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与心房颤动相关性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郭珊珊 韩拓 +3 位作者 王洪涛 蒋伟 张岩 王丽霞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是其发病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HU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机制介导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是其发病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HU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机制介导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具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药物,有望成为房颤合并HUA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该文介绍HUA与房颤的相关性及治疗进展,以期为房颤患者中HUA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尿酸血症 氧化应激 炎症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应用于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18
2
作者 苏丹 韩锦 +5 位作者 郝广华 闫静 董新 韩振华 张明娟 宋安齐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法,规范化培训任务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临床路径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法组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为(86.2±3.4)分,对照组学生(79.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联合循证医学教学组对培训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临床路径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血管内科 临床路径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青 雷蕾 +2 位作者 林琳 倪雅娟 邓捷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临床实习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带教,研究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行PBL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操作考...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临床实习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带教,研究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行PBL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内科临床实习生应用PBL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心内科 临床实习教学 实践 病例分析 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手术观摩联合PBL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招飞 韩振华 +4 位作者 王新宏 刘小军 薛嘉虹 宋安齐 郑强荪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观摩结合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按顺序共纳入临床专业学生共120名,将这些临床专业学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和...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观摩结合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按顺序共纳入临床专业学生共120名,将这些临床专业学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和实验组(心血管介入手术观摩+PBL教学组)。对照组的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研究组的学生则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观摩并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学生相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与传统教学组学生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理解和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极其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血管介入手术观摩结合PBL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心内科教学中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理解和临床思维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手术 PBL教学 心血管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结合CBL教学法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伟 邓伏雪 +2 位作者 杨强 张丽莎 魏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44-145,共2页
探讨循证医学结合CBL教学法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学习的100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模式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n = 50)采用循证医学联结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n = 50... 探讨循证医学结合CBL教学法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学习的100名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模式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n = 50)采用循证医学联结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n = 50)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规培结束时通过笔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冠心病专业理论成绩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疗方案、实践操作5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知识掌握、学习兴趣、循证医学理解、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进行调查问卷评估,试验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心内科规培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结合C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CBL教学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致 高登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based on cystatin C,eGFR-CysC)确定的肾功能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评估的左心室(left v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based on cystatin C,eGFR-CysC)确定的肾功能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评估的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数据库中筛选具有eGFR-CysC和CMR数据的一般人群,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肾功能与心脏表型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筛选35847名UKB参与者,eGFR每降低一个标准差(14.21 mL/min/1.73 m^(2)),LV容积变小(舒张末期容积,β=1.359;收缩末期容积,β=0.492),LV搏出量减少(β=0.889),LV质量降低(β=0.639),LV同心度增加(β=-0.002),LV收缩功能受损(β=0.108,P均<0.05)。结论肾功能降低与不良心脏表型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独立于心脏代谢疾病等因素。早期积极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不良心脏重塑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eGFR-CysC CMR 心脏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R-21-5p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7
作者 耿洁 刘洁婕 +1 位作者 刘亚 贺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2-727,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miR-21-5p表达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常规培养的对照细胞)、DOX组(用含1μmol/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NC agomir处理组(DOX+NC ago组)、miR-21-5... 目的:探讨上调miR-21-5p表达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常规培养的对照细胞)、DOX组(用含1μmol/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NC agomir处理组(DOX+NC ago组)、miR-21-5p 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go组)、NC antagomir处理组(DOX+NC anta组)、miR-21-5p ant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nt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21-5p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C-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中miR-21-5p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DOX+NC ago组比较,DOX+miR-21-5p ago组中miR-21-5p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上调miR-21-5p可促进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DOX诱导的心肌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miR-21-5p WNT/Β-CATENIN 凋亡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8
