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家属参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杨湘英 汤阿毛 +4 位作者 林瑶 戴伟英 张茜 曾小康 宁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的体验和可能影响决策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6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的体验和可能影响决策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6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获得4个主题10个亚主题。①艰难的抉择:突发状况下的进退两难放弃后的内疚与自责;②决策合理化:伦理道德引导决策,预期疗效影响决策,既往决策经验推进决策;③决策方式:独立决策,群体决策,基于患者意愿的决策;④决策影响因素:信息与沟通,社会支持。结论重症患者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是一段十分艰难的过程,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属参与ECMO治疗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信息和多方位的社会支持,在尊重决策主体治疗意愿的前提下协助其高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体外膜肺氧合 家属 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留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伟东 倪培峰 +5 位作者 刘伟 喻欢 吴涛 虞舒航 吉英露 刁孟元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546-155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留学生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名本科留学生,随机分配至接受传统模式心肺复苏组(T-CPR)或接受运用VR技术模式心肺复苏组(VR-CPR)。对两组留学生分别...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留学生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名本科留学生,随机分配至接受传统模式心肺复苏组(T-CPR)或接受运用VR技术模式心肺复苏组(VR-CPR)。对两组留学生分别进行教学后,比较两组留学生CPR和电除颤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种培训模式进行对比和反馈。结果本研究纳入留学生年龄为(19.60±1.09)岁;男性11人,女性9人;临床医学专业7人,护理专业13人。VR-CPR组CPR技能培训考核总评分[(84.30±8.24)vs.(74.50±6.45)]、胸外按压系列项目得分[(33.90±3.24)vs.(30.40±3.06)]、辅助呼吸系列项目得分[(21.40±2.06 vs.18.90±2.28)]均高于T-CPR组。VR-CPR组电除颤考核总分高于T-CPR组[(92.50±6.58)vs.(88.00±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CPR组留学生满意度较T-CPR组留学生高,问卷调查总分分别为(39.70±2.50)和(29.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VR技术运用在留学生CPR技能培训中可以提高留学生CPR技能的综合水平,为国际医学教育和国际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教学改革 留学生教育 医学教育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型上肢活动障碍患者背部清洁按摩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韩缘峰 杨湘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7-748,共2页
目前康复期患者常规使用的背部清洁按摩装置体积大,费用昂贵,至少需要一侧肢体有较强的肌力,同时也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背部清洁按摩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暴露隐私.基于以上因素,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 目前康复期患者常规使用的背部清洁按摩装置体积大,费用昂贵,至少需要一侧肢体有较强的肌力,同时也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背部清洁按摩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暴露隐私.基于以上因素,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设计了一种简易型上肢活动障碍患者背部清洁按摩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520737148.9).该装置由U型手柄、基座、刷头、按摩头、U型握柄等组成,此装置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不仅可起到清洁背部的作用,同时又能按摩和刺激背部皮肤,适合普通家庭脑卒中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活动障碍 背部清洁按摩 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心脏骤停患者神经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4
作者 倪培峰 张伟东 +4 位作者 张根生 陈启江 朱英 胡炜 刁孟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下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下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接受VAECMO支持的成年CA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ECMO启动后24、48、72 h的血清NSE水平。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将患者分为神经系统结局不良组(CPC 3~5)和良好组(CPC 1~2),比较两组血清NSE水平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于评估三个时段血清NSE水平预测CA患者不良神经系统结局的准确性,并通过Youden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血清NSE水平与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关系。以年龄、性别、CA地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符合条件的CA患者,其中88例(73.3%)出院时神经系统结局不良。在ECMO启动后24、48、72 h,神经系统结局不良组的血清NSE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均P<0.05)。72 h的血清NSE水平预测不良结局的准确性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95%CI:0.85~0.96),截断值为42.0μg/L,24、48 h的AUC值分别为0.78(95%CI:0.69~0.86)和0.87(95%CI:0.80~0.94),截断值分别为70.6μg/L和64.5μg/L。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72 h血清NSE水平与神经系统不良结局有关(P<0.05),72 h NSE>42.0μg/L是预测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9,95%CI:2.90~92.1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60岁、男性或女性、院外或院内CA、是否进行ECPR的患者中,72 h血清NSE水平是CA患者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VA-ECMO启动后72 h血清NSE水平升高与CA患者神经系统不良预后有关,截断值为42.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体外膜肺氧合 神经系统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中预警效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伟东 胡炜 刁孟元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5-1328,共4页
院内心搏骤停(IHCA)是威胁住院患者生存与预后的重要医疗卫生问题,具有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对IHCA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早期预警评分(EWS)作为一种床旁预警工具被开发并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病情恶化的住院患... 院内心搏骤停(IHCA)是威胁住院患者生存与预后的重要医疗卫生问题,具有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对IHCA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早期预警评分(EWS)作为一种床旁预警工具被开发并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病情恶化的住院患者。近年来,EWS已经成为预警IHCA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基于机器学习(ML)的EWS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主要围绕传统EWS与基于ML的EWS,探讨世界范围内EWS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EWS在IHCA预警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 院内心搏骤停 机器学习 预警效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