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世居藏族酒精性肝硬化91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木成 王学凯 +2 位作者 邓开福 孙克勤 王劲武 《西藏科技》 2000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 :为提高对西藏高原地区酒精性肝硬化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 1 990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所收治的 91例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高原世居藏族的酒精性肝硬化占我院同期住院全部肝硬化的 4 2 3%。 2 5岁以前开始饮酒者 ,... 目的 :为提高对西藏高原地区酒精性肝硬化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 1 990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所收治的 91例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高原世居藏族的酒精性肝硬化占我院同期住院全部肝硬化的 4 2 3%。 2 5岁以前开始饮酒者 ,发生肝硬化的时间为 1 7 0± 5 9年 ,而 2 6岁以后开始饮酒者 ,发生肝硬化的时间为 31 4± 3 9年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每日饮入净乙醇量小于 2 50克者 ,发生肝硬化的时间为 2 6 3± 6 0年 ,而大于 2 50克者 ,发生肝硬化的时间为 1 2 9± 4 9年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世居藏族酒精性肝硬化的症状与平原地区者基本相同 ,体征中则无肝掌、蜘蛛痣与脾肿大。临床治愈出院的患者 ,87 5%经严格戒酒后病情一直稳定。结论 :饮酒起始年龄越小 ,饮酒量越大 ,发生肝硬化的时间越短。高原缺氧对世居藏族酒精性肝硬化的形成可能并未起促进作用。本组病例何以均无肝掌、蜘蛛痣与脾肿大这一临床表现特点 ,尚须进一步研究方能明了。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 ,严格戒酒是稳定病情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藏族 酒精性肝硬化 高原地区 戒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远 毛华 +1 位作者 余建林 杨冬华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7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奥曲肽问世以来,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胰隙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疾患的治疗。1994年1月至1997年4月,我们应用奥曲肽治疗48例常规治疗无效、不同原因引起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并对临床疗效及副作用作了细致的观... 奥曲肽问世以来,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胰隙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疾患的治疗。1994年1月至1997年4月,我们应用奥曲肽治疗48例常规治疗无效、不同原因引起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并对临床疗效及副作用作了细致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区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普布次仁 张昊翔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对拉萨地区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科最近一年来收治的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照世居者与移居者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人群病因学差异。结果世... 目的对拉萨地区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科最近一年来收治的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照世居者与移居者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人群病因学差异。结果世居者以消化性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病因,移居者以应激性溃疡为主要病因。结论拉萨地区不同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显著差异,在预防上应有不同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破伤风1例报告
4
作者 李波 邓红春 《西藏医药》 2008年第3期4-4,共1页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破伤风 持续性腹痛 持续性腹胀 面部疼痛 张口受限 发病初期 去枕平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4
5
作者 陈春燕 罗羽 谢容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前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更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目前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更能适应人们的需要。新模式缩小了临终关怀的范围,拓展了自愿者的队伍、收治对象,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范围,扩大了临终关怀覆盖面,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减少了经济因素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模式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红细胞黏附分子CD35、CD44、CD62P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昊翔 钱宝华 郭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53-3155,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以及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分子的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人和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和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血小板以及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分子的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人和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和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正常人,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转移组血小板CD35明显高于正常人;转移组红细胞CD35明显低于正常人;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35和CD62P分子处于高表达状态,而红细胞CD35、CD44分子表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红细胞 转移 CD35 CD44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预后与其相互转型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跃 王学凯 +3 位作者 郭灵常 李素芝 姜泗元 朱雁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 (CAD)患者的预后与其相互转型的关系。方法 :对地处海拔 36 5 8m医院 40年间 (195 5 - 12~ 1995 - 12 )收治的并符合筛选标准的 180 90例住院病历为样本 ,随访 1年~ 15年不等 ,样本中以CAD首次者为观...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 (CAD)患者的预后与其相互转型的关系。方法 :对地处海拔 36 5 8m医院 40年间 (195 5 - 12~ 1995 - 12 )收治的并符合筛选标准的 180 90例住院病历为样本 ,随访 1年~ 15年不等 ,样本中以CAD首次者为观察组 ,而以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对二组在观察期间CAD的发病 (观察组为转型率 )情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CAD转型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下降。第 1~ 7观察年度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OR =5 46 ,RR =4 6 5 ,AR =78 49% ,PAR =12 2 6 %。 (2 )除高原心脏病(HAHD)组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转型率外 ,各型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3)各型CAD转型率以Monge s病组和HAPC组最高 ,前者以转型为高原高血压 (HAH)和HAPC为显著 ,P <0 0 1;后者以转型为Monge s病为显著 ,P <0 0 5~ 0 0 1。结论 :各型CAD之间可以相互转型 ,尤以患病前 3年为显著 ,HAH和HAPC是CHD与Monge s病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预后 转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丽 朱敏侠 +1 位作者 刘科 余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567-4569,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同时...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VEGF、b FGF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VEGF以及b FGF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b FG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效果理想,通过抑制机体内血浆VEGF及受体表达发挥抗白血病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化疗 白血病 血管生成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常规方法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丽 刘科 余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95-96,10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常规方法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常规方法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缓解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27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缓解率为85%)(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其免疫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常规方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112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斌 李平生 李木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222-222,共1页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500m,空气中氧分压平均为14.3kPa,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7.5%,动脉血氧饱和度仅能达到75%~90%[1].