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混合工质泄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挪颖 晏刚 +1 位作者 颜俊 吴业正 《低温与超导》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尽管自复叠制冷循环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深冷及普冷领域,对于循环中工质泄漏特性的研究却较少。以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相区的等温泄漏为基础,分析了在自复叠循环装置中各部件的泄漏对工质组成的影响,其中发生在冷凝器出口处、气液分离器和蒸... 尽管自复叠制冷循环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深冷及普冷领域,对于循环中工质泄漏特性的研究却较少。以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相区的等温泄漏为基础,分析了在自复叠循环装置中各部件的泄漏对工质组成的影响,其中发生在冷凝器出口处、气液分离器和蒸发器出口处的泄漏对工质组成影响较大。以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600 a/CO2的自复叠低温冷冻箱为例,研究了不同泄漏点不同泄漏率的泄漏特性。结果说明当工质泄漏时混合工质组成和循环性能发生变化,在蒸发器出口处的泄漏对循环性能影响最大;当泄漏引起循环工质组成发生较大变化时,压缩机变容量和变压力比调节能力明显降低,此时系统不能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工作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泄漏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空调压缩机及变频调速系统的技术现状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景潭 晏刚 +4 位作者 周晋 马贞俊 代德朋 孙民 李晓明 《制冷与空调》 2003年第2期11-13,1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制冷用变频压缩机的发展和技术现状 ,并从逆变器 ,微控制器 ,PWM波的生成方法以及变频压缩机所用电机等
关键词 变频空调 压缩机 变频调速系统 技术 逆变器 微控制器 PWM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活塞式压缩机指示功率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俊 高玉学 +3 位作者 郭航 胡伟 董晓俊 赵爱国 《制冷与空调》 1997年第3期24-27,共4页
前言 制冷活塞式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包括压缩气体所消耗的机械功率和克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它在压缩机的设计和热力计算中是十分重要的。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常用图解法、指示效率法和分析计算法得到。图解法必须是在已有机器上录取的实际循... 前言 制冷活塞式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包括压缩气体所消耗的机械功率和克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它在压缩机的设计和热力计算中是十分重要的。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常用图解法、指示效率法和分析计算法得到。图解法必须是在已有机器上录取的实际循环指示图的基础上才能使用;指示效率法必须是在已有压缩机指示效率或实验曲线及图表上查出;而分析计算法是经某些假定后得出指示功率表达式得到。为了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经济性,注意降低其功率是十分重要的。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功率 活塞式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 计算与分析 指示效率 分析计算法 实际循环 学院制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活塞式压缩机吸、排气过程压力损失的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华俊 高玉学 +2 位作者 郭航 胡伟 董晓俊 《制冷与空调》 1997年第1期18-22,共5页
一、前言 制冷活塞式压缩机吸、排气过程压力损失的大小,亦即压缩饥示功图上名义吸、排气压力线以下或以上部分面积的大小,反映了气阀设计及运行的好坏,它不仅影响到压缩机的输气量,并且也影响到压缩机指示功和COP值,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 压力损失 活塞式压缩机 排气过程 制冷压缩机 运动规律 排气阀 阀片 微分方程 示功图 学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冷压缩机——旋转气缸压缩机
5
作者 张华俊 《制冷与空调》 1996年第3期23-26,共4页
一、前言 目前普遍生产和使用的容积式压缩机分为两大类: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由于运动力学及摩擦摩损等方面限制,其转速不宜太高,所以普遍存在体积庞大、笨重等缺点,特别是结构要求必须采... 一、前言 目前普遍生产和使用的容积式压缩机分为两大类: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由于运动力学及摩擦摩损等方面限制,其转速不宜太高,所以普遍存在体积庞大、笨重等缺点,特别是结构要求必须采用气阀和活塞环等易损件,使其运行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气缸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 气缸体 往复式压缩机 压缩机气缸 回转式压缩机 容积式压缩机 基元容积 活塞 气缸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超低温球阀的密封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单思宇 赵庆轩 +1 位作者 谭宏博 钱玉峰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液化天然气的应用将有大幅的增长,作为LNG输送控制的关键部件,低温阀门是LNG产业的重要一环,而密封技术是LNG阀门的关键。主要针对LNG管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低温球阀,总结分析了目前LNG低温球阀的密封结构,分...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液化天然气的应用将有大幅的增长,作为LNG输送控制的关键部件,低温阀门是LNG产业的重要一环,而密封技术是LNG阀门的关键。