8
作者 寇惠娟 汪鑫 +3 位作者 高登峰 董新 魏瑾 马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压(24 h 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超杓型组(n=7)、杓型组(n=77)、非杓型组(n=173)及反杓型组(n=92)。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酸及BNP水平。结果 LVH高血压的3级高血压所占比例(85.1%比46.9%;χ~2=34.428,P<0.001)、24 h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29 mm Hg;t=3.175,P=0.002)(1 mm Hg=0.133 k Pa)、白天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30 mm Hg;t=2.197,P=0.029)、夜间平均收缩压(132 mm Hg比121 mm Hg;t=4.763,P<0.001)、24 h PP(57 mm Hg比52 mm Hg;t=4.120,P<0.001)及PPI(0.43比0.41;t=3.33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高血压患者,而夜间血压下降率[(1.30±8.02)%比(5.68±7.25)%;t=-4.51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LVH高血压患者BNP(87.8 pg/ml比28.8 pg/ml;t=2.170,P=0.034)和LVMI(135.1 g/m^2比88.7 g/m^2;t=15.28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患者。超杓型组、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而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反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100.3 g/m^2比86.3 g/m^2;t=4.335,P<0.001)和非杓型组(100.3 g/m^2比93.7 g/m^2;t=1.987,P=0.048),非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93.7 g/m^2比86.3 g/m^2;t=2.693,P=0.008)。多因素线性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和高血压分级水平与LVMI相关。结论高血压LVH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血压分级水平密切相关,并伴随血浆BN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率 B型脑钠肽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多元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潘龙飞 张欢 +6 位作者 高彦霞 冯辉 樊媛 孙江利 陈策 李丽君 裴红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ICU)实施多元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EICU)住院意识清醒的成人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ICU)实施多元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EICU)住院意识清醒的成人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常规诊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和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在心理医师的辅助下给予多元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护理、医疗、家属、管理层面).干预5 d后,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应对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5 d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有3例、4例患者因病情变化等原因退出研究,最终对照组纳入37例、干预组纳入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病程、EICU住院时间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2.89±0.67比2.32±0.91,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MCMQ问卷中"面对"维度评分显著升高(分:19.75±2.08比18.62±2.65),"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评分显著降低(分:14.22±1.91比15.14±1.92,8.83±1.54比9.73±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5个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分:1.59±0.38比1.81±0.37,1.72±0.40比1.93±0.42,1.76±0.32比1.92±0.29,1.82±0.40比2.14±0.40,1.44±0.30比1.60±0.38,均P<0.05),而两组"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ICU清醒患者多元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并能改善其心理健康情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心理健康 治疗依从性 医学应对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皓宇 张春艳 +7 位作者 梁磊 王聪霞 寿锡凌 张岩 马维冬 贾珊 郑阳 刘晓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8,34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并设对照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结果 NYHA心功能Ⅰ级~Ⅳ级的CHF患者,NT-proBNP和Ang-2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NT-proBNP呈显著的正相关(r=0.774,P〈0.001),Ang-2与LVEF呈显著的负相关(r=-0.725,P〈0.001)。结论 Ang-2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评价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生成素-2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参战 王新宏 +5 位作者 刘昕 薛嘉虹 赵玲 宋雅璠 周甜 张明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8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疗效与心电图疗效),记录患者的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0%(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4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2.5%(6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4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0%(8/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3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琳 闫蕊 +5 位作者 刘昕 李青 刁佳宇 张明 单虎 魏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C)和白藜芦醇干预组(MC+Res)。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MIF的表达,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对照组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同时伴有明显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及大量巨噬细胞聚集,白藜芦醇干预可显著缓解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减少巨噬细胞浸润(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LVEDs显著增加(P<0.01),LVEF、LVFS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中LVEDs明显减少(P<0.05),LVEF、LVFS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中MI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白藜芦醇可明显降低MIF表达(P<0.05)。结论心肌组织中MIF参与了EAM的发病,白藜芦醇对EAM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MIF表达、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毛艳阳 赵莉 +1 位作者 王军强 王聪霞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ELISA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左房平均压、平均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和C反应蛋白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可能与降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质 成血一血管干细胞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春晖 王蓉 +3 位作者 高登峰 周媛 吕亚瑞 马乐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0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研究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AM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愈梗通瘀汤。分析... 目的:研究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AM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愈梗通瘀汤。