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东南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其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光祖
田睿
周尧治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76-289,共14页
为进一步研究相同气候格局在不同位置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并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位置在相同气候格局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可能产生的响应奠定基础,为高山植被保护工作提供帮助,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研究提供数据...
为进一步研究相同气候格局在不同位置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并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位置在相同气候格局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可能产生的响应奠定基础,为高山植被保护工作提供帮助,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高程影像、气候数据、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获得帕隆藏布流域与察隅河流域1971-2020年的气候变化数据与1989-2020年连续完整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NDVI数据。通过分析两流域NDVI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气候变化对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帕隆藏布流域与察隅河流域植被NDVI均呈整体上升趋势,且均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2019年达到最小值,帕隆藏布与察隅河流域植被NDVI呈现增长的位置均位于海拔较低且地形遮蔽的环境。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与降水量之间呈现出现显著的降水滞后性,同时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到风速尤其是冬春季风速极显著的负面影响。察隅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受年均温度及七月最低温的影响。帕隆藏布流域植被覆盖增长情况小于察隅河流域,并且帕隆藏布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对除降水外的气候因子的响应均小于察隅河流域。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气候条件背景下,两流域毗邻且之间由高大山脉阻隔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变化情况整体均为上升趋势,但较靠近海洋位置的察隅河流域内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明显,而由高大山体阻挡且较靠近青藏高原腹部的帕隆藏布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除对降水的需求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均小于较靠近海洋位置的察隅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气候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昌胜
屈兴乐
+5 位作者
任毅华
孙凯歌
方江平
郑都
向军
罗大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6-1762,共7页
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气候监测,在研究区域内架设标准自动气象站获取观测数据,分析雅尼湿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1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年均辐射总量为7474.25 MJ·m^(-2),近地面年净辐射量为3507.83 MJ...
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气候监测,在研究区域内架设标准自动气象站获取观测数据,分析雅尼湿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1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年均辐射总量为7474.25 MJ·m^(-2),近地面年净辐射量为3507.83 MJ·m^(-2),日均大于0 MJ·m^(-2),光合有效辐射量为11410.39 mol·m^(-2),其中夏季辐射量、近地面年净辐射量和光合有效辐射量分别为2260.91 MJ·m^(-2)、1249.94 MJ·m^(-2)和3483.62 mol·m^(-2)。观测期间年总辐射量超过6300 MJ·m^(-2),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与稳定度为A级。湿地区域近地面年均气温为10.09℃,以8月气温最高,平均值17.39℃;1月气温最低,平均值1.19℃;近地面气温整体呈现增温趋势,气温增高速率为0.18℃·a^(-1)。年均降水量470.1 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量为258.9 mm,冬季(1—2、12月)降水量仅15.03 mm。年平均风速为5.8 m·s^(-1),1—6月风速较大,日平均风速最大可达7.38 m·s^(-1),7—9月风速较小,最小日平均风速为4.3 m·s^(-1);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占全年天数的85.4%。土壤温度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相对稳定,0~40 cm的土壤年均温度为13.38℃;2月中旬至9月中旬土壤吸收热量为主,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土壤释放热量。各年平均空气含氧百分比在83.5%~87.8%,空气含氧呈降低趋势,降幅为2.0%·a^(-1),冬季高于夏季。雅尼湿地区域具有较高的太阳辐射量和光能资源,热量水平较高,降雨量及湿润度表明该区处于半湿润区;气温年较差增大,暖湿化过程明显,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尼湿地
太阳辐射
温度
湿度
气候特征
原文传递
乔木树种生物量研究文献分析
3
作者
张瑞文
刘昌胜
罗大庆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8期14-17,22,共5页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1~2021年有关生物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物量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11年,该阶段年发文量平...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1~2021年有关生物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物量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11年,该阶段年发文量平稳上升;第二阶段为2012~2015年,此阶段年发文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第三阶段为2015年至今,年发文数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研究机构分析得出,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多是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量的树种进行了不同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在日益增多,生物量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国内对于生物量研究的热度不再高涨,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生物量的发展,为进一步研究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和评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研究进展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东南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其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光祖
