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阵列处理器的HEVC数据流图可重构实现
1
作者 胡传瞻 蒋林 +3 位作者 朱筠 谢晓燕 杨坤 崔馨月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25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阵列处理器的HEVC算法数据流图可重构实现方法。基于动态重构机制完成不同的划分方式、算法间的灵活切换,采用深度优先贪婪对数据流图划分后子任务时域流水的并行方式对HEVC中典型编码算法的数据流图重新划分后设计合理映... 提出一种基于阵列处理器的HEVC算法数据流图可重构实现方法。基于动态重构机制完成不同的划分方式、算法间的灵活切换,采用深度优先贪婪对数据流图划分后子任务时域流水的并行方式对HEVC中典型编码算法的数据流图重新划分后设计合理映射方案,以Sobel算子值为重构依据在阵列处理器上进行帧内预测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块间流水方案实现相比加速比可达14.97,各算法资源利用率及计算速度均有提升,与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相比每个时钟周期可多处理7.1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图 HEVC 深度优先贪婪 可重构阵列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EVC帧内预测算法的动态自重构实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馨月 蒋林 +3 位作者 杨坤 惠超 胡传瞻 赵静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20-2127,共8页
高效视频编码HEVC中帧内预测算法在专用硬件上的实现无法满足在高清和移动视频等多种应用场景间灵活切换的需求,导致编码性能差,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帧内预测算法在可重构阵列处理器上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基... 高效视频编码HEVC中帧内预测算法在专用硬件上的实现无法满足在高清和移动视频等多种应用场景间灵活切换的需求,导致编码性能差,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帧内预测算法在可重构阵列处理器上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监测机制监测处理单元的执行状态,监测到空闲状态的处理单元则下发新的执行任务,根据处理单元的执行状态实现不同映射方案间的灵活切换,达到算法执行过程的动态自重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帧内预测算法在专用处理器上的实现相比,本文方法在提高灵活性的同时,硬件资源使用减少了33.6%,算法执行的时钟周期数减少了16.2%。不同测试序列经过整个I帧环路测试的结果,与HM16.7官方软件的测试结果相比,平均图像质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自重构 阵列处理器 状态监测器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C中率失真优化算法的动态可重构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坤 蒋林 +3 位作者 谢晓燕 邓军勇 刘新闯 胡传瞻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361,共8页
基于视频阵列处理器高效视频编码HEVC实现中,HEVC灵活的编码块增加了率失真优化算法硬件实现的难度,难以实现阵列规模和不同块的灵活切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的率失真优化实现方法。基于上下文切换的动态重构机制,完成不... 基于视频阵列处理器高效视频编码HEVC实现中,HEVC灵活的编码块增加了率失真优化算法硬件实现的难度,难以实现阵列规模和不同块的灵活切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的率失真优化实现方法。基于上下文切换的动态重构机制,完成不同规模、不同块大小算法之间的灵活切换,并以率失真优化算法作为帧内模式选择的判别依据,实现帧内预测的模式重构。实验结果表明,与专用硬件实现的率失真优化算法相比,在算法灵活切换的同时,硬件面积减少了8.2%,算法执行的时钟周期数减少了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 高效视频编码 率失真优化 阵列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处理器分布式存储的簇内全访问结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林 刘鹏 +1 位作者 山蕊 刘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662,共7页
采用分布式存储结构来解决阵列处理器片内访问延迟等"存储墙"问题已经成为研究主流。针对阵列处理器中分布式存储簇内互连问题,设计了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和延迟低的簇内全访问电路结构,实现了簇内16个处理单元对存... 采用分布式存储结构来解决阵列处理器片内访问延迟等"存储墙"问题已经成为研究主流。针对阵列处理器中分布式存储簇内互连问题,设计了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和延迟低的簇内全访问电路结构,实现了簇内16个处理单元对存储单元的并行访问。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冲突情况下,最高频率达223 MHz,访问峰值带宽可达7.42 GB/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行列交叉互连结构,全访问结构具有更小的访问延迟。通过对256×256和512×512边缘检测canny算法在该结构上进行并行化实现和性能比较发现,相比于CPU+GPU结构的处理时间,加速比分别提升了2.84倍和2.9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处理器 分布式存储 访问延迟 并行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重构结构的ViT网络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林 刘港国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8-26,共9页
