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质保护膜在表面等离子体波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延瑞 王永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技术的探测器中金属膜通常与被探测物直接接触 ,在金属膜和被探测物之间增加一层介质膜 ,可以对金属膜进行保护 .为了优化探测器的设计 ,通过对四层共振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吸收峰随保护层厚度及其介电常数...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技术的探测器中金属膜通常与被探测物直接接触 ,在金属膜和被探测物之间增加一层介质膜 ,可以对金属膜进行保护 .为了优化探测器的设计 ,通过对四层共振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吸收峰随保护层厚度及其介电常数变化的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波 保护层 多层介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尾纤式多功能光隔离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燕宁 方强 +2 位作者 王永昌 孙爱晶 白菊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提出并成功研制了一种具有功能复用的新型的多功能光隔离器结构,对其进行了传输特性性能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该器件具有与单尾纤光隔离器相同的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等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 1550nm双通道多功能光隔离器插入损耗分别... 提出并成功研制了一种具有功能复用的新型的多功能光隔离器结构,对其进行了传输特性性能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该器件具有与单尾纤光隔离器相同的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等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 1550nm双通道多功能光隔离器插入损耗分别为 0. 28dB和 0. 11dB,隔离度分别为 55dB和 54dB,达到了隔离器需要满足的标准,性能良好,同时具有成倍降低器件制造成本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隔离器 双尾纤光纤头 琼斯矩阵 隔离度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原子4p1/2,3/2ng(J=3)自电离Rydberg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良 谢尊贤 +1 位作者 周超 王永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利用由R矩阵得到的K矩阵与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相结合,计算了钙原子4png自电离Ryd-berg系列的光谱,报道了包括精细结构分辨的4Pjng态的能级位置,分析了各自电离通道的干扰情况.
关键词 K矩阵 MQDT 自电离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利 方强 +3 位作者 王永昌 阴亚芳 刘毓 朱永凯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比较了单模光纤中常见的几种线性偏振模色散(PMD)的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两种最新提出的非线性PMD测量方法,详细分析并指出了每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它们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单模光纤 光纤测量 偏振模色散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电子俘获型红外可激发材料的制备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19
5
作者 范文慧 王永昌 +4 位作者 龚平 过晓晖 张大慰 刘英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9期803-808,共6页
采用硫化助熔剂法(SFM)合成了具有红外上转换及光存储特性的稀土激活光子学材料CaS:Eu,Sm和CaS:Ce,Sm.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单一相,相纯度在98.... 采用硫化助熔剂法(SFM)合成了具有红外上转换及光存储特性的稀土激活光子学材料CaS:Eu,Sm和CaS:Ce,Sm.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单一相,相纯度在98.5%以上;采用CaCO3制备的合成材料晶化程度更好,生成的晶粒更大.利用荧光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合成材料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这类电子俘获材料在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有效激发下,能通过电子俘获实现光存储,并对近红外光有上转换作用.通过对合成材料及有关稀土元素原子结构分析,提出了两种新的稀土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硫化物 光谱上转换 光存储材料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于条纹相机的新型组合红外阴极 被引量:5
6
作者 范文慧 侯洵 +4 位作者 王永昌 杜力 龚平 刘英 过晓晖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5-410,共6页
利用电子俘获材料的快速红外上转换特性,将其制成红外上转换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了一种适用于条纹相机的新型组合红外阴极,测量表明:它能将可见光条纹相机的波长响应范围延伸至0.8~1.6μm,而且时间分辨率优于24ps、... 利用电子俘获材料的快速红外上转换特性,将其制成红外上转换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了一种适用于条纹相机的新型组合红外阴极,测量表明:它能将可见光条纹相机的波长响应范围延伸至0.8~1.6μm,而且时间分辨率优于24ps、红外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优于4.8×10-9J/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红外 组合红外阴极 条纹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Eu,Sm及其在农用转光膜上的应用原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叶孔敦 光昭 范文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了一种“常光充能”型电子陷获材料 Ca S∶Eu,Sm,它不仅具有 Ca S∶ Eu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特性 ,而且具有红外升频转换特性 ,可将 0 .8~1 .6μm的红外光直接转换为~ 672 nm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 76% ,是...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了一种“常光充能”型电子陷获材料 Ca S∶Eu,Sm,它不仅具有 Ca S∶ Eu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特性 ,而且具有红外升频转换特性 ,可将 0 .8~1 .6μm的红外光直接转换为~ 672 nm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 76% ,是一种优于 Ca S∶ Eu的光转换农膜添加剂 .