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地区气传花粉动态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秀珍 李玉馥 赵子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0-81,共2页
为探明西安地区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及其飘逸规律,为环境医学、城市绿化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本课题在西安地区设了3个花粉收集点,对飘落在玻片上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及鉴定,为期1年。从1092张暴片上检到的花粉可归为... 为探明西安地区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及其飘逸规律,为环境医学、城市绿化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本课题在西安地区设了3个花粉收集点,对飘落在玻片上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及鉴定,为期1年。从1092张暴片上检到的花粉可归为32科,41属,32种。综合各暴片点调查结果可发现早春气传花粉以松属、侧柏和杨柳属为主;夏季以油松为主;秋季以草、蒿属为主,这些花粉可能系西安地区的主要致敏性花粉,应对它们的致敏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哮喘 变态反应原 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Toluidine Blue和Lugol’s Solution双重染色在食管早期癌和浅表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登豪 朱海杭 +3 位作者 罗金燕 张军 王康敏 左红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 :为评价内镜下甲体胺兰和卢戈氏液双重染色在食管早期癌和浅表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0 8例食管癌可疑患者进行食管粘膜双重染色 ,对TB染色区和LS不染色区 (以下简称为目标区 )进行活检病理诊断 ,癌组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 目的 :为评价内镜下甲体胺兰和卢戈氏液双重染色在食管早期癌和浅表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0 8例食管癌可疑患者进行食管粘膜双重染色 ,对TB染色区和LS不染色区 (以下简称为目标区 )进行活检病理诊断 ,癌组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 :染色后病理诊断结果 :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进展期癌 10例 ,有粘膜粗糙感 2 1例 ,小片状粘膜剥脱 7例 ;染色病理诊断后发现原位癌 1例 ,浅表癌 5例 ,10例食管癌发现跳跃灶 2例 ,异型增生 15例 ,单纯增生和慢性炎 37例 ,放疗后复查发现 2例 ;10 8例患者 (48例有症状 ,6 0例无症状 )总染色阳性率 5 7.4% ,其中早期癌阳性率为 5 .5 % ,异型增生的阳性率为 13.8% ,有症状组总阳性率 79.1%高于无症状组 40 % (P <0 .0 1) ,其中癌的检出率有症状组 10 .4%高于无症状组 1.6 % (P <0 .0 5 ) ,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有症状组 2 2 .9%高于无症状组 6 .6 % (P <0 .0 5 )。结论 :内镜下双重染色有助于食管早期癌、表浅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并有助于指导食管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染色 食管早期癌 浅表癌 癌前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变态反应疾病诱发骨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万石 王坤正 +1 位作者 王奎生 孙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917-918,共2页
目的 :通过激素单独及作用于变态反应实验家兔 ,探讨激素诱发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及与原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分 :单纯激素组 ;单纯变态反应病组 ;激素治疗变态反应病组 ;对照组。通过分 2次间隔 3周给家兔静脉注射马血清 ( 10ml/kg... 目的 :通过激素单独及作用于变态反应实验家兔 ,探讨激素诱发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及与原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分 :单纯激素组 ;单纯变态反应病组 ;激素治疗变态反应病组 ;对照组。通过分 2次间隔 3周给家兔静脉注射马血清 ( 10ml/kg)建立变态反应疾病模型。激素治疗采用连续 3天腹腔注射强的松龙 ( 45mg/kg)。实验动物分别在处置完成后 1、2、3、5周时 ,静脉采血行血脂检查后剖取双侧股骨头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应用激素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升高 ,并导致成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结论 :激素在治疗变态反应疾病过程中 ,引起了脂类代谢的紊乱 ,致使骨组织细胞脂肪变性、血循环损害、血流瘀滞 ,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病 骨坏死 血脂 糖皮质激素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害TXA_2,PGI_2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谷俊朝 秦兆寅 王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75-275,共1页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部分肺损害,如何防治这种致死性并发症,仍是胰腺外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关键在于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前列环素I2(Prostaglandin,I2,PGI2)和血栓素A2(Thrombox...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部分肺损害,如何防治这种致死性并发症,仍是胰腺外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关键在于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前列环素I2(Prostaglandin,I2,PGI2)和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在感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环素I2 血栓素A2 胰腺炎 肺疾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颈静脉血气动态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利孙 程娟丽 +2 位作者 章翔 易声禹 付洛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期 血气分析 颈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昆明山海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小忠 刘辅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69-671,共3页
用酶释放法检测SLE患者PBMC的NK细胞活性,结果患者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且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患者NK细胞活性低下与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关,与ANA、抗ds-DNA及抗ENA等自身抗体无关。用K_(562)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检测SLE患者P... 用酶释放法检测SLE患者PBMC的NK细胞活性,结果患者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且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患者NK细胞活性低下与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关,与ANA、抗ds-DNA及抗ENA等自身抗体无关。用K_(562)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检测SLE患者PBMC释放NKCF的能力。结果表明,患者NKC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也与疾病活动程度有关,并与其NK细胞活性水平呈正相关。黄芪和昆明山海棠均可直接或通过刺激NKCF释放促进健康人及SLE患者PBMC的NK细胞活性,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系统性 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c-myc寡核苷酸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林瑞 焦丽 +2 位作者 党双锁 惠志超 王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5-85,93,共2页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C-MYC 肝肿瘤 SMMC-77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感诱发电位诊断 被引量:11
