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
1
作者 吴秋霞 王琴 +4 位作者 陈默 展平 陆婉君 邹恒 宋勇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44-849,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出率及CTCs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2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TC 100平台的检测情况、PD-L1表达、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出率及CTCs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2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TC 100平台的检测情况、PD-L1表达、治疗及转归数据。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0例NSCLC患者中,CTCs基线检出率为80%,PD-L1阳性CTCs基线检出率为50%;CTCs总体检出率为80%,PD-L1阳性患者CTCs总体检出率为42.5%。PD-L1 CTCs检测结果与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不存在一致性;CTCs 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结论CTC100平台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为临床检测CTCs提供了新的手段;CTCs PD-L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微流控芯片技术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锋 秦叔逵 +11 位作者 华海清 刘秀峰 赵颖 施毅 王琴 成远 曹梦苒 程颖 李慧 陈歆妮 寻琛 郝利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41-549,共9页
目的观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CIP患者的详细资料,根据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临床分型。结果自2016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共564例患者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PD-1/PD-L1抑... 目的观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CIP患者的详细资料,根据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临床分型。结果自2016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共564例患者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其中PD-1/PD-L1抑制剂单药134例,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分子靶向药物、VEGF抑制剂或CTLA-4抑制剂430例。共发生19例CIP,ICIs用药至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71天(2~444天),其中1级CIP 1例,2级CIP 4例,3-4级CIP 14例,CIP发生率为3.4%(19/564)。1例1级CIP患者自愈,其余18例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并死于CIP,死亡率15.8%(3/19)。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的特点,可将CIP分为磨玻璃型、斑片型和网格型3种类型,磨玻璃型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斑片型对激素治疗中度敏感,预后欠佳;网格型对激素治疗敏感性不佳,预后最差。结论CIP是一类少见但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临床分型有助于CIP的早期诊断、预测疗效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肺炎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大诊疗方案的进展与争议看COVID-19诊治的复杂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毅 《肝脏》 2020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抗击之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疫情终于走向缓解,连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也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全力以赴与这一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奋力搏斗、力挽狂澜的医学界不断总结救治经验,在2个月的时间内,国家卫健委公...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抗击之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疫情终于走向缓解,连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也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全力以赴与这一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奋力搏斗、力挽狂澜的医学界不断总结救治经验,在2个月的时间内,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更新到了试行第七版[1-6](国家版,3月3日),接着军队援鄂医疗队制定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7](军队版,2月26日),上海市专家组制定了《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8](上海版,3月1日),以及部分省市甚至医院都制定了相应的诊治方案[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方案 冠状病毒病 诊治方案 黎明前 综合救治 ID 疫情 医疗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雅静 邱婷婷 +1 位作者 张娇娇 张桂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结合两组患者护理...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结合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护理满意度,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8%vs.75.00%)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75.71±5.25)分vs.(69.64±6.94)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85.94±4.63)分vs.(79.23±4.97)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06±1.89)分vs.(15.31±2.05)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92±1.72)分vs.(12.17±1.9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放化疗 肺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职慢病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5
作者 程于娟 孙文娟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1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究专职慢病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居家自我管理方式)及对照组(基础干预),各40例。结果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专职慢病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居家自我管理方式)及对照组(基础干预),各40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情绪、信息、自我效能、症状和日常生活管理评分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SAS、SDS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Bra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专职慢病管理下的居家自我管理的方式,可降低COPD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睡眠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专职慢病管理护士 居家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絮 吴大玮 +24 位作者 卢海宁 王导新 邓旺 孙同文 邢丽华 刘韶华 王石磊 罗红 张晗 刘嘉琳 谭若铭 杨敬平 徐喜媛 乌日娜 阎锡新 徐海博 徐思成 罗霞 赵蓓蕾 潘滨海 腾鸿 陈丽娟 田野 蔡莹 詹庆元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70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134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130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105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 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 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 h氧合指数:P=0.0300,RR=0.196,95%CI为0.045~0.853;入组24 h SOFA:P=0.030,RR=0.725,95%CI为0.543~0.969;前7 d累积液体平衡:P=0.026,RR=1.000,95%CI为1.000~1.000;合并休克:P=0.034,RR=0.140,95%CI为0.023~0.863)。结论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 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 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 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流行病学 老年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98
