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医学生普外科临床实习期间的临床思维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翟宏军 张心武 +2 位作者 孙晓力 马双余 刘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50-52,共3页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是一个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理论开始联系实践的重要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临床医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医学本科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的带教实...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是一个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理论开始联系实践的重要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临床医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医学本科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的带教实践经验基础上,认为在此期间,应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严谨、协作、统筹、坚持的基本理念,通过讲座、查房、病历规范书写、参加手术、讨论等措施,加强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的基本思维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思维 普外科 实习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技术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 陈熹 +4 位作者 曹罡 张迪 李军辉 刘阳 李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动物外科是通过动物实验培养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腔镜技术在外科临床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微创观念及技能对于今后外科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有所改变。文... 动物外科是通过动物实验培养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腔镜技术在外科临床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微创观念及技能对于今后外科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有所改变。文章立足于动物外科教学的现状,对微创外科理念培养、腔镜技术培训的外科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技术 动物外科 教学方法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氩离子凝固疗法对人离体结肠组织的热组织学效应
3
作者 张莉 董蕾 +4 位作者 柳嘉 黎一鸣 马师洋 邹百仓 杨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氩离子凝固疗法(VIO APC)不同作用模式、功率与作用时间对人离体结肠组织的热损伤效应。方法对于外科手术切除的大体正常的结肠标本,采用VIO APC进行处理。APC功率分别设为15,30,45,60,75,90,105 W和120 W,作用时间3,5,10... 目的探讨第二代氩离子凝固疗法(VIO APC)不同作用模式、功率与作用时间对人离体结肠组织的热损伤效应。方法对于外科手术切除的大体正常的结肠标本,采用VIO APC进行处理。APC功率分别设为15,30,45,60,75,90,105 W和120 W,作用时间3,5,10 s,模式分别为强力电凝模式(forced,F)、脉冲电凝模式1(pulsed 1,P1)、脉冲电凝模式2(pulsed2,P2),记录最大损伤直径及损伤深度。结果结肠组织的损伤深度与功率(P<0.001)、作用时间(P<0.001)及作用模式(P=0.02)相关;结肠组织的最大损伤直径与能量(P<0.001)和模式(P<0.001)相关。结肠组织有害损伤的发生与功率(P=0.042)和模式(P=0.04)有关。损伤深度为P1>F>P2(P<0.05),而损伤的最大直径为P2>P1>F(P<0.05)。结论不同模式的VIO APC对结肠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与F模式相比,P1模式主要产生较深的组织损伤效应,而P2模式则产生直径较大,但较表浅的损伤效应。但以上模式均可产生累及肌层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疗法 消融疗法 消化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联合PBL+CBL模式在临床肝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顺乐 徐蒙 +2 位作者 吴涛 陈熹 李玉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会诊(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在肝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6月入院实习的128名临床... 目的探讨多学科会诊(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在肝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6月入院实习的12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名和观察组64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认同度、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得分[理论知识(89.01±6.39)分、病例分析(84.16±5.04)分、技能操作(85.19±6.08)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80.14±5.63)分、病例分析(76.69±5.60)分、技能操作(75.93±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95.3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100.00%)、提升临床思维能力(93.75%)和临床分析能力(96.88%)、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100%)、提升自学能力(96.88%)和团队协作能力(95.31%)的认同度均高于对照组(56.25%、60.94%、39.06%、62.50%、43.75%、35.94%、3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92.19%)高于对照组(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PBL+CBL的肝癌临床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临床教学 多学科会诊 基础教学 案例教学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风暴和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5
5
作者 潘龙飞 王立明 +6 位作者 牛泽群 冯辉 孙江利 裴红红 任松 秦斌 单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风暴和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风暴和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奥曲肽在内的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7 d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两组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4、TLR9)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患者单核细胞TLR4、TLR9与炎症因子IL-6及TNF-α的关系,并比较两组患者7 d内肺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及单核细胞TLR4、TLR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7 d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上述指标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9表达情况与IL-6、TNF-α均呈正相关性。7 d内干预组患者肺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有助于抑制SAP患者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TLR9表达及调控TLR4、TLR9介导的炎症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奥曲肽 炎症风暴 肺损伤 Toll样受体-4(TLR4) Toll样受体-9(TLR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与全身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翟宏军 张心武 +1 位作者 孙晓力 马双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与全身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85例患者作为SAP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肝功能损伤指标、肾功能损伤指...