8
作者 齐新生 陈君长 赵龙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71-72,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感诱发电位诊断齐新生,陈君长,赵龙柱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判断腰骶神经根损伤,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作者自1987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感诱发电位诊断齐新生,陈君长,赵龙柱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判断腰骶神经根损伤,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作者自1987年12月~1989年7月对70例患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体感诱发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素注射治疗儿童血管瘤及其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恭才 顾建章 +2 位作者 张宪生 徐泉 高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7-88,共2页
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良性肿瘤和(或)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生率达3%~8%。部分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对患儿生长发育并无严重影响。但仍有许多不能消退的血管瘤,持续发展,引起出血、感染、溃疡、凝血障碍及心衰等并发症使儿童有较高的致残率和... 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良性肿瘤和(或)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生率达3%~8%。部分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对患儿生长发育并无严重影响。但仍有许多不能消退的血管瘤,持续发展,引起出血、感染、溃疡、凝血障碍及心衰等并发症使儿童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儿童 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心超声研究的胎儿心脏测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月鲜 赵根然 +6 位作者 刘全禄 梁影村 李芬 王双双 张蕴璟 裘佩春 凌凤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3-76,共4页
对40例16-42周引产的胎儿心脏进行了17项与胎儿心超声研究直接有关的项目的测量。36例为正常胎儿心脏。动脉导管长度随胎龄增加而加长,内径下端大于上端。卵园孔全部开放,一半为孔,一半为裂隙;瓣膜覆盖孔的面积为20~100%。一例卵园孔... 对40例16-42周引产的胎儿心脏进行了17项与胎儿心超声研究直接有关的项目的测量。36例为正常胎儿心脏。动脉导管长度随胎龄增加而加长,内径下端大于上端。卵园孔全部开放,一半为孔,一半为裂隙;瓣膜覆盖孔的面积为20~100%。一例卵园孔瓣膜向右房侧脱垂。四个瓣环周长随胎龄而增大。三尖瓣环周长大于二尖瓣环周长,肺动脉瓣环周长大于主动脉瓣环周长。左室壁比右室壁厚,比值约为1.2.3例畸形胎儿的心脏形态正常。1例正常胎儿心脏的动脉导管长而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心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浩鹏 陈君长 +4 位作者 吕惠茹 贺西京 王栋 刘晓刚 王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用SPA法和US法对 45例健康人 ,32例卧床 2月病人和 4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 2月患者行骨密度测量。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跟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 ,卧床组次之。桡骨骨密度卧床组变化不明显 ,脊髓损...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用SPA法和US法对 45例健康人 ,32例卧床 2月病人和 4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 2月患者行骨密度测量。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跟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 ,卧床组次之。桡骨骨密度卧床组变化不明显 ,脊髓损伤组仍呈明显下降。结论 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且机理复杂 ,应注意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康敏 孙润芹 +1 位作者 苏宝山 黄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小儿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逐渐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实和肯定。但关于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各家标准和意见不一[1~3]。我们详细观察分析了199例小儿血管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对我... 小儿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逐渐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实和肯定。但关于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各家标准和意见不一[1~3]。我们详细观察分析了199例小儿血管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86年~1996年手术切除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肤血管瘤 血管畸形 鉴别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新生 陈君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分析齐新生,陈君长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1]。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传统的电生理方法也用于根性损害的研究[2]。体... 神经根型颈椎病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分析齐新生,陈君长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1]。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传统的电生理方法也用于根性损害的研究[2]。体感诱发电位(SEP)通过选择刺激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8例皮肤真菌病病原菌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升顺 邵珉瑛 +1 位作者 刘恩让 杨雅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1,64,共2页