针对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在通用处理器上应用存在推理吞吐量低、功耗高及硬件资源消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重构阵列处理器的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并行设计方案。根据Vision Transformer网络运行特点,在4×4处理元阵列上实... 针对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在通用处理器上应用存在推理吞吐量低、功耗高及硬件资源消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重构阵列处理器的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并行设计方案。根据Vision Transformer网络运行特点,在4×4处理元阵列上实现Vision Transformer网络的全连接层、位置编码层、编码器层并行重构计算方案,以提高推理吞吐量,减少Vision Transformer网络的片上功耗及资源消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推理Mnist数据图像的吞吐量为281.69 Gops/s,推理Cifar-10数据图像的吞吐量为94.16 Gops/s;运行功耗为6.12 W,低于CPU和GPU。与相关专用加速器相比,所提方案的推理吞吐量较高,功耗和硬件资源消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on Transformer网络 注意力机制 阵列处理器 可重构计算 自重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C中分像素插值算法的动态可重构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惠超 蒋林 +2 位作者 朱筠 王萍 崔馨月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4-770,共7页
针对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分像素运动估计亮度分量插值算法计算量大、冗余度高、难以实现不同编码块之间灵活切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且具有高数据复用率的分像素插值算法实现方法。根据编码单元(codi... 针对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分像素运动估计亮度分量插值算法计算量大、冗余度高、难以实现不同编码块之间灵活切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可重构且具有高数据复用率的分像素插值算法实现方法。根据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规模和大小自适应地对其周围参考像素块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最优预测单元的编码模式和运动矢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专用硬件实现的分像素插值算法相比,不同编码块灵活切换的同时,参考像素的读取数量减少43.8%,硬件资源消耗减少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阵列处理器 动态可重构 高精度运动估计 分像素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处理器中纹理贴图算法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樊萌 蒋林 +1 位作者 邓军勇 刘洋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4-79,共6页
针对在可重构图形处理器中根据不同性能特征选择最优纹理贴图算法的问题,采用Coffee Lake架构处理器上的硬件性能计数器,分析了最近邻点采样、双线性滤波、Mipmap结合线性滤波等3种算法在立方体、球体、圆环和茶壶等4种渲染场景对象中... 针对在可重构图形处理器中根据不同性能特征选择最优纹理贴图算法的问题,采用Coffee Lake架构处理器上的硬件性能计数器,分析了最近邻点采样、双线性滤波、Mipmap结合线性滤波等3种算法在立方体、球体、圆环和茶壶等4种渲染场景对象中的数据移动量、计算量、功耗、数据缓存以及各指标的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为了提高图形处理器性能,点采样和Mipmap结合线性滤波算法重构可减少数据移动量,点采样和双线性滤波算法重构可减少计算量,采用点采样算法可降低功耗,使用双线性滤波算法可提高缓存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计算 图形处理器 纹理贴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处理器上一种基于DFGSP的分像素插值算法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传瞻 蒋林 +3 位作者 朱筠 谢晓燕 王萍 杨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3,10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贪婪搜索(Depth First Greedy Search Partitioning,DFGSP)的分像素插值任务划分映射方法,采用任务并行的方式,按深度优先搜索节点的方式减少子任务之间的通信量。对分像素插值算法的数据流图划分后设计合理并行方...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贪婪搜索(Depth First Greedy Search Partitioning,DFGSP)的分像素插值任务划分映射方法,采用任务并行的方式,按深度优先搜索节点的方式减少子任务之间的通信量。对分像素插值算法的数据流图划分后设计合理并行方案,以极大限度利用处理元为原则进行贪婪搜索,并在项目组前期研究的阵列处理器(DPR-CODEC)上加速实现。