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与全身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85例患者作为SAP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肝功能损伤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肠黏膜屏障功指标及尿液中肾功能损伤指标。结果:SAP组血清中PCT、TNF-α、CRP、HMGB-1、ALT、AST、TBIL、BUN、Scr、CysC、DAO、D-乳酸、Occludin、ZO-1的含量及尿液中NGAL、KIM-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P患者血清中PCT、TNF-α、CRP、HMGB-1含量与血清中ALT、AST、TBIL、BUN、Scr、CysC、DAO、D-乳酸、Occludin、ZO-1含量及尿液中NGAL、KIM-1含量呈正相关。结论:SAP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会引起肝功能、肾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因子 肝功能 肾功能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通过拮抗γ-干扰素的作用促进小鼠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杰 闫堃 +3 位作者 杨屹 李华 王志东 徐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与γ-干扰素(IFN-γ)的相互作用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生长的影响。方法 IL-17单独或与IFN-γ联合干预小鼠Hepa1-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相关...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与γ-干扰素(IFN-γ)的相互作用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生长的影响。方法 IL-17单独或与IFN-γ联合干预小鼠Hepa1-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Cyclin D1、P21及P16的表达,以及胞内信号分子p38MAPK、ERK1/2和Stat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IFN-γ可显著抑制Hepa1-6细胞的生长,明显增加细胞G0/G1期的比例,同时减少PCNA和Cyclin D1蛋白,并增加P21蛋白的表达。IL-17单独应用不影响Hepa1-6细胞的生长,但它可显著拮抗IFN-γ的作用。与IFN-γ单独处理组相比,IL-17与IFN-γ联用可以显著降低细胞G0/G1期的比例;明显增加PCNA和Cyclin D1,同时降低P21蛋白的表达。IL-17不影响细胞Stat1的磷酸化水平,但可以抑制IFN-γ所引发的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结论 IL-17可与IFN-γ的作用相拮抗从而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干扰素-Γ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樊媛 潘龙飞 +6 位作者 牛泽群 王立明 冯辉 裴红红 任松 秦斌 单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05-609,618,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干预7 d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Balthazar CT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T-1、NO、vWF:Ag、VEGF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vWF: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ET-1、NO、vWF:Ag的改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VEGF的改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MP-140、TXB2等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 Ⅱ、Balthazar C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评分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发现,Balthazar CT评分与ET-1、vWF:Ag、GMP-140、TXB2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情况改善可能是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ashi1正调控肝细胞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增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杰 闫堃 +3 位作者 杨屹 李华 王志东 徐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6-1442,共7页
目的 Musashi1(MSI1)属于RNA结合蛋白(RBP)家族,可特异性地结合mRNA并对蛋白质的翻译起激活或抑制作用,但它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功能还未被深入探究。本课题主要探讨MSI1在HCC细胞生长及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MSI1过表达或敲除... 目的 Musashi1(MSI1)属于RNA结合蛋白(RBP)家族,可特异性地结合mRNA并对蛋白质的翻译起激活或抑制作用,但它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功能还未被深入探究。本课题主要探讨MSI1在HCC细胞生长及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MSI1过表达或敲除细胞系。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SI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MTT、流式等方法探讨过表达或沉默MSI1对HCC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检测细胞内PCNA、Cyclin D1以及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APC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MSI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比非肿瘤的癌旁组织高。与对照细胞相比,HepG2细胞过表达MSI1不仅显著促进了其生长(7 d时的MTT值从0.52±0.12大幅增加至1.01±0.14,P<0.01),且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也从(58.42±3.18)%降至(40.67±1.22)%,而S期细胞比率则从(28.51±1.93)%增加至(40.06±1.92)%(P<0.01)。与此同时,细胞PCNA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反之,敲除MSI1使Huh7细胞的生长显著受抑,更多细胞停滞于G0/G1期(G0/G1)期细胞比率从(43.83±1.57)%增加至(62.84±1.22)%(P<0.01),同时细胞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则显著下调。MSI1的过表达可以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APC但增加β-catenin的表达,反之MSI1的敲低却可以增加细胞内APC而降低β-catenin的表达。结论 MSI1可以通过正调控HCC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周期的进程而加速HCC病程的进展,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SI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调节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吉鸿 王晋龙 +3 位作者 黎一鸣 陆宏伟 卢乐 王加中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导调节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1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围手术期在TEG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5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血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比较2组术后肝功能主要参数...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导调节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1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围手术期在TEG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5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血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比较2组术后肝功能主要参数,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TEG组术后R、K值明显降低(P<0.01);Plt、α角、MA、CI、FIB值均显著增大(P<0.01).输注血小板29例(47.5%),输注冷沉淀17例(27.9%),联合输注6例(9.8%).术后PT、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lt、FIB值显著增大(P<0.01).