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铌酸锂晶体的光束精密指向控制技术研究(特邀)
1
作者 赵卫岗 呼新荣 +2 位作者 葛锦蔓 刁文婷 冯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件完成封装后,利用Zygo干涉仪测得器件中心通光区域的透射波像差RMS为0.2λ(λ=632.8 nm),红外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角度测量法,测得系统在15 kV电压下的最大光束偏转角度为1.88 mrad。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器件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光束偏转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星间激光干涉系统的半物理地面验证实验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激光干涉测量 光束指向控制 电光晶体 半物理地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处理的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壁画颜料层研究
2
作者 严静 唐兴佳 +5 位作者 贺章 王曾 陈爱东 张朋昌 董文强 高婧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4,共9页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 2022年11月出土于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墓M1373是一项保存较好的晚唐墓葬遗产,其多彩多姿的墓葬壁画对于研究晚唐时期的祭祀、礼仪、音乐、服饰、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研究唐宋之际的壁画风格题材转变提供了直接材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该壁画颜料层依旧出现了许多典型病害,如颜料脱落、起甲、泥水污染等,加之后续揭取会给壁画颜料层带来人为干预,这会使得壁画信息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壁画揭取之前进行一体化图谱信息获取,而后采用光谱分析与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对壁画表面颜料层进行分析,并以乐舞图为例,研究该壁画绘制的颜料与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壁画红色、黄色、绿色等颜料采用了传统的赭石、土黄/石黄、石绿等矿物颜料,且在绘制地毯花卉时,红色颜料和绿色颜料被大量稀释使用,而黄色颜料使用并不明显;壁画绘制时用墨色或硬笔起底稿,用红线勾勒,底稿线与表层勾勒线大多存在偏移,且有些区域勾勒线与底稿线偏移较严重,说明起稿和定稿之间有一定的改动;同时,部分区域底稿线较为明显,部分区域则不太清晰,通过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发现了隐藏于颜料层表面或勾线之下的起稿线;该壁画主要采用了分布式非重叠二维直视的画面布局方式,空间立体感稍差,但对于乐手手指和乐笛交汇的多个位置,有的出现了前景与背景图案非重叠的二维直视绘制方式,有的出现了少量前景与背景图案重叠的二维透视绘制方式,说明该壁画在绘制前和绘制时进行较好的布局设计,且未出现明显的涂改。此外,还发现该壁画存在一些隐藏的污水污染病害。上述研究为该壁画的现场保护方案制定和后续研究与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数据资料、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光谱分析 高光谱图像处理 壁画颜料层 壁画绘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精密光束指向”专题导读
3
作者 王晨 王轩 冯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共2页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引力波探测已成为揭示宇宙起源、物质结构及演化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引力波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观测宇宙的窗口。2016年,美国LIGO计划首次探测到高频引力波信号,...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引力波探测已成为揭示宇宙起源、物质结构及演化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引力波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观测宇宙的窗口。2016年,美国LIGO计划首次探测到高频引力波信号,次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起源 引力波探测 宇宙探索 基础科学问题 光束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推进器转子叶片数与伴流场的匹配关系研究
4
作者 陈鹏磊 梁宁 +4 位作者 丁永乐 张坚伟 李健 曹琳琳 吴大转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102,共14页
为了明确水下推进器转子叶片数和伴流场的匹配关系,以四个不同转子叶片数的水下推进器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叶片数与水下推进器激振力特性的关联机理。使用分块网格技术对航行体及推进器的计算域进行离散,采用RANS计算方法及SS... 为了明确水下推进器转子叶片数和伴流场的匹配关系,以四个不同转子叶片数的水下推进器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叶片数与水下推进器激振力特性的关联机理。使用分块网格技术对航行体及推进器的计算域进行离散,采用RANS计算方法及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了推进器的激振力。借助谐调分析方法得到了航行体的伴流场特性,并结合推进器瞬时流场的分布特性,分析推进器激振力和伴流场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使用八个附体的航行体其伴流场以4,8,12为主要周期。当推进器转子叶片数为4a±1(a为任意正整数)时,转子横向激振力和垂向激振力脉动幅值较大;当推进器转子叶片数为4a+2时,转子横向激振力和垂向激振力脉动幅值明显降低,但转子轴向激振力幅值会有所增大,且脉动峰值出现在二倍叶频处。随着转子叶片数的增加,推进器转子和导管的激振力幅值逐渐减小。研究发现,对于后置定子泵喷推进器而言,转子叶片数应避开谐调分量较大的阶数,且转子叶片数与伴流场的匹配关系会影响转子和定子的脉动幅值及峰值出现的位置。同时,增加转子叶片数可以有效地降低推进器转子和导管的激振力脉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推进器 转子叶片数 激振力 谐调分析 后置定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无拖曳控制系统微扰动机理建模研究(特邀)
5
作者 杨政霖 李青 +4 位作者 邓少龙 王晨 张照国 刘磊 马彩文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共17页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动引起的精密指向系统开环角度响应在10^(-8)~10^(-7)rad量级,其中,微推力器扰动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设计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无拖曳系统扰动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并且对微推力器扰动进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系统 微振动 激光指向抖动噪声 集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与液冷微结构集成散热研究
