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哲 张彦平 +1 位作者 朱建宏 赵晓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2257-2262,共6页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 目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鲍曼不动杆菌的初步筛选,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8—2019年本院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9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急诊科,共181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共676株。感染人群主要为14岁以上的中青年及老年患者。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依次为87.43%、75.96%、64.98%;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敏感率依次为99.61%、85.02%、73.56%。结论本院临床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发人群为14岁以上的中青年及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有很强的耐药性,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原文传递
COVID-19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全科医学住培学员管理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静 张亚茹 +5 位作者 韦晓洁 杨幸 刘聪蕊 肖佳佳 汤锦 赵晓静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期229-231,238,共4页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全科医学住培学员的管理在思想、学习、生活及精神心理等各个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我院全科医学住培基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员管理的实践...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全科医学住培学员的管理在思想、学习、生活及精神心理等各个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我院全科医学住培基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员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尊重国家及各上级单位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分别从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及反馈评估三个方面,探讨了在住培学员居家或留宿和返回临床岗位后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可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国家培养实用合格的全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静 赵晓静 +2 位作者 韦晓洁 贾立斌 赵勇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评估辅酶Q10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辅酶Q10注射液和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 目的评估辅酶Q10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辅酶Q10注射液和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评估2组心绞痛控制情况,并检测2组血脂水平、心肌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体力活动限制、心绞痛稳定状态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脑钠肽、肌钙蛋白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调控血脂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心绞痛 总胆固醇 白细胞介素-6 脑钠肽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疗效研究
4
作者 李瑞妮 王莎莎 +2 位作者 贾泽博 韦晓洁 王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被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被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采取EVL治疗或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PVP)、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和门静脉血流量(PV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C)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8.4%(P>0.05),观察组止血显效率为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PVP、PVV和PVF分别为(21.4±2.7)mmHg、(17.9±2.4)cm/s和(552.1±138.4)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2.8)mmHg、(21.9±2.2)cm/s和(735.2±159.7)mL/min,P<0.05】;观察组血清GLC和MTL水平分别为(45.6±7.6)ng/L和(214.6±19.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3±8.4)ng/L和(248.2±22.3)ng/L,P<0.05】;观察组胸骨后疼痛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而再出血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LC并发EVB患者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 聚桂醇 蛇毒血凝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的研究
5
作者 李瑞妮 王莎莎 +2 位作者 贾泽博 韦晓洁 王腾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进行分组,将其中发生者纳入DPPB组(21例),未发生者纳入非DPPB组(8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得到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同时绘制列线图和校准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价值。结果本研究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21例(19.44%)发生DPPB,87例(80.56%)未发生DPPB。DPPB组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非DPP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作为因变量,将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作为自变量X1、X2、X3、X4、X5、X6,分别对各个自变量开展相应赋值处理。经共线性诊断,切片大小、手术时间的VIF值分别是15.315、14.411,容忍度为0.065、0.069,2项具有共线性问题(VIF值﹥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均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此结果,构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绘制校准曲线,发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校准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存在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可能和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等危险因素有关,同时各项因素在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中存在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肖佳佳 韦晓洁 +3 位作者 李静 汤锦 杨幸 赵晓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6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210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其常规资料、体格检查数据、生化指标、肝脏超声...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210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其常规资料、体格检查数据、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数据资料。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者根据13C-UBT检测的结果分为H.pylori感染组和H.pylori阴性组,感染组789例(占37.6%),阴性组1312例(占62.4%)。不同性别、年龄段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感染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组(P均<0.05)。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H.pylori感染组为238例(30.2%),在H.pylori阴性组中为335例(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ylori的感染与MS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代谢综合征 检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康复锻炼在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亚茹 李夏 +1 位作者 沈维艳 逯彦静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治疗中多元化康复锻炼的应用。方法共150例患者,依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多元化康复锻炼组和(多元化组)常规化康复锻炼组(常规组)各7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治疗中多元化康复锻炼的应用。方法共150例患者,依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多元化康复锻炼组和(多元化组)常规化康复锻炼组(常规组)各7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多元化组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小于常规化组(P<0.05),疼痛、肿胀、屈曲能力、行走能力评分及Lysholm总分均高于常规化组(P<0.05);多元化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化康复锻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组,康复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化组(P均<0.05)。结论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治疗中多元化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化康复锻炼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后倾角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晓洁 孟淑蕊 +2 位作者 沈维艳 霍琳琳 单海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易损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3例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清25(OH)D水平,收集... 目的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易损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3例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清25(OH)D水平,收集患者入院资料、治疗情况和出院后90 d随访结果。以出院后90 d是否出现终点事件,将纳入者分为终点事件组和非终点事件组。Cox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HFpEF易损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终点事件患者中冠心病、NYHA分级Ⅲ~Ⅳ级者占比高于非终点事件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于非终点事件者,红细胞压积和25(OH)D水平低于非终点事件患者(P均<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冠心病、心功能Ⅲ~Ⅳ级、血清BNP、红细胞压积、25(OH)D水平均是影响HFpEF患者易损期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P均<0.05),低25(OH)D组易损期终点事件发生率(32.50%)高于高25(OH)D组(14.35%)(P<0.001)。