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考古中的DNA分析技术概况 被引量:2
1
作者 申万祥 姚默 +3 位作者 赵兵 崔超 巩江 倪士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生物考古中的古DNA提取、污染鉴别、防止降解、PCR扩增分析、测序等方面的技术做了简要概述,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古DNA分析技术的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 生物考古 分子生物学 古DNA 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及测定中药吴茱萸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艳妮 张宁 +3 位作者 王翠玲 刘竹兰 王征 刘建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7,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药吴茱萸中生物胺的方法。以丹磺酰氯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色谱柱SHIMADZU-C18(150 mm×4.6 mm×5μm)进行测定,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药吴茱萸中生物胺的方法。以丹磺酰氯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色谱柱SHIMADZU-C18(150 mm×4.6 mm×5μm)进行测定,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34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10种常见生物胺在45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生物胺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9),精密度RSD〈2%,回收率在91.87%~101.35%之间,重现性RSD〈8%。结果表明,吴茱萸叶中含有7种生物胺,枝中含有4种,果中含有5种。这是首次发现在中药吴茱萸中存在生物胺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吴茱萸 衍生化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全息理论研究概况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一飞 倪士峰 +6 位作者 巩江 王露 梁晋如 赵婷 郝保华 陈千良 赵桂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32-34,共3页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文章就生物全息理论在中医学、中药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些介绍。
关键词 生物全息论 整体观 中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全异株植物瘿椒树(省沽油科)的传粉生物学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文 刘文哲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从开花动态、传粉昆虫、花的形态结构、繁育系统、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 Oliv.)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瘿椒树是典型的雄全异株植物,两性花中含有功能性花粉,且自交亲和,但雄花花粉活... 从开花动态、传粉昆虫、花的形态结构、繁育系统、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 Oliv.)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瘿椒树是典型的雄全异株植物,两性花中含有功能性花粉,且自交亲和,但雄花花粉活力和萌发力是两性花的10倍以上。雄株和两性植株具有相同开花物候期,花期均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单花期为4-5天,雄花和两性花的5枚花药开裂的不同步性明显延长了散粉时间。两性花雌蕊先熟,柱头可授性较长。具有适应风媒和虫媒传粉的花部特征。传粉昆虫主要为蜜蜂科(Apidae)和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访花高峰期为8:30-10:30。维持瘿椒树雄全异株的可能机制是:雄株总体上增加了异交花粉的数量和质量;两性花的雄蕊为该物种提供了繁殖保障,同时为传粉者提供了报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全异株 开花动态 维持机制 传粉机制 瘿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的第六感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申万祥 高昂 +6 位作者 崔超 巩江 杨柳 马嘉悦 滕宁宁 姚默 倪士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8期127-128,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第六感的定义、认知误区及存在的科学性等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以期为人们正确认识及利用第六感提供资料。
关键词 生物 第六感 认识误区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常见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丹 巩江 +6 位作者 高昂 曹梦晔 陈晔丹 赵婷 路锋 李易非 倪士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3期63-64,66,共3页
检索大量文献基础上,对食物中常见生物碱的种类、主要活性及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生物碱 生物活性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草属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坤 巩江 +4 位作者 倪士峰 赖智捷 路锋 侯恩太 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34-7335,共2页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苦草的生物学特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等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的心灵感应浅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璐 姚默 +4 位作者 赵兵 高昂 于烽 巩江 倪士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2期14-16,共3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心灵感应现象的可能机理、实验研究等内容,为心理学和中医现代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心灵感应 机理 实验研究 心理学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膨化技术及其养生意义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明 巩江 +5 位作者 高昂 巩丹青 侯恩太 路锋 倪士峰 崔延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77-19578,19673,共3页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就现在国内常用的各种膨化技术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简述了膨化食品的养生价值及隐患,为全民保健提供了科学资料。
关键词 膨化技术 类型 原理 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蛞蝓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0
作者 贾凯 李娜 +6 位作者 高昂 贾旭 王明 赵鹏辉 张新刚 屈月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47-7048,7063,共3页
