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军 吴梦茹 杜俊凯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318-320,共3页
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对于人民的健康保障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提高急诊教学的水平。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探讨了急诊医学教学的独特模式,从而提出急诊医学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对于人民的健康保障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提高急诊教学的水平。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探讨了急诊医学教学的独特模式,从而提出急诊医学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急诊医学教学模式应以症状体征为中心进行教学;2降阶梯思维模式应该贯穿在急诊医学教学之中;3应该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4急诊医学教学中应引进及推广PBL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降阶梯思维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的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亚锋 刘小敏 李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71-374,共4页
本文回顾了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的发展过程、教育培训、组织架构,比较分析了CTAS指南历次修订的内容,解读急诊分诊检伤的未来发展趋势。回顾发现CTAS的制定有完善清晰的组织架构,已经实现标准化、信息化、制度化。我国应及早建设... 本文回顾了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的发展过程、教育培训、组织架构,比较分析了CTAS指南历次修订的内容,解读急诊分诊检伤的未来发展趋势。回顾发现CTAS的制定有完善清晰的组织架构,已经实现标准化、信息化、制度化。我国应及早建设符合我国特色的标准化、信息化分诊检伤标尺,完善组织架构与培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分诊检伤标尺 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护理分诊技术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亚锋 张启云 +1 位作者 张小玲 宋晔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急诊分诊技术,提高NSTE-ACS分诊质量。方法检索近10年国内外NSTE-ACS诊疗指南及相关护理分诊文献。将NSTE-ACS中有关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采集时机、护理监测培训等相...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急诊分诊技术,提高NSTE-ACS分诊质量。方法检索近10年国内外NSTE-ACS诊疗指南及相关护理分诊文献。将NSTE-ACS中有关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采集时机、护理监测培训等相关文献纳入研究。参与研究的护士重点研读NSTE-ACS的各种症状与鉴别诊断、NSTE-ACS相关心电图特征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对获得的信息归纳分析,建立症状鉴别表与危险因素分层表。结果建立了NSTE-ACS高度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及非ACS患者症状的鉴别表、NSTE-ACS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快速分诊表、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结论NSTE-ACS症状鉴别、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的建立有助于引导NSTE-ACS急诊分诊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 护理分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南佳彦 高小雁 +1 位作者 李惠玲 杨继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50人)与阿托品组(47人),长托宁组用长托宁配合氯磷定治疗,阿托品组用阿托品配合氯磷定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50人)与阿托品组(47人),长托宁组用长托宁配合氯磷定治疗,阿托品组用阿托品配合氯磷定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长托宁可使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间M样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2 h和5.0 h,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减少(长托宁组分别为98%、2%,阿托品组分别为80.75%、19.15%),阿托品中毒人数减少(长托宁组3人、阿托品组14人),因阿托品中毒死亡率减少(长托宁组0、阿托品组17%),患者住院平均日缩短(长托宁组4-5 d、阿托品组7-10 d)。结论长托宁目前是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最理想的抗胆碱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长托宁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许静 李芬 +3 位作者 马雨珊 赵艳 宋晖 夏晓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04-3206,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冠心病与骨质疏松(OP)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思路。方法随机选取292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绝经期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分为OP... 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冠心病与骨质疏松(OP)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思路。方法随机选取292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绝经期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分为OP组与非OP组(包括骨质正常组和骨量减低组),比较女性OP组与非OP组之间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对研究对象进行OP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BMD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OP在冠心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结果女性OP组与非OP组相比,前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后者(P<0.05)。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BMD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将OP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相比较,发现锻炼情况(OR=0.351)、饮茶(OR=0.565)和骨质情况(OR=0.252)是保护因素,而吸烟(OR=5.413)则是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女性OP组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OP组,OP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可能占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诱导肺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肺纤维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烨 赵娜 +3 位作者 李晓青 苗常青 彭波 高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8期1491-1493,共3页