7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8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 刘又宁 俞云松 李健 施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2-310,共19页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后来因同样有效但更安全的新药不断问世而逐渐淡出临床。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此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但由于其上市时间早,至今仍有许多问题给临床造成困...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后来因同样有效但更安全的新药不断问世而逐渐淡出临床。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此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但由于其上市时间早,至今仍有许多问题给临床造成困惑。因此,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多学科相关领域著名专家与权威学术组织共同编写本共识,全文以问答的方式展示,分为11个部分,37个问题,10条推荐意见,希望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意见 临床医生 抗菌药物 专家共识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86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瞿介明 +10 位作者 施毅 沈宁 卓超 徐金富 周华 苏欣 范红 张静 余丹阳 黄怡 田欣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9-752,共14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耐药严重和易形成生物被膜,特别是近10多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使其治疗更为困难;同时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不断问世,有必要加以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华医学会... 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耐药严重和易形成生物被膜,特别是近10多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使其治疗更为困难;同时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不断问世,有必要加以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在《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以临床诊治和预防的思路和技术为重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规范化诊治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下呼吸道感染 常见致病菌 中华医学会 生物被膜 临床医生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重视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3
9
作者 施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9-732,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PA)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难治耐药性PA(DTR-PA)所致感染仍然是临床的诊治难题。近年来,PA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需要重新认识PA下呼吸道感染。本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中国铜绿假... 铜绿假单胞菌(PA)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难治耐药性PA(DTR-PA)所致感染仍然是临床的诊治难题。近年来,PA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需要重新认识PA下呼吸道感染。本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新共识进行解读:PA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的变迁,诊断标准的更新,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的调整,以及预防的具体方案。遵循这些要点认真进行研读,可以更好地领会新共识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流行病学 诊断标准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被引量:106
10
作者 俞云松 +14 位作者 杜小幸 吕晓菊 曲俊彦 施毅 孙爱宁 王明贵 谢剑锋 杨帆 杨青 杨毅 张菁 郑波 周华 周志慧 净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8-747,共10页
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β-内酰胺酶,避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 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β-内酰胺酶,避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类制剂的特点了解参差不齐,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菌 复方制剂 细菌感染 不合理使用 专家共识 革兰阴性菌 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者
原文传递
侵袭性真菌病病原学非培养实验室诊断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施毅 赵江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0-505,共6页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与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早期、精确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而微生物病原体实验室检查是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的必备标准。侵袭性真菌病病原学的非培养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真菌抗原...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与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早期、精确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而微生物病原体实验室检查是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的必备标准。侵袭性真菌病病原学的非培养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真菌抗原和抗体检测、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不同的抗原抗体可用于不同真菌感染的诊断,而以PCR和二代测序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技术前景光明,但其临床应用之路却任重而道远。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可以提高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诊断方法 侵袭性真菌病 病原学 培养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 快速检测技术 临床推广应用
原文传递
完善和规范抗感染药物经气道应用——答复“关于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的困惑”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5-987,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修订的“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简称中国HAP/VAP指南)于2018年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布后,有读者对指南中的一些诊治措施提出疑问,对于今后不...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修订的“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简称中国HAP/VAP指南)于2018年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布后,有读者对指南中的一些诊治措施提出疑问,对于今后不断完善指南、规范诊治给予极大的动力。抗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已经成为HAP/VAP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从开始应用于临床就充满争议,同样又在争议中不断完善,至今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指南接受为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华医学会 医院获得性肺炎 辅助治疗措施 抗感染药物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诊治措施 药物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的亮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军队支援湖北的数千医务工作者正在湖北多家医院投入"抗疫"工作,他们在勤奋救治患者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军队医院的特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制定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 军队支援湖北的数千医务工作者正在湖北多家医院投入"抗疫"工作,他们在勤奋救治患者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军队医院的特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制定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并在疾病名称、诊断标准、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对此进行适当的解读,以期读者更好的理解方案,有利于指导疾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医疗队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诊疗方案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到底用还是不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毅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53-55,共3页
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也于2月18日修订至第六版。临床一线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争议最大的莫过... 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也于2月18日修订至第六版。临床一线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时如何掌握激素的合理应用,以及笔者的一点思考,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肺炎治疗 肺炎患者 诊疗方案 疫情形势 卫生健康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