实验表明,该方法执行时间远低于两步搜索方案,与未优化的原始HEVC插值滤波器相比,硬件资源占用减少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划分 阵列处理器 深度优先贪婪搜索 分像素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式可配置的单精度浮点乘法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林 田璞 邓军勇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3-66,8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模式可配置的单精度浮点乘法器设计方案。利用9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了基于原码一位乘法、基4-Booth算法和Wallace树型算法等3种常用定点数乘法的浮点乘法器,测试... 提出了一种模式可配置的单精度浮点乘法器设计方案。利用9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了基于原码一位乘法、基4-Booth算法和Wallace树型算法等3种常用定点数乘法的浮点乘法器,测试了3种乘法器的性能。在乘法器的尾数乘法部分添加模式选择模块,根据应用场景对频率、功耗和面积3个性能的不同需求选择和切换相应的算法,以满足不同应用对对处理器性能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与ifpmul32方法相比,所提设计的延时降低了57%,最低功耗降低了76.6%。与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实现的浮点乘法器相比,计算一次浮点乘法所需时钟周期数平均减少了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度 浮点乘法器 可配置 逻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图形处理器的纹理Cache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孟桥 蒋林 +2 位作者 杨博文 山蕊 耿玉荣 《电子技术应用》 2019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了提高移动图形处理器中统一架构染色器的效率,减少其与片外存储器间的访问次数,提出了一种4端口纹理高速缓存结构。该结构采用基于Mipamp算法的纹理映射和基于细化层次(Level of Detail,LOD)选择不同单端口Cache的存储方式,提高了纹... 为了提高移动图形处理器中统一架构染色器的效率,减少其与片外存储器间的访问次数,提出了一种4端口纹理高速缓存结构。该结构采用基于Mipamp算法的纹理映射和基于细化层次(Level of Detail,LOD)选择不同单端口Cache的存储方式,提高了纹理Cache的命中率。此外为了提高数据吞吐率,采用4端口并行读取纹素。设计了FIFO缓冲区预取数据,降低访存延迟。利用SV搭建实验平台对纹理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纹理Cache的平均命中率为92.5%,数据吞吐率接近单端口Cache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图形处理器 低功耗 细化层次 命中率 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光电混合互连原型系统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怡雯 蒋林 +2 位作者 山蕊 吴皓月 樊萌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5,共9页
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对系统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互连方式存在带宽小和时延大的问题,而光互连的高带宽和低功耗为片上资源数据通信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集成光器件无法在现场... 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对系统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互连方式存在带宽小和时延大的问题,而光互连的高带宽和低功耗为片上资源数据通信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集成光器件无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内部实现。采用片外光器件模拟片上光互连系统可以达到原型验证的目的。文章基于BEE4开发平台在单片上采用电互连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在Xilinx V6系列芯片间通过接入4通道小型可插拔+(QSFP+)光模块搭建光通信链路,构建光通信网络,实现了光电混合互连网络原型系统。以分辨率176×144的标准测试序列akiyoqcif176×144.yuv为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以光链路替代片间电通信能够正确实现,且板间传输时间仅为电互连的一半,综合频率为51.327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光电混合互连 原型系统 高效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低损耗三维有源光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萍 蒋林 +2 位作者 山蕊 杨博文 付怡雯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4期26-31,71,共7页
针对三维有源光网络路径配置时间长、光路由器插入损耗大和网络硬件开销高等问题,文章设计了自适应路由算法和无阻塞、低损耗光路由器。自适应路由算法利用XYZ确定路由算法进行端口的初次判断,再根据端口阻塞情况进行二次判断,最终选择... 针对三维有源光网络路径配置时间长、光路由器插入损耗大和网络硬件开销高等问题,文章设计了自适应路由算法和无阻塞、低损耗光路由器。自适应路由算法利用XYZ确定路由算法进行端口的初次判断,再根据端口阻塞情况进行二次判断,最终选择无阻塞和距离短的端口作为节点输出端口;针对三维通信需求分别设计层内6端口和层间3端口光路由器代替7端口光路由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进行路由计算时,路径建立过程延迟小、阻塞低,光路由器所需波导和微环谐振器数量少、插入损耗低,平均插入损耗仅为0.88 dB,光网络硬件开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源光网络 电配置路由器 光路由器 自适应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C帧内预测Planar和DC模式的VLSI架构设计
