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西安德福巷一条街设计谈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1
作者 王丽红 王维东 《陕西建筑》 1998年第2期23-24,64,共3页
西安是十二朝古都,周、秦、汉、唐盛世曾在这里闪光。今日之古城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传统建筑 继承 城市街道设计 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占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通过重点剖析中外建筑在建筑结构及其造型方面的杰出成就,论证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关系,以期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结构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建筑艺术 功能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园添新妆──我校新图书馆建筑设计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5,13,共6页
就我校新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有关总体布局、建筑功能组织、造型处理等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图书馆 建筑设计 建筑功能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生土民居建筑调查——以甘肃连城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昭春 滕小平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在这个低碳时代,建筑的高耗能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迫使人们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中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自古以来就是苦寒之地。生土建筑是黄土高原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建筑材料以未经焙烧,而仅做简... 在这个低碳时代,建筑的高耗能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迫使人们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中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自古以来就是苦寒之地。生土建筑是黄土高原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建筑材料以未经焙烧,而仅做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主。它取之自然,又融于自然,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们历经千年最终选择的一种有效的乡土建筑形式。为了更加了解生土建筑所处区域的环境、建筑形制、制作技术和生土建筑现状等,选择位于兰州市西北150km的连城镇调研,从而对生土建筑的未来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建筑 连城镇 黄土高原 生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土建筑的采光与通风
5
作者 林涛 刘茜 《中外建筑》 2002年第4期79-80,共2页
本文针对掩土建筑难以有效组织自然采光通风的问题,综述了已有的一些改进措施,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通风道系统,以综合解决采光通风以及消除幽闭感等问题。
关键词 掩土建筑 采光 通风 通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址建筑展示的价值
6
作者 梁乔 梁华 《中外建筑》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涵意,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无论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还是秦始皇陵……几乎都与某种历史信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形态,而且反映... 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涵意,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无论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还是秦始皇陵……几乎都与某种历史信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形态,而且反映着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模式以及行为规则等。遗址建筑有多方面价值,归纳起来一般有三种:历史价值、情感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遗址建筑价值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对展示建设的科学指向,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对遗址进行展示时所必须要属守一个决定性条件就是对其历史价值的完全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建筑 历史价值 情感价值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阳台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了被封闭居住建筑阳台的稳态传热问题,提出了适合建筑节能设计计算用的封闭阳台系统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耗热量减小率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阳台 传热系数 封闭阳台 空气渗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杜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对铁水运输过程系统分析,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对某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中各作业项目、作业时间进行了实测,经统计检验,确定了各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建立了模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及... 通过对铁水运输过程系统分析,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法解决这一问题。并对某炼铁-炼钢系统铁水运输过程中各作业项目、作业时间进行了实测,经统计检验,确定了各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建立了模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对仿真结果作了精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炼铁 铁水 计算机仿真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企业总图运输设计CAD系统研究
9
作者 杜瑾 《工程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3期64-67,共4页
本文就如何开发一个较理想适合于冶金企业总图运输设计CAD系统(简称GPTDCAD系统)从冶金企业GPTDCAD系统的总目标确定;GPTDCA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GPTDCAD系统设计思想;软件开发工具;用AUTOCA... 本文就如何开发一个较理想适合于冶金企业总图运输设计CAD系统(简称GPTDCAD系统)从冶金企业GPTDCAD系统的总目标确定;GPTDCA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GPTDCAD系统设计思想;软件开发工具;用AUTOCAD可能开发的方式等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图运输设计 方案评价与决策 模糊评价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炉系统热风炉倾斜地基加固处理
10
作者 李永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由于地基变形、基础断裂,导致某高炉系统热风炉顶点偏移754mm,形成濒于倒塌的危险状态。在不停产的条件下,采用旋喷桩加锚筋的方法,加固处理热风炉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介绍了加固处理的技术分析、施工要点与经验体会。
关键词 热风炉 倾斜 地基处理 旋喷桩 热风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近郊村民居储藏空间实态调查——以鄠邑区李家岩村为例
11
作者 李立敏 宋鹏 郭依奇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5期113-118,共6页
