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i-CEX联合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嘉 杨卫周 +2 位作者 姬文晨 李萌 袁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ly observed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ly observed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试验组学员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Mini-CEX联合DOPS进行培训。最后观察比较2组学员的Mini-CEX和DOPS评分、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病历书写质量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员出科时的Mini-CEX和DOPS评分分别为(56.20±4.29)分及(56.60±4.74)分,均高于对照组[(47.13±4.32)分、(49.03±5.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试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病历书写质量及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联合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提升了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 形成性评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骨科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模式在骨科住培脊柱转移瘤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嘉 杨卫周 +2 位作者 姬文晨 李萌 袁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脊柱转移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学员,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脊柱转移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学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MDT模式,比较2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分别为(88.04±4.45)分和(88.00±4.40)分,对照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分别为(83.04±4.09)分和(81.87±3.91)分,观察组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各项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DT模式应用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脊柱转移瘤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提高学员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脊柱转移瘤 骨科教学 教学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萌 邱裕生 +2 位作者 马兴 杨益民 张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在五年制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合适的骨关节创伤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及X-ray、CT等影像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资料及3D打印实物实施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授课...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在五年制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合适的骨关节创伤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及X-ray、CT等影像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资料及3D打印实物实施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授课效果。结果采用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加深了学生对骨关节创伤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习成绩。结论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的建立,丰富了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教学资源,并使之标准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有助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胜任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病例数据库 骨科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在治疗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姬文晨 蒋婉婷 +2 位作者 李嘉 马兴 李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在治疗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32例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依次分入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组和单纯MIPPO组,每组16例。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组采...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在治疗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32例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依次分入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组和单纯MIPPO组,每组16例。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组采用Minmics软件进行术前模拟复位固定,确定手术方案,单纯MIPPO组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之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骨折功能复位优良率、Johner-Wruhs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组和单纯MIPPO组相比,在切口长度[(12.0±1.21)cm vs(13.1±1.41)cm],伤口甲级愈合率(100%vs 100%),Johner-Wruhs优良率(93.8%vs 87.5%),骨折愈合时间[(3.1±0.2)月vs(3.3±0.7)月]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出血量[(50.21±3.1)ml vs(78.2±2.7)ml],手术时间[(46.2±2.1)min vs(67.2±2.1)min],透视次数[(6.2±3.41)次vs(10.2±2.1)次],住院时间[(8.2±1.9)d vs(11.2±2.1)d],骨折功能复位优良率(93.8%vs 75.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骨科技术辅助MIPPO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透视次数,提高骨折功能复位率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 MIPPO 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 Surgery Reference软件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志伟 张智 +2 位作者 尹思 韩学哲 杨益民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4期531-534,共4页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涉及的疾病范畴广、专业性强,临床教学效果常常不佳。将AO surgery Reference软件引入到临床实习教学中,辅助以影像学3D重建图像,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和教学互动平台,不仅能调动学生...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涉及的疾病范畴广、专业性强,临床教学效果常常不佳。将AO surgery Reference软件引入到临床实习教学中,辅助以影像学3D重建图像,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和教学互动平台,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骨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临床教学 AO SURGERY Referen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PBL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姬文晨 蒋婉婷 +2 位作者 李志强 邱裕生 马兴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部分。骨科学疾病种类繁多,各亚专业均与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关系极为密切,且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结合PBL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部分。骨科学疾病种类繁多,各亚专业均与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关系极为密切,且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结合PBL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弥补了PBL教学的一些不足,而且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索能力,缩短了学习曲线,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骨科住院医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PBL 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PP结合3D打印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尹思 杜慧 +4 位作者 申晓玲 杨益民 姬文晨 杨卫周 杜恒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移动APP结合3D打印辅助教学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64名。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CBL教学,实验组在CBL... 目的探讨移动APP结合3D打印辅助教学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64名。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CBL教学,实验组在CBL教学基础上充分应用移动APP(包括3DBody、AO Surgery Reference等)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工作。