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部分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孟霞 卓嘎 +1 位作者 大次卓嘎 栾运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高、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总小穗与穗长等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偏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参试的34份青稞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1.192%,穗型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4338%。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5.18水平上可聚为三大类型:矮秆短穗少粒型、长穗多粒型、穗多粒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西藏青稞种子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3-2071,共9页
为了研究西藏青稞种质籽粒遗传变异程度、变异规律、地理因子对籽粒表型性状的影响程度,确定决定籽粒表型的关键性状,从而为青稞育种提供籽粒表型基础模型,本研究以527份西藏青稞农家种、野生近缘种为试验材料,基于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变... 为了研究西藏青稞种质籽粒遗传变异程度、变异规律、地理因子对籽粒表型性状的影响程度,确定决定籽粒表型的关键性状,从而为青稞育种提供籽粒表型基础模型,本研究以527份西藏青稞农家种、野生近缘种为试验材料,基于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变化和相关地理环境因子,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对西藏青稞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等527份青稞种质资源籽粒长、粒宽、粒长宽比、粒面积、圆度值、密度指数和千粒重(TKW)7个表型性状进行精确测量,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青稞种子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类型,TKW的变异系数最大,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海拔、经度和纬度地理因子与7个籽粒表型性状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α=0.05),海拔高度的增加可使青稞粒面积、粒长宽比、粒圆度值增加,而粒长逐渐减少。纬度和经度的增加与粒长呈正相关,并与TKW有一定联系。籽粒7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527份青稞材料可聚为3大类群,各类群表现一定的地理分区。主成分分析显示,青稞籽粒TKW、面积、粒宽、粒密度可代表7个籽粒表型性状的变异,且表现出以粒宽、TKW、粒面积为主反映种子大小的指标及以长宽比、粒长、圆度值为主反映种子形状的指标。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籽粒表型变异极为丰富,并与多变的地理因子显著相关。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可分为种子大小和种子形状2个方面,两者对千粒重贡献率分别达到60.3%和33.8%,且表现为独立遗传特性,这说明在今后的青稞育种工作中,应以籽粒大小指标为重,兼顾籽粒形状,该研究结果为西藏青稞高产栽培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种子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孟霞 卓嘎 +2 位作者 旦巴 大次卓嘎 王建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9-314,共6页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5.00%,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为0.9821;(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21个农艺性状化为6个主成分,其中累积贡献率为85.19%,以角果因子的贡献率最高为42.99%;(3)基于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在遗传距离为6.61水平上可聚为五大类群,这五大类群可区分为矮秆粒重型、多分枝多角果型、高秆少分枝型等五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野生油菜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豌豆资源蛋白质含量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为探究西藏高原豌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本研究搜集整理了54份来自西藏不同生态地理环境条件下的豌豆材料。利用SDS-PAGE对54份豌豆种子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种子蛋白质含... 为探究西藏高原豌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本研究搜集整理了54份来自西藏不同生态地理环境条件下的豌豆材料。利用SDS-PAGE对54份豌豆种子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种子蛋白质含量,分析地理生态因子(经度、纬度、海拔)与总蛋白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4份豌豆材料种子总蛋白含量为17.58%~28.67%,其中水溶性蛋白占86.12%~91.40%,盐溶性蛋占4.76%~8.29%。相关分析表明,西藏豌豆种子总蛋白含量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呈正相关,而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54份豌豆种子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SDSPAGE分别检测出蛋白谱带1588条和699条,其中水溶性蛋白分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43种,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50,相对分子量在24.71~149.54 Ku之间,且其谱带多集中于24.87~50.41 Ku低相对分子量区和56.34~88.08 Ku高相对分子量区;盐溶性蛋白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24条,基因多样性指数0~0.50,相对分子量在24.85~91.24 Ku之间。基于蛋白的谱带的聚类分析将54份豌豆资源可划分为7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0~0.91;根据海拔高度将54份豌豆资源划分为4个地理类群,各类群蛋白谱带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3、0.18、0.35和0.31,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41、0.52和0.46。西藏豌豆资源遗传变异较丰富,表现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遗传变异呈增大趋势。同时种子贮藏蛋白含量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蛋白质含量 SDS-PAGE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霞 旦巴 +2 位作者 卓嘎 顿珠卓玛 王建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327,共5页