13
作者 刘新闯 蒋林 +2 位作者 贺飞龙 田璞 周金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67,共5页
在对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帧内预测Planar和DC模式算法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高效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VLSI)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处理延时较长、资源占用较大的... 在对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帧内预测Planar和DC模式算法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高效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VLSI)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处理延时较长、资源占用较大的问题。针对Planar模式,提出一种在重组、合并算法的基础上,预测块复用的架构;针对DC模式,提出一种dcValue计算和滤波的基本块分离、各自复用不同块的架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架构与其他两种同类型架构相比,Planar模式实现平均处理延时减少了21%,资源消耗分别减少了14.7%和7%;DC模式实现平均处理延时减少了55%,同时资源消耗减少了22%和15%,能够满足1 920×1 080@30 f/s视频序列实时编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Planar模式 DC模式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阵列处理器数据Cache实时动态迁移机制
14
作者 冯雅妮 蒋林 +2 位作者 山蕊 刘阳 张园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8-2038,共11页
片上分布式存储结构满足了阵列处理器对访存提出的高并行性要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存储墙”问题。但是,在远程访问情况下,分布式存储结构存在的长延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分布式数据Cache的实时动态迁... 片上分布式存储结构满足了阵列处理器对访存提出的高并行性要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存储墙”问题。但是,在远程访问情况下,分布式存储结构存在的长延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分布式数据Cache的实时动态迁移机制,采用四级全互连和迁移互连,以数据访问频率为依据对远程数据进行动态调度,有效降低了远程访存的延迟。并基于阵列处理器分布式Cache结构,通过运动补偿等典型算法的并行实现,对所提出的实时动态迁移机制进行全面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实时动态迁移机制的分布式Cache在166.9 MHz的工作频率下,最高可提供10.68 GB/s的访存带宽。与同类结构相比,远程访问延迟降低了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处理器 分布式Cache 动态迁移 CACHE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前终止单元划分的帧内预测动态可重构实现
15
作者 贺飞龙 蒋林 +3 位作者 刘新闯 山蕊 王昱 吴皓月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9,共6页
针对专用硬件实现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帧内预测算法资源占用大,且硬件资源不能重复利用、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重构的视频阵列处理器,能够根据当前视频序列的特点进行帧内预测算法的动态映射.首先,分... 针对专用硬件实现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帧内预测算法资源占用大,且硬件资源不能重复利用、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重构的视频阵列处理器,能够根据当前视频序列的特点进行帧内预测算法的动态映射.首先,分析HEVC帧内预测算法的特点和重构的可行性,以提前终止编码块划分的阈值作为处理器进行硬件重构的依据.其次,以计算出来的参数驱动可重构阵列处理器进行硬件重构.最后,在重构的阵列处理器上进行帧内预测算法映射.通过在4×4的可重构阵列上进行Planar和DC两种预测模式实现,结果表明:与专用硬件实现方法相比资源减少了65%,与多核处理器实现方法相比延时降低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可重构 阵列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计算加速器中稀疏向量比较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田璞 蒋林 +3 位作者 邓军勇 赵一迪 刘新闯 樊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66,130,共7页
