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雒丽 张浩利 +3 位作者 许永春 杨前勇 梁菁菁 欧阳晓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8-23,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护理策略,并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1日至2020年3月16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四科二病区收治的34例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型20例(...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护理策略,并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1日至2020年3月16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四科二病区收治的34例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型20例(普通组),重型/危重型14例(重/危重组)。结果34例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者20例(58.82%);主要临床表现:乏力(34/34,100.0%)、咳嗽(28/34,82.3%)、发热(24/34,70.6%)、全身酸痛(12/34,35.3%)、气喘(8/34,23.5%)、胸闷(5/34,14.7%),其中重/危重组发热、全身酸痛、气喘和胸闷的比例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呼吸频率低于重/危重组[(16±3)次·min-1比(34±4)次·min-1,t=6.240、P=0.003]。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22/34、64.7%)、D-二聚体(22/34,64.7%)、乳酸脱氢酶(LDH,16/34、47.0%)升高、淋巴细胞计数(L,14/34、41.2%)降低,其中重/危重组CRP、D-二聚体及LDH升高的比例高于普通组(均P<0.05),L降低的比例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静息状态下指血氧饱和度高于重/危重组[(96.4±2.2)%比(90.2±2.7)%,t=3.038、P=0.037]。普通组治愈率高于重/危重组(100%和71.4%,χ2=6.5、P=0.01),且住院时间短于重/危重组[(12.4±5.5)d比(19.1±8.6)d,t=2.80、P=0.009)]。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患者生命体征、氧疗、药物治疗、营养及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结论老年COVID-19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多见乏力、发热和咳嗽,实验指标多见L降低,CRP、D-二聚体和LDH升高。普通型患者治疗以抗病毒、氧疗及基础疾病的控制为主,注意患者饮食,心理干预重在倾听;重型/危重型患者加用高流量给氧、无创或有创辅助呼吸、激素、干细胞输注,重视营养治疗,心理干预重在鼓励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护理策略 回顾性分析 普通型 重型/危重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和Epi-LASIK术后1年患者视觉质量及眼内散射情况——基于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祥菲 赵明 +2 位作者 陆燕 王春红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 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1 a患者视觉质量及眼内散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眼患者95例(189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52例(103眼),去瓣Epi-LASIK组43例(86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a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SI)、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100%、20%、9%对比度的OQAS值(OV100%、OV20%、OV9%)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UCV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但两组间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BCVA与术前相比以及两组间相比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的有效系数分别为1.039和1.038,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66和1.046。术后1 a,两组患者OS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MTF cutoff和SR略高于去瓣Epi-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另外,两组患者OV100%、OV20%、OV9%值随图像对比度的降低均有依次递减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a,SMILE组中,OSI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负相关;MTF cutoff与年龄呈负相关,与SR呈正相关,而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无相关性。去瓣Epi-LASIK组中,OSI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负相关;MTF cutoff与年龄成负相关,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R呈正相关。术后1 a,SMILE组和去瓣Epi-LASIK组的手术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分别为(9.52±0.80)分和(9.26±0.99)分(总分为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眩光(1.090±0.930)分和干涩感(1.126±1.152)分的评分低于去瓣Epi-LASIK组分别为(1.490±1.200)分和(1.861±1.4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MILE与去瓣Epi-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术后患者都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视觉质量。其中患者对SMILE术后眩光和干涩感控制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致黑毛舌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棠 黄晓晖 王瑞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56-35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2020年11月16日因"胸闷、恶心伴呕吐5天余",以"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重症医学科。病程中患者精神状态、饮食、睡眠较差,入院后予补液、降糖等对症处理。11月19日转入内分泌科继续...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2020年11月16日因"胸闷、恶心伴呕吐5天余",以"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重症医学科。病程中患者精神状态、饮食、睡眠较差,入院后予补液、降糖等对症处理。11月19日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患者否认其他疾病及手术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科体检:T 36.2℃,P 117次/min,R 26次/min,BP 130/80 mmH g;口腔黏膜及舌苔均正常,其余亦未见明显异常。入科后给予补液、补钾、胰岛素降糖等对症治疗。