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14份野生白菜型油菜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株高、基生叶、伸长茎叶和苔茎叶、千粒重等都非常丰富。采用卡方距离、离差平... 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14份野生白菜型油菜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株高、基生叶、伸长茎叶和苔茎叶、千粒重等都非常丰富。采用卡方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对14份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植株高度、主茎粗度、分枝总数、主花序角果数等7个主要考种性状进行聚类,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G1类群包括野白5、野白6、野白9共3份种质材料,占种质资源总数的21.43%,属于下生分枝型;G2类群包括野白14一份种质资源,占种质资源总数的7.14%,属于上生分枝型;G3类群包括野白1、野白2、野白3、野白4、野白7、野白8、野白10、野白11、野白12、野白13等10份材料,占种质资源总数的71.43%,属于均生分枝型。当阈值为0.54时,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SG1、SG2、SG3、SG4、SG5等5个亚类群。该聚类方法用于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的综合分类是科学可靠的。另外聚类结果也如实反映了各类群之间的差异性,这为正确评价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野生白菜型油菜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法和CTAB法提取西藏黄籽油菜干种子DNA用于SSR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旦巴 何燕 +2 位作者 卓嘎 孟霞 王建林 《西藏科技》 2011年第8期9-11,共3页
选用8个西藏黄籽油菜干种子作材料,分别采用SDS和CTAB的微量法提取基因组DNA,取适量的该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uv1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取的DNA在260nm、280nm的光密度值及比值,并进行SSR标记。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从西... 选用8个西藏黄籽油菜干种子作材料,分别采用SDS和CTAB的微量法提取基因组DNA,取适量的该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uv1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取的DNA在260nm、280nm的光密度值及比值,并进行SSR标记。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从西藏黄籽油菜干种子中提取出一定量的比较完整且纯度较高的DNA,用琼脂糖凝胶检测时,表现带型清亮,每个样品带型较一致,利用SDS法CTAB法提取西藏黄籽油菜干种子DNA,均适用于SSR分析。但用CTAB法提取的干种子DNA的纯度更高、量多、质量更好,更适于制备SSR分子标记的模板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籽油菜 干种子 DNA提取 SDS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4-639,共6页
通过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根据含油量将材料分为高(含油量50%~55%)、中(含油量40%~49.9%)、低(含油量20%~39.9%)油组,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对高、中、低油组材料的... 通过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根据含油量将材料分为高(含油量50%~55%)、中(含油量40%~49.9%)、低(含油量20%~39.9%)油组,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对高、中、低油组材料的油体及蛋白体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体粒径、蛋白体粒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以圆形为主,蛋白体为近圆形。高油组油体数量多、粒径大,蛋白体粒径大、数量相对少,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2.12和5.24μm;中油组油体和蛋白体数量和粒径介于高油组和低油组之间,平均粒径分别为1.82和4.58μm;低油组油体粒径小、数量相对少,蛋白体数量多但粒径小,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1.44和3.81μm。相关分析显示,油体粒径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体粒径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小;种子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今后培育西藏高油白菜型油菜品种时应将油体粒径大且数量多,蛋白体数量少且粒径大作为筛选亲本的条件,将有助于高油白菜型油菜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油体 含油量 蛋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特征与营养品质及油体提取物的SDS-PAGE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78,共11页