培训结束后分析两组的出科测试成绩(理论及操作测试)及出科满意度调查情况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成绩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对于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移动APP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缩短专业学习曲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PP 3D打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骨科 C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在骨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姬文晨 蒋婉婷 +3 位作者 李志强 张小卫 邱裕生 马兴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6期688-691,共4页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多,其中就包括大量医学专业的留学生。留学生的受教背景及思维方式不同于我国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可以精准复制骨科疾病的实物模型,有利于开展针...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多,其中就包括大量医学专业的留学生。留学生的受教背景及思维方式不同于我国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可以精准复制骨科疾病的实物模型,有利于开展针对留学生的形态教学及互动教学,提升其对具体骨科疾病的认识、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将有助于医学留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骨科教学及临床实践的要点和难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缩短学习曲线,亦为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留学生成为优秀的骨科医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留学生 骨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姬文晨 蒋婉婷 +3 位作者 李萌 马兴 李嘉 邱裕生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第1期92-94,9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参加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医师共5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组)和对照组(数字骨科技术组),通过出科考核成...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参加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医师共5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组)和对照组(数字骨科技术组),通过出科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规范化培训学生在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出科成绩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骨科技术结合DTR教学法可以带来全新的立体视觉感受和模拟体验,显著提升规范化培训医师对骨科疾病的理解,可以激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加强沟通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 DTR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嘉 袁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4期392-395,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在骨科临床教学中亦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既能丰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虚拟解剖、手术培训及考核、术前计划和手术直播等方面探讨了虚拟现...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在骨科临床教学中亦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既能丰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虚拟解剖、手术培训及考核、术前计划和手术直播等方面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意义并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骨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PBL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杜恒 周晓玲 +3 位作者 尹思 张党峰 马巍 白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701-704,共4页
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将解剖学和运动医学知识运用到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是PBL教学的一个难点。作者运用3D打印技术,数字化真实再现患者的骨折或畸形,为PBL骨科临床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模型。学生通过3D打印模型能够更好地以医生的角度去进... 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将解剖学和运动医学知识运用到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是PBL教学的一个难点。作者运用3D打印技术,数字化真实再现患者的骨折或畸形,为PBL骨科临床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模型。学生通过3D打印模型能够更好地以医生的角度去进行完整的临床诊治过程,再现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典型症状、骨折的移位和粉碎程度,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模拟手术操作。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骨科临床PBL教学中,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PBL教学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社区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斌 李燕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1077-1079,1089,共4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情况,为当地该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2015年7至8月,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区域,应用方便抽样,每个区域选择3~5个小区,对... 目的了解西安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情况,为当地该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2015年7至8月,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区域,应用方便抽样,每个区域选择3~5个小区,对小区内居住的全部3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知道骨质疏松症,但了解比较多的只占5.42%。只有54.17%的妇女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能够预防的疾病,且知道预防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比例仅占11.15%。对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的正确认识比例不高,对诊断和治疗的药物知道更少。对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年龄增长、妇女绝经、晒太阳少以及钙缺乏的认知比例较高,在70%以上;而对长期卧床、维生素D缺乏、缺乏运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认知比例都不高;对吸烟、饮酒及遗传、疾病等的认知度则更低。被调查妇女虽然肉、蛋、奶以及豆制品、海产品的摄入比例均在90%以上,但经常摄入的比例并不高。每天钙剂补充的比例只有35.21%,维生素D补充的只有17.71%。多数(82.92%)被调查妇女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来自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来自亲戚朋友的比例也超过半数,而来自医务人员和社区宣传的比例并不高。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该人群的认知度,不同年龄组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76.57,P〈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71.51,P〈0.001)。结论西安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整体正确率低,相关的健康行为比例不高,来自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的、正确全面的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对于该人群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妇女 骨质疏松症 认知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骨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战海 张璟 +3 位作者 徐美光 陈保军 白浪 韩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5期700-703,共4页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中必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两年因新冠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适应后疫情阶段的特点,更好地完成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疫情后骨科临床教...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中必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两年因新冠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适应后疫情阶段的特点,更好地完成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疫情后骨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对医学留学生在见习与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新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骨科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骨科 留学生 临床教学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预防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晓玲 李小娜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整体护理在预防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DVT患者,共3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各156例。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 目的对整体护理在预防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DVT患者,共3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各156例。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之后对使用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后护理的两组患者满意度、下肢DVT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下肢DVT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手术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15
