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9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桥梁水中桩基础加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殷任宏 张延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6期132-134,共3页
为提高公路桥梁水中桩基础的加固效果,保证结构运营安全,对水中桩基础典型病害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水中桩基础加固设计原理及方案,系统分析各种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桩基加固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水... 为提高公路桥梁水中桩基础的加固效果,保证结构运营安全,对水中桩基础典型病害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水中桩基础加固设计原理及方案,系统分析各种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桩基加固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水中外露桩基具体病害情况,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加固设计方案,经过综合比选后,选用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工期短、造价经济的高压注浆加固地层和玻纤套筒法的组合加固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冲刷 桩基础 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状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及安全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路鑫 刘勇 +4 位作者 陈才 高瑞丹 王瑞成 王亚琼 王志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9,共15页
以陕西某高速公路隧道为背景,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建立带裂缝衬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针对裂缝类型、裂缝位置、裂缝长度及裂缝分布范围影响下的衬砌结构力学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带裂缝衬砌结构安全性能演变规律,并定量给出不同裂缝性状... 以陕西某高速公路隧道为背景,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建立带裂缝衬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针对裂缝类型、裂缝位置、裂缝长度及裂缝分布范围影响下的衬砌结构力学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带裂缝衬砌结构安全性能演变规律,并定量给出不同裂缝性状影响下的衬砌安全系数拟合公式。结果表明:衬砌结构带裂缝时受力处于非对称状态;单一预设纵向裂缝处轴力随着裂缝长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弯矩随着裂缝长度增大而增大;拱顶+拱肩、拱顶+拱腰、拱顶+拱肩+拱腰3种组合预设纵向裂缝条件下拱顶轴力受影响最明显,相比单一预设纵向裂缝轴力变化率分别为21.55%、-17.52%、13.45%;环向裂缝影响下衬砌弯矩分布模式呈现“拱肩外凸,拱腰及边墙内凹,拱脚外凸”模式;带纵向裂缝衬砌结构安全系数拟合曲线呈现由“W”形逐渐向“U”形过渡的趋势;带环向裂缝衬砌结构安全系数拟合曲线呈现近似对称的波浪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裂缝 安全系数 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智能监管平台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倍力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9期203-205,共3页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纽带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使得高速公路运营监管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精...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纽带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使得高速公路运营监管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细化。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AI+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智能监管平台设计,在明确AI+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AI+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智能监管平台设计特点,并从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平台的需求设计以及平台业务流程设计三方面详细说明了基于AI+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智能监管平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大数据 高速公路 智能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胶粉/SBS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徐强祥 张国平 +3 位作者 胡一红 杨法勇 赵琼阳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评价了其形态特征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SBS和脱硫胶粉的加入改善了DCR/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抗老化性能,脱硫胶粉与SBS改性剂均匀分散并相互交联,脱硫胶粉-SBS-沥青三相间界面模糊,同时,脱硫胶粉与SBS在沥青中为物理改性与化学反应共存。为后续废胶粉替代部分SBS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硫胶粉 SBS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桥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抗撞性能研究
5
作者 褚志锋 苗建宝 雷浪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一座内河航道桥为依托工程,采用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方法获取了桥梁、航道及通航船舶及桥区水域尺度等基本技术参数,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该航道桥所处流场在高水位工况下的水流流态和航道内横流及紊流情况,明... 以一座内河航道桥为依托工程,采用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方法获取了桥梁、航道及通航船舶及桥区水域尺度等基本技术参数,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该航道桥所处流场在高水位工况下的水流流态和航道内横流及紊流情况,明确了桥位处流速变化对航道冲淤变化的影响,采用强迫振动法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工程桥梁抗撞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横桥向、顺桥向碰撞桥墩承载力,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桥梁墩柱截面进行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桥位处流速变化不大,对航道淤积影响较小,在横桥向、纵桥向船撞荷载下,桥墩最不利位置均位于船撞侧立柱根部,在立柱顶、底面均形成塑性铰,区别在于在横桥向船撞荷载作用下,立柱顶、底面塑性铰区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在纵桥向船撞荷载作用下,立柱顶、底面塑性铰区抗剪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桥梁 实地调研 数值模拟 风险评估 抗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迭代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中的优化应用
6
作者 王倍力 《时代汽车》 2025年第4期169-171,共3页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控精度和实时响应能力成为关键挑战。本文探讨了数据迭代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中的优化应用,分析了多项策略的实际应用。同时展示了数据迭代...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控精度和实时响应能力成为关键挑战。本文探讨了数据迭代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中的优化应用,分析了多项策略的实际应用。同时展示了数据迭代技术如何通过多轮数据处理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监控精度、实时性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并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意在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车辆监控系统 数据迭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研究
7
作者 王楠 任万鹏 +1 位作者 李娜 郭祥伟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期188-190,共3页
为研究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确保斜向预应力的应用效果,以某桥的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为例,对其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并对相关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能够改善... 为研究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确保斜向预应力的应用效果,以某桥的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为例,对其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并对相关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实践表明,采用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桥面铺装,能够改善主梁的受力状态,显著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结构刚度,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预应力 桥面铺装 设计方案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AM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多维预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钱超 许宏科 +2 位作者 徐娜 代亮 程鸿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6,共9页
