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坡敷设管道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1
作者 韩雪龙 魏凯 +4 位作者 李玉坤 徐国庆 席有强 郭永 周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山体滑坡是威胁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横坡敷设的管道最易受到滑坡影响发生破坏,研究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极为重要。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管道变形非线性和土体抗力物理非线性,建立横坡敷设管道力学模型,推... 山体滑坡是威胁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横坡敷设的管道最易受到滑坡影响发生破坏,研究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极为重要。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管道变形非线性和土体抗力物理非线性,建立横坡敷设管道力学模型,推导管道挠度、轴向应力及Mises应力解析表达式,并对工程算例进行分析,得到管道的力学响应规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山体和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和理论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并分析了坡面凹凸程度对管道力学响应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区域内横坡敷设管道在主滑面处挠度最大,处在滑坡边界附近和主滑面的管道易发生破坏;坡面凹陷程度的增加会使管道挠度和Mises应力的峰值先减小再增大;凸起坡面内横坡敷设管道产生的最大挠度和受到的峰值Mises应力较平面坡体更小,敷设埋地管道时应尽可能避开凹陷区域。根据坡面凹凸程度对管道力学响应规律的影响,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引入形状修正公式,建立了考虑坡面形状的Mises应力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管道 横坡敷设 力学响应规律 凹凸程度 挠度 山体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长输管道电力系统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的探讨
2
作者 王冠霖 李岚鑫 《管道保护》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智能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已成为提升质量与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西部长输管道输油气站场现有的供电架构,深入分析了移动储能装置的应用优势,并对其改善现...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智能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已成为提升质量与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西部长输管道输油气站场现有的供电架构,深入分析了移动储能装置的应用优势,并对其改善现有电力系统的潜力及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同时结合微电网架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储能单元为核心、可广泛应用的结构模型,为推动类似应用场景中的能源配置及高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光伏发电 移动储能 备用电源 电能质量 能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然气管道管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3
作者 黄慧杰 孙旭 +2 位作者 迪娜尔·波拉提 刘巍俊 郭珍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天然气管道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管道输差问题,而管存量的计算误差是影响输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准确计算天然气管道管存量,以西气东输乌石化支线天然气管道为例,应用管存计算基本公式及天然气管道流动水力、热力方程对稳态管存量进行微元... 天然气管道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管道输差问题,而管存量的计算误差是影响输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准确计算天然气管道管存量,以西气东输乌石化支线天然气管道为例,应用管存计算基本公式及天然气管道流动水力、热力方程对稳态管存量进行微元段优化计算,提出一种分段稳态管存计算方法,通过SPS和TGNET两款仿真软件进行解法验证,并考察上游压力、温度变化对输气管道管存、稳态恢复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范围小,不会对管存产生显著影响,而压力对管存影响较大,压力变化幅度为23.2%,对应的管存变化幅度为28.72%;恢复时间随首站温度和压力的瞬态变化幅度增大而增加,不利于现场进行稳态管存值计算采样,最大恢复时间为112.3 h。设定恢复时间为2 h和3 h后进行管存计算,首站压力变化下与稳态管存计算结果误差最大为6.8%,首站温度变化下的误差最大为1.5%。该研究结果可为管存计算方法研究和现场管存采样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管存 分段稳态计算 SPS TG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长输管道智能巡护的思考
4
作者 胡江锋 《管道保护》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传统巡护方式效率低、智能化手段利用不足等问题,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管道沿线地形地貌与社会环境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风险类型及应用场景的智能巡护思路,并明确了智能巡护目标:实现风险完全受控;高风险或关键点全时域...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传统巡护方式效率低、智能化手段利用不足等问题,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管道沿线地形地貌与社会环境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风险类型及应用场景的智能巡护思路,并明确了智能巡护目标:实现风险完全受控;高风险或关键点全时域、全空域智能感知;巡护整体资源投入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百千米人/车巡护资源工效大幅提升。基于管道线路风险综合分析评价方法,针对典型风险场景,确定了智能巡护管控关键要素,明确了智能巡护设施适配的硬件与软件,并针对不同级别风险管道提出了智能巡护的落实措施及验证方法。通过分场景采用不同的智能巡护技术,可以实现管道风险的精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智能巡护 光纤预警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CGAN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田野 张杰 +2 位作者 陈海艳 高富超 高涛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油气管道定期检测评价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手段,漏磁内检测技术是管道完整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管道漏磁检测获得样本数据的成本高昂,需要数据增强的方式对数据集进行有效扩充。为了解决原始漏磁数据增强过程中数据生成质量... 油气管道定期检测评价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手段,漏磁内检测技术是管道完整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管道漏磁检测获得样本数据的成本高昂,需要数据增强的方式对数据集进行有效扩充。为了解决原始漏磁数据增强过程中数据生成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卷积对抗网络数据增强方法。首先,将原始的漏磁数据经过处理生成漏磁图像,然后将传统的生成对抗网络与深度卷积相结合(DCGAN)并改进,进行数据增强,得到改进后的DCGAN网络。与传统数据增强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网络训练样本的数量,提高了生成数据的质量。利用该方法进行训练得到的图像与原始漏磁图像按一定比例共同作为数据集带入卷积神经网络CNN中,训练后的管道缺陷识别准确率比仅使用原始图像进行训练后的结果提升了3.9%,有效地提高了管道缺陷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内检测 深度卷积对抗网络(DCGAN) 卷积神经网络(CNN)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