术后PT、PTA、INR、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23例,占46.0%,输注冷沉淀6例,占12.0%,联合输注6例,占12.0%.2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TEG组AST降低,ALB升高(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TEG相比常规凝血检查能够更准确的评估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TEG证实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再平衡现象.TEG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研究和指导调节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金锴 李宗禹 +3 位作者 黄新 赖婧玥 赵军 马建仓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84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343例和B组441例,A组行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 目的分析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84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343例和B组441例,A组行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患侧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分析2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甲状旁腺功能、血钙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结果784例CN0期PTC患者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338例(43.11%)。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7 d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显著下降,且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P<0.01)。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与A组比较,B组局部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可降低CN0期PTC局部复发率,减少因淋巴结转移导致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预防性淋巴结清扫 肿瘤分期 甲状旁腺激素 肿瘤复发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排气合剂在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心武 张迪 +2 位作者 杨屹 段艳霞 陈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方法处理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观察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方法处理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观察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厚朴排气合剂不但可以恢复胃肠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排气合剂 胃肠功能恢复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反应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利 张心武 +3 位作者 庞晓明 陈琳 刘凯歌 李亚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17β-雌二醇对正常状态大鼠VSMCs CRP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17β-雌二醇对正常状态大鼠VSMCs CRP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大鼠VSMCs CRP及p-ERK1/2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状态大鼠VSMCs CR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所选用17β-雌二醇浓度(1、10、100 nmol/L)不影响正常状态大鼠VSMCs形态及CRP表达,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r=-0.834,P<0.01)、p-ERK1/2(r=-0.712,P<0.05)及CRP mRNA(r=-0.856,P<0.01)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及其mRNA表达,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信使 遗传 雌二醇 药理学 雌二醇 投药和剂量 平滑 血管 药物作用 C反应蛋白质 药物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药理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代谢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孟勇 李华 +2 位作者 马清涌 林增海 吴华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观测芹菜素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体外侵袭、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工重组基底膜技术观察药物对细胞侵袭、运动和粘附的影响。结果:芹菜素处理后SW480细胞的侵袭、运动及粘附能力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芹菜素多... 目的:观测芹菜素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体外侵袭、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工重组基底膜技术观察药物对细胞侵袭、运动和粘附的影响。结果:芹菜素处理后SW480细胞的侵袭、运动及粘附能力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芹菜素多个层面抑制SW480细胞的侵袭、运动和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结肠肿瘤 侵袭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PUM1通过调控miR-524-5p表达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顺乐 张迪 +4 位作者 常帅 李华 赵耀 吴涛 陈熹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PUM1(circPUM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PUM1、微小RNA-524-5p(miR-524-5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SW... 目的探讨环状RNA PUM1(circPUM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PUM1、微小RNA-524-5p(miR-524-5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分别将si-NC、si-circPUM1、miR-NC、miR-524-5p mimics、si-circPUM1与anti-miR-NC、si-circPUM1与anti-miR-524-5p转染至SW620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PUM1是否能够结合miR-524-5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表达量。结果结肠癌组织circPU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524-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干扰circPUM1表达或miR-524-5p过表达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yclin D1、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2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circPUM1可靶向结合miR-524-5p的作用位点;抑制miR-524-5p表达可减弱干扰circPUM1表达对SW620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作用。结论circPUM1可通过海绵吸附miR-524-5p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ircPUM1 miR-524-5p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Snail轴介导不同氧环境下结肠癌EMT-MET转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星 陈熹 +1 位作者 张迪 单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8-912,共5页
