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龋病与非龋病部位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淑丽 章达昶 沈勤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85,共2页
本文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方法,检测了49例龋病患者龋病及非龋病部位牙菌斑中尿素酶活性,结果显示龋病与非龋病牙菌斑中均可检出Hp的存在,而且龋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龋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p<0.05),表明... 本文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方法,检测了49例龋病患者龋病及非龋病部位牙菌斑中尿素酶活性,结果显示龋病与非龋病牙菌斑中均可检出Hp的存在,而且龋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龋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p<0.05),表明Hp可寄生于口腔牙菌斑中,特别是龋病形成的牙菌斑中其存在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幽门螺杆菌 牙菌斑 尿素酶
全文增补中
贵金属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卫革 刘向辉 +3 位作者 张玲 张纯 谢名艺 周雯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贵金属烤瓷牙与镍铬合金烤瓷牙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04年间,为48例患者制作贵金属烤瓷牙168颗,为另外48例患者制作镍铬合金烤瓷牙179颗。在修复体粘结后即刻以及完成后6个月、1a、2a、3a时复诊,检查修复体的完整性、固... 目的:观察比较贵金属烤瓷牙与镍铬合金烤瓷牙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04年间,为48例患者制作贵金属烤瓷牙168颗,为另外48例患者制作镍铬合金烤瓷牙179颗。在修复体粘结后即刻以及完成后6个月、1a、2a、3a时复诊,检查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颜色、颈缘以及牙龈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修复后即刻检查,贵金属修复组与镍铬合金修复组临床效果良好,而修复后6个月、1a、2a、3a各时间点,2组修复体临床效果总体上比较,贵金属组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冠是性能优良的长久性修复体,尤其在颜色方面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冠 贵金属 镍铬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向辉 彭品祥 斯方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各种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83~ 1996年间收治的 195例(2 43侧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并随访。结果 :髁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令人满意 ,以微型钢板固定和颌间牵引固定更为理想 ,... 目的 :对比观察各种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83~ 1996年间收治的 195例(2 43侧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并随访。结果 :髁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令人满意 ,以微型钢板固定和颌间牵引固定更为理想 ,但各方法均有一定的后遗症。结论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 ;应在恢复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磊 黄辉 +3 位作者 张林 杨建 张亨国 刘向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手术步骤及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牙周病患者,拔除患牙后即刻植入48枚种植体,术后随访2年,通过分析种植体的存留率、牙周探诊深度、美学评分、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等临床参数,评价术后效果。结...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手术步骤及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牙周病患者,拔除患牙后即刻植入48枚种植体,术后随访2年,通过分析种植体的存留率、牙周探诊深度、美学评分、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等临床参数,评价术后效果。结果:2年内共有3枚种植体脱落,成功率为94%,其余种植体在临床工作中正常行使功能,随访期内各项检查参数均保持稳定。结论:只要对拔牙窝进行严格的清创处理,去除感染源,并保证种植体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牙周病 骨吸收 美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卫革 王云 +3 位作者 刘向辉 黄辉 刘震宇 应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进行矫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和轻力,能够迅速移动牙齿,并利用双层弓丝的作用移动牙根达到控根正轴的目的,为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畸形、拒绝外科手术矫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传动效应 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卫革 汪俊 +3 位作者 刘向辉 张玲 杨建 张林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541-542,共2页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华素片合用治疗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局部疗效。方法90例轻型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试验2组30例含服华素片;试验3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并含服华素片;疗程...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华素片合用治疗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局部疗效。方法90例轻型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试验2组30例含服华素片;试验3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并含服华素片;疗程均为3天。观察3组药物治疗口腔溃疡的短期疗效,并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发现试验1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2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3.33%,试验3组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两两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因肽对口腔阿弗他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华素片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华素片 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76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玲 刘向辉 孙卫革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修复 缺牙 人类寿命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近、远颅端患支神经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卫革 刘向辉 +3 位作者 姜晓钟 赵云富 刘渊 黄建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同节段末梢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术中切取 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 (近颅端 )和颏神经 (远颅端 ) ,2 %戊二醛固定 ,1%锇酸后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制作超薄切片 ...