6
作者 陈琅 刘嘉辰 +6 位作者 章珺越 吴顺华 黄维洲 张锐 王贞福 张佳晨 李特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热管理成为一项关键技术问题。传统激光巴条冷却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液冷热沉结构,但其散热能力受到传热路径热阻的限制。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基于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流型结构,用于半导体激光芯片的高效散热。该设计显著缩短了传热路径,减少了热阻,从而有效降低芯片结温与冷却流量,为实现高集成度和高散热量的激光芯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流型结构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微通道设计的瓶颈,在0.35 L/min@20℃的液冷条件下,实现了芯片温升≤40℃的目标,并在1000 W/cm^(2)的高热流密度条件下获得了最佳填充因子为0.25,芯片温升为30.52℃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巴条 液冷 衬底微结构 片上集成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7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融合的叶绿素a水质参数反演研究
8
作者 孙帮勇 巩凯杰 +1 位作者 于涛 别倩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0-1200,共11页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大量的水域被工业化污染或富营养化破坏,因此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对于维护水体健康至关重要。传统水质监测多利用实地采样测量法或基于线性回归预测法,由于遥感图像与水质参数之间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传统...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大量的水域被工业化污染或富营养化破坏,因此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对于维护水体健康至关重要。传统水质监测多利用实地采样测量法或基于线性回归预测法,由于遥感图像与水质参数之间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且预测精度不高。深度学习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中表现出良好性能,已被多位学者应用到水质参数反演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质反演模型仍存在解析遥感光谱图像特征不精确、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融合机制的水质反演网络模型,能够采用遥感光谱图像准确预测出叶绿素a等水质参数,为水域健康程度评价提供依据。该网络融合了先进的注意力机制和特征融合策略,通过结合CNN的局部特征学习优势和Transformer的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引入了DenseASPP模块来获取遥感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并采用通道注意力解码器模块和池化融合模块来提取细节特征。通过融合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特征信息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估计,获得了较高的反演精度和泛化性能。为验证所提出反演模型的性能,实验在Python3.7和PyTorch框架下对模型进行实现,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海洋遥感光谱图像和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与其他7种水质反演方法进行对比,客观指标所提出方法均达到了最好的性能,较对比方法中最好的在R2指标上提高了0.09,在RMSE、MAE、MAD指标上分别降低了11.99、0.089、0.029,在Evar指标上提高了0.098,在NSE指标上提高了0.041;在主观评价上,所提出方法获得的叶绿素a浓度更精确,误差更小,不同水域中表现的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反演 叶绿素A 遥感光谱图像 多尺度注意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和LSTM多因素网球比赛中动量波动胜负趋势模型研究
9
作者 贠欣欣 冯孝周 +3 位作者 邢润强 任笑笑 时华 胡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通过深入分析部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组决赛的比赛数据,探讨网球比赛中势头变化的现象,并创建了一套新的综合胜率指标和发球方优势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构建势头模型,预测比赛的胜负并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战术和训练策略。首先,对数据进... 通过深入分析部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组决赛的比赛数据,探讨网球比赛中势头变化的现象,并创建了一套新的综合胜率指标和发球方优势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构建势头模型,预测比赛的胜负并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战术和训练策略。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特征进行筛选和创建,构建Momentum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分析比赛中的波动与连续成功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性显著;最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模型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结合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特征学习能力强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预测精度高的优点,对比赛波动趋势进行高效精准预测,构建M‐LSTM模型预测比赛动态变化和胜负趋势,并使用Shap值方法可视化特征重要性,结果显示模型可以很好捕捉比赛的大体趋势,预测最终结果,对相关科学研究和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运动 深度学习 综合胜率指标 M‐LSTM模型 Sha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械连接方位角测量系统中磁光调制的温度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宏志 马彩文 +3 位作者 吴易明 高立民 于中权 卓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8-640,共3页
在无机械连接的方位角测量系统的研制中 ,通过对磁光材料的特性及磁旋光温漂的成因分析 ,采用直接读出解调和方位随动测角的方法 ,有效的降低了由Verdet常数变化引起的磁旋光漂移导致的方位失调角变化 使得系统可以在无需补偿和预热的... 在无机械连接的方位角测量系统的研制中 ,通过对磁光材料的特性及磁旋光温漂的成因分析 ,采用直接读出解调和方位随动测角的方法 ,有效的降低了由Verdet常数变化引起的磁旋光漂移导致的方位失调角变化 使得系统可以在无需补偿和预热的情况下实时测量 ,方位测角精度 3δ小于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旋光漂移 磁光调制 方位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精密测量的自动变焦系统及标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小君 苏秀琴 +3 位作者 郝伟 李哲 刘刚 杨秀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21-1924,共4页