OLAM是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OLAM实现高速公路交通量多维预测的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多维数据雪花模型,建立起收费数据的数据仓库并得到交通量多维统计结果;在构建季节ARIMA预测模... OLAM是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OLAM实现高速公路交通量多维预测的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多维数据雪花模型,建立起收费数据的数据仓库并得到交通量多维统计结果;在构建季节ARIMA预测模型过程中,检测出因节假日、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量异常值并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实现了交通量的预测.与一般季节ARIMA模型相比,修正后模型的白噪声方差和AIC值显著降低,数据拟合程度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中MAE和MAPE分别为50.43和1.59%,能够满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利用收费数据分析、预测交通量时空变化趋势的要求,从而为制定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多维预测 OLAM 收费数据 交通量 季节ARIMA模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织区运行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玉荣 杨少伟 +1 位作者 杨宏志 徐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4-143,158,共11页
为梳理高速公路交织区运行分析脉络,本研究以美国HCM2010、德国HBS2015、瑞典METKAP和周荣贵《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交织区运行分析方法为对象,分别从运行分析步骤、交织构型、运行分析模型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分级4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为梳理高速公路交织区运行分析脉络,本研究以美国HCM2010、德国HBS2015、瑞典METKAP和周荣贵《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交织区运行分析方法为对象,分别从运行分析步骤、交织构型、运行分析模型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分级4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然后以HCM2010交织区篇章案例2为例,选择流量比、汇出比、交织比、交织区长度和车道数为影响因素,对周荣贵方法和HCM2010方法通行能力的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测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曲江互通交织区交通流数据,获取实际最大通行能力值,并与HCM2010方法和周荣贵方法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CM2010方法未考虑交织比且高估了流量比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周荣贵方法低估了流量比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交织比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因汇出比和汇入比的不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与主交通流具有优先通行权规则不符。据此改进周荣贵方法通行能力模型,将模型中汇出比指标替换为交织比,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改进模型的流量比、交织比系数进行重新标定,拟合优度为0.96,表明该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点拟合程度较好。交织区交通流实测数据是建立运行分析模型的基础,数据库的大小及其精度影响模型的可信度,智慧交通能够实时精确采集交织区域的交通流参数,也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及深度挖掘,是今后交织区运行分析数据采集方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运行分析方法 对比研究 交织区 通行能力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山区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分段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楠 杨少伟 +2 位作者 慕慧 潘兵宏 赵一飞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算法得到限速值并据此进行限速路段划分。笔者通过对影响限速分段因素的分析,确定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提出了基于有序聚类分析法的山区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分段方法,并对该方法...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算法得到限速值并据此进行限速路段划分。笔者通过对影响限速分段因素的分析,确定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提出了基于有序聚类分析法的山区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分段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限速值速差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限速值 限速路段最小长度 有序聚类法 速差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坡面径流强度的中国公路水文区划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齐洪亮 田伟平 舒延俊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6,共5页
根据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选择坡面径流强度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的主导指标,以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坡面径流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坡面径流强度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公路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专家... 根据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选择坡面径流强度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的主导指标,以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坡面径流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坡面径流强度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公路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专家意见,建立了影响因素的等级划分体系和影响度值。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利用GIS系统计算坡面径流强度指数。在中国公路水文一级区划的基础上,按照坡面径流强度指数等级划分体系,将全国分为32个水文二级区,分区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文区划 GIS 坡面径流强度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川径流强度的中国公路水文区划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齐洪亮 田伟平 舒延俊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60,共6页
根据区划原则和方法,选择对公路选线,尤其对桥位选择及路基和桥涵水毁防治影响很大的河川径流强度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指标。选择降雨、植被覆盖度、沟谷比重和河网密度作为河川径流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河川径流强度计算模型... 根据区划原则和方法,选择对公路选线,尤其对桥位选择及路基和桥涵水毁防治影响很大的河川径流强度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指标。选择降雨、植被覆盖度、沟谷比重和河网密度作为河川径流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河川径流强度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公路工程特点,提出了影响因素等级划分体系和影响度值;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利用G IS系统计算河川径流强度指标,在中国公路水文一级区划的基础上,按河川径流强度指标的区域特性及等级划分原则,将全国分为22个河川径流强度区,得到中国公路河川径流强度分区图,分区结果对我国公路网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文区划 GIS 河川径流强度 公路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交通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钱超 许宏科 徐娜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8-182,共5页
