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探讨
1
作者 张鹏举 张鹏 白玛央宗 《高原地震》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组织人事制度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组织人事工作的好坏。以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组织人事制度的建设情况为依据,对现有组织人事制度的广度、时效性和地域特色进行了分析。组织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配班子... 组织人事制度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组织人事工作的好坏。以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组织人事制度的建设情况为依据,对现有组织人事制度的广度、时效性和地域特色进行了分析。组织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为推动西藏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人事制度 干部人才队伍 西藏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1949—2020年历史地震灾害调查概要 被引量:1
2
作者 柏伟国 孙东霞 +3 位作者 吴中海 张耀玲 韩帅 贡秋卓玛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712-720,共9页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收集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录、正式出版的地震损失报告汇编、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汇总的地震报告资料等,主要包含地震灾情资料表、资料卡片、地震灾害调查资料、损失评估报告、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总结等45份。全面调查、整理、汇总了1978—2020年各县级行政区年度历史地震灾害灾情统计数据,建立了1949年以来全区重大历史地震灾害事件强度、范围、灾情等要素完整、内容翔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重大历史地震灾害时空数据集。1978—2020年全区MS5.0以上地震达600余次,产生地震灾害共计43次。1949—2020年发生了造成重大地震灾害的地震共5次。破坏性地震空间分布在受构造体系控制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受地震发生地人口分布、国民经济情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历史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地震构造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建龙 贡秋卓玛 《西藏科技》 2024年第12期13-18,40,共7页
通过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收集整理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西藏部分断裂进行了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归纳总结后,得出西藏自治区地震构造具有以下特征:地震构造在前期表现为逆冲推覆、中期走滑挤出和后期伸展坍塌的构造特... 通过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收集整理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西藏部分断裂进行了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归纳总结后,得出西藏自治区地震构造具有以下特征:地震构造在前期表现为逆冲推覆、中期走滑挤出和后期伸展坍塌的构造特征,靠近大陆板块边界处的挤压方向近南北向,远离板块边界处逐渐转为北北东向,总体处于近东西向伸展与挤出变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普查 构造特征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4
作者 次仁巴宗 《高原地震》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自治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及政府部门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2023年9月以调查问卷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对部分政府部门开展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对公众获取地震预警信息的便利性,地震预...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自治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及政府部门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2023年9月以调查问卷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对部分政府部门开展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对公众获取地震预警信息的便利性,地震预警信息获取渠道多样性,防震减灾科普等方面认可度较高。对震后信息、地震预警服务、地震应急演练、重要基础设施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等需求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公共服务 科普宣传 调查分析 地震 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初心使命 帮扶温暖民心——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扶贫工作侧记
5
作者 张鹏举 《中国应急管理》 2020年第10期93-94,共2页
西藏自治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自治区地震局始终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局上下在局党组带领下,以驻村工作队为先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 西藏自治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自治区地震局始终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局上下在局党组带领下,以驻村工作队为先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中央关于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工作 脱贫攻坚 自治区地震局 西藏工作座谈会 坚守初心 西藏自治区 驻村工作队 治藏方略
原文传递
西藏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欧文东 邹振轩 益西拉姆 《高原地震》 2023年第S01期7-12,共6页
采用震级排序法和交汇法,结合Mapsis平台计算台网的监测能力,以西藏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42个台站和临省台网14个台站的参数计算了台网的理论监测能力,确定数字台网的监测范围为Ml1.1~2.7。通过对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评估,可以在此基... 采用震级排序法和交汇法,结合Mapsis平台计算台网的监测能力,以西藏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42个台站和临省台网14个台站的参数计算了台网的理论监测能力,确定数字台网的监测范围为Ml1.1~2.7。通过对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评估,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我区地震观测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有效的优化台网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 理论监测能力 震级排序法 震级交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模式的研究
7
作者 王龙 米玛次仁 +7 位作者 王继 郑昕 赵飞 陈荣华 曹华文 文升梁 苗向森 王辉山 《高原地震》 2023年第S01期53-58,72,共7页