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老年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血管扩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活性与预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跃 闵碧荷 孟沛霖 《西藏科技》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分析了 338例急性白血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治疗后完全缓解了患者其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显著高于治疗前 ,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无此改变。治疗前总E花环率、IgG及IgM正常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其减低组 ,T淋巴... 分析了 338例急性白血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治疗后完全缓解了患者其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显著高于治疗前 ,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无此改变。治疗前总E花环率、IgG及IgM正常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其减低组 ,T淋巴转化指数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较降低组明显延长 ,T淋巴转化指数、总E花环率及血清C3正常组的三年连续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降低组。治疗后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恢复者较未恢复者的总缓解率及三年连续生存率高、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活性 预后因素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上消道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红梅 《西部医学》 2003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以两种药物为主的两种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31例不同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费用和副作用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洛赛克为主的治疗组 337例 (A组 )在补充血容量、静脉应用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基... 目的 探讨以两种药物为主的两种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31例不同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费用和副作用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洛赛克为主的治疗组 337例 (A组 )在补充血容量、静脉应用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基础上应用洛赛克治疗 ;垂体后叶素为主的治疗组 2 94例 (B组 ) ,在补充血容、静脉应用止血芳酸 ,止血环酸和常量雷尼替丁的基础上应用脑垂体后叶素。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P>0 .0 5 ) ;B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 A组 (P<0 .0 5 ) ;B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A组 (P<0 .0 1)。结论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 ,要考虑出血的原因、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治疗用药的副作用 ,在治疗效果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赛克 垂体后叶素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妹共患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张昊翔 魏立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33-3833,共1页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P232U/L,Tbil15.7μmol/L,ALB27.9g/L,TBA24.0μmol/L。PT17.4s.TT16.7s。网织红细胞计数4%。骨髓涂片提示IDA。外周血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吞噬象。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一)。胸片:双肺广泛斑片状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网织红细胞计数 兄妹 凹陷性水肿 外周血涂片 面部浮肿 骨髓涂片 细胞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医学专业血液系统临床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14
作者 曾东风 刘莛 +2 位作者 陈幸华 孔佩艳 魏立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1期209-211,共3页
高原医学专业血液系统的临床教学,是高原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血液系统教学与高原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疾病特点的有效结合,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关键因素。在高原医学专业血液系统临床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利用高原地区血液系统疾病的... 高原医学专业血液系统的临床教学,是高原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血液系统教学与高原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疾病特点的有效结合,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关键因素。在高原医学专业血液系统临床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利用高原地区血液系统疾病的地域聚集性和病种特殊性以及高原地区的卫生条件等因素,对血液系统临床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医学 血液系统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波 刘大庚 +1 位作者 曾庆先 张昊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2-1343,共2页
皮肤瘙痒症在西藏地区常见,与平原地区发病情况比较,还受到高原缺氧、气候干燥、紫外线强、长年低温、风力大等特殊环境因素影响,具有瘙痒更顽固、发病四季常见、移居高原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发病机制有别于低海拔地区。皮肤瘙痒症也... 皮肤瘙痒症在西藏地区常见,与平原地区发病情况比较,还受到高原缺氧、气候干燥、紫外线强、长年低温、风力大等特殊环境因素影响,具有瘙痒更顽固、发病四季常见、移居高原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发病机制有别于低海拔地区。皮肤瘙痒症也是高原部队常见皮肤病,严重影响官兵正常生活、训练[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高原部队 常见皮肤病 平原地区 高原缺氧 中西医结合 瘙痒程度 血虚风燥 外用药 低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导致骨髓抑制并发口腔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平 邓红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骨髓抑制 口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整体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雁 李艳芬 《西藏科技》 2002年第9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原电视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状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玉琢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85-86,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壮年居多,男性高于女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多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近年来发现我科住院的CAA患者中不少人存...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壮年居多,男性高于女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多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近年来发现我科住院的CAA患者中不少人存在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及预后。为此,我们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2004年2月~2007年8月的CAA患者进行了评估,发现有59例合并抑郁,我们即对这59例进行了完全随机分组,试验组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抑郁患者的心理预后,对减轻或消除抑郁,加快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抑郁状态 护理干预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汉密顿抑郁量表 疾病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
19
作者 李波 张昊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86-3786,共1页
患者男,37岁,藏族,因"腹痛伴便血、呕吐1 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软,脐下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3~4次/min。血常规:WBC 15.98×109/L,N 82.91%,HGB227.4 g/L,HCT 61.11%,RBC 7.11×1012/L。大便常规:RBC... 患者男,37岁,藏族,因"腹痛伴便血、呕吐1 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软,脐下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3~4次/min。血常规:WBC 15.98×109/L,N 82.91%,HGB227.4 g/L,HCT 61.11%,RBC 7.11×1012/L。大便常规:RBC(++++)。初步诊断:(1)消化道出血;(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给予禁食水、吸氧、抑酸、止血、降门脉压、补液等治疗,腹痛及便血症状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常规 明显压痛 消化道出血 高原地区 胃镜检查 生命体征 肠系膜静脉血栓 跳痛 红细胞增多症 结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阿维菌素中毒1例
20
作者 普布次仁 魏立 曾东风 《西部医学》 2013年第7期1111-1111,共1页
病例男性,21岁,因自服1.8%阿维菌素乳油5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半小时后呈昏迷状态,即送当地医院予洗胃处理,并于服毒后2小时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 37.3℃,P 120次/分,R 25次/分,BP 100/60mmHg。深度昏迷,双眼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 病例男性,21岁,因自服1.8%阿维菌素乳油5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半小时后呈昏迷状态,即送当地医院予洗胃处理,并于服毒后2小时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 37.3℃,P 120次/分,R 25次/分,BP 100/60mmHg。深度昏迷,双眼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病理反射阴性,腱反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中毒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