6
作者 尹利强 曾志华 +2 位作者 王丽 胥杰 李耀旭 《石油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水平定向钻穿越具有工期短、投资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定向钻设备能力、施工控向、破碎地层防漏浆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逐渐应用于山体穿越。以某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 水平定向钻穿越具有工期短、投资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定向钻设备能力、施工控向、破碎地层防漏浆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逐渐应用于山体穿越。以某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分析狭窄山谷地区定向钻穿越施工场地布置、定向钻“多接一”设计、大埋深山体定向钻控向措施、定向钻穿越破碎围岩处置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大埋深长距离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定向钻穿越 长距离 大口径 多接一设计 控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的探讨
7
作者 王柏盛 丁城峰 +1 位作者 陈熙 蒲江 《全面腐蚀控制》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生产生活对天然气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气由于其固有特性,主要通过管道进行传输,这使得天然气管道产业得到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庞大的天然气供应系统。为了保证城市安全生产运行以及居民生活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生产生活对天然气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气由于其固有特性,主要通过管道进行传输,这使得天然气管道产业得到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庞大的天然气供应系统。为了保证城市安全生产运行以及居民生活需求,必须要加强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工作。在使用管道输送天然气过程中,增强天然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确保为天然气用户提供持续且稳定供气;此外,由于天然气在运输途中会有较大损耗,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变得尤为关键。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与讨论天然气运输过程中的节能措施,旨在确保天然气安全运输的同时,降低其运输成本与损耗,从而保障天然气用户能够稳定地使用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节能降耗 技术措施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架构分析
8
作者 高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05-008,共4页
这篇文章主要以长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架构为中心展开论述。讲述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在长输油气管道SCADA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与记录,并对管道运行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其中对长输油气管道SCADA的各个系统架构进行剖析,主要有... 这篇文章主要以长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架构为中心展开论述。讲述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在长输油气管道SCADA中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与记录,并对管道运行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其中对长输油气管道SCADA的各个系统架构进行剖析,主要有硬件架构,通信系统,软件架构等。此外,还结合了油气管道的相关案例,展现了SCADA系统在该工程中的作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长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相关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油气管道 SCADA系统架构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管道应急抢修工艺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强 闵希华 +1 位作者 李鹏 陶志江 《石油规划设计》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西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落差大、起伏多,在发生泄漏事故停输时存在高静压区管段抢修作业难的问题。对西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高静压区管段泄漏事故应急抢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上坡段管道和下坡段管道分别进行了分析。为了在发生事故时及时、... 西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落差大、起伏多,在发生泄漏事故停输时存在高静压区管段抢修作业难的问题。对西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高静压区管段泄漏事故应急抢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上坡段管道和下坡段管道分别进行了分析。为了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油品损失和环境污染,提出了增加站内回流工艺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管道 高静压区 抢修 回流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原油管道降凝剂工业性试验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峰 邱姝娟 +4 位作者 闵希华 陶志江 伍奕 庞贵良 毛国承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9年第2期4-6,15,共4页
