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在麻醉机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骁毅 段娜 +3 位作者 韦延强 梅娜 李纬捷 段雨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8期159-162,共4页
本文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麻醉机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维修管理策略。该理论通过可靠性框图、结构和功能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式,最终建立起麻醉机的维修工作分析单,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麻醉机维修大纲。通... 本文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麻醉机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维修管理策略。该理论通过可靠性框图、结构和功能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式,最终建立起麻醉机的维修工作分析单,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麻醉机维修大纲。通过该理论产生的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维修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麻醉机的使用效率和维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结构和功能分析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缓解手术患者静脉穿刺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魏莉 梅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表面部麻醉对缓解手术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4例)患者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后静脉穿刺,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 目的观察表面部麻醉对缓解手术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4例)患者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后静脉穿刺,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穿刺。穿刺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并测量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及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实验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患者减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穿刺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均显著增高,且两组穿刺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缓解手术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对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静脉穿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秦皓 张波 +1 位作者 魏莉 刘亚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1∶1匹配选择15例为对照组,保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下肢动脉闭塞部位、长度等参数匹配(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率、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与术后3月及6月的踝臂指数(ABI)变化及血管通畅率。结果旋切组患者支架置入率6.7%(1/15)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100%。术后3月旋切组与对照组通畅率分别为93.3%(14/15)和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旋切组通畅率93.3%(14/15),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urbohawk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减容术 Turbohawk 斑块旋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敷料联合减压贴预防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魏莉 张琳娟 梅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联合减压贴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手术患者324例,按照是否应用液体敷料及减压贴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2例,在麻醉前对术中易发生压疮部位涂抹赛肤润,并给予减压贴贴敷;对照组162例使用...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联合减压贴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手术患者324例,按照是否应用液体敷料及减压贴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2例,在麻醉前对术中易发生压疮部位涂抹赛肤润,并给予减压贴贴敷;对照组162例使用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24h内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有19例发生压疮(11.73%),对照组有38例发生压疮(2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危患者两组压疮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液体敷料联合减压贴能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预防 减压贴 液体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