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不确定性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佳琦 陆磊 +1 位作者 章宵晨 张筱凤 《浙江医学》 2025年第4期432-436,共5页
不确定性胆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传统的细胞刷检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等技术在诊断不确定性胆道狭窄时存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不足的问题。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作为一项新兴的内镜技术,具备高分... 不确定性胆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传统的细胞刷检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等技术在诊断不确定性胆道狭窄时存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不足的问题。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作为一项新兴的内镜技术,具备高分辨率、实时成像和可同时进行细胞学检查的优势,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对CLE在不确定性胆道狭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限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不确定性胆道狭窄 胆道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带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雨彤 楼奇峰 +1 位作者 周海斌 杨建锋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9日66例在该院因结直肠LST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分... 目的探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9日66例在该院因结直肠LST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分为结直肠牵引ESD组(tESD组,n=22)和结直肠传统ESD组(cESD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止血次数、钛夹使用个数、ESD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的差异。结果tESD组手术时间较cESD组长,住院时间较cESD组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钛夹使用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手工橡胶装置用于ESD,可作为在传统ESD难以进行时的补救方案,且借助牵引后,并不会增加患者住院成本,两者术后并发症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牵引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炎-癌”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应秀芝叶 杨建锋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43-1448,共6页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是两种不同的胰腺疾病,具有不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两者关系复杂。随着生物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之间的“炎-癌”转化机制的探索有了初步的认识。研究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流...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是两种不同的胰腺疾病,具有不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两者关系复杂。随着生物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之间的“炎-癌”转化机制的探索有了初步的认识。研究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相关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炎-癌”转化机制,可以为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带来启发,为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胰腺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章宵晨 陆磊 +1 位作者 陈佳琦 张筱凤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4期3050-3054,共5页
近年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19 G微型探针的针式CLE(nCLE)检查能够实时观察胰腺囊壁,在胰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广泛潜力。CLE在明确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尤为关键,且对于确诊后制订治疗... 近年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19 G微型探针的针式CLE(nCLE)检查能够实时观察胰腺囊壁,在胰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广泛潜力。CLE在明确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尤为关键,且对于确诊后制订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技术可能无法明确诊断或识别病变性质,但CLE显著提高了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并建立了基于nCLE的新诊断标准,验证了其可行性,未来nCLE诊断胰腺实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仍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胰腺囊性病变 胰腺实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家属参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杨湘英 汤阿毛 +4 位作者 林瑶 戴伟英 张茜 曾小康 宁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的体验和可能影响决策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6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的体验和可能影响决策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6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获得4个主题10个亚主题。①艰难的抉择:突发状况下的进退两难放弃后的内疚与自责;②决策合理化:伦理道德引导决策,预期疗效影响决策,既往决策经验推进决策;③决策方式:独立决策,群体决策,基于患者意愿的决策;④决策影响因素:信息与沟通,社会支持。结论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是一段十分艰难的过程,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信息和多方位的社会支持,在尊重决策主体治疗意愿的前提下协助其高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体外膜肺氧合 家属 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成和自噬调节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潜力
6
作者 应秀芝叶 杨建锋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发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目前关于AP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特异性AP治疗手段。胰腺腺泡细胞腺苷三磷酸(ATP)供应不足和自噬功能障碍...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发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目前关于AP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特异性AP治疗手段。胰腺腺泡细胞腺苷三磷酸(ATP)供应不足和自噬功能障碍是AP的早期细胞内表现,恢复腺泡细胞ATP供应和溶酶体-自噬系统功能有利于AP的治疗。因此,深入研究ATP生成障碍、自噬受损等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为A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自噬 腺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煜 褚铃琳 吕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0期1241-1246,共6页
转移性克罗恩病(metastatic crohn′s disease,MC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特异性皮肤表现,主要以皮肤肉芽肿性病变为主,并且该皮肤病变可先于胃肠道发生,不易于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当前对于... 转移性克罗恩病(metastatic crohn′s disease,MC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特异性皮肤表现,主要以皮肤肉芽肿性病变为主,并且该皮肤病变可先于胃肠道发生,不易于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当前对于MCD也没有确切的治疗手段。本文就MC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治疗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克罗恩病 皮肤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肉芽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出口梗阻的诊疗进展
8
作者 胡钰晨 范震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1-765,共5页
胃出口梗阻也称幽门阻塞或狭窄,是指由于十二指肠、胃远端、幽门管、幽门前区机械压迫或阻塞引起的幽门狭窄,患者会出现胃内容物不能通过的现象,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减退等相关症状,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个体影响极... 胃出口梗阻也称幽门阻塞或狭窄,是指由于十二指肠、胃远端、幽门管、幽门前区机械压迫或阻塞引起的幽门狭窄,患者会出现胃内容物不能通过的现象,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减退等相关症状,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个体影响极大,危害程度极高,科学治疗该病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胃出口梗阻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其临床诊断情况以及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从而为胃出口梗阻的诊疗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出口梗阻 内镜下球囊扩张 自膨胀金属支架 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与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从暴露到基因表达调控