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同节段末梢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术中切取 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 (近颅端 )和颏神经 (远颅端 ) ,2 %戊二醛固定 ,1%锇酸后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制作超薄切片 ,并以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双重染色 ,在电镜下比较其脱髓鞘程度。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近颅端神经和远颅端神经均有病理改变 ,有髓神经纤维结构紊乱、髓鞘松解 ,出现脱髓鞘变 ,雪旺氏细胞胞浆内有脂滴沉积、髓鞘碎片 ,近颅端神经的脱髓鞘变的程度比远颅端的神经稍轻。结论 神经脱髓鞘变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颅端 患支神经 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森林 孟昭业 +1 位作者 刘向辉 毛天球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1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吸烟史进行调查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限;为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可能的混杂因... 目的:了解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1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吸烟史进行调查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限;为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同时对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吸烟率为21.0%,病例组吸烟率为78.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OR为13.7,其95%可信限为6.2~13.0;在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中,病例组吸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5)。结论:吸烟是腮腺腺淋巴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腮腺 腺淋巴瘤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向辉 张磊 +3 位作者 孙卫革 杨建 黄辉 张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骨缺损区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8只实验用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每个拔牙窝植入1枚种植体,并在种植体颈部对应牙槽骨上制备半环状骨缺损,将每只实验犬口内的6处骨缺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骨缺损区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8只实验用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每个拔牙窝植入1枚种植体,并在种植体颈部对应牙槽骨上制备半环状骨缺损,将每只实验犬口内的6处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两处,并给予不同处理。A组:骨缺损中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并用可吸收胶原膜覆盖;B组:骨缺损中单纯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组:骨缺损中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3个月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制作含单个种植体的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测定。结果:3组标本骨缺损区均可见新骨生成,A组种植体颈部骨缺损区无软组织长入,新生骨量多,骨质成熟,成骨效果最好;B组次之,部分标本骨缺损区有软组织长入,新生骨量及骨质均不如A组。C组最差。结论:可吸收胶原膜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解,可阻止软组织向骨缺损区长入,对骨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胶原膜 即刻种植 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尖牙区即刻种植位点保存的CBCT观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尹伟 刘向辉 +1 位作者 孙卫革 王晨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综合评估临床中双尖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选择双尖牙需拔除并行种植修复的患者65例90颗牙,随机分为...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综合评估临床中双尖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选择双尖牙需拔除并行种植修复的患者65例90颗牙,随机分为即刻种植GBR组(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单纯GBR组(拔牙创GBR技术处理+延期种植)和空白对照组(拔牙创常规处理+延期种植)。拔牙前及拔牙后1、3、6个月分别行CBCT扫描,测量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并用Simplant软件测量位点骨密度,比较各时间点3组间各指标差异,评价位点保存的效果。结果:各时间点骨高度丧失量、骨宽度丧失量及骨密度变化值相比,即刻种植GBR组变化最小,单纯GBR处理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大,每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尖牙区应用即刻种植联合GBR处理,可有效进行种植位点保存,并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简化种植修复程序,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GBR 种植位点保存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构建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辉 苏寒 +1 位作者 董震 张森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后2周改用DMEM诱导培养液,形成细胞-膜片。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了解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以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 plasma,PPP)与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膜、单纯MSC体外培养形成的膜和兔颅骨骨膜作对照。结果 MSC/PRP组膜片厚约2 mm,呈半透明胶冻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观察显示纤维网络样支架中有大量梭形的成骨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纤维网状支架中有散在的梭形细胞附着,并可见絮状的骨基质形成。MSC/PPP组膜片的纤维网络样支架中仅有少量细胞分布。MSC组膜片中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多层密集排列,未见纤维网络样结构,膜片较薄。骨膜中有大量纤维组织紧密排列,其中有散在的成骨细胞。结论用PRP和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膜片,由网络状纤维组织及散布其中的梭形成骨细胞所构成,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膜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病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文君 刘向辉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639-641,共3页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并伴随支持骨丧失,从而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影响种植修复成败的重要因素,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就目前各学者的观点,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做一综述。