目的观察百草枯(PQ)诱导人肺上皮HPAEpi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MTT法计算PQ对HPAEpiC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计算最适合诱导HPAEpiC细胞发生EMT的浓度,Transwell检测证实PQ诱导肺上皮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增... 目的观察百草枯(PQ)诱导人肺上皮HPAEpi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MTT法计算PQ对HPAEpiC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计算最适合诱导HPAEpiC细胞发生EMT的浓度,Transwell检测证实PQ诱导肺上皮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增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变化。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物及TGF-β下游信号通路变化。结果 PQ对HPAEpiC细胞的IC50值为95.3μmol/L,与DMSO对照组比较,PQ可以诱导肺上皮HPAEpiC细胞形态发生EMT改变,并增加其体外迁移能力,PQ可以促进肺上皮HPAEpiC细胞TGF-β的分泌,并增加其下游Smad2/3、抑制Smad7的蛋白表达;PQ也可以增加间质性标志物N-cadhen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抑制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表达。结论 PQ在促进人肺上皮HPAEpiC细胞死亡的同时促进其向EMT转化,提示PQ诱导肺纤维化的一种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肺上皮细胞 EMT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思颖 尤海生 +3 位作者 朱亚宁 何云 董亚琳 王茂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59-562,共4页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该院2008—2015年13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该院2008—2015年13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生严重ADR/ADE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3:1,老年人患者、涉及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ADR/ADE的构成比分别为37.31%、37.31%和22.39%。报告例次最多的15个药品中,抗肿瘤药物8种,抗菌药物3种。静脉滴注发生ADR/ADE构成比85.4%。严重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全身性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和心血管损害多见。结论:重视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ADR/ADE的监测,提高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水平,降低临床ADR/ADE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报告 监测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世平 沈鑫 +4 位作者 李会玲 景桂霞 杨瑞 金梅梅 常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40只,体重150~170g,8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Dex给药组(IRD组),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40只,体重150~170g,8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Dex给药组(IRD组),缺血-再灌注+育亨宾与Dex复合给药组(IRYD组),每组8只。S组和IR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作预处理,IRD组先以5μg/kg的速度输注Dex 10 min,后以5μg·kg-1·h-1的速率再输注60 min,IRYD组先静脉输注1mg/kg的育亨宾,15min后改为0.5mg·kg-1·h-1继续输注60min,育亨宾开始输注5min后以与IRD组相同的方法输注Dex。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采用结扎-放松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使局部心肌缺血30min、继而再灌注2h。分别记录缺血前(T0)、结扎30 min(T1)、再灌注1h(T2)和再灌注2h(T3)时的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再灌注2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S组、IR组和IRYD组比较,T0-T3时IRD组的HR明显减慢(P<0.05)。与IR组和IRYD组比较,T3时IRD组LVSP、+dp/dtmax和-dp/dtmax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降低(P<0.05),IRD组缺血坏死区/缺血危险区(AN/AAR)明显缩小(P<0.05),cTnI含量明显降低(P<0.05),NO浓度明显升高(P<0.05)。T3时IRYD组与IR组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x预处理能改善糖尿病大鼠MIRI后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其保护机制可能与α2受体激动和血浆NO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处理 糖尿病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功能 一氧化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欢 王军 +2 位作者 苗常青 南佳彦 彭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5例。...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每日1次,连用5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7 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14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2 h、7 d两组PCT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7 d下降最显著;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CT(μg/L):治疗后72 h 9.73±2.10比12.36±2.56,治疗后7 d 5.33±2.05比8.76±1.78;CRP(μg/L):治疗后72 h 69.12±13.61比109.68±16.16,治疗后7 d 20.16±9.64比42.32±13.16,均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14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比45.8%,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对改善病情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前分期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高亚洲 王霞 张晓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已确认为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再进行CT仿真胃镜以及基于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像与透明显像的三维显像。最...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已确认为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再进行CT仿真胃镜以及基于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像与透明显像的三维显像。最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标准,对所有胃癌患者分别进行胃癌TNM分期,并将其与患者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仿真胃镜结合三维显像对胃癌患者术前T、N、M以及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6.3%、80.0%、95.8%与80.6%,对胃癌大体分型判断准确率为83.3%。且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上,多层螺旋CT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胃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层螺旋CT TNM分期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世平 王臻 +2 位作者 金梅梅 朱婧 常建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选取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0只,糖尿病假手术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选取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0只,糖尿病假手术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右美托咪定组在缺血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其余组在同一时间经股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6组大鼠一般情况、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体质量、全心质量减轻,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P<0.05)。