综述了蛞蝓的种类、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蛞蝓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鉴定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昂 李鑫 +5 位作者 赵兵 李文婧 陈国权 王科钦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097-4098,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木材鉴别技术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木材 鉴定技术 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的方向—标准化栽培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祁峰 岳云 +2 位作者 熊春蓉 李城德 李忠虎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开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是提升我国马铃薯产业的主要措施,详细分析制约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原因,从管理、科技两个层面提出了今后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加快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标准化的步伐在工作目标上要明确"三个服务&q... 开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是提升我国马铃薯产业的主要措施,详细分析制约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原因,从管理、科技两个层面提出了今后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加快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标准化的步伐在工作目标上要明确"三个服务",工作方法上强化"三个结合",工作重点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 标准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药用地衣的种质资源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启林 房敏峰 胡正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第4期1-6,34,共7页
地衣是低等植物的重要类群,为菌藻共生体,全世界已知有500多属26 000余种,中国有232属1 766种。我国历代本草记载药用地衣约200种,著名的有石蕊、松萝等,秦岭太白山有药用地衣37种,其中常用13种。其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和地衣酸,具有抗... 地衣是低等植物的重要类群,为菌藻共生体,全世界已知有500多属26 000余种,中国有232属1 766种。我国历代本草记载药用地衣约200种,著名的有石蕊、松萝等,秦岭太白山有药用地衣37种,其中常用13种。其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和地衣酸,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及抗菌等生物活性,太白山药用地衣是陕西民间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药用地衣 种质资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苘麻的栽培及管理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旭 巩江 +6 位作者 张新刚 杨文慧 侯晓艺 高昂 陈巧利 李娜 倪士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2期51-52,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经济植物苘麻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苘麻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苘麻 栽培 管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晶与玻璃的鉴别技术研究概述
15
作者 贾旭 巩江 +6 位作者 李娜 曹梦晔 高昂 张新刚 王明 赵鹏辉 倪士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对水晶与玻璃的鉴别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准确快速鉴别水晶与玻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晶 玻璃 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制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军 田芳 +6 位作者 蒙德慈 贾旭 高昂 王明 李娜 李莉莎 倪士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总结了主要的新型制冷技术的制冷原理、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型制冷技术 农业 高效 环保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女贞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胡冬梅 陆杨 +2 位作者 房敏峰 王婧雯 文爱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物质特女贞苷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CCl4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物质特女贞苷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CCl4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小鼠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考察特女贞苷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特女贞苷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5,P<0.01),明显降低肝脏MDA含量(P<0.01),增强肝脏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其对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特女贞苷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女贞苷 CCL4 小鼠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 抗炎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苯甲酸钠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03
18
作者 王思文 巩江 +5 位作者 高昂 赵婷 骆蓉芳 王芍 倪士峰 陈千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24-16724,16846,共2页
概述了苯甲酸钠的防腐机理和毒性机理研究,并介绍了苯甲酸钠及其替代物的利用现状。
关键词 苯甲酸钠 防腐机理 药理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麦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晨 张凌珲 +5 位作者 杨柳 姚默 高昂 汪叶庭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387-20388,20392,共3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瞿麦的种属、鉴别、药理、临床应用及禁忌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 鉴别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属植物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程芳婷 李忠虎 +3 位作者 刘春艳 原超 李雪童 刘占林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地黄属(Rehmannia)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中东部及北部地区。由于地黄属植物经历了快速成种,导致其属内物种间形态性状差异较小,运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已难以准确地鉴定物种,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DN... 地黄属(Rehmannia)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中东部及北部地区。由于地黄属植物经历了快速成种,导致其属内物种间形态性状差异较小,运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已难以准确地鉴定物种,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DNA条形码技术为快速、准确地鉴别物种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选用3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片段(trn L-trn F、trn M-trn V和trn S-trn G)及核基因ITS片段,运用PWG-distance和TreeBuilding两种方法对地黄属5个物种75个个体进行了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叶绿体DNA片段或核基因ITS片段对地黄属物种的鉴别率较低(0%~20%),组合的叶绿体DNA片段分辨能力虽然高于单个DNA片段,但并不能将地黄属5个物种完全区分开;trn S-trn G+ITS片段组合的分辨率可达100%,能够将地黄属5个物种准确区分,与所有叶绿体DNA片段和核基因ITS片段组合(trn L-trn F+trn M-trn V+trn S-trn G+ITS)的辨别率相同,因此推荐trn S-trn G+ITS作为地黄属植物的标准条形码。此外,利用DNA条形码鉴别物种时,可采用叶绿体DNA片段和核DNA片段组合的方法来提高物种鉴定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地黄属 叶绿体DNA 核基因ITS片段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