目的结肠癌乏氧微环境可促进肿瘤EMT(上皮-间质化)发生,而肿瘤归巢新环境相对富氧环境可介导MET(间质上皮化)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的转移EMT-MET二阶段过程的具体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氧浓度培养箱培养结肠癌细胞系 COLO 205,实验分三... 目的结肠癌乏氧微环境可促进肿瘤EMT(上皮-间质化)发生,而肿瘤归巢新环境相对富氧环境可介导MET(间质上皮化)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的转移EMT-MET二阶段过程的具体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氧浓度培养箱培养结肠癌细胞系 COLO 205,实验分三组[低氧组(氧浓度5%);常氧组(氧浓度21%);适度高氧组(氧浓度30%)],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nail、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量。利用HIF-1α特异性阻断剂抑制HIF-1α信号通路后检测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变化及Snail表达。结果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癌细胞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上升( P <0.05)。用HIF-1α特异性阻断剂抑制HIF-1α信号通路后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降( P <0.05)。结论氧浓度差异介导EMT-MET过程的关键机制可能与HIF-1α-Snail信号通路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SNAIL 表皮间质化 间质表皮化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智勇 郑伟 +2 位作者 常虎林 杜立学 刘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89-691,698,共4页
目的:检测miR-18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影响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可能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2、p38在10例胆囊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miR-182mimics转染胆囊癌细胞GBC-SD,应用p38 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 目的:检测miR-18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影响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可能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2、p38在10例胆囊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miR-182mimics转染胆囊癌细胞GBC-SD,应用p38 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处理转染miR-182mimics的GBC-SD细胞,通过MTT实验、细胞周期检测、Transwell小室检测miR-182对GBC-SD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胆囊癌组织中miR-182、p38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miR-182mimics转染GBC-SD细胞后,p38的表达水平随之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迁移数增多(75±8),S期细胞比例增多[(68.81±7.57)%];应用SB203580处理转染miR-182的GBC-SD细胞,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迁移数减少(23±5),S期细胞比例减少[(34.49±7.05)%]。结论:miR-182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上调p38 MAPK信号通路增强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病理学 微RNAS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晓力 翟宏军 +2 位作者 张心武 马小斌 马双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335-1337,1365,共4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细胞分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芹菜素40、80、160μmol/L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处理24、48h...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细胞分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芹菜素40、80、160μmol/L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处理24、48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48h后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处理48h后,Pro-Caspase-3、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和流式结果显示,芹菜素80、160μmol/L处理组在24、48h均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且160μmol/L处理组比80μmol/L处理组的抑制作用更强。40μmol/L处理组在24h显示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细胞48h后,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高而依次上调,同时Pro-Caspase-3蛋白表达逐次降低。结论: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6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芹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迎迎 卫阳 +4 位作者 王力 何赟 贾辉 马红兵 孙晓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568,581,共5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间断照射的方法诱导食管癌细胞EC9706的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辛伐他汀联合放疗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及其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增殖的影响;集落形...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间断照射的方法诱导食管癌细胞EC9706的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辛伐他汀联合放疗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及其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增殖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辛伐他汀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及其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的放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出食管癌细胞EC9706的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Cell Counting Kit-8实验及集落形成实验结果都显示辛伐他汀可以增强食管癌细胞EC9706及其放射抗拒细胞R-resistant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增强食管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食管癌 放疗抗拒 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星 陈硕 +4 位作者 单涛 陈熹 吴涛 杨屹 李顺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548-2552,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化疗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肠癌病例8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PD-L1表达...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化疗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肠癌病例8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PD-L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癌组织标本中,22例(27.5%)高表达PD-L1,24例(30.0%)中度表达PD-L1,34例(42.5%)弱表达或无PD-L1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例(11.3%)和5例(6.3%)。PD-L1的表达与TNM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4)呈正相关。PD-L1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变量分析显示:TNM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PD-L1表达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L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PD-L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