【目的】探索白菜型油菜种子油体、油体蛋白表型与含油量和蛋白质、脂肪酸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油体提取物蛋白亚基的多态性,为西藏白菜型油菜高油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 【目的】探索白菜型油菜种子油体、油体蛋白表型与含油量和蛋白质、脂肪酸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油体提取物蛋白亚基的多态性,为西藏白菜型油菜高油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的含油量和蛋白质、脂肪酸含量;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观察所提取油体的大小及油体蛋白的表型特征;利用SDS-PAGE对供试材料油体提取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和进化关系。【结果】36份供试材料芥酸、油酸、亚油酸和烯酸含量分别为27.39~132.33,3.22~143.22,31.22~53.62和14.27~111.48mg/g,其他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36份材料的含油量为57.20~151.37mg/g,蛋白质含量为38.68~73.87mg/g。相关分析显示,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棕榈酸、烯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含油量将供试材料划分为高油组(含油量≥138mg/g,HO)、中油组(110mg/g≤含油量<138mg/g,MO)、低油组(含油量<110mg/g,LO)3个类别,不同含油组材料油体和油体蛋白形状均以近圆形为主,HO油体平均粒径2.12μm,油体蛋白平均粒径5.24μm;MO油体平均粒径1.82μm,油体蛋白平均粒径4.58μm;LO油体平均粒径1.44μm,油体蛋白平均粒径3.81μm。相关分析表明,油体平均粒径与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脂肪酸含量相关性不大。油体粗提液SDS-PAGE电泳共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蛋白谱带32条,出现频率为5.6%~100%;蛋白谱带的分子质量为25.5~128.7ku,且分布较集中区域在87.8~27.4ku;蛋白谱带N-J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0.980,在遗传相似系数0.835处可将36份材料聚为9个类群。【结论】西藏白菜型油菜遗传变异丰富,在西藏高油白菜型油菜品种选育时可将油体粒径大且数量多、油体蛋白少且粒径大作为筛选亲本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油体 SDS-PAGE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种质清蛋白和球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胡单 旦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了解西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藏54份青稞农家种,野生近缘种材料进行了清蛋白和球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参试材料共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清蛋白谱带26种,其变幅在10~21条,其中6、9、21和24... 为了解西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藏54份青稞农家种,野生近缘种材料进行了清蛋白和球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参试材料共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清蛋白谱带26种,其变幅在10~21条,其中6、9、21和24号谱带在参试材料中均有出现,出现频率为100%,是共有带;13号谱带出现频率最低,出现频率为25.93%;清蛋白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1.99;多样性指数(H)为0~0.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0.69。球蛋白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31条,其变幅在12~26,出现的频率为15.63%~100%,其中9、12、13、28、29号谱带在参数材料中均有出现,其出现频率为100%,为共有带;23号谱带出现频率最低,为15.63%;球蛋白ne、H、Shannon's与清蛋白数据相似。按海拔高度将54份青稞材料分海拔<3 000、3 000~3 500、3 500~4 000和>4 000 m海拔的4个地理类群,各类群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0±0.22、0.29±0.21、0.31±0.19和0.34±0.72,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9±0.31、0.42±0.29、0.45±0.27和0.50±0.24,多态性带百分率依次为49.12%、71.93%、77.19%和84.21%。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青稞蛋白的遗传变异逐渐提高。清蛋白和球蛋白谱带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775水平上,可将参试材料分为8个类群,表明清蛋白和球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可为西藏青稞资源开发和优良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贮藏蛋白 SDS-PAGE 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春油菜品种在林芝地区丰产性和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霞 旦巴 《西藏科技》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对2005、2006两年度,西藏的11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两年的区试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结果表明,11个油菜品种中,单株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山南农科所提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96014-2,(10.4g),其次是94081-1(9.2... 对2005、2006两年度,西藏的11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两年的区试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结果表明,11个油菜品种中,单株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山南农科所提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96014-2,(10.4g),其次是94081-1(9.2g),96014-2产量最高,与994031-2、青油46号、藏油3号(对照品种)、蜀8号差异达到极显著;芥菜型油菜品种94081-1、90(12)-4,产量都超过品种年河1号,两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表现也较突出。据两年的观察比较,自治区农科所提供的蜀油8号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最差;两年的试验结果还表明,白菜型油菜品种的全生育期平均约为95天,芥菜型油菜为96天左右,甘蓝型油菜最长,为10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油菜 区域试验 丰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5,共9页
