DHEA组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P <0 .0 5 ) ,但DHEA组升高的更为明显 .无论是增加浓度还是延长时间 ,DHEA均不影响细胞表面I CAM 1的表达 .结论 :DHEA可通过调节内皮细胞NO及ET 1生成量对血管功能进行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ECV304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心肌细胞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进军 高广道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成年心肌细胞是否具有分裂增生能力一直是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一般认为成年的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 ,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但随着研究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成年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以及心力衰竭。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