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佩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4-0197,共4页
分析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价值,研究其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麻醉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时间为2022年05月-2023年05月,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 分析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价值,研究其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麻醉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时间为2022年05月-2023年05月,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40例、另外40例相关资料及数据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复苏期指标、投诉情况、合理操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复苏期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合理操作情况高于对照组,投诉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投诉率,可以保障合理操作,缩短复苏期各时间指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手术麻醉 复苏护理管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投诉情况 合理操作情况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
作者 陈志刚 张雅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7-0181,共5页
对于妇产科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且与健康教育联用,探究这种方法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本实验的分析对象选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单一护理... 对于妇产科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且与健康教育联用,探究这种方法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本实验的分析对象选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单一护理组(N=50,医护人员对其实施常规的单一护理);联合护理组(N=50,医护人员对其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并且辅助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结束后经统计,联合护理组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指标(SCL-90心理健康综合测评,、SF-36)、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92.00%)均优于单一护理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情况(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为8.00%,显然低于单一护理组产妇(16.00%),各项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妇产科中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如果能够接受人性化护理并结合健康教育,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这种综合护理方式是非常值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剖宫产 护理效果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仲磊 范晓英 杜克信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老年(18~20月龄)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正常通气)、七氟烷组(吸入3%七氟烷)和丙泊酚组(腹腔注射50 mg/kg丙泊酚);造模第7~14天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老年(18~20月龄)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正常通气)、七氟烷组(吸入3%七氟烷)和丙泊酚组(腹腔注射50 mg/kg丙泊酚);造模第7~14天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造模第14天时,取3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p-NF-κB和IκB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3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丙泊酚组>七氟烷组>对照组,3组大鼠穿过平台次数丙泊酚组<七氟烷组<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致密,细胞形态正常、核仁及细胞质清晰,七氟烷组神经元明显减少、锥体神经元排列松散、不规则,丙泊酚组形态学改变相对七氟烷组轻;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完整,排列规则;七氟烷组海马元神经的细胞核发生明显变化,细胞核膜开始内陷,结构不完整,丙泊酚组细胞核轻度内陷,呈半月板状;3组大鼠海马组织TNF-α及IL-6含量,凋亡指数,Bax、p-NF-κB、Caspase-3、Bax及p-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七氟烷组>丙泊酚组>对照组(P<0.05);Bcl-2和I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七氟烷组<丙泊酚组<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其机制可能与NF-κB和Bax/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丙泊酚的影响轻于七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免疫组织化学 七氟烷 丙泊酚 老年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老年痴呆大鼠AMPK自噬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仲磊 张万平 +2 位作者 苏玉强 薛沙 范晓英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痴呆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50mg/kg)、丙泊酚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丙...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痴呆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50mg/kg)、丙泊酚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低、高剂量组海马注射β样淀粉蛋白1-42(Aβ1-42)建立老年痴呆模型,建模成功后,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神经认知功能,将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HE染色进而观察其病理结构,将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吖啶橙染色进而观察其自噬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AMPK、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较多,排列整齐;模型组海马区见片状神经元坏死,数目减少,核固缩明显;丙泊酚低剂量组坏死神经元细胞减少;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高剂量组海马区见少量坏死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组和丙泊酚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盐酸米诺环素组比较,丙泊酚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丙泊酚高剂量组与盐酸米诺环素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相近(P>0.05)。结论:丙泊酚能增加老年痴呆大鼠神经元自噬水平进而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其机制与丙泊酚抑制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老年痴呆 AMPK 自噬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秦艳 张万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究对行二氧化碳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二氧化碳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评估,确保符合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指征。由同一组手术医师、麻醉... 目的 探究对行二氧化碳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二氧化碳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评估,确保符合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指征。由同一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实施手术。测评并统计患者围术期(入室后、麻醉后气胸前、气胸后5 min、气胸后15 min、气胸后30 min、气胸后60 min、气胸后100 min、气胸终止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MAP;血气指标:PaCO_(2)、PaO_(2)、pH值,分析麻醉方案对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收集整理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者气胸后5 min、气胸后15 min、气胸后30 min、气胸后60 min、气胸后100 minHR均较气胸前5 min、入室时上升,SBP、DBP、MAP均较气胸前5 min、入室时下降(P<0.05),气胸终止后10 min后基本恢复至气胸前5 min水平;血气指标:患者气胸后5 min、气胸后15 min、气胸后30 min、气胸后60 min、气胸后100 min PaCO_(2)值均较气胸前5 min、入室时上升,PaO_(2)、pH值均较气胸前5 min、入室时下降(P<0.05),气胸终止后10 min后基本恢复至气胸前5 min水平;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1例。结论 对二氧化碳气胸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能保持在合理波动范围内,麻醉相关并发症率低,对于临床不适合双腔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二氧化碳气胸 单腔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莉 陈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6期2366-236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选用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选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指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治疗时可选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其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临床疗效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秦艳 马世军 +2 位作者 范晓英 张海鹰 张万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4期2737-2741,2756,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A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B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A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B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联合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患者采取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比三组患者入室时(T_(1)),手术10 min(T_(2)),手术3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心率、血氧及血压水平变化,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相关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对比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门诊复查随访,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三组患者T_(1)、T_(4)时间三组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T_(2)、T_(3)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且T_(1)到T_(4)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T_(1)时间三组患者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表达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T_(2)、T_(3)时间三组患者COR、NE表达水平升高,且C组患者T_(2)、T_(3)、T_(4)时间COR、NE表达水平低于A组及B组(P<0.05);A、B、C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无差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针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采取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稳定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水平,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可进一步辅助患者改善远期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肩关节镜 应激反应 肩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张万平 秦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CTC的影响。