而共掺 Eu2 +、Sm3+和 Cu+的 Ca S荧光粉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于光转换农膜添加剂 Ca S∶ Eu2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直接掺杂工艺 电子陷获材料 红外升频转换 叶绿素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 CaS:Eu Sm 荧光光谱特性 农用转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材料在光存储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范文慧 叶孔敦 +2 位作者 光昕 朱键 王永昌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阐述了电子俘获光存储技术原理 ,进行了图像写 /读 /擦除及图像加 /减等实验 ,探讨了电子俘获光存储中的动力学机制 ,研究了电子俘获材料中读出光、写入光和发射光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 ,电子俘获材料以其写 /读 /擦速度快、存储密... 阐述了电子俘获光存储技术原理 ,进行了图像写 /读 /擦除及图像加 /减等实验 ,探讨了电子俘获光存储中的动力学机制 ,研究了电子俘获材料中读出光、写入光和发射光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 ,电子俘获材料以其写 /读 /擦速度快、存储密度高以及无限的读写循环寿命等优点 ,在光存储、光信息处理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光存储 光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材料的红外上转换效率 被引量:7
9
作者 范文慧 赵卫 +1 位作者 刘英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提高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和CaS∶Ce,Sm的发光亮度和制备效率,并利用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测试了它们的红外上转换效率借助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了硫化助熔剂法和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电子俘获... 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提高了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和CaS∶Ce,Sm的发光亮度和制备效率,并利用超短脉冲红外激光测试了它们的红外上转换效率借助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了硫化助熔剂法和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电子俘获材料中主要掺杂剂的化学计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上转换效率 红外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型红外上转换屏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文慧 侯洵 +3 位作者 王永昌 刘英 过晓晖 杜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利用溶液悬浮分层提取技术获得粒度较为一致的电子俘获材料(ETM)粉末,考虑ETM屏空间分辨率、红外→可见发光亮度、ETM化学稳定性和膜层均匀性等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制作了ETM屏,较好地解决了ETM膜层均匀性及器件... 利用溶液悬浮分层提取技术获得粒度较为一致的电子俘获材料(ETM)粉末,考虑ETM屏空间分辨率、红外→可见发光亮度、ETM化学稳定性和膜层均匀性等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制作了ETM屏,较好地解决了ETM膜层均匀性及器件封装后的化学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测试比较,提出了一种兼顾空间分辨率和红外上转换发光亮度的微镶嵌屏制作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红外上转换 微镶嵌 转换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2 位作者 魏天杰 郝丽梅 黄丽清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通过共还原氯金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制备出Au/Ag合金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300-8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且随着反应液中... 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通过共还原氯金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制备出Au/Ag合金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300-8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且随着反应液中氯化金和硝酸银的摩尔比的减少,吸收峰将产生蓝移。实验结果表明,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具有组分可裁剪性,使其在纳米尺度的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合金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特性 蓝移
原文传递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1 位作者 郝丽梅 魏天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5-426,430,共3页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对比后认为:随着反应液中银离子摩尔份数的增加,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始终位于 410nm附近的吸收带为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另一个将随之产生蓝移的吸收带为Au/Ag芯 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蓝移是由于银壳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液相还原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特性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材料的浓度猝灭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文慧 刘英 +2 位作者 王永昌 过晓晖 侯洵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利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对电子俘获材料 Ca S: Eu , Sm 进行了配方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激活剂浓度,并结合光谱测试,分析了引起 Ca S: Eu , Sm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稀土直接掺杂工艺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Au/MgF_2光子晶体的透射性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佳誉 王永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理论上研究了一维金属/电介质光子晶体的透射率性质,用传输矩阵方法数值计算了Au/MgF2光子带隙晶体的透射率.发现周期性结构产生的透射共振会大幅度增加光通过层状金属的透射率.通过调节一维Au/MgF2光子晶体中金和氟化镁的厚度以及周期... 理论上研究了一维金属/电介质光子晶体的透射率性质,用传输矩阵方法数值计算了Au/MgF2光子带隙晶体的透射率.发现周期性结构产生的透射共振会大幅度增加光通过层状金属的透射率.通过调节一维Au/MgF2光子晶体中金和氟化镁的厚度以及周期数,得到了可见波段的高透射允带,透射率在0.4以上,而对于可见波段以外的频率几乎是完全不能传输的.这种结构在保持了高透射率的前提下还具有金属的优点,这在传感器、护目装置、反射窗、液晶显示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电介质光子晶体 传输矩阵方法 透射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Ⅱ离子3p光吸收谱的MQDT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良 王永昌 周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5-628,共4页