除假手术组与糖尿病假手术组之外,其余4组在缺血后与再灌注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水平低于基线水平(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在缺血后及再灌注后30 min时MAP、心率与RPP水平降低,再灌注120 min后升高(P<0.05);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在缺血后及再灌注后MAP、心率与RP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0 min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梗死区心肌/缺血未梗死心肌(AN/AAR)降低(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AN/AAR升高(P<0.05),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AN/AAR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P<0.05);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糖尿病右美托咪定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P<0.05)。结论对于正常大鼠,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及炎性因子水平,对MIRI有防护作用;当并发糖尿病时,右美托咪定对MIRI仍有一定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糖尿病心肌病 再灌注损伤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提取物对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翔 熊正英 左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茜草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某些生化指标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茜草作为运动补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模型,测定运动大鼠力竭运动的时间以及血清尿素(BUN)、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BLa)及血... 目的探讨茜草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某些生化指标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茜草作为运动补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模型,测定运动大鼠力竭运动的时间以及血清尿素(BUN)、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BLa)及血红蛋白(Hb)含量。结果训练组大鼠LDH活性显著高于安静组(P<0.01),而训练加药组则显著低于训练组(P<0.01);训练加药组BLa含量较训练组有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Hb含量较安静组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训练加药组则显著高于训练组(P<0.05)。结论茜草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自由基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损伤,提高了肌肉中乳酸清除的能力,延缓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提取物 血清生化指标 运动能力 运动补剂 耐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易感性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苗常青 卢群 +2 位作者 刘平 白玲 马爱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MI患者176例(AMI组)以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91例(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清标本...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MI患者176例(AMI组)以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91例(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清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p-PLA2基因rs1805017、rs16874954、rs10519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突变与AMI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rs1805017位点检测到GG、GA、AA三种基因型;rs16874954位点检测到CC、AC两种基因型;rs1051931位点检测到AA、AC、CC三种基因型;AMI组rs1805017位点AA基因型以及rs16874954位点CC基因分布频率相对对照组更高(P<0.05)。rs1805017位点GA+AA基因型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GG基因型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GG基因型患者(P<0.05);rs16874954位点AC基因型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其余血脂水平在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单因素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rs1805017(OR=0.788,95%CI:0.713~0.923,P<0.05)、rs16874954(OR=0.923,95%CI:0.859~0.983,P<0.05)位点SNP与AMI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s1805017位点多态性与AMI发病独立相关(OR=0.839,95%CI:0.804~0.975,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Lp-PLA2基因rs1805017、rs16874954多态性位点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而rs1051931位点SNP与AMI的发生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急性心肌梗死 汉族人群 基因多态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脏骤停后综合征48例心肌损伤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俊 邓阳彬 +3 位作者 高路 楚建平 王列 王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37-539,6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对PCAS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PCAS患者按复苏时间长短分为重症组23例和轻症组25例,同期选择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动态检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结果:PCAS两组CK、CK-MB、HBDH/LDH,肌钙蛋白...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对PCAS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PCAS患者按复苏时间长短分为重症组23例和轻症组25例,同期选择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动态检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结果:PCAS两组CK、CK-MB、HBDH/LDH,肌钙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重症组较轻症组CK、CK-MB、HBDH/LDH、肌钙蛋白明显增高(P<0.05)。PCAS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第10天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肌钙蛋白部分异常。结论:①心肺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伤;②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血浓度可反映儿童心肌受损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并发症 心肌再灌注损伤 病因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 诊断 肌钙蛋白 代谢 儿童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烨 吴梦茹 +1 位作者 南佳彦 张启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患者临床转归及各项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患者临床转归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_2)、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亦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有较高疗效。