田睿
周尧治
机构
西藏
农牧学院高原
生态
研究所
西藏
林芝高山森林
生态
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高寒植被生态安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西藏
高原森林
生态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76-289,共14页
文摘
为进一步研究相同气候格局在不同位置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并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位置在相同气候格局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可能产生的响应奠定基础,为高山植被保护工作提供帮助,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高程影像、气候数据、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获得帕隆藏布流域与察隅河流域1971-2020年的气候变化数据与1989-2020年连续完整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NDVI数据。通过分析两流域NDVI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气候变化对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帕隆藏布流域与察隅河流域植被NDVI均呈整体上升趋势,且均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2019年达到最小值,帕隆藏布与察隅河流域植被NDVI呈现增长的位置均位于海拔较低且地形遮蔽的环境。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与降水量之间呈现出现显著的降水滞后性,同时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到风速尤其是冬春季风速极显著的负面影响。察隅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受年均温度及七月最低温的影响。帕隆藏布流域植被覆盖增长情况小于察隅河流域,并且帕隆藏布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对除降水外的气候因子的响应均小于察隅河流域。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气候条件背景下,两流域毗邻且之间由高大山脉阻隔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变化情况整体均为上升趋势,但较靠近海洋位置的察隅河流域内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明显,而由高大山体阻挡且较靠近青藏高原腹部的帕隆藏布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除对降水的需求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均小于较靠近海洋位置的察隅河流域。
关键词
气候变化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气候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昌胜
屈兴乐
任毅华
孙凯歌
方江平
郑都
向军
罗大庆
机构
西藏
农牧学院高原
生态
研究所
林芝市林业和草原局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6-1762,共7页
基金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监测监控工程、西藏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监测和高寒植被生态安全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气候监测,在研究区域内架设标准自动气象站获取观测数据,分析雅尼湿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1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年均辐射总量为7474.25 MJ·m^(-2),近地面年净辐射量为3507.83 MJ·m^(-2),日均大于0 MJ·m^(-2),光合有效辐射量为11410.39 mol·m^(-2),其中夏季辐射量、近地面年净辐射量和光合有效辐射量分别为2260.91 MJ·m^(-2)、1249.94 MJ·m^(-2)和3483.62 mol·m^(-2)。观测期间年总辐射量超过6300 MJ·m^(-2),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与稳定度为A级。湿地区域近地面年均气温为10.09℃,以8月气温最高,平均值17.39℃;1月气温最低,平均值1.19℃;近地面气温整体呈现增温趋势,气温增高速率为0.18℃·a^(-1)。年均降水量470.1 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量为258.9 mm,冬季(1—2、12月)降水量仅15.03 mm。年平均风速为5.8 m·s^(-1),1—6月风速较大,日平均风速最大可达7.38 m·s^(-1),7—9月风速较小,最小日平均风速为4.3 m·s^(-1);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占全年天数的85.4%。土壤温度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相对稳定,0~40 cm的土壤年均温度为13.38℃;2月中旬至9月中旬土壤吸收热量为主,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土壤释放热量。各年平均空气含氧百分比在83.5%~87.8%,空气含氧呈降低趋势,降幅为2.0%·a^(-1),冬季高于夏季。雅尼湿地区域具有较高的太阳辐射量和光能资源,热量水平较高,降雨量及湿润度表明该区处于半湿润区;气温年较差增大,暖湿化过程明显,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雅尼湿地
太阳辐射
温度
湿度
气候特征
Keywords
Yanni wetland
solar radiation
temperature
humidity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4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乔木树种生物量研究文献分析
3
作者
张瑞文
刘昌胜
罗大庆
机构
西藏
农牧学院高原
生态
研究所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8期14-17,22,共5页
文摘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1~2021年有关生物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物量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11年,该阶段年发文量平稳上升;第二阶段为2012~2015年,此阶段年发文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第三阶段为2015年至今,年发文数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研究机构分析得出,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多是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量的树种进行了不同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在日益增多,生物量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国内对于生物量研究的热度不再高涨,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生物量的发展,为进一步研究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和评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物量
研究进展
文献计量分析
Keywords
biomass
research progress
bibliometric analysis
分类号
S757.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东南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其影响的对比研究
张光祖
田睿
周尧治
《高原农业》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气候特征
刘昌胜
屈兴乐
任毅华
孙凯歌
方江平
郑都
向军
罗大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3
乔木树种生物量研究文献分析
张瑞文
刘昌胜
罗大庆
《绿色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