绝大多数图计算应用都可以映射为稀疏矩阵和向量运算,稀疏向量的比较运算是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的计算瓶颈,为解决图计算加速器中稀疏矩阵列向量比较问题,设计一种稀疏向量比较运算电路,主要包括64个比较运算电路和一个共享存储单元。基于V... 绝大多数图计算应用都可以映射为稀疏矩阵和向量运算,稀疏向量的比较运算是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的计算瓶颈,为解决图计算加速器中稀疏矩阵列向量比较问题,设计一种稀疏向量比较运算电路,主要包括64个比较运算电路和一个共享存储单元。基于Verilog HDL语言完成电路设计,以SNAP(Stanford Network Analysis Project)上的Flickr数据集为例,在ModelSim SE-6410.1c完成验证工作,采用Xilinx公司的ISE开发环境对硬件电路进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264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计算 稀疏列向量 比较运算 SN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C运动估计中SAD算法的动态可重构实现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蒋林 武鑫 +2 位作者 崔继兴 谢晓燕 山蕊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3,共7页
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中引入的不对称分割模式导致运动估计算法中绝对差值和(SAD)运算量成倍增加.为了提高运动估计算法的执行效率,方便用户进行自主选择,设计了同时支持不对称分割模式开启和关闭2种执行模式以及执行模式间自由... 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中引入的不对称分割模式导致运动估计算法中绝对差值和(SAD)运算量成倍增加.为了提高运动估计算法的执行效率,方便用户进行自主选择,设计了同时支持不对称分割模式开启和关闭2种执行模式以及执行模式间自由切换的可重构阵列结构.为了满足用户要求编码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重构阵列处理器的资源,在阵列结构为16×16个处理元中通过加载16×8、16×4以及16×2个处理元的指令来进行阵列规模的动态重构,采用指令下发的方式将不同的指令发送到对应处理元进行相应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可重构实现方式在硬件资源占用量接近条件下,相较于流水化实现处理时间减少了约35%,吞吐量提高了约0.4倍.该实现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能够进行执行模式与阵列规模的切换,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绝对差值和 可重构阵列结构 非对称分割
原文传递
基于视频数据特性的动态手势识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晓燕 赵欢 蒋林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7,共7页
针对现有动态手势识别方法环境适应性低、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数据特性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直接从视频编码数据中的运动矢量提取出运动趋势特征,再通过随机森林分类运动趋势,结合卷积神经网... 针对现有动态手势识别方法环境适应性低、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数据特性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直接从视频编码数据中的运动矢量提取出运动趋势特征,再通过随机森林分类运动趋势,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的手型特征识别动态手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剑桥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数据集中动态手势的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94.22%和94.48%,并且与CNN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识别方法相比,手势识别时间减少了85%.在背景图像复杂且光照条件不足时,该方法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识别率,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手势识别 运动矢量 DBSCAN 随机森林 卷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光电混合互连分流结构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惠超 蒋林 +3 位作者 山蕊 杨博文 罗佳莹 冯煜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1-528,共8页
针对片上光电混合互连网络(hybrid optoelectronic network-on-chip,HONoC)拥塞控制与自适应能力差、无法实现光电联合仿真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可重构阵列处理器的自适应光电混合互连分流结构,在此结构上设计了自适应分流路由算法与... 针对片上光电混合互连网络(hybrid optoelectronic network-on-chip,HONoC)拥塞控制与自适应能力差、无法实现光电联合仿真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可重构阵列处理器的自适应光电混合互连分流结构,在此结构上设计了自适应分流路由算法与一种低损耗无阻塞的5端口光路由器,并搭建了基于System verilog与Verilog的光电混合互连功能仿真与性能统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边缘节点阻塞的情况下所设计的路由算法避免拥塞能力平均提升了17.5%,光路由器所需交叉波导与微环谐振器数量大幅减少,平均光路由器级插入损耗仅为0.522 dB,所设计的光电混合互连性能统计模型具有支持设计拓扑、结构和路由策略等功能,并且可以对资源使用、功耗开销、插入损耗等性能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光电混合互连 电配置路由器 分流结构 光路由器 性能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