【目的】分别克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1(cinnamoyl-CoA reductase 1,CCR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基于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转录组测序信息,分别从... 【目的】分别克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1(cinnamoyl-CoA reductase 1,CCR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基于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转录组测序信息,分别从contig文库中获得了一个CCR1基因mRNA转录本片段,利用RACE技术分别获得一个CCR1基因的cDNA全长,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CCR1基因在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开花期根、茎、叶、花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所克隆的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CCR1基因序列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后,将其分别命名为BnCCR1(登录号:KX138521)和BrCCR1(登录号:KX138522)。BnCCR1全长1 388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032bp,编码343个氨基酸,分子质量11.56ku,等电点4.99;BrCCR1全长1 366bp,ORF长为1 026bp,编码34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1.36ku,等电点5.0。2物种CCR1编码蛋白质二级结构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在细胞质中存在的可能性最大。CCR蛋白多重比对分析显示,BnCCR1和BrCCR1均具有CCR蛋白典型的一个NAD(P)结合域和一个底物结合域(NWYCY)。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nCCR1和BrCCR1与同属十字花科的菘蓝、亚麻荠、拟南芥CCR形成了一个独立分支,且亲缘关系较近;其蛋白质三级结构均与矮牵牛CCR1(PDB:4r1t.1A)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结构稳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CR1基因在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根、茎、叶、花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根和茎中表达丰度明显高于叶和花。【结论】从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中分别克隆到CCR1基因cDNA全长,该基因主要在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根和茎器官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1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玉琳 夏天意 +3 位作者 邹云阳 王浩 白玛德吉 昌西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探究干旱对青稞萌发的影响,以20个青稞种质为研究材料,采用17%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干重和根干重等),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以及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抗旱性进行鉴... 为探究干旱对青稞萌发的影响,以20个青稞种质为研究材料,采用17%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干重和根干重等),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以及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比较,17%PEG胁迫下,所有材料的萌发指标均受到抑制,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PEG-6000模拟干旱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期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玉琳 曾凡茹 +3 位作者 东强 次旦卓嘎 莫银超 昌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9,共9页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期的影响,研究萌发期形态指标与抗旱性关系,构建抗旱性评价方法。选用70份青稞为材料,设置了干旱胁迫(19.2%PEG-6000)、对照(纯水)2组试验,试验过程中每日观察记录种子生长情况,第7天测量芽长(BL)、根长(RL...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期的影响,研究萌发期形态指标与抗旱性关系,构建抗旱性评价方法。选用70份青稞为材料,设置了干旱胁迫(19.2%PEG-6000)、对照(纯水)2组试验,试验过程中每日观察记录种子生长情况,第7天测量芽长(BL)、根长(RL)、芽鲜质量(BFW)、芽干质量(BDW)、根鲜质量(RFW)和根干质量(RDW)等指标。通过干旱胁迫条件下青稞各指标的变异分析,可看出干旱胁迫下青稞种子的发芽势(GE)、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芽长、主胚根长、芽鲜质量、芽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均受到抑制作用,其中受干旱影响最大的指标为根长,在干旱胁迫下根长平均值较对照减少9.94 cm,变异系数下降38.65%;对以上指标进行箱线图直观分析,在PEG胁迫下GE、GR、GI数值都将会降低,其中GI在CK处理下结果明显大于干旱处理的数值,根部性状和幼苗特性在对照条件下与干旱处理下二者数据相差较大,均受到一定抑制作用;以上9个指标的相对值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平均隶属函数值,隶属函数值平均值越大,抗旱性越强,计算得出排名靠前的材料有藏青311、ZDM4953、喜拉10号和北青5号,反之,抗旱性越弱,抗旱性较弱材料有藏青80、舍么、农家品种1和哲鲁玛;将70份青稞材料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大类,第1类为高度抗旱材料共18份,第2类中度抗旱共28份材料,第3类敏感材料共24份。结果表明,发芽指数、根部性状和幼苗特性均可作为青稞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青稞抗旱材料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萌发期 抗旱性 变异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aCl浓度对藏木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卓么草 李静 +2 位作者 李瑛萍 杨国辉 旦巴 《高原农业》 2018年第4期396-402,共7页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藏木香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处理藏木香种子,对其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发芽个数、发芽率、胚芽长度、相对盐害率和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浓度为30 mmol/L溶液对藏木香种子萌...