主要针对LNG管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低温球阀,总结分析了目前LNG低温球阀的密封结构,分别对浮动式、固定式及轨道式LNG低温球阀,介绍了其密封方式,分析了各密封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以及优缺点,并就每种结构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最后还分析了其他影响密封性能的要素,总结了LNG低温球阀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密封条件,为LNG低温球阀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低温球阀 密封结构 密封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端温度对半导体热电堆发电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华俊 陈浩 +1 位作者 王俊 陶文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对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出这种半导体热电堆在冷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其发电性能与热端温度的关系 ,以及半导体热电堆在热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冷端温度对其发电性能的影响 ;发现半导体热电堆作为电源时 ,其内阻对... 对半导体热电堆的发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出这种半导体热电堆在冷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其发电性能与热端温度的关系 ,以及半导体热电堆在热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冷端温度对其发电性能的影响 ;发现半导体热电堆作为电源时 ,其内阻对它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内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简化的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热电堆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热电堆 发电性能 冷端温度 热端温度 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结霜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蒲亮 周洋 齐迪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空气侧结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了翅片高度和翅片个数两个参数对结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结霜现象会造成...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空气侧结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了翅片高度和翅片个数两个参数对结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结霜现象会造成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恶化,并且翅片个数越多、翅片高度越小,传热恶化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翅片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结霜过程 传质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工质HFC134a/HCs替代R502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挪颖 晏刚 +2 位作者 丛伟 孙民 吴业正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85,共5页
针对目前R502主流替代工质R507和R404A存在的温室效应指数高、与矿物油互溶性差等缺点,提出了环保性能更好的三组近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90、R134a/R1270和R134a/R290/R1270作为R502新型替代工质;并对其热物性、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和... 针对目前R502主流替代工质R507和R404A存在的温室效应指数高、与矿物油互溶性差等缺点,提出了环保性能更好的三组近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90、R134a/R1270和R134a/R290/R1270作为R502新型替代工质;并对其热物性、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和溶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这三组R134a/HCs混合工质的其它主要循环性能参数如压缩机压力比、容积制冷量和系统性能系数COP都优于R507和R404A,并且从理论上讲不存在可燃可爆的危险,同时可以与矿物油互溶,在替代R502方面更具有优势,其中R134a/R290/R1270在高热负荷下的综合性能最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R502替代工质 性能比较 近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实现活塞压缩机的运动仿真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颢 任挪颖 +2 位作者 颜俊 晏刚 厉彦忠 《压缩机技术》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下,零件不是以实体模型进行设计的,因此无法在计算机中对机器进行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针对活塞压缩机设计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干涉检查问题,提出利用Pro/E的机构分析模块Pro/MECHANISM实现其运动仿真,并介绍了具... 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下,零件不是以实体模型进行设计的,因此无法在计算机中对机器进行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针对活塞压缩机设计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干涉检查问题,提出利用Pro/E的机构分析模块Pro/MECHANISM实现其运动仿真,并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显示出利用Pro/E软件进行压缩机设计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 活塞压缩机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ro/E创建活塞压缩机标准件库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颢 颜俊 晏刚 《压缩机技术》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比较了AutoCAD和Pro/E在建立标准件库方面的功能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Pro/E的族表功能建立参数化标准件库的方法;并以活塞压缩机气缸法兰标准件为例,介绍了具体的操作过程。