11月20日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75 g,po,bid;磷酸西格列汀片0.1 g,po,qd降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黑毛舌 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棠 王瑞风 周翠松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以加强非布司他用药监护,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进行关联性评价及文献分析。结果患者先后2次服用非布司他...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以加强非布司他用药监护,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进行关联性评价及文献分析。结果患者先后2次服用非布司他片40 mg qd,约4周后均出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分别为2.74×10^(9)/L、0.69×10^(9)/L,均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非布司他可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该不良反应可能与免疫介导及直接毒性有关,此外,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为该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人群。临床药师在非布司他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护,尤其是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警惕该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药物安全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达格列净致多次酮症酸中毒及酮症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棠 赵珩 +1 位作者 王瑞风 周翠松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501-2503,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达格列净引起的血糖正常的酮症酸中毒的病例,患者先后4次服用达格列净片10 mg qd后出现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均经补液、胰岛素降糖等对症处理后好转。临床药师对该病例进行关联性评价及文献分析,探讨达格列净致糖尿病... 本文报道了1例达格列净引起的血糖正常的酮症酸中毒的病例,患者先后4次服用达格列净片10 mg qd后出现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均经补液、胰岛素降糖等对症处理后好转。临床药师对该病例进行关联性评价及文献分析,探讨达格列净致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以加强用药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正常血糖的酮症酸中毒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综合征病例报道一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叶小珍 许一新 +2 位作者 杨新怡 王燕燕 邵加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报道1例具有典型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而血皮质醇水平极低的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综合征,经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后患者的库欣症状明显缓解,血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本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综合征... 本文报道1例具有典型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而血皮质醇水平极低的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综合征,经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后患者的库欣症状明显缓解,血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本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综合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过度敏感 库欣综合征 低皮质醇水平 米非司酮
原文传递
司美格鲁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小珍 邵加庆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8,共8页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新型的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传统的GLP-1RA比较,半衰期延长至7 d。笔者就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降糖、心血管保护作用、减重、肾脏保护作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治疗进展进行...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新型的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传统的GLP-1RA比较,半衰期延长至7 d。笔者就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降糖、心血管保护作用、减重、肾脏保护作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除了降糖、减重作用显著外,司美格鲁肽还可从多方面实现对心脑血管的保护,包括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减轻炎症、改善微循环等,且耐受性良好。同时,司美格鲁肽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蛋白尿、保护肾脏、降低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可用于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司美格鲁肽还具有改善肝脏和大脑中的胰岛素抵抗,发挥保护肝脏、减少肝脏中的脂肪含量以及提高认知能力、保护神经的作用,亦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原文传递
新的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大片段缺失致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5型一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珊珊 叶小珍 +2 位作者 杨新怡 王燕燕 邵加庆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3,共4页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5型在中国人群中较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本研究报道了一例MODY 5型患者,具有罕见的多脏器表型异常,包括背侧胰腺发育不全、肾萎缩、肾囊肿、肝功能异常、低镁血...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5型在中国人群中较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本研究报道了一例MODY 5型患者,具有罕见的多脏器表型异常,包括背侧胰腺发育不全、肾萎缩、肾囊肿、肝功能异常、低镁血症等,经过基因检测,明确为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外显子2~5杂合缺失导致,是一个特殊的自发基因变异,国内外均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补充了我国该类患者的病例资料,建议对于无家族史,但存在早发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排查MODY 5,以明确分子诊断,实现精准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核因子1β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 基因大片段缺失 背侧胰腺发育不全
原文传递