通过梳理总结西藏自治区2020年度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基本情况,剖析当前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的建议,在研究地震部门、行业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 通过梳理总结西藏自治区2020年度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基本情况,剖析当前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的建议,在研究地震部门、行业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和角色定位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监管目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及监管模式,构建新形势下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分类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自治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 抗震设防 地震部门 监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地震网络优化改造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佳辑 次卓嘎 +3 位作者 土旦次仁 许亮 次仁多吉 高锦瑞 《山西地震》 2016年第3期21-23,共3页
详细阐述了西藏自治区地震信息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利用西藏地震信息支撑平台项目,在充分使用和保护原有部分网络系统和硬件资源的前提下,采用硬件升级改造、系统重新集成、网络合理划分和优化网络结构等措施,提高行业骨干网络应对突... 详细阐述了西藏自治区地震信息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利用西藏地震信息支撑平台项目,在充分使用和保护原有部分网络系统和硬件资源的前提下,采用硬件升级改造、系统重新集成、网络合理划分和优化网络结构等措施,提高行业骨干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优化改造 核心设备 IRF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地磁场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9
作者 益西拉姆 邹振轩 +4 位作者 次吉卓玛 次仁多吉 索朗多吉 高锦瑞 刘长生 《高原地震》 2023年第S01期2-6,72,共6页
利用西藏自治区拉萨、狮泉河、察隅3个地磁台站2014~201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地震台站的地磁原始数据、垂直分量日均值、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性,得出拉萨地磁台、狮泉河地磁台可提供连续稳定和准确可靠的地磁观测数据,磁... 利用西藏自治区拉萨、狮泉河、察隅3个地磁台站2014~201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地震台站的地磁原始数据、垂直分量日均值、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性,得出拉萨地磁台、狮泉河地磁台可提供连续稳定和准确可靠的地磁观测数据,磁通门秒数据谐波振幅比北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长短周期未显示异常。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初步认识了西藏自治区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地磁场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震局人事制度建设浅析
10
作者 蔡俊 《高原地震》 2023年第S01期69-71,12,72,共5页
通过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人事制度的建设情况为依据,对现有人事制度的广度、时效性和地域特色进行了分析。对比人事制度发展趋势,发现存在一定的特点,但是在制度宣讲、更新、服务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关键词 人事制度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西藏地震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场址初步勘察
11
作者 普穷 白玛桑布 单增曲珠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西藏那曲地区地震监测观测站实地选址勘察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台站分布基本原则及测震观测站、GNSS观测站的初勘标准,选择地质构造、岩性结构、地形地貌、环境、供电、通信、交通、背景噪声等符合要求的场址,完成了那曲测震观测... 以西藏那曲地区地震监测观测站实地选址勘察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台站分布基本原则及测震观测站、GNSS观测站的初勘标准,选择地质构造、岩性结构、地形地貌、环境、供电、通信、交通、背景噪声等符合要求的场址,完成了那曲测震观测站拟新建8个点位的初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监测能力提升 场址勘察 初勘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云平台的容灾系统在西藏地震灾备中心的设计应用
12
作者 李佳辑 次仁央姬 和枫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建设地震容灾系统是目前解决地震监测预警数据安全问题,维护地震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西藏自治区地震台网数据和业务系统缺乏完整有效灾备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存在安全漏洞和灾害风险的实际需求,采用Vmware虚拟云技术,基... 建设地震容灾系统是目前解决地震监测预警数据安全问题,维护地震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西藏自治区地震台网数据和业务系统缺乏完整有效灾备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存在安全漏洞和灾害风险的实际需求,采用Vmware虚拟云技术,基于“云管平台+超融合架构”的超融合平台,构建了一套连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数据中心与林芝数据中心之间的容灾系统方案,达到等保三级及信息系统灾难恢复5级以上的灾备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虚拟云 容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震定位──一种使用单纯形优化的非线性方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珠 丁志峰 +1 位作者 易桂喜 王建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引用了Prugger等提出的一种先进定位技术,其特点是:(1)采用观测到时平均值和计算平均值之和,作为发震时刻的参考值来进行时间残差的计算,保证了真正的残差最小的获取;(2)采用更适宜于定位使用的时间残差的L1范数统... 引用了Prugger等提出的一种先进定位技术,其特点是:(1)采用观测到时平均值和计算平均值之和,作为发震时刻的参考值来进行时间残差的计算,保证了真正的残差最小的获取;(2)采用更适宜于定位使用的时间残差的L1范数统计;(3)使用单纯形优化法直接送代地寻查残差极小,不要求偏微商的计算,避免了矩阵反演,适宜于任何速度模型和任何台网分布,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求解震源位置(λ,,h);(4)发震时刻另行求出,避免了深度和发震时刻间的折中变化,这些突出的特点使我们在台网稀疏的条件下,选择它来进行西藏地震的精确定位。本文对该方法就西藏流动台网和固定台网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了数值试验,并对项目实施期间记录到的部分地震和以前的几个有质疑的地震进行了震源参数的实际修定.震源位置误差估计小于3km.震源深度大于40km的地震,似乎有平行于青-川-滇弧形构造带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地震定位 单纯形优化法 震源位置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西藏当雄6.6级地震烈度与震害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英情 非明伦 +3 位作者 李西 张彦琪 郭春明 李海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75-584,共10页