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藏木香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处理藏木香种子,对其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发芽个数、发芽率、胚芽长度、相对盐害率和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浓度为30 mmol/L溶液对藏木香种子萌发最为有利,而高浓度的盐溶液对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得出结论,不同盐溶液浓度对不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因此最适浓度需要通过多次的科学试验和反复实践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浓度 藏木香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处理对4份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15
作者 卓么草 郭文文 +3 位作者 伦珠朗杰 杨广环 李梦寒 旦巴 《高原农业》 2017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干热处理对不同油菜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通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温度处理洛扎黄籽油菜、藏油3号、沙湾黄籽油菜、白德乡褐籽油菜的种子。结果表明:(1)不同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类型油菜种子的影响达... 为了探究不同干热处理对不同油菜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通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温度处理洛扎黄籽油菜、藏油3号、沙湾黄籽油菜、白德乡褐籽油菜的种子。结果表明:(1)不同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类型油菜种子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间存在交互作用;(3)不同品种类型油菜有最佳处理时间与温度,3份白菜型油菜中洛扎油菜最佳处理时间温度分别为45℃(2h)、55℃(12h),发芽率分别达到99.33%和100%;藏油3号、白德乡油菜最佳处理时间温度均分别为50℃(10h)、55℃(8h),发芽率分别达到99.33%、98.00%和100%;芥菜型油菜沙湾油菜最佳处理时间在6~12h范围之间,最佳处理温度为60℃,发芽率均达到9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子 干热处理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及抗寒性研究
16
作者 黄琛 勇冲次旺 +2 位作者 扎西次仁 赵代通 旦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73-177,共5页
低温对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具有不利影响,抗寒能力是油菜作物安全过冬、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白菜型油菜作为三大油菜之一具有抗寒性强、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具有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无可替代的作用... 低温对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具有不利影响,抗寒能力是油菜作物安全过冬、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白菜型油菜作为三大油菜之一具有抗寒性强、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具有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高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急需扩大各种油料作物的生产和进行相关抗寒性种质资源的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从油菜的种质资源研究、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油菜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抗寒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登木油菜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素平 袁燕 +4 位作者 米马玉珍 程鲁豪 胡继琰 强欢欢 旦巴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分析干旱胁迫下白菜型油菜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登木油菜为试验材料,苗期正常灌溉为对照,干旱8 d为处理组。通过分析登木油菜不同水分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显著性差异基因共有3 057个,其中显著性差异上调基因... 为分析干旱胁迫下白菜型油菜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登木油菜为试验材料,苗期正常灌溉为对照,干旱8 d为处理组。通过分析登木油菜不同水分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显著性差异基因共有3 057个,其中显著性差异上调基因1 616个,显著性差异下调基因1 441个。GO注释的显著差异上调基因共7 172个,显著差异下调基因共731个;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参与干旱胁迫的上调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有RNA降解、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生物合成、核糖体、嘧啶代谢、嘌呤代谢等,参与干旱胁迫的下调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有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亚油酸、α-亚麻酸代谢等;发现转换SNP位点共285 555个,颠换SNP位点共485 985个。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登木油菜基因表达有差异,丰富了白菜型油菜的基因信息资源库,为后期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干旱胁迫 转录组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