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2
1
作者 鲁凤民 窦晓光 +1 位作者 张文宏 王福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4-938,共5页
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时代,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但血清HBV DNA消失仅提示病毒的逆转录过程被有效抑制,并不能真实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转录活性状态。另... 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时代,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但血清HBV DNA消失仅提示病毒的逆转录过程被有效抑制,并不能真实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转录活性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经过长期治疗的患者肝组织ccc DNA接近耗竭或残余静默,但因HBV DNA片段的整合,血清HBs Ag仍持续阳性。如何真实地评判肝细胞内ccc DNA的存在和转录活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血清HBV RNA为来自肝组织内ccc DNA转录体,因未能有效地转换成rc DNA,转而以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方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NAs治疗下,血清HBV RNA能够定性反映肝组织内的ccc DNA是否有转录活性。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在现有治疗手段下很难达到CHB的"完全治愈"。对此,笔者提出了从"部分治愈"、"准临床治愈"、再到"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的阶梯性提升模式,建议以ccc DNA消失或静默为基础、以HBV RNA持续阴性为依据的"部分治愈"预测NAs停药后复发或病毒学反弹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的以血清HBs Ag低水平作为"准临床治愈"标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血清HB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更需要在未来可能的真实世界的应用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RNA DNA 环状 核苷类 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