在西藏地区首次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西藏当雄6.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烈度与震害特征,并与川滇地区同级、同类地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各烈度区面积介于川滇两次同级地震之间... 在西藏地区首次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西藏当雄6.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烈度与震害特征,并与川滇地区同级、同类地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各烈度区面积介于川滇两次同级地震之间,等震线形态特征与其地震地质背景相适应;震害具有直接经济总损失偏低、工程结构的经济损失比例较小等特点,反映了西藏震区的人文经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地震 地震地质背景 地震烈度 震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新强 陈宇坤 +3 位作者 高武平 吴今生 冉华 曹忠权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第1期77-84,共8页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6.8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民房破坏。本文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基础上,对灾区民房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民房的震害特点、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提出了西藏...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6.8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民房破坏。本文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基础上,对灾区民房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民房的震害特点、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提出了西藏民居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民居抗震中的概念设计。根据相应的抗震措施和原则,在不增加太多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 西藏民居 概念设计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扎申地区近期地震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马陵 才培拉姆 华卫 《华南地震》 2002年第2期24-31,共8页
根据西藏谢通门—申扎地区近期的地震活动 ,以多种地震学方法分析了该区未来地震活动特点 。
关键词 谢通门一扎申地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序列 趋势预测 区域地质构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_S5.6地震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小七 索仁 +1 位作者 王俊 曹华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7,共7页
主要研究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发震构造等;利用震中附近600km范围内台站测定参数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较一致,且与通过现场考察的发震断层走向具有一致... 主要研究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发震构造等;利用震中附近600km范围内台站测定参数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较一致,且与通过现场考察的发震断层走向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冈底斯山—拉萨块体内部,断裂为NNW向,主要受张应力作用产生左旋走滑正断层活动。此外还分析了震前地震学条带异常特征,结束表明,震前1年出现NW向条带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该地区今后地震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玛西南5.6级地震 地震参数 地震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及地震烈度初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军龙 贡秋卓玛 +4 位作者 次仁多吉 索朗南杰 张建龙 孙国涛 司金罗布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2021年西藏双湖M_(s)5.8地震地表破裂和烈度参数,对中强地震的地震灾害评价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野外调查发现,2021年11月30日西藏双湖5.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申亚扎地村附近,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Ⅶ度.其宏观震... 2021年西藏双湖M_(s)5.8地震地表破裂和烈度参数,对中强地震的地震灾害评价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野外调查发现,2021年11月30日西藏双湖5.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申亚扎地村附近,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Ⅶ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受到断裂控制.地表破裂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相吻合,表明地震的直接成因是藏中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吴如错盆地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这次地震产生了清晰的地表破裂,对于研究震级和破裂长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吴如错 地震烈度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震台网检测能力与定位能力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郝春月 索仁 +2 位作者 才培拉姆 尚荣波 郑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年第6期73-76,共4页
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台网的记录,对现有台站的检测能力和定位能力进行了评估,再把“十五”计划增加的台站加入西藏地震台网,估算了该区新台网的检测能力和定位能力。
关键词 检测能力 定位能力 西藏地震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数据约束的2021年西藏比如M_(W)5.8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及库仑应力变化
20
作者 于书媛 张国宏 +4 位作者 张迎峰 丁娟 张建龙 范晓冉 王绍俊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0-1202,共13页
文中运用D-InSAR技术获取的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县M_(S)6.1地震的同震形变场显示:升、降轨LOS向同震位移场的长轴为NE向,其中最大抬升量和沉降量分别约为5cm和6cm;在此基础上,基于Okada模型反演断层面的精细滑动分布特征。反演结果表... 文中运用D-InSAR技术获取的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县M_(S)6.1地震的同震形变场显示:升、降轨LOS向同震位移场的长轴为NE向,其中最大抬升量和沉降量分别约为5cm和6cm;在此基础上,基于Okada模型反演断层面的精细滑动分布特征。反演结果表明近场残差得到有效控制,其中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228°,为SE倾向断层,宏观震中位于(31.94°N,92.87°E),矩震级为M_(W)5.8,平均滑动角为-56.42°,最大滑动量达0.2m,倾角为55°。最后,运用Column33软件计算以反演断层为接收断层的不同深度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比如地震震中附近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降,深部断层滑动量很小。后续地震事件通常发生在5~15km深度,这与相应深度的应力增加区域一致;以班公湖-怒江断裂和聂荣北断裂为接收断层的应力变化显示,比如地震在2条断裂的部分区域产生了应力加载,库仑破裂应力值ΔCFS>0.01MPa,需要引起关注。结合地表形变观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比如M_(W)5.8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E向隐伏次级断裂,位于班公湖-怒江断裂带西段北侧,断裂活动方式以正断为主,兼具少量走滑分量,发震断层与主断层的关系需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如地震 INSAR 同震形变场 断层滑动 静态库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