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向丹 徐妍 +4 位作者 陈丽 张静 严磊 张静娜 王晓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了解护士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与其科研创新领导力对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为培养护士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12月选取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05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 目的:了解护士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与其科研创新领导力对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为培养护士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12月选取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05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量表、护士长科研创新领导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2.18±6.28)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护士长科研创新领导力、学历是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3.5%。结论: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士长可以通过给予护士更多的授权赋能行为,通过提高自身在科研创新方面的领导能力来进一步提升护士的创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创新行为 护士长 授权赋能行为 科研创新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许蕊 宋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有创... 目的探究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计数(WBC)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系统阻力(Rrs)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Crs)、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联合美罗培南、西维来司他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及血氧状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 美罗培南 西维来司他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PAF-AH、esRAGE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李江鸿 芦莎 +2 位作者 谢琳霞 赵亚妮 马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诊疗... 目的分析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诊疗的10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AF-AH、esRAGE、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PAF-AH及esRAG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PAF-AH及esRAGE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鹿晓煜 李爱玲 王娅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5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8例)及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米星雾化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加环素,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及微生物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40L、VCAM-1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疾病严重程度。检验血清CD40L及VCAM-1水平与血清炎性因子及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RP[(15.82±2.73)mg·L^(-1),(20.08±5.51)mg·L^(-1)]、PCT[(0.17±0.05)μg·L^(-1),(0.26±0.07)μg·L^(-1)]、CD40L[(1.41±0.29)ng·mL^(-1),(2.19±0.40)ng·mL^(-1)])、VCAM-1[(473.21±19.57)ng·mL^(-1),(514.30±21.00)ng·mL^(-1)]、D-二聚体[(0.21±0.04)ng·mL^(-1),(0.60±0.08)ng·mL^(-1)]Ⅰ、APACHEⅡ[(10.77±1.79)分,(13.04±1.37)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D40L、VCAM-1水平与血清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3,P=0.000;r=0.386,P=0.000;r=0.249,P=0.005;r=0.328,P=0.000,r=0.345,P=0.000,r=0.491,P=0.00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03%高于对照组74.47%(χ^(2)=5.237,P=0.022),研究组总清除率84.62%高于对照组68.09%(χ^(2)=4.732,P=0.03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645,P=0.056)。结论: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对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体内致病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替加环素 阿米卡星 治疗效果 血清CD40配体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重症感染患者美罗培南血药浓度检测及PK/PD达标率研究
5
作者 王学锷 张妞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重症感染患者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及PK/PD达标率。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肥胖程度分为肥胖组(体质指数≥28 kg/m 2)58例,对照组(18.5 kg/m 2≤体质指数<24 kg/m 2)42... 目的探讨肥胖重症感染患者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及PK/PD达标率。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肥胖程度分为肥胖组(体质指数≥28 kg/m 2)58例,对照组(18.5 kg/m 2≤体质指数<24 kg/m 2)42例。采用美罗培南(初始剂量1 g q8h)进行治疗,测定两组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并计算PK/PD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K/PD达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肥胖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T 1/2、C max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和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C min/MIC>4作为靶目标,肥胖组PK/PD达标率为5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年龄、性别、肌酐清除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治疗方面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和是否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28 kg/m 2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使用CRRT是保护因素。结论肥胖重症感染患者美罗培南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PK/PD达标率明显降低。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提高美罗培南给药剂量。但如何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合适的用药剂量,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重症感染 美罗培南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的影响
6
作者 乔廉洁 敖铁 +4 位作者 武俊慧 何世伟 蔡培 张振斌 韩新鹏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24-1130,I0002,共8页
目的探究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BMPR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选用24只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BMPR2腺病毒,随后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BMPR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选用24只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BMPR2腺病毒,随后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替代OVA造模)、OVA模型组(OVA诱导小鼠哮喘模型)、OVA+载体(Vector)组(空载慢病毒处理的OVA哮喘模型小鼠)、OVA+BMPR2组(BMPR2过表达慢病毒处理的OVA哮喘模型小鼠),每组6只。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BMPR2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瑞氏染色后计数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炎症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16HBE中BM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BMPR2与MCP1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A模型组肺组织BMPR2(0.36±0.05比1.04±0.04)显著降低(P<0.01);小鼠肺泡破坏程度严重,肺组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93.25±9.32)×10^(4)个/毫升比(4.79±0.41)×10^(4)个/毫升,P<0.001]、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升高;Th1相关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Th2相关炎症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升高。过表达BMPR2可降低肺泡破坏程度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OVA+Vector组相比,OVA+BMPR2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降低;ELISA结果表明,OVA+BMPR2组BALF中IFN-γ水平升高,IL-4,IL-5和IL-13水平降低,提示过表达BMPR2可上调Th1百分比,下调Th2细胞百分比。进一步研究表明,BMPR2过表达显著下调了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水平,且BMPR2与MCP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BMPR2可通过下调MCP1/CCR2通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调节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骨形态构建蛋白2型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气道炎症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1
7
