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敏 高伟 +4 位作者 李晓媛 韩宇 陈阳 卢连军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成形术后愈合率及手术前后的听力变化.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于我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组19例(20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4例(55耳).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成形术后愈合率及手术前后的听力变化.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于我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组19例(20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4例(55耳).术前及术后三个月随访使用电子耳镜检查鼓膜像,听力评估以500 Hz、1000 Hz、2000 Hz和4000 Hz的气骨导差(Air Bone Gap, ABG)平均数x-±s表示.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愈合率是70.00%(14/20).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愈合率为92.73%(51/55),连续校正的X2=4.74,P〈0.05;鼓膜愈合率与年龄、手术方式(外置或内置)以及穿孔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术前平均ABG为17.25±5.81 dB HL,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平均ABG为23.34±9.53 dB,两组术前平均听力比较t=2.68,p=0.003.外伤性鼓膜愈合的14例术前平均ABG为17.85±6.15 dB,术后为10.58±5.99 dB,p=0.005;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51例鼓膜愈合术前ABG为23.35±9.76 dB,术后为14.28±10.53 dB,p=0.001,两组术后听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修补成功率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低.多数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听力损失较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轻,而手术成功率更低,需要耳科医生在术前谈话中注意交代手术风险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鼓膜穿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谭沛 陈阳 +3 位作者 邱建华 陈俊 高伟 许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CSOM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The Chinese ver...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CSOM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hronic Ear Survey,CCES)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57名患者在术后2~6月完成术后随访及调查,结果如下:(1)手术前后生活质量CCES总评分无显著变化;(2)术后症状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3)术后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4)听骨链重建手术患者术后生活限制较术前增加。11名患者完成术后10~12月随访调查。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中耳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是长期过程,术前谈话应充分解释术后半年内的症状、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使其对手术预后有正确的认知,减轻术后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术中面神经暴露与暴露后面瘫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伟 李晓媛 +3 位作者 许敏 韩宇 陈阳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面神经暴露在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差异,探讨面神经暴露后面瘫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对在初次手术证实存在面神经暴露的14例鼓室硬化症、41例中耳胆脂瘤进行回顾总结,其中鼓室硬化症组男性4例,女性10例,左... 目的回顾性分析面神经暴露在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差异,探讨面神经暴露后面瘫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对在初次手术证实存在面神经暴露的14例鼓室硬化症、41例中耳胆脂瘤进行回顾总结,其中鼓室硬化症组男性4例,女性10例,左耳7例,右耳7例,年龄40.21±14.69岁,病史17.20±14.43年,中耳胆脂瘤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左耳17例,右耳24例,年龄32.83±14.77岁,病史13.30±12.58年,两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面神经颞骨内段暴露的节段和并发面瘫的差异。结果鼓室硬化症组面神经暴露几乎全部发生于鼓室段,共12例(85.7%),膝状神经节暴露1例(7.1%),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暴露1例(7.1%),其术前合并面瘫1例(7.1%),术后完全恢复,术后并发面瘫2例,其中1例为迟发型面瘫,治疗后均完全恢复。中耳胆脂瘤组面神经暴露发生于鼓室段28例(68.3%),乳突段6例(14.6%),膝状神经节1例(2.4%),乳突段至鼓室段5例(12.2%),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暴露1例(2.4%),其术前合并面瘫4例(9.6%),一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后显著好转,术后出现面瘫1例,为迟发型面瘫(2.4%),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两组之间暴露节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8),但术前术后并发面瘫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中耳胆脂瘤中面神经暴露节段较鼓室硬化症形式多样,主要取决于病变范围,鼓室硬化症中面神经暴露主要位于鼓室段,两组面瘫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鼓室硬化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术后听力中短期随访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媛 高伟 +2 位作者 许敏 陈阳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2-684,6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术前听力下降鼓室硬化症组比中耳胆脂瘤组严重;术后听力两组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且两组之间听力改善没有显著差别。中耳胆脂瘤组和鼓室硬化症组的术后气骨导差在500,1000Hz频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同时手术对于中耳胆脂瘤组听力改善在2000和4000Hz明显优于鼓室硬化症组。结论手术对于鼓室硬化症的听力改善效果与中耳胆脂瘤相似,尤其对于中低频听力的提高效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中耳胆脂瘤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和心钠素在豚鼠耳蜗的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剑 乔莉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 豚鼠 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彪 邱建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耳蜗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每组10只。血栓组通过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 cerebellar artery,AICA),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耳蜗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每组10只。血栓组通过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 cerebellar artery,AICA),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手术组仅完成暴露豚鼠小脑前下动脉;正常组未作特殊处理。手术完成后饲养动物1周,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底回血流量(cochleablood flow,CoBF),实验前后及术后1周测试三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波Ⅲ反应阈,血栓组将AICA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血栓形态。结果手术组和血栓组动物均存活7~30天,血栓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50%,ABR波Ⅲ反应阈均比实验前有明显提高,正常组和手术组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CA切片HE染色,可见血栓组AICA有明显白色血栓形成,成分为纤维素、血小板及少量红细胞。结论应用FeCl3能够成功诱导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可制备耳蜗缺血损伤模型;动物能够存活1周以上,最长达30天,是一种慢性耳蜗缺血损伤模型研究的新尝试,为临床研究慢性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慢性缺血 耳蜗 三氯化铁 动脉血栓 耳蜗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不同材料听骨链重建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阳 韩宇 +1 位作者 卢连军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型鼓室成形术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差别,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Ⅲa型鼓室成形术使用自体砧骨、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和钛质部分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型鼓室成形术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差别,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Ⅲa型鼓室成形术使用自体砧骨、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和钛质部分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60例(60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32例为闭合式手术,28例为开放式手术。听力统计以500、1000、2000和4000Hz的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闭合式手术中自体砧骨组、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钛质部分听骨三组比较,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分别缩小(16.7±15.0)dB、(18.8±15.3)dB、(14.7±7.7)dB,均有明显改善,各组听力改善程度没有显著差别。开放式手术的自体砧骨组的听力改善不如人工听骨的两组听力改善。三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别,但是采用自体砧骨的住院费是最低的,使用钛质听骨显著增加了医疗费用。结论自体和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都可以有效提高听力,选择自体砧骨的鼓室成形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但在合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时听力改善不如使用人工听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听骨 听骨链重建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豚鼠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邓志宏 田勇胜 +4 位作者 王锦玲 邱建华 刘源 赵宇 金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鼓膜修补术动物实验中的效果。方法建立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30只,同时构建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将每只豚鼠左耳作为手术耳,施行内植法植入组织工程鼓膜,右耳作为空白对照。每周...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鼓膜修补术动物实验中的效果。方法建立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30只,同时构建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将每只豚鼠左耳作为手术耳,施行内植法植入组织工程鼓膜,右耳作为空白对照。每周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听阈变化,同时观察组织学结构改变。结果鼓膜修补手术30耳中,2耳因感染而未愈合,愈合率为93.3%;对照耳仅4耳愈合,愈合率为(13.3%);愈合鼓膜外观与正常鼓膜相似,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示术耳听力恢复正常。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工程鼓膜修复的的鼓膜有着正常鼓膜的三层结构,即鳞状上皮层、中间纤维层及粘膜层,而空白对照耳自行修复的鼓膜中缺少纤维层结构。结论组织工程鼓膜可以作为良好的鼓膜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鼓膜 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