利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对钾的一价离子的3p光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预言了80多个实验上未观察到的能级以及相应能级的朗德g因子,对于实验上未区分的能级做了重新的认定,预言了自电离区的3p5ns(1/2,1/2)n=17-21的能级,讨论了通道... 利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对钾的一价离子的3p光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预言了80多个实验上未观察到的能级以及相应能级的朗德g因子,对于实验上未区分的能级做了重新的认定,预言了自电离区的3p5ns(1/2,1/2)n=17-21的能级,讨论了通道之间的干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QDT RYDBERG系列 自电离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分子的液晶态构象与运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润广 王永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25-326,共2页
生物膜是凝聚态物理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涉及原子分子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化学物理的交叉学科。生命过程中的许多重要功能都与生物膜分子的液晶态构象与运动密切相关。无论是物质输送、能量转换,还是信息传递都与膜脂、... 生物膜是凝聚态物理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涉及原子分子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化学物理的交叉学科。生命过程中的许多重要功能都与生物膜分子的液晶态构象与运动密切相关。无论是物质输送、能量转换,还是信息传递都与膜脂、膜蛋白的液晶态结构的状态及其转变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液晶态 构象 油酸多相脂质体 化学物质 混合脂质体 相结构 立方相 生命科学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等离体子振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永昌 赵延瑞 +1 位作者 朱键 黄丽清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金属表面等离体子振荡形成的机理,利用拉普拉斯方程得到了半无限金属、金属薄膜和球状纳米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体子振荡频率.
关键词 金属表面等离体子 等离体子振荡频率 准静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三端口反射式光环行器结构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燕宁 方强 王永昌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降低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成本和占空比,增强系统中各器件的功能复用,提出一种功能复用反射式光环行器设计方案,利用透镜和反射镜组成光的空间交叉功能来实现功能复用以及光束方向传输引导,从而达到反射式光环行器... 为了降低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成本和占空比,增强系统中各器件的功能复用,提出一种功能复用反射式光环行器设计方案,利用透镜和反射镜组成光的空间交叉功能来实现功能复用以及光束方向传输引导,从而达到反射式光环行器输入-输出多尾纤之间的对应耦合。利用琼斯矩阵,从理论上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光环行器在功能复用基础上具有低插入损耗、高隔离等特性,达到了光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在低插入损耗、高隔离的基础上具有功能复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行器 反射式光环行器 双尾纤 多尾纤 光纤头 琼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电子俘获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文慧 刘英 +3 位作者 王永昌 过晓晖 张大慰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9期855-859,共5页
利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试了硫化助熔剂法和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电子俘获材料的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合成材料的化学计量比更接近设计值;通过分析电子俘获材料的发光机制和光谱测试结果。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硫化助熔剂 稀土 掺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芯-壳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金/银金属-金属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呈现出单分散的球状分布, 其吸收光谱具有明...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金/银金属-金属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呈现出单分散的球状分布, 其吸收光谱具有明显的双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一个吸收带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附近(~390 nm), 另一个吸收带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且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而产生红移;而银芯/金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则为包含球状、三角状等结构的多分散体系, 其吸收光谱呈现单峰的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吸收峰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 吸收峰将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带的半极大全宽值(Full width half maximum,FWHM)将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