9
作者 钱雨昕 孙誉郝 +3 位作者 傅甜 景方敏 陈杰 王晓艳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空气污染物、重金属、工业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饮食、生活方式等生态和社会环境因素会影响IBD的发生发展,并通过表观遗传学、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影响IBD的基因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空气污染物、重金属、工业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饮食、生活方式等生态和社会环境因素会影响IBD的发生发展,并通过表观遗传学、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影响IBD的基因表达调控。本文总结环境因素对IBD发生发展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环境因素 表观遗传学 肠道微生物 基因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引流治疗的技术探索
10
作者 陆磊 张筱凤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放置胰管支架是处理胰管高压的主流治疗手段,但3%~10%的患者内镜治疗不成功。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pancreatic duct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放置胰管支架是处理胰管高压的主流治疗手段,但3%~10%的患者内镜治疗不成功。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pancreatic duct drainage,EUS-PD)是目前处理胰管高压的新型治疗方法,已成为ERCP失败后的重要补救手段。文章汇总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了EUS-PD最新的治疗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穿刺 胰管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胰管支架置入在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敏慧 沈红璋 张筱凤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病例。其中,将ERCP术中置入胰管支架的31例病例纳入观察组,于同期病例中选择31例ERCP术中未放置胰管支架的病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胰周积液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预后情况(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需内镜下引流或内镜下清创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肝功能指标、炎症性指标、首次进行ERCP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ERCP术后1周和2周时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5(1,5)d和5.0(3,6)d(Z=-2.20,P=0.028),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0(2.5,7.0)d和5.0(4.0,8.8)d(Z=-3.15,P=0.002),胰周积液好转时间分别为(25.3±1.5)d和(27.8±2.2)d(t=-0.84,P=0.407),住院时间分别为28(19,49)d和40(27,70)d(Z=-2.03,P=0.043),住院总费分别为8.1(5.9,10.9)万元和9.8(6.9,17.3)万元(Z=2.02,P=0.043)。观察组和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6%(7/31)和54.8%(17/31)(χ^(2)=6.80,P=0.009),需内镜引流或清创率分别为16.1%(5/31)和38.7%(12/31)(χ^(2)=3.97,P=0.046)。结论对于预测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下解除胆道梗阻的同时放置胰管支架引流胰液降低胰管内压力,不仅可以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管支架置入术 胰管高压
原文传递
单人经口胆道镜与射频消融术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乐宸妤 顾伟刚 +3 位作者 杨晶 金杭斌 张筱凤 杨建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11,共8页
目的探讨单人经口胆道镜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根据诊治过程最终纳入69... 目的探讨单人经口胆道镜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根据诊治过程最终纳入69例,分为常规分次组(n=34):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细胞刷或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取得活检组织,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再次行ERCP+RFA;同台诊治组(n=35):行ERCP经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胆道并对病灶行直视下活检,对术中快速病理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同台行RFA。对比两组操作成功率、术后胆红素恢复情况、ERCP次数、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操作成功率100.0%(69/69)。分次组和同台组总胆红素术后下降50%及以上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94%(18/34)比57.14%(20/35),χ^(2)=0.27,P=0.604]。分次组ERCP次数明显多于同台组[(2.59±0.50)次/人比(1.00±0.00)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02)。分次组和同台组术后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5%(23/34)比65.71%(23/35),χ^(2)=2.83,P=0.626]。分次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9.13)d比(7.91±3.48)d,t=5.32,P=0.001]。分次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27.88±3763.77)元比(23980.69±4767.15)元,t=6.61,P=0.001]。结论单人经口胆道镜直视下诊断+活检联合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可减少ERCP次数,并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成本-效益比的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外胆管癌 单人经口胆道镜 射频消融术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评价
13
作者 吕慧婕 冯倩 +3 位作者 吕文 谢璐 张鸿晨 李舒丹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0期1645-1647,1726,共4页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作为诊断工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杭州市西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对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及胶囊内镜的观察...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作为诊断工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杭州市西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对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及胶囊内镜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通过该检查的完成率以及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反映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分析胶囊内镜阳性检查结果的病变特征、影响因素及患者年龄对内镜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年龄为(37.0±14.2)岁,CE检查前35.0%(21/60)的患者确诊为克罗恩病,21.7%(13/60)的患者伴随肛周病变和肠外并发症,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阳性率为80.0%(48/60),小肠通过时间为(258.5±128.2)min。5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患者发生胶囊滞留(滞留率1.7%,1/60)。CE检查发现本病最常见的病变为糜烂、溃疡、狭窄,72.9%(35/48)的患者在小肠下段病变相较于上段明显。年轻患者(≤30岁)出血、小肠上部病变为主的比例高于年龄>30岁的患者(P<0.05)。C反应蛋白(CRP)是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胶囊内镜在新诊断的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并且安全的,特别是在年轻、小肠上段病变的患者中更易检出,CRP是影响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病变 克罗恩病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边颖 杨建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5-1500,共6页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US-PD)是一种针对胰管梗阻引起胰管高压的新型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成熟,EUS-PD操作成功率不断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已成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手段。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结合...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US-PD)是一种针对胰管梗阻引起胰管高压的新型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成熟,EUS-PD操作成功率不断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已成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手段。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就EUS-P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 胰管支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