方法将72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全身静脉麻醉)各36例,记录不同时间点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情况。结果两组T_(0)时间点循环肿瘤细胞阳...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CTC的影响。方法将72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全身静脉麻醉)各36例,记录不同时间点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情况。结果两组T_(0)时间点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TNF-α比较无差异(P>0.05),T_(1)与T_(2)时间点均高于T_(0)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诱导时间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在维持麻醉效果的同时,抑制循环肿瘤细胞与血清炎症因子的释放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胃癌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张莉 陈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S0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iOAT)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就诊的iOA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辅酶Q10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护理干...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iOAT)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就诊的iOA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辅酶Q10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精液质量、精浆氧化应激水平、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泌乳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明显提高,精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精液各项指标及精浆SOD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辅酶Q10治疗iOAT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精浆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提高精液质量和临床总有效率,在此基础上辅助护理干预后效果更佳,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 中西医治疗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羟考酮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谵妄发生率
10
作者 冯建梅 王瑗 +2 位作者 卫白杨 张东东 高媛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2期4230-4232,4270,共4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羟考酮自控镇痛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3.12收治的80例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全麻,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舒芬太尼静脉...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羟考酮自控镇痛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3.12收治的80例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全麻,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对照组(常规全麻+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各40例。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T_(2)和T_(3)时间的SPO_(2)均高于对照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在T_(3)时间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活动时与静息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M评分及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增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羟考酮自控镇痛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羟考酮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斜角肌间臂丛阻滞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高媛媛 张鹏 +2 位作者 张海鹰 周荣胜 王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斜角肌间臂丛阻滞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危险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接受肩关节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实验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斜角肌间臂丛阻滞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危险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接受肩关节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与超声引导下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阻滞前后心率变异指标、SpO_(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同时研究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斜角肌间臂丛阻滞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与性别、平均年龄、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合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和饮酒史无关(P>0.05),镇痛维持时间较短、运动恢复时间较长、阻断节数较少的斜角肌间臂丛阻滞患者更易表现出心率变异性(P<0.05)。阻滞后,实验组LF、HF、LF/HF、RMSSD、SDNN和PNN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阻滞后SpO_(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差异(P>0.05)。影响心率变异性危险因素的多因素为镇痛维持时间(OR=6.224,P=0.001<0.05)、运动恢复时间(OR=9.556,P=0.002<0.05)、阻断节数(OR=7.591,P=0.001<0.05)。结论:斜角肌间臂丛阻滞出现心率变异性与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阻断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角肌间臂丛阻滞 心率变异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纳布啡持续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璐 张鹏 +2 位作者 张海鹰 周荣胜 高媛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570-57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纳布啡持续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根据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术后镇痛方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纳布啡持续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根据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术后镇痛方案:1.0μg/kg舒芬太尼和1 mg/kg纳布啡,持续镇痛48小时;B组术后镇痛方案:2.0μg/kg舒芬太尼和1 mg/kg纳布啡,持续镇痛48小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孕周、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分娩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B组产妇术后48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A组产妇(P<0.05);(3)B组产妇术后6、24和48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而Ramsay评分却显著高于A组(P<0.05);(4)B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16%vs 12%),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纳布啡持续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提高舒芬太尼剂量镇痛镇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剖宫产 镇痛 镇静
原文传递
七氟醚通过影响外周血miR-340水平逆转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状态的机制
13
作者 高赛 贾洪峰 +2 位作者 张振 秦艳 王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究七氟醚通过影响外周血miR-340水平逆转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根据研究目的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七氟醚组。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miR-340以及促炎因子IL-... 目的:探究七氟醚通过影响外周血miR-340水平逆转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根据研究目的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七氟醚组。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miR-340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统计各实验组大鼠的存活率。通过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测量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脓毒症组miR-34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miR-340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点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 d、8 d脓毒症组大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大鼠降低(P<0.05),七氟醚组大鼠存活率较脓毒症组升高(P<0.05)。脓毒症组IL-1β、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IL-1β、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脓毒症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结论:miR-340参与了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七氟醚通过降低外周血miR-340水平减少内毒素诱导的大鼠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miR-340 脓毒症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