作者 陆涛 左俊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COPD-PI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罗红霉素治疗,试验组48例在对照...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COPD-PI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罗红霉素治疗,试验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96例患者中共92例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62%,与对照组的8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SO)占预估值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COPD-PIF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罗红霉素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PD-1,IFN-γ,IL-4与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左俊丽 白巨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nd cell death protein l,PD-1)、干扰素-γ(into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nd cell death protein l,PD-1)、干扰素-γ(into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8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D-1,IFN-γ和IL-4水平;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血清PD-1和IFN-γ水平、外周血Th1细胞占比、Th1/Th2比值、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血清IL-4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2细胞及CD4^(+)水平占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1~19.847,均P<0.01),而两组CD3+水平无显著差异(t=1.132,P=0.259)。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伴随着患者血清PD-1水平降低以及IL-4水平增高,从而抑制了Th1细胞产生IFN-γ,并使得Th1/Th2和CD4^(+)/CD8+平衡状态破坏,各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对哮喘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干扰素-Γ 白介素-4 TH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
9
作者 马宣 邹明丽 +3 位作者 姜莎莎 黄丽丽 芦莎 李江鸿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53-5857,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苏州院区收治的90例ARDS患者作为ARDS组,其中36例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90名健康体...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苏州院区收治的90例ARDS患者作为ARDS组,其中36例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氧合指数(OI)将90例ARD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肺动脉收缩压(sPAP)将合并肺动脉高压的36例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采用LPS急性肺损伤评分量表评估肺损伤程度,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肺动脉压力,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ARDS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肺动脉压力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P均<0.001)。重度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肺动脉压力均高于中度、轻度ARDS患者(P均<0.05)。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均高于无肺动脉高压ARDS患者(P均<0.001)。重度肺动脉高压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均高于中度、轻度肺动脉高压ARDS患者(P均<0.05)。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均呈正相关(r=0.395、0.401,P均<0.05)。结论 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APACHEⅡ评分、肺损伤程度、肺动脉压力对ARDS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肺损伤程度 肺动脉压力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呈进展性肺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张振斌 蔡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19-1626,共8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呈进展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实施分析,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计算。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呈进展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实施分析,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计算。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2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进展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32例,对照组为非进展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logisitic回归分析),构建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预测模型和预测效能分析[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观察组咳嗽、呼吸急促的比例分别为40.63%(13/32)、40.63%(13/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58%(31/187)、16.04%(30/187)(χ^(2)=9.84、10.46,均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2.15、-9.27、-6.78、2.18,均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3.18±0.44)g/L]显著高于对照组[(2.32±0.32)g/L](t=-13.23,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2.73±1.03)μg/L]、糖类抗原19-9(CA199)[(14.35±4.03)k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24)μg/L、(8.98±2.71)kU/L](t=13.99、9.56,均P<0.05)。观察组条索状影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蜂窝状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5、14.55,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gA、CA199、蜂窝状改变是患者诊断为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13、1.42、8.01,均P<0.05)。经过验证,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χ^(2)=0.11,P>0.05)。依据多因素分析所筛选出来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C-index为0.71。利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患者诊断为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情况进行ROC曲线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73、0.68、0.86。回归模型P值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独立影响因素指标(Z=-3.81、-3.66、-4.99,均P<0.05)。结论IgA浓度增加、CA199水平上升以及高分辨率CT显示的蜂窝状变化可能预示着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肺纤维化进展。对于这类患者,应严密监测临床表现,尽快完成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评估,并适时采用抗纤维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结缔组织疾病 肺纤维化 生物标记 肿瘤 白细胞计数 血沉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者IL-17基因多态性与激素干预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英 韩菊玲 +2 位作者 庞秋菊 余宏鑫 张黎媛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6期431-436,共6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多态性与激素干预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三二〇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多态性与激素干预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三二〇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激素治疗,记录治疗效果。以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IL-17A和IL-17F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IL-17各基因型分布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84例患者中2例治疗期间被剔除,显效36例,有效27例,无效19例。总有效例数63例,总有效率为75.00%。不同疗效哮喘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病情程度及发病季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CT基因型较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患者治疗无效风险增加1.69倍(95%CI:12.23~2.34,P<0.001),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GA基因型较GG基因和AA基因型治疗无效风险增加2.45倍(95%CI:1.54~3.91,P<0.001)。rs763780位点CT基因型患者疗效低于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的风险增加1.27倍(95%CI:1.01~1.59,P=0.043),rs3748067位点GA基因型患者治疗效果低于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的风险增加1.93倍(95%CI:1.53~2.45,P<0.001)。结论IL-17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激素治疗效果相关。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和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SNP与激素治疗效果相关。rs3748067位点GA基因型和rs763780位点CT基因型可降低激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17基因多态性 激素治疗 相关性
原文传递
2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世伟 樊建勇 +4 位作者 乔廉洁 武俊慧 李艳东 刘周 朱运奎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22期1713-1719,共7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认识,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9例CO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0例, 女9例, 平均年龄(53.5...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认识,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9例CO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0例, 女9例, 平均年龄(53.5±14.9)岁。主要症状为咳嗽(22例, 75.9%)、咳痰(13例, 44.8%)和发热(6例, 20.7%)。体征以病变部位湿啰音(7例, 24.1%)较为常见。实验室检查以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3例, 54.2%)、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2例, 41.4%)、血小板计数升高(11例, 37.9%)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5例, 31.3%)较为常见, 而降钙素原正常。胸部CT呈多种形态改变, 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22例, 75.9%)、磨玻璃影(18例, 62.1%)、含气空隙(18例, 62.1%)、支气管充气征(14例, 48.3%)和结节影(11例, 37.9%)等, 病灶常沿胸膜下(82.8%)和(或)支气管血管束(44.8%)分布。经支气管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COP的主要手段。26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22例治愈, 4例显效, 其中4例复发, 复发后对糖皮质激素仍然有效。结论 CO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 胸部CT表现对COP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肺组织活检病理是诊断COP的必要条件, 但确诊有赖于临床-影像-病理和长期随访综合判断。COP预后良好, 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胸部CT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