分析两组对AMI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新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PSV)、血浆黏度(HSV)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包括每搏输出量(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MI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FABP、hs-CRP和cTnT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 西药 血清学指标 血液流变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毛艳阳 王军强 +1 位作者 王晨霞 王聪霞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2期191-193,19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S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UA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S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UA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SV进行治疗,治疗2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hs-CRP、TNF-α水平,并对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hs-CRP水平分别为(12.5±2.2)mg/L和(5.2±1.1)mg/L,对照组为(15.3±2.8)mg/L和(8.5±1.5)m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8%(45/48),对照组为77.1%(37/4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V联合治疗UA能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改变炎症反应程度,从而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丹参多酚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毛艳阳 王军强 +1 位作者 王晨霞 王聪霞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尿激酶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尿激酶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尿激酶溶栓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ST回落、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状况,心肌损伤标志物,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T回落>50%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IMI 3级比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标志物CK-MB和c Tn I均显著降低;对照组CK-MB和c Tn I分别为(16.36±2.45)U·L-1与(1.84±0.39)μg·L-1,试验组CK-MB和c Tn I分别为(12.17±2.10)U·L-1与(1.02±0.25)μg·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炎性因子TNF-α和IL-6分别为(103.7±15.4)和(26.7±2.5)ng·L-1,试验组TNF-α和IL-6分别为(76.8±10.9)和(13.8±1.6)ng·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是STEMI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溶栓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5p靶向Smad7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心肌纤维化促进房颤的发生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参战 王新宏 +5 位作者 刘昕 薛嘉虹 赵玲 宋雅璠 周甜 张明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5p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心肌纤维化从而促进房颤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房颤患者(AF组)和窦性心律患者(SR组)右心耳肌组织miR-21-5p、Smad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5p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心肌纤维化从而促进房颤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房颤患者(AF组)和窦性心律患者(SR组)右心耳肌组织miR-21-5p、Smad7、TGF-Bi和纤粘蛋白(Fibronecin)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miR-21-5p和敲减Smad7对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和Fibronecin表达的影响。釆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5p和Smad7的靶向关系。结果AF组miR-21-5p、TGF-β1 mRNA及蛋白、Fibroneci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R组,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R组(P<0.05).miR-21-5p mimics组miR-21-5p和TGF-β1、Fibronec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iR-NC组(P<0.05)。si-Smad7组TGF-Rix Fibronec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i-NC组(P<0.05)omiR-21-5pmimics与Smad73'-UTR野生型质粒共转染后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miR-21-5p mimics组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iR-NC组,TGF-β1、Fibronec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iR-NC组(P<0.05);miR-21-5pmimics+pcDNA3.1-Smad7组TGF-β1、Fibronec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iR-21-5pmimics+pcDNA3.1组(PvO.05)。结论miR-21-5p表达上调能够通过靶向抑制Smad7促进TGF-β1和Fibronecin分泌,诱导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5p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心肌纤维化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与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肖星 牛小麟 +6 位作者 魏瑾 朱萧玲 陈绍洋 陈定章 高登峰 郝广华 王文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T-1引起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被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减弱,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随着ET-1的浓度增加而降低,拉西地平和川芎嗪也可进一步降低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结论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不引起细胞活力的增强,表明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之间可能缺乏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活力 蛋白合成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肾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韩锦 苏丹 +6 位作者 闫静 段朝阳 马晓桃 欧妍 桂保松 王莉 付荣国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肾内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肾内科见习的6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讲授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见习任务结束后进行随堂测...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肾内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肾内科见习的6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讲授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见习任务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CBL教学法组在学习成绩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等方面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为(89.6±5.1)分,对照组学生(83.4±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相较传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肾病内科学 PBL联合C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通过上调PGC-1/NFR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0
作者 倪雅娟 白鸿远 +2 位作者 朱文静 刘畅 王小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HF组为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组,ECH组为造模同时腹腔注射ECH...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HF组为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组,ECH组为造模同时腹腔注射ECH干预,对照组(Ctrl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并分析线粒体密度及空泡化率,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ECH组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短轴缩短率(1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较HF组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容积(1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Ds)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eft ventrie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降低(P<0.01),心功能改善;与HF组相比,ECH组心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形态正常线粒体密度明显增加,空泡化率明显减低(P<0.01);ECH组心肌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ECH组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NFR-1、NFR-2、TFAM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ECH可能通过上调PGC-1/NFR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生物合成 心力衰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