交通量具有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单一预测模型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测效果。为准确预测,提出一种最优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并给出了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权系数最优解计算方法,在采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 交通量具有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单一预测模型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测效果。为准确预测,提出一种最优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并给出了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权系数最优解计算方法,在采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础上,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实现了高速公路月度交通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季节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等预测模型相比,组合预测模型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前三者,为实现交通量准确预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测模型 交通量预测 季节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内运动汽车尾气污染扩散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金贵 贾德生 +1 位作者 张东省 王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型、Mixture混合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数值仿真了公路隧道内运动汽车的尾气污染扩散,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表明,在没有其他通风方式的公路隧道内,运动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分布...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型、Mixture混合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数值仿真了公路隧道内运动汽车的尾气污染扩散,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表明,在没有其他通风方式的公路隧道内,运动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分布在近地面;运动汽车后方会形成1条高速风带,对隧道内污染物纵向扩散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汽车尾气 污染扩散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超载货车动态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庄金星 曹佳宝 李磊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2期89-91,共3页
针对传统超载治理方法需要进行停车称重的缺陷,提出采用动态快速称重预检测和计重收费相结合的治超模式;以厦蓉(厦门—成都)高速公路汝郴(汝城—郴州)段为例进行方案设计,对构建高速公路动态快速称重检测系统的适用性、相应配套措施和... 针对传统超载治理方法需要进行停车称重的缺陷,提出采用动态快速称重预检测和计重收费相结合的治超模式;以厦蓉(厦门—成都)高速公路汝郴(汝城—郴州)段为例进行方案设计,对构建高速公路动态快速称重检测系统的适用性、相应配套措施和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运输 超载治理 动态称重 计重收费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公路舒适性的不均匀沉降标准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6期1245-1247,共3页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养护标准,建立路面沉降模型.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坡度控制在0.47%以内,不会影响路面功能性和行车舒适性,并以此指标作为高速公路的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取路面激励波长60m,根据模型计算的不均匀沉降的限值...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养护标准,建立路面沉降模型.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坡度控制在0.47%以内,不会影响路面功能性和行车舒适性,并以此指标作为高速公路的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取路面激励波长60m,根据模型计算的不均匀沉降的限值为14.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舒适性 不均匀沉降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下一代高速公路收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腾飞 姬建岗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7年第5期78-81,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开放、分享、移动、互动"的模式,研究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收费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交通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高速公路公司收费系统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开放、分享、移动、互动"的模式,研究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收费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交通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高速公路公司收费系统发展现状,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着眼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收费系统,使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实现里程碑发展,从而全面进入真正的不停车收费运营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ITS E+Pass收费技术 云终端 收费大数据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车辆限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燕姣 郭延永 王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9,共6页
为保障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研究车辆服从率对作业区限速问题的影响。以交通冲突作为安全性指标,构建VISSIM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二次标定。通过仿真试验获取不同车辆服从率水平下的冲突数据。分析限速前后速度差与服从率关系和... 为保障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研究车辆服从率对作业区限速问题的影响。以交通冲突作为安全性指标,构建VISSIM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二次标定。通过仿真试验获取不同车辆服从率水平下的冲突数据。分析限速前后速度差与服从率关系和冲突数与服从率关系。比较不同服从率水平下的限速效果。结果表明:服从率为20%时,产生的交通冲突最多,车辆行驶较为紊乱;服从率为100%时,限速效果最明显,但在实际中不易实现;将已知限速措施相关的速度差换算成服从率,能在提高作业区安全的前提下,使限速措施的选择更加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作业区 VISSIM仿真模型 服从率 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诱发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失稳模型试验研究
19
作者 梁博 杨更社 +4 位作者 冯伟 潘振兴 孙杰龙 刘慧 陈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1126,共9页
为研究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含主控裂隙边坡模型冻融试验,监测冻融循环全过程中温度、冻胀力、裂隙端部应变、滑体位移及声发射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裂隙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可分为快... 为研究平面滑移型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含主控裂隙边坡模型冻融试验,监测冻融循环全过程中温度、冻胀力、裂隙端部应变、滑体位移及声发射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裂隙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可分为快速降温与过冷、潜热释放与相变结冰、持续降温与冻结、裂隙冰升温与吸热、裂隙冰融化、完全融化等6个阶段;冻胀力峰值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单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冻胀力大小与温度相关,冻胀力峰值出现于冻结相变结冰阶段,二次冻胀峰值出现于裂隙冰融化阶段;滑体在冻融0~5次内位移较小,最大仅为0.5 mm,冻融6~14次垂直位移缓慢下降,水平位移呈“台阶”状增大,最大达到3.8 mm,冻融15~19次位移基本保持不变,直至冻融第20次边坡失稳位移瞬间增大;冻融诱发边坡失稳过程可分为:冻胀损伤积累期、主控裂隙扩展期、裂隙扩展贯通期、滑面抗剪劣化期,其力学机制演化过程依次为“岩桥锁固”“岩桥-摩擦共锁”“摩擦锁固”“摩擦解锁”边坡失稳。研究结果为寒区岩质边坡冻融失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冻融循环 模型试验 平面滑移 冻胀力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超高超宽车辆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婷 李坤伦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5期75-80,共6页
研究对高速公路通行的货车进行高宽数据信息自动采集,结合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原理与实践,从计算模型、自动检测平台建立等方面对高速公路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技术进行阐述,为自动检测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车辆几何尺寸超载提供依据和... 研究对高速公路通行的货车进行高宽数据信息自动采集,结合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原理与实践,从计算模型、自动检测平台建立等方面对高速公路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技术进行阐述,为自动检测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车辆几何尺寸超载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量仪 计算模型 几何尺寸 超限车辆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