治疗过程中无出血、感染等血液净化相关并发症出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左心衰竭 急性 肾功能不全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建军 高路 +3 位作者 叶云 高红艳 田文华 靳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包括急性心梗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包括急性心梗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cy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Gensin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ACS患者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68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胰腺炎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波 沙焕臣 马清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胰腺炎并脑损伤模型,以进一步探讨胰腺炎脑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胰蛋白酶制模组(trypsin),每组8只大鼠。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12 h采集脑...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胰腺炎并脑损伤模型,以进一步探讨胰腺炎脑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胰蛋白酶制模组(trypsin),每组8只大鼠。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12 h采集脑组织和胰腺组织标本。比较各组大鼠的死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AP组大鼠死亡率较trypsin组明显升高,SO组无大鼠死亡;SAP组Zo-1水平均明显高于SO组(P<0.05),trypsin组Zo-1水平与SAP组呈现一致性变化(P>0.05)。SAP组和trypsin组均出现明显神经元细胞肿胀、毛细血管淤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栓形成、线粒体肿胀和细胞凋亡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胰蛋白酶可能为SAP脑损伤的元凶;用胰蛋白酶制备SAP模型大鼠死亡率低,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的机制和进行相关治疗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脑损伤模型 胰蛋白酶 Z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 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云锋 王军 +1 位作者 杜宁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38-1941,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survivin、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和nm23-H1在52例NSCLC组织、20例对应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survivin、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和nm23-H1在52例NSCLC组织、20例对应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的表达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织无survivin表达;nm23-H1的表达癌组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nm23-H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9.0%(4/21),在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4%(15/3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survivin在TNM(Ⅰ+Ⅱ)期NSCLC组织中表达低于在TNM(Ⅲ+Ⅳ)期NSCLC组织中表达;nm23-H1在TNM(Ⅰ+Ⅱ)期NSCLC组织中表达高于在TNM(Ⅲ+Ⅳ)期NSCLC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在高分化NSCLC中表达低于在低分化NSCLC中表达;nm23-H在高分化NSCLC组织中表达高于在低分化NSCLC组织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nm23-H1在NSCLC中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与NSCLC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Survivin可以作为NSCLC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以根据sur-vivin与nm23-H1的联合检测来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NM23-H1 凋亡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波 沙焕臣 马清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 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白藜芦醇(RES)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3、6、12h采集标本。酶联...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 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白藜芦醇(RES)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3、6、12h采集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TNF-α和IL-6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胰腺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SAP组各时间点MBP和Zo-1水平均明显高于SO组(P<0.05),RES组和DEX组MBP和Zo-1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RES组和DEX组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SAP组(P<0.05)。SAP组出现明显神经元细胞肿胀、毛细血管淤血、血栓形成、线粒体肿胀和细胞凋亡等超微结构的变化,RES组和DEX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RES组各项指标与DEX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Zo-1的降解参与了大鼠SAP脑损伤的病理过程;MBP可以作为SAP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指标;白藜芦醇可以降低SAP大鼠脑血管上皮损伤程度,从而起到减轻SAP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藜芦醇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利 陈丽 王兴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氯丙嗪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恒温平滑肌槽记录离体肠管收缩曲线的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小肠的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收缩张力...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氯丙嗪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恒温平滑肌槽记录离体肠管收缩曲线的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小肠的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小剂量(1 mg/kg.BW)和中剂量(2 mg/kg.BW)氯丙嗪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小肠的收缩张力及频率均有所恢复,显著高于未预处理组。大剂量(4 mg/kg.BW)氯丙嗪预处理组小肠的收缩张力和频率与单纯缺血再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量氯丙嗪预处理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肠运动功能异常,而大剂量氯丙嗪对其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氯丙嗪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