西部原油干线管道(鄯善-兰州)是目前国内第一条以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室内模拟实验和工艺计算为依据而进行设计的长输原油管道(以加热输送为前提)。文中在借鉴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管道实际,分别考虑了试验输量(输入)、热油温度场的... 西部原油干线管道(鄯善-兰州)是目前国内第一条以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室内模拟实验和工艺计算为依据而进行设计的长输原油管道(以加热输送为前提)。文中在借鉴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管道实际,分别考虑了试验输量(输入)、热油温度场的建立、停输、启停炉等各方面因素,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工业性试验方案。主要包括进管原油的基本物性及其对降凝剂感受性的室内跟踪试验、常温输送现场物性测试、加热输送现场物性测试和降凝剂改性处理顺序输送工业性试验,为该试验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管道 降凝剂 工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工艺安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通林 陈俊文 +8 位作者 庞帅 汤晓勇 花争立 李玉星 李天雷 邱淑娟 边江 李科 吴琼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利用管道输送氢气是较为经济的中长距离氢能储运模式。相比新建纯氢管道或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利用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具有灵活利用管道资产、促进氢能高效利用、完善能源替代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新建氢气管道的实践运行,... 利用管道输送氢气是较为经济的中长距离氢能储运模式。相比新建纯氢管道或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利用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具有灵活利用管道资产、促进氢能高效利用、完善能源替代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新建氢气管道的实践运行,但尚未大规模开展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的研究。基于氢气与天然气特性比对,梳理了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的评价技术要点,开展了运行压力、介质流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现行国外标准规范通过限制环向应力改输氢气管道以进一步提高管道安全性,但可能降低管道的最高运行压力;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后需关注:提高介质流速应重视杂质控制、站场插入式仪表涡激振动等问题;氢气泄漏后的潜在影响范围有所缩小,站场外部防火间距评价与调整还需开展系统论证;管道放空系统热辐射范围减小,放空系统的爆燃、爆轰风险应予以控制。研究成果为后续在役天然气管道改输氢气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在役天然气管道 改输 工艺安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焊机在油气管道焊接领域的性能现状与发展需求——某管道公司的焊机定检和智能化改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惠文颖 《焊接技术》 2021年第2期96-99,共4页
电弧焊机作为油气管道焊接施工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在焊接质量管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油气管道的焊接作业现场大部分位于野外,采用电弧焊方法进行焊接,其施工所需的焊接工艺种类较多,电弧焊机品种多。目前在用的绝大部分... 电弧焊机作为油气管道焊接施工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在焊接质量管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油气管道的焊接作业现场大部分位于野外,采用电弧焊方法进行焊接,其施工所需的焊接工艺种类较多,电弧焊机品种多。目前在用的绝大部分电弧焊机不具备焊接过程参数记录、采集和传输功能,不便于对焊接工序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记录。为提高油气管道焊接质量的稳定性,便于对焊接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满足焊接质量可追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焊机 油气管道 焊机定检 智能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成品油管道输油泵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明 胡旭 +1 位作者 朱英斌 马存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西部成品油管道苏尔寿泵配套的原8B1HH机械密封故障频发,为解决该机械密封不足,结合最新设计理念提出了双端面机械密封,在不改变原冲洗泄漏报警系统前提下,内密封失效后外密封发挥作用,确保输送介质无泄漏,提升机械密封可靠性。为此设... 西部成品油管道苏尔寿泵配套的原8B1HH机械密封故障频发,为解决该机械密封不足,结合最新设计理念提出了双端面机械密封,在不改变原冲洗泄漏报警系统前提下,内密封失效后外密封发挥作用,确保输送介质无泄漏,提升机械密封可靠性。为此设计研发了8648VRS+SBXP双端面机械密封,并经工厂和工业性现场试验验证。此机械密封结构配合环仅参与旋转,消除了密封圈滑动补偿卡滞,波纹管和弹簧保持补偿环贴合追随,结构更合理、轴窜适应性更强;升级补偿环配合环材质为SiC及CARBON+DUPLEXS.S+ALLOYK-500,SBXP外密封配合环补偿环无需冲洗,干摩擦状态下长周期稳定运行,工业性现场试验数据预测密封寿命超过25000 h。该机械密封完全适合西部成品油管道运行工况,建议逐步推广应用以代替原8B1HH机械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泵 双端面机械密封 配合环 补偿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磁技术的管道应力解析方法研究
14
作者 田野 陈海艳 +3 位作者 阙永彬 高涛 王国庆 耿浩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油气管道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管道的受力状态是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对管道应力的有效检测可以预知管道破坏的风险。以铁磁性材料微观磁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应力与材料剩磁场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剩磁与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油气管道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管道的受力状态是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对管道应力的有效检测可以预知管道破坏的风险。以铁磁性材料微观磁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应力与材料剩磁场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剩磁与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不同应力作用下铁磁性材料的剩磁效应进行了解析。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应力与剩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应力与剩磁信号之间具有线性对应关系,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随应力增大而偏移,在较低应力范围内,剩余磁场强度随应力增大而增大,之后随应力增大呈线性下降趋势,剩磁随应力的变化趋势存在一个反转点。通过对管道材料进行受力拉伸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剩磁效应 管道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管道工程HSE一体化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臣 李健 +1 位作者 贾永华 林杨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9年第11期21-23,28,共4页