结论低水平25(OH)D水平是HFpEF患者易损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 易损期 终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蜂蛰伤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兰 刘晶晶 +3 位作者 洪琛 党亚楠 张伟 赵晓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蜂蛰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重症蜂蛰伤患者97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中枢神经损伤分为中枢神经损伤组(30例)与无中枢神... 目的分析重症蜂蛰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重症蜂蛰伤患者97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中枢神经损伤分为中枢神经损伤组(30例)与无中枢神经损伤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重症蜂蛰伤患者发生中枢神经损伤的单因素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损伤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心率异常、pH值≤7.30、碳酸氢根≤18.0 mmol/L、碱剩余≤-6 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50 U/L、直接胆红素≥34.2 mmol/L、尿素氮> 7.1 mmol/L、肌酐> 111.0 mmol/L的比例均高于无中枢神经损伤组(均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筛选出2项因素为中枢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分别为pH值≤7.30(OR=11.363,P<0.05)、肌酐> 111.0 mmol/L(OR=3.760,P<0.05)。结论 pH值≤7.30和肌酐> 111.0 mmol/L是重症蜂蛰伤患者发生中枢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维持患者pH值于7.30以上,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于减少蜂蛰伤相关中枢神经损伤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 中枢神经损伤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蛰伤患者伤后1周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
10
作者 王兰 郭新成 +2 位作者 刘海霞 张冬菊 赵晓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S01期14-16,共3页
目的总结胡蜂蛰伤患者伤后1周内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21年8月之间收住院的240例胡蜂蜇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伤后1周的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目的总结胡蜂蛰伤患者伤后1周内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21年8月之间收住院的240例胡蜂蜇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伤后1周的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肌酐的影响。结果CK峰值水平>1000 U/L的患者共有149例,峰值均出现在前4天内,其中伤后第2天占比44.30%,第3天占比33.56%。240例患者中Cr>110μmol/L共50例(20.83%),CK峰值水平越高,Cr>110μmol/L的比例越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32~0.932,P<0.001)。CK峰值≥6800.5 U/L时,对应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3.8%。结论胡蜂蛰伤患者CK达峰值时间在伤后第1~4天,其中以第2~3天最常见。CK峰值水平对Cr>110μmol/L有较好的预测价值,CK峰值的界值为6800.5 U/L时,对应Cr升高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蜇伤 横纹肌溶解 血清肌酸激酶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艳 李艳芳 张亚茹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符合出院指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符合出院指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再予以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其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及自护行为(ASAS-R-C调查表)调查,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6个月观察期内并发症情况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出院后第一周的功能锻炼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出院后第一周ASAS-R-C各维度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SAS-R-C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6个月观察期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锻炼依从率,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运动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X线下膝关节生物力学指标 骨关节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冠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静 赵晓静 +2 位作者 韦晓洁 杨幸 辛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8期353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冠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冠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辅酶Q10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应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定两组患者心绞痛疼痛情况,并对比其每日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和冠脉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每日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LVEF、BNP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BNP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左前降支收缩期峰值流速、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冠脉血流速度储备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左前降支收缩期峰值流速、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冠脉血流速度储备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提升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冠脉血流参数,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替格瑞洛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原文传递
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情况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晓洁 肖佳佳 +4 位作者 李静 杨幸 沈维艳 单海燕 赵晓静 《现代医学》 2023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42例卧位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整理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测量其平卧位和直立位收缩压、舒... 目的:探究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42例卧位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整理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测量其平卧位和直立位收缩压、舒张压;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依据平卧位转向直立位3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情况判断是否有OH发生,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非OH组和OH组。比较分析老年平卧位高血压患者OH发生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OH发生率达37.32%,患者中18.31%表现为营养不良,23.24%存在营养不良风险。OH组年龄、冠心病率、贫血率、平卧位收缩压、平卧位舒张压、营养不良率均明显高于非OH组,BMI、直立位收缩压、直立位舒张压、营养正常者占比均明显低于非OH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卧位转向直立位收缩压差值和舒张压差值均与NRS(2002)评分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BMI、直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是OH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冠心病、贫血、平卧位收缩压、平卧位舒张压、营养不良为影响OH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OH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会增加老年卧位高血压患者OH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卧位高血压 老年 体位性低血压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陕西省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杨幸 王璐 +2 位作者 秦斌 赵晓静 董蕾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FC)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学生功能性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3—9月对陕西省8所中小学10~18岁的9133名小学、初中、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以及多因... 目的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FC)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学生功能性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3—9月对陕西省8所中小学10~18岁的9133名小学、初中、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陕西省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FC罗马IV诊断标准的学生共364名,患病率为3.99%。其中男生155名,患病率为3.43%;女生209名,患病率4.53%。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母乳喂养,与父母分离,长期学校用餐,主食种类,早餐、凉食、辣食、油炸食物、腌制食物、甜食、蔬菜等进食频率与功能性便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0,18.75,20.89,35.54,22.43,16.05,21.31,13.97,10.33,23.96,16.25,17.7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非母乳喂养、与父母分离、长期学校用餐、很少吃主食/主食以米饭为主、从不吃蔬菜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7,1.96,1.52,2.07,1.76,1.58,2.31,P值均<0.05)。结论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中小学生饮食习惯和食物分类等相关影响因素,预防中小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患病率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