此方法建库工作量小且维护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缩短... 比较了AutoCAD和Pro/E在建立标准件库方面的功能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Pro/E的族表功能建立参数化标准件库的方法;并以活塞压缩机气缸法兰标准件为例,介绍了具体的操作过程。此方法建库工作量小且维护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对于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 参数化 族表 标准件库 活塞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雪机用旋流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海峰 刘佳维 +5 位作者 王瑞祥 张博文 徐荣吉 晏刚 董佩文 张鸿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3,共9页
喷嘴的流量、雾化锥角、雾化粒径等是决定室外造雪机成雪过程的重要因素。针对国产室外造雪机用旋流式喷嘴,本文基于VOF方法和RNG k-ε湍流方程建立了雾化模型,对水在喷嘴内的雾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入口压力和喷嘴内壁面光洁度对雾化... 喷嘴的流量、雾化锥角、雾化粒径等是决定室外造雪机成雪过程的重要因素。针对国产室外造雪机用旋流式喷嘴,本文基于VOF方法和RNG k-ε湍流方程建立了雾化模型,对水在喷嘴内的雾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入口压力和喷嘴内壁面光洁度对雾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锥角和液膜厚度对入口压力变化的敏感性较弱;雾化粒径随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粒径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流体速度增加,液膜不稳定性增强,增强了液滴的二次破碎;喷嘴内壁面光洁度减小,雾化产生的空气涡减小,水雾化锥角减小,但有助于获得较大的雾化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造雪机 旋流喷嘴 雾化特性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在轨贮存低温推进剂过冷度获取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磊 厉彦忠 +1 位作者 马原 徐孟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94-2802,共9页
增大低温推进剂入轨时的过冷度可显著延长低温燃料在轨贮存期限.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介绍了4种低温推进剂过冷度获取方案的工作过程与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研究表明:1为了减小... 增大低温推进剂入轨时的过冷度可显著延长低温燃料在轨贮存期限.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介绍了4种低温推进剂过冷度获取方案的工作过程与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研究表明:1为了减小过冷度获取成本,应采用先加注后冷却的操作程序,且制冷系统尽可能靠近目标贮箱;2液氧、液态甲烷可通过液氮池沸腾提供过冷度;3氦气喷射预冷消耗氦气量巨大,建议仅针对小型液氢采用此技术;4热力学低温流体过冷器(TCS)技术具有总体质量轻、投入能量少等优点,在液氢过冷度获取方面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可为我国开展低温推进剂过冷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贮存 压力控制 过冷液体 运载火箭
原文传递
常重力及微重力下液氢膜态沸腾换热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磊 朱康 +2 位作者 马原 谢福寿 厉彦忠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5-1843,共9页
以液氢膜态沸腾换热为对象,收集并分析文献中涉及液氢膜态沸腾换热的实验数据。通过充分的对比研究,考核3种典型关系式针对液氢膜态沸腾换热预测的适用性与预测精度,建立可预测微重力下液氢膜态沸腾换热热流密度的数学关系式。研究发现... 以液氢膜态沸腾换热为对象,收集并分析文献中涉及液氢膜态沸腾换热的实验数据。通过充分的对比研究,考核3种典型关系式针对液氢膜态沸腾换热预测的适用性与预测精度,建立可预测微重力下液氢膜态沸腾换热热流密度的数学关系式。研究发现:在地面重力下,加热面几何结构、朝向似乎不会对沸腾换热热流密度产生明显影响,均可采用Breen&Westwater公式预测其传热系数;而重力水平会对膜态沸腾换热产生较大影响,且不同重力下换热热流密度之比与重力比之间满足幂指数的关系;依据该关系式可以求解微重力下液氢的膜态沸腾换热热流密度,预测误差控制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低温燃料 膜态沸腾 经验公式 微重力
原文传递
“冰雪魔术”变水成雪:人工造雪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佩文 刘国强 +3 位作者 张博文 徐荣吉 晏刚 王瑞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447-2449,共3页
“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初步实现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向最高潮,然而冰雪运动的进行高度依赖于当地气候条件和雪资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人工造雪技术成为保障冰雪运动项目和产业发展的前提条... “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初步实现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向最高潮,然而冰雪运动的进行高度依赖于当地气候条件和雪资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人工造雪技术成为保障冰雪运动项目和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工造雪技术是人为创造成雪环境的制冷技术,原理简单但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条件依赖性很高,其成雪本质与自然成雪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 人工造雪 制冷技术 工艺过程 残奥会 北京冬奥会 全球气候变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