介绍了变焦距镜头在高速电视测量仪中用于精密测量的控制和标校方法.系统主要采用PC104系统核心模块,运动控制卡,以及步进电机来实现对变焦系统的精确控制,再加上对镜头的精确标校修正镜头自身的系统误差,从而使得基于变焦距镜头的高速... 介绍了变焦距镜头在高速电视测量仪中用于精密测量的控制和标校方法.系统主要采用PC104系统核心模块,运动控制卡,以及步进电机来实现对变焦系统的精确控制,再加上对镜头的精确标校修正镜头自身的系统误差,从而使得基于变焦距镜头的高速电视在用于弹道测量中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靶场测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视测量 自动变焦 变焦镜头 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机械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探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月明 田维坚 张少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研究了利用镀膜硅微机械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挠曲实现红外辐射探测的技术 ,建立了镀膜双层硅微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挠曲的理论模型 并利用镀有二氧化硅膜层的硅微悬臂梁 ,在硅微悬臂梁根部制作热挠曲检测压敏电阻 ,用实验方法测试了硅微悬臂... 研究了利用镀膜硅微机械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挠曲实现红外辐射探测的技术 ,建立了镀膜双层硅微悬臂梁红外辐射热挠曲的理论模型 并利用镀有二氧化硅膜层的硅微悬臂梁 ,在硅微悬臂梁根部制作热挠曲检测压敏电阻 ,用实验方法测试了硅微悬臂梁对红外辐射的响应规律 ,结果表明该镀膜硅微悬臂梁对顶端辐射激励的 1 .5μm红外光的响应灵敏度可达 2 .39μV/mW 用计算机优化方法得到了硅微机械悬臂梁的最佳镀膜厚度比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热探测 硅微悬臂梁 镀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所科研保密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志军 胡炳樑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年第12期74-76,共3页
阐述了在复杂国际环境和信息化背景下,科研部门科研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科研机构是我国面向科技前沿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排头兵,做好科研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安全的保障。从围绕中心工作、建设保密制度、加... 阐述了在复杂国际环境和信息化背景下,科研部门科研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科研机构是我国面向科技前沿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排头兵,做好科研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安全的保障。从围绕中心工作、建设保密制度、加大过程管控、创新管理理念、落实具体措施、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监督检查及保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科研保密工作综合防范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工作 科研保密 研究所 保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空间态势感知数据仿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秀娟 郝伟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空间态势感知(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数据仿真可以为空间监测设备及态势感知算法(包括空间目标检测、跟踪、识别和表征)的开发、测试和验证提供关键性数据支持,在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天基空间态势感... 空间态势感知(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数据仿真可以为空间监测设备及态势感知算法(包括空间目标检测、跟踪、识别和表征)的开发、测试和验证提供关键性数据支持,在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天基空间态势感知光学数据仿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SSA数据仿真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详述了SSA光学成像仿真的典型研究方法与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现状与工作进展,涵盖双目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可见光望远镜和恒星敏感器等不同光学传感系统的成像建模与仿真工作成果。分析了空间态势感知数据仿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未来SSA数据仿真研究思路与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态势感知 建模 仿真 空间目标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15
作者 张志军 王秀菊 谭家海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第9期107-109,共3页
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和支撑,本文概括了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探索,阐述了国家研究所应承担起科技创新的使命,不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做... 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和支撑,本文概括了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探索,阐述了国家研究所应承担起科技创新的使命,不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所 科技创新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光子计数探测器研究
16