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新的发病危险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小珍 黄珊珊 +2 位作者 刘隽 卢斌 邵加庆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3-825,共3页
初步探讨血脂异常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发病关系。评估218例初发Graves病患者血脂异常与TAO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合并TAO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单纯Graves病组[(5.32±1.39)mmol/L比(3.18&... 初步探讨血脂异常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发病关系。评估218例初发Graves病患者血脂异常与TAO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合并TAO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单纯Graves病组[(5.32±1.39)mmol/L比(3.18±2.12)mmol/L;(2.98±0.75)mmol/L比(1.25±0.98)mmol/L],且与临床疾病活动分数(CAS)呈正相关[TC(r=0.7,P=0.03)、LDL-C(r=0.82,P=0.03)];TAO的发病与TC(OR=2.56,P=0.02)、LDL-C(OR=2.01,P=0.015)水平均明显相关。提示高胆固醇水平与TAO的发病有关,可能是TAO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提示TAO的治疗还应关注血脂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高胆固醇血症
原文传递
新型脂肪因子白脂素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行 邵加庆 +1 位作者 郑宏庭 隆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前,一种禁食诱导的新型脂肪因子白脂素(Asprosin)在糖尿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Asprosin激活肝细胞中的环磷酸腺苷(c AMP)途径,促进肝糖释放并通过Asprosin-嗅觉受体734信号轴维持葡萄糖稳态和IS;也可调节下丘脑Gαs-cAMP-蛋白激酶... 目前,一种禁食诱导的新型脂肪因子白脂素(Asprosin)在糖尿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Asprosin激活肝细胞中的环磷酸腺苷(c AMP)途径,促进肝糖释放并通过Asprosin-嗅觉受体734信号轴维持葡萄糖稳态和IS;也可调节下丘脑Gαs-cAMP-蛋白激酶A轴介导的刺鼠基因相关蛋白阳性神经元激活,抑制阿黑皮素原阳性神经元,从而促进食欲。Asprosin在骨骼肌、胰岛β细胞中也发挥作用,并参与糖尿病发病机制。Asprosin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相关。本文就Asprosin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脂素 糖尿病 脂肪因子
原文传递
霉酚酸酯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小珍 黄珊珊 +2 位作者 刘隽 卢斌 邵加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52例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无效的活动性中重度TAO患者,给予MMF 0.5 g,口服,bid治疗。评估TAO... 目的: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52例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无效的活动性中重度TAO患者,给予MMF 0.5 g,口服,bid治疗。评估TAO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3项包括临床疾病活动性评分(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score,CAS)、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视力等改善称为总体有效。结果:治疗12周后,TAO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5.0%;24周后显著增高至88.5%。第12周末,患者的CAS从(5.06±1.21)下降到(2.52±1.13),而后在第24周末时继续下降至(2.02±0.9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2周和24周有效率分别为82.7%、90.4%。另外,经过12周的治疗,58.1%患者的复视症状明显改善,24周后有效率达到了74.2%。同时,患者的突眼度在第12周末和第24周末均明显下降,有效率分别为53.8%、69.2%。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霉酚酸酯用于治疗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TAO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霉酚酸酯 糖皮质激素抵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检测在糖尿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成会 崔芬 +2 位作者 戚厚兴 蔡腾 黄珊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9期967-969,共3页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是指在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核酸或脂类等大分子物质与还原糖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稳定化合物。AGEs及其受体介导的通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是指在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核酸或脂类等大分子物质与还原糖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稳定化合物。AGEs及其受体介导的通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皮肤AGEs荧光强度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AGEs蓄积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可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就AGEs概述、AGEs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皮肤AGEs荧光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皮肤荧光 糖尿病并发症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年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隽 杨新怡 +2 位作者 许一新 邵加庆 叶小珍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4-58,共5页
报道1例在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基于减重降糖的目的而选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0年的过程。患者为36岁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入院。患者身高168 cm,体重115 kg,... 报道1例在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基于减重降糖的目的而选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0年的过程。患者为36岁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入院。患者身高168 cm,体重115 kg,体重指数40.7 kg/m^(2),血压156/97 mmHg(1 mmHg=0.133 kPa),腰围120 cm。尿蛋白3+,空腹血糖10 mmol/L,餐后2 h血糖1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予以皮下注射利拉鲁肽1.8 mg、1次/d联合口服二甲双胍1.0 g、2次/d治疗。治疗1年后患者的尿蛋白恢复正常,体重明显下降,2年后复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明显改善,10年后则有了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