分析了我国管道工程项目HSE绩效管理存在问题,运用绩效管理理论,结合"PMT(业主)+PMC(监理)+EPC(施工总承包方)"一体化模式及西部管道工程,阐述了HSE一体化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管道工程 HSE管理 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管道工程HSE一体化组织管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臣 李健 +1 位作者 贾永华 林杨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年第2期9-11,共3页
分析了我国管道工程项目HSE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业主为核心、EPC为主体、PMC为业主的延伸和细化的西部管道工程HSE一体化总体组织结构。
关键词 西部管道 HSE 一体化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422mm X80管道基于裂纹驱动力的应变承载能力研究
17
作者 李锴 张杰 +3 位作者 吕志阳 王旭 张圣柱 多英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管道运输是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研究D1422mm X80管道在裂纹驱动力作用下的应变承载能力。结合管道焊接接头结构特征,构建含缺陷管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裂纹几何尺寸、载荷条件、材料性能以及裂纹... 管道运输是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研究D1422mm X80管道在裂纹驱动力作用下的应变承载能力。结合管道焊接接头结构特征,构建含缺陷管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裂纹几何尺寸、载荷条件、材料性能以及裂纹位置对管道极限应变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长度的增加和内压载荷的增大均会降低管道的应变承载能力,且焊缝焊趾裂纹相较于焊缝中心裂纹对管道安全服役的威胁更大。此外,管道应变承载能力随着材料应变硬化指数、焊缝与管道的匹配强度和热区匹配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重点关注焊缝焊趾裂纹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管道的应变承载能力,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能力 焊接接头 裂纹驱动力曲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电磁的管道裂纹内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野 陈海艳 +3 位作者 胡江锋 李坤 张杰 许小蓓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0,78,共9页
为解决管道裂纹在线检测评价的难题,基于平衡电磁检测的技术原理,建立管道表面电磁场和裂纹仿真计算模型,设计研制了Φ1219 mm管道平衡电磁内检测系统,制作含裂纹标样管并开展了牵拉试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管道裂纹引起的电磁场畸变会... 为解决管道裂纹在线检测评价的难题,基于平衡电磁检测的技术原理,建立管道表面电磁场和裂纹仿真计算模型,设计研制了Φ1219 mm管道平衡电磁内检测系统,制作含裂纹标样管并开展了牵拉试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管道裂纹引起的电磁场畸变会引起平衡电磁传感器中电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变化,不同角度裂纹产生的信号相位规律不同。对于轴向裂纹,裂纹长度与电压信号峰谷间距正相关;对于环向裂纹,裂纹长度与检测到电压信号的探头数量和探头间距相关;感应电压信号幅值与裂纹角度、埋藏深度、裂纹深度等裂纹形态和位置相关,通过以上特征可以有效实现阈值内全角度裂纹的识别和量化。通过预制含裂纹标样管的牵拉试验和对比分析,验证了平衡电磁内检测系统在2 m/s的检测速度下有较好检测性能的结论,管体及环焊缝裂纹的检出率和量化精度基本满足预期性能指标要求,低速下阈值内裂纹检出率可达91.67%,可信度为90%的条件下,环焊缝裂纹长度量化精度在±10 mm以内、深度精度在±3 mm以内,研究结果可为管道环焊缝裂纹检测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电磁技术 管道裂纹 内检测 牵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技术在天然气管道安全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野 赵敏 +3 位作者 李坤 杨光 王晓航 刘哲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1期27-33,42,共8页
基于光纤光栅的管道安全监测技术具有本质安全和无电磁干扰等优点,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文中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技术现状,对不同安装方式的FBG传感器实现原理、主要参数及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超弱光纤光栅传感阵列... 基于光纤光栅的管道安全监测技术具有本质安全和无电磁干扰等优点,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文中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技术现状,对不同安装方式的FBG传感器实现原理、主要参数及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超弱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FBG传感的管道安全监测技术研究难点和发展方向,为构建天然气管道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安全监测 光纤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A-XGBOOST模型的管道缺陷漏磁信号量化研究
20
作者 徐鲁帅 董绍华 +3 位作者 陈思雅 魏昊天 孙伟栋 郭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1,共7页
为提升管道漏磁检测管道缺陷深度的量化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搭建管道漏磁信号采集实验平台,开展管道漏磁内检测牵拉实验,提取120组管道内外部缺陷的三轴漏磁信号。建立基于AOA-XGBOOST的管道漏磁检测缺陷深度预测模... 为提升管道漏磁检测管道缺陷深度的量化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搭建管道漏磁信号采集实验平台,开展管道漏磁内检测牵拉实验,提取120组管道内外部缺陷的三轴漏磁信号。建立基于AOA-XGBOOST的管道漏磁检测缺陷深度预测模型,使用BPNN、SVR、XGBOOST模型作为对照组进行验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AOA-XGBOOST模型对漏磁内检测信号量化精度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可解决漏磁内检测信号的管道缺陷深度量化难题,有效提升管体状态检测精度。研究结果可为管道漏磁检测信号的智能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缺陷深度量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