本文对我科1982~1986年培养阳性的438例皮肤真菌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证明在西安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石膏样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次为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源主要为病猫,倾向于群发或小范围流行,... 本文对我科1982~1986年培养阳性的438例皮肤真菌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证明在西安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致病菌主要为石膏样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次为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源主要为病猫,倾向于群发或小范围流行,可表现为体癣、头癣和脓癣。深部真菌病在陕西地区少见,但着色真菌病和孢子丝菌病在农村偶可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性 真菌学 石膏样毛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治疗前后皮肤、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飞 徐汉卿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共3页
本研究用复方白癜风丸和制斑素注射液治疗白癜风,检测皮损、皮损周围皮肤、血清及治疗药物中元素含量,分析疗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处于低锌(Zn)、铜(Cu)、硒(Se)状态,且皮损处元素含量与血清中无相关性,白... 本研究用复方白癜风丸和制斑素注射液治疗白癜风,检测皮损、皮损周围皮肤、血清及治疗药物中元素含量,分析疗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处于低锌(Zn)、铜(Cu)、硒(Se)状态,且皮损处元素含量与血清中无相关性,白癜风丸较制斑素注射液含更丰富的Zn、Cu、Se,疗效优于制斑素注射液,疗效机理可能与改善机体元素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微量元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ELISA筛检麻风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小满 邓云山 +5 位作者 吴勤学 肖金平 王振宝 王惠民 黄琳生 张正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用Ms—ELISA及PG1—ELISA对照研究,检测了新麻风病人、麻风家内接触者及流行区、非流行区健康人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Ms—IgG与PG1—IgM抗体一样,均能反映与感染程度和带菌量的相关性,然而以PG1—ELISA为标准对照表明,以Ms—ELISA作筛检... 用Ms—ELISA及PG1—ELISA对照研究,检测了新麻风病人、麻风家内接触者及流行区、非流行区健康人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Ms—IgG与PG1—IgM抗体一样,均能反映与感染程度和带菌量的相关性,然而以PG1—ELISA为标准对照表明,以Ms—ELISA作筛检试验,其特异性偏低,故不宜单独用于麻风低流行区。在治疗期间Ms—IgG抗体随用药和时间不同有与疗效相应的变化,故Ms—ELISA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菌 MS 筛检 低流行区 非流行区 IgG 多菌型 接触者 带菌量 细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炎的内镜诊治(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新光 秦兆寅 张宽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自1826年法国的Segales制成了最早的食管镜以来,内镜仪器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硬镜”到“软镜”,自诊断到治疗的变化过程。可以说内镜技术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为消化等系统疾病的诊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近年来纤维... 自1826年法国的Segales制成了最早的食管镜以来,内镜仪器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硬镜”到“软镜”,自诊断到治疗的变化过程。可以说内镜技术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为消化等系统疾病的诊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近年来纤维十二指肠镜也广泛应用于胆道系统。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和胆管放置支撑物等。部分替代了一些手术治疗。内镜对于胰腺疾病虽有ERCP等用于诊断,但治疗上却较少应用。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内窥镜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流行趋势与危害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旭 刘小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4年第5期56-58,共3页
论述了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其流行趋势;艾滋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严重危害;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工作的紧迫性。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病学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胃食管反流(附75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建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8-10,共3页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曾称为婴儿特发死亡(猝死)综合征。现已确定:这种特发死亡是由于食糜反流到支气管内导致窒息引起。早期确诊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本文系作者在国外进修时收集的经手...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曾称为婴儿特发死亡(猝死)综合征。现已确定:这种特发死亡是由于食糜反流到支气管内导致窒息引起。早期确诊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本文系作者在国外进修时收集的经手术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75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胃食管反流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针对抗-HBs的抗独特型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20
作者 邵磊 范俊生 +3 位作者 傅贵淑 吴大桢 吴修斌 李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抗-HBs分子上独特型决定簇的攸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在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体内针对抗-HBs分子上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并与患者对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进... 目的探讨针对抗-HBs分子上独特型决定簇的攸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在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体内针对抗-HBs分子上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并与患者对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进行对比。结果25例AVH患者,针对肝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延迟。针对表面抗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在1wk已达到较高水平,维持4~6wb后逐渐下降。31例CAH,机体对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明显低下或缺乏。而抗独特型抗体(Ald)阳性单明显高于其它组,且针对抗-HBs独特型的LTT反应也十分活跃。结论这种针对抗-HBs独特型的免疫反应可能涉及一种是缺陷的反馈抑制,导致抗-HBs的产生抑制及HBV携带者状态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转化试验 乙型肝炎 抗-H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