作者 任婧 王瑜虹 +3 位作者 孙梦媛 任洁 张琛 翟随娥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的20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的20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估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果: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95±18.97)分;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术前并发症、术后24 h VAS评分和CDSES总分对出院准备度有显著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教育程度、术前并发症和CDSES总分是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教育水平较高、无术前并发症和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更高。在临床护理中,应重点关注教育水平较低、术前存在并发症以及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患者,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干预措施,提升其出院准备度,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机器人 O臂导航系统 微创治疗 出院准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研制及在体生物力学研究
16
作者 张峰 贺西京 +5 位作者 刘俭涛 王瑞 秦杰 臧全金 张廷 刘智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每组6只。根据术前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针对非融合组设计个体化山羊MALC,并进行3D打印制作。分别对3组进行手术,对照组仅显露椎体及椎间盘;融合组切除L4部分椎体及上下完整椎间盘组织,进行钛网植骨腰椎接骨板固定手术;非融合组同法切除椎体及椎间盘,植入MALC。术后6个月拍摄山羊腰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植物有无脱位、移位及断裂,并在力学测试仪上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测量L2,3、L3,4、L4,5椎间隙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L2-5整体腰椎ROM。结果:设计MALC进行3D打印,制造其组件人工椎体及上下人工终板,半球体结构采用高交联聚乙烯材料应用精密车床加工而成,并完成假体组装。术后6个月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融合内植物及MALC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移位脱位。腰椎标本体外生物力学测试:(1)针对L3,4、L4,5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P<0.05)。针对L2,3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大(P<0.001)。(2)3组L2-5整体腰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MALC在恢复腰椎椎间高度的同时又可兼顾腰椎的稳定性,并且能重建腰椎间隙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次全切除 3D打印 人工腰椎 非融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无痛病房管理中的护理体会
17
作者 门小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00194-00194,共1页
探讨骨科无痛病房中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工作要点及方法,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关于疼痛的标准为指导,骨科二病区实行无痛病房管理,作为观察组(87例),骨科一病区作为对照组(73例)。观察... 探讨骨科无痛病房中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工作要点及方法,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关于疼痛的标准为指导,骨科二病区实行无痛病房管理,作为观察组(87例),骨科一病区作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及多途径的镇痛;对照组实施普通病房管理。两组均为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6 h对两组患者行数字疼痛分级法(NRS)、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或危重症病人评估工具(CCPOT)疼痛评分,且在患者出院后2周内采用自制表格电话随访其住院期间关于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并予以评分。结果:术后6 h疼痛评分观察组为(3.87±0.61)分,对照组为(6.69±0.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疼痛控制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6±5.23)分,对照组为(90.12±7.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超前镇痛及正确的镇痛治疗等措施进行规范化的骨科无痛病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科 疼痛管理 JCI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旋 边卫国 +4 位作者 邱洪波 靳国栋 郭菲 张琳娟 韩学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小关节源性腰痛且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观察组)的临...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小关节源性腰痛且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腰椎X射线片检查的5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基于X射线片测量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骶骨骨盆角(SPI)、骶骨骨盆后角(SPPA)。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小关节源性腰痛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PI、LL、SPI、SP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PT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SS大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T、SS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相关(P<0.05)。术前PT和SS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敏感度分别为50.00%、73.30%,特异度分别为88.00%、78.00%。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T和SS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95%CI:0.595~0.822)和0.775(95%CI:0.673~0.877)。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SS明显较大,PT明显较小。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轻腰痛症状,且不影响腰椎和骨盆的矢状位平衡;术前PT、SS与小关节源性腰痛具有相关性,二者在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置换术 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 影像学参数 小关节源性腰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傲飞 刘俭涛 +1 位作者 李嘉 任志伟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3期266-270,共5页
ChatGPT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生成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从ChatGPT推出以来,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医学教育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医疗人员、促进医疗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 ChatGPT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生成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从ChatGPT推出以来,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医学教育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医疗人员、促进医疗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障。文章详细探讨ChatGPT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在优化教学内容、模拟患者、知识评估与反馈、医学信息检索、临床实践支持五个方面的应用,以及这一技术革新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与风险,并提出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教育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勇 尹战海 +5 位作者 边卫国 张军武 李宏伟 高智 贺加明 高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1年,研究组的下肢力线短于对照组,Lysholm、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74)。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下肢力线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