作者 张蕊利 刘永安 +5 位作者 张亚龙 杨向辉 刘哲 苏桐 赵宝升 盛立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作为一种电荷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该阳极利用信号到达的时间差解码入射光子的位置,可获得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大的成像面积,同时简化了工艺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设计了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理论分析了探测器不同设计参数及材料对感应电荷量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异层电极间感应电荷量难以平衡的方法。据此研制出了收集面积为40 mm×40 mm的位敏阳极。测试结果表明该阳极信号传输衰减小于10%,极间串扰小于3%。利用该阳极进行了光子计数成像实验,获得了优于150μm的空间分辨率,为研制可应用于天文紫外光谱测量的大面阵、高灵敏探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光子计数成像 位敏阳极 空间分辨 光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图像识别蔬菜表面农药残留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捷 张国琦 张亚龙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1期54-57,共4页
蔬菜表面农药残留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开发无损且快速的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结合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蔬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蔬菜筛查方案。研究以菠菜作为模... 蔬菜表面农药残留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开发无损且快速的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结合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蔬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蔬菜筛查方案。研究以菠菜作为模型作物,针对敌敌畏与吡虫啉两种广泛使用的农药,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捕捉作物表面光谱特征,再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数据解析,成功实现了农药残留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农药残留量预测上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与国家标准检测结果相比,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可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无损、高效检测提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 光谱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CNN)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8
作者 赵卫 《科技开发动态》 2005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位于古都西安,创建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西安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半数以上是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其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研究员40人、...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位于古都西安,创建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西安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半数以上是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其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研究员40人、副研及高级工程师126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精密机械 研究所 西安 光学 博士生导师 高级工程师 西北地区 研究人员 研究员
原文传递
激光双频率外差法精密位移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凯 张羽 +2 位作者 刘卓 张娟 冯晓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于激光干涉的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观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测量设备也向着便携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的激光干涉测量设备大多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然而,该方法通常是将干涉信息在空间域上进行处理,对实验平台搭建和测... 基于激光干涉的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观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测量设备也向着便携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的激光干涉测量设备大多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然而,该方法通常是将干涉信息在空间域上进行处理,对实验平台搭建和测量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在工业生产环境中运用时易受工业设备位移时产生的高频震动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双外差干涉的位移量精密测量系统,利用两组激光外差信号来构成两组干涉仪,探测器接收到回波拍频信号后进行时间域的平均与频域解调,提高测量系统的鲁棒性,使得测量系统的准确度达到0.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检测 位移测量 激光外差 频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前端控制应用研究
20
作者 苏宇 汪欢 祝晓芳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23期81-83,共3页
重大科技项目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重大科技项目档案包括项目立项论证、实施、验收、评价等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是项目完整呈现的主要形式。前端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对档案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前端... 重大科技项目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重大科技项目档案包括项目立项论证、实施、验收、评价等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是项目完整呈现的主要形式。前端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对档案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前端控制理论、重大科技项目及其档案的特点,并以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为实际案例,对其开展档案管理前端控制应用,进一步发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项目 档案管理 前端控制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