继十九大"乡村振兴"政策后,2019年,国家进一步对乡村建设提出"科学设计农房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近郊乡村的民居功能逐渐趋向复合化,但现有储藏空间未能随之更新。针对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民居储藏... 继十九大"乡村振兴"政策后,2019年,国家进一步对乡村建设提出"科学设计农房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近郊乡村的民居功能逐渐趋向复合化,但现有储藏空间未能随之更新。针对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民居储藏空间,通过实态调查方法系统梳理,分析院落、客厅、卧室以及餐厨的储藏空间在"农家乐+民宿""农家乐""民宿""商店"和"自住"民居使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储藏空间优化设计方案,希望以小见大,为西安近郊乡村民居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近郊村 民居 储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辅助热源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加平 杜高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370-374,共5页
我国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及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个特殊的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在-10~5℃范围内,多数冬季太阳辐射资源丰富。然而广大乡村区域住房热工质量很差。多年来政府与科技人员提出过许多改善措施,被... 我国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及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个特殊的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在-10~5℃范围内,多数冬季太阳辐射资源丰富。然而广大乡村区域住房热工质量很差。多年来政府与科技人员提出过许多改善措施,被动式太阳房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本论文提出在广大乡村区域推广被动式太阳房应以无辅助能耗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基础、文中给出了无辅助热源被动式太阳房的热工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不同地区能否建造无辅助采暖能耗被动式太阳房的判据以及典型地区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房 热工设计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筑与建筑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夏云 夏葵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共6页
生态建筑与建筑的持续发展夏云,夏葵一、实践和认识的回顾当执笔沉思,回顾人们在处理土地、能源、建房、环境、人口之间错综矛盾时,脑际浮现出建筑领域这样一幅历程,即:传统建筑一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一节能节地建筑一生态建筑一... 生态建筑与建筑的持续发展夏云,夏葵一、实践和认识的回顾当执笔沉思,回顾人们在处理土地、能源、建房、环境、人口之间错综矛盾时,脑际浮现出建筑领域这样一幅历程,即:传统建筑一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一节能节地建筑一生态建筑一可持续建筑。本世纪70年代起,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 节能 传统建筑 发展
原文传递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西北干旱区生土民居营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靳亦冰 王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以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宏观背景,分析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对该地区村庄建设和生土民居的影响,以及大量生土民居被废弃的内在原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生土民居改造、更新的设计实践,提出生土民居的营建策略,以期探... 以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宏观背景,分析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对该地区村庄建设和生土民居的影响,以及大量生土民居被废弃的内在原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生土民居改造、更新的设计实践,提出生土民居的营建策略,以期探索西北干旱区生土民居营建的适宜之路,使这一广大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生土民居 本土营建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的纵向构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临安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8-73,1,共7页
本期刊发的刘临安《中国古代建筑的纵向构架》一文,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我国早期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性的环节。
关键词 纵向构架 横向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 构架形式 建筑技术 结构技术 结构形式 梁架 发展过程 建筑结构
原文传递
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晓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乡村 聚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市中聚居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临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24-27,37,共5页
中国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产生了城邑营建的指导理论,即周礼中的营国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城邑中聚居制度的初始形式—闾里制。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城邑和城市中的聚居制度不断演变。从秦汉的闾里制,... 中国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产生了城邑营建的指导理论,即周礼中的营国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城邑中聚居制度的初始形式—闾里制。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城邑和城市中的聚居制度不断演变。从秦汉的闾里制,经隋唐的里坊制,再到两宋的坊巷制,聚居制度从早期以社会政治功能为基础逐渐转变到以社会经济功能为基础。这一转变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明了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伟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聚居制度 社会功能 演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占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分析了工字型钢、剪跨比为1的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性能和抗剪强度。为型钢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型钢 混凝土 受力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屋面下室内热环境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珂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以自然通风顶层房间夏季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周期性传热理论,分别针对蓄水、覆土种植和普通传统隔热三种屋面,建立了顶层房间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屋面 热环境 自然通风 室内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房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加平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对被动式太阳房室内动态热平衡方程组在给定定解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并应用D.G.Stephenson传递矩阵理论,解决了室内空气动态热平衡方程中内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温度作用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房 动态模型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