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危险因素 牙菌斑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美英 刘向辉 张磊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后根尖硬组织的组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以指导临床上合理选择诱导剂。方法用未成年家犬制作牙髓炎、尖周炎模型,再用Vitapex行根尖诱导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处死实验犬,作组织切片,观察根尖... 目的观察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后根尖硬组织的组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以指导临床上合理选择诱导剂。方法用未成年家犬制作牙髓炎、尖周炎模型,再用Vitapex行根尖诱导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处死实验犬,作组织切片,观察根尖部硬组织组成,分析其可能的来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结果牙髓炎组术后4周根尖有骨样牙本质、骨样牙骨质生成,术后8周牙根趋于封闭;尖周炎组术后4周牙根无延长,根尖炎细胞浸润,术后8周根尖有疏松的骨样硬组织生成。结论通过诱导剂的消毒作用可恢复根尖牙髓或牙乳头活性,从而使牙根继续发育,若根尖牙髓、牙乳头活性丧失,可用氢氧化钙制剂诱导根尖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EX 根尖诱导成形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体内外增殖、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玉 陈博 +4 位作者 王捍国 穆云静 孔辉 刘向辉 余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3-439,452,共8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在体内外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和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矿化的干预效应,以期找到PL应用于这两种细胞的最佳方式。方法:在矿化诱导培养体系中按一定体积比加入PL,分别作用于体内、... 目的:研究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在体内外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和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矿化的干预效应,以期找到PL应用于这两种细胞的最佳方式。方法:在矿化诱导培养体系中按一定体积比加入PL,分别作用于体内、外复合HA-TCP支架材料三维生长的SCAP和PDLSCs,扫描电镜(SEM)以及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分化情况。结果:体外三维培养模式下,PL能够促进SCAP和PDLSCs的增殖以及矿化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利于在支架材料上形成完整的细胞膜片(cell sheet)样结构,以上效应对于PDLSCs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体内移植模式下,经50 mL/L、10 mL/L PL培养体系预培养的SCAP能形成包含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牙本质样基质和牙髓组织的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而PDLSCs经50 mL/LPL干预后,可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样细胞,并生成牙骨质样基质、牙周膜样组织。结论:一定体积浓度比的PL能促进SCAP和PDLSCs在体内外的增殖以及成骨、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裂解液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HA-TCP支架材料 成骨/成牙本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粘结系统配合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穆云静 屈铁军 +5 位作者 陈博 刘朝娟 赵明 张兆芬 田宇 余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8-701,715,共5页
目的:观察2种不同粘结系统(RelyX Unicem和ParaCore)配合硅烷偶联剂对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个新鲜完整人离体下颌中切牙截冠,进行完善的根管预备和充填后,制备5 mm深的桩道(... 目的:观察2种不同粘结系统(RelyX Unicem和ParaCore)配合硅烷偶联剂对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个新鲜完整人离体下颌中切牙截冠,进行完善的根管预备和充填后,制备5 mm深的桩道(Φ1.25 mm),根据纤维桩的处理方式和粘结系统的选择将32个牙随机分为硅烷偶联剂加ParaCore粘结组;直接ParaCore粘结组(对照组);硅烷偶联剂加RelyXUnicem粘结组;直接RelyX Unicem粘结组(对照组)。使用相应粘结系统粘接纤维桩后,制作拉出试验试件,用万能材料测试仪测试各试件桩脱出最大载荷,记录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粘结强度(MPa)依次为11.4±3.7、12.1±2.7、5.2±1.0、4.9±1.2。此2种粘结系统,无论是实验组(使用硅烷偶联剂)还是对照组,ParaCore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RelyX Unice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粘结系统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ParaPost Taper Lux)、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和粘结系统有一定相关性,ParaCore粘结系统优于RelyX Unicem粘结系统,而硅烷偶联剂处理对纤维桩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树脂粘结系统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颞下颌关节中神经肽Y阳性纤维的分布及创伤后的密度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向辉 斯方杰 +2 位作者 徐正林 张玲 饶志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25,329,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肽Y阳性纤维在鼠颞下颌关节中的整体分布及创伤后的密度变化。方法 :将 6组鼠分别于正常时及撞击后第 1、3、7、14及 2 8天处死 ,完整取出颞下颌关节脱钙脱水 ,恒冷切片 ,ABC法漂染后镜检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神经肽Y阳... 目的 :观察神经肽Y阳性纤维在鼠颞下颌关节中的整体分布及创伤后的密度变化。方法 :将 6组鼠分别于正常时及撞击后第 1、3、7、14及 2 8天处死 ,完整取出颞下颌关节脱钙脱水 ,恒冷切片 ,ABC法漂染后镜检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神经肽Y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颞下颌关节的软组织中 ,主要位于血管尤其是动脉周围 ;创伤前及创伤后 6组的分布面积为 :16 0 4± 2 7 5 ,95 8± 16 4,88 6± 14 5 ,114 3± 17 0 ,135 0± 2 0 7,15 8 6± 19 5 (单位 :mm2 )。结论 :神经肽Y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颞下颌关节软组织的血管周围 ;在创伤后密度呈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密度 动物实验 颞下颌关节 神经肽Y 阳性纤维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髁突骨折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向辉 斯方杰 +1 位作者 孙卫革 彭品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髁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2年间收治的52例(75侧)青少年(2~18岁)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髁突骨折主要由着力于颏部的间接创伤引起,多为颈部的中高位骨折,大部... 目的:探讨青少年髁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2年间收治的52例(75侧)青少年(2~18岁)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髁突骨折主要由着力于颏部的间接创伤引起,多为颈部的中高位骨折,大部分骨折断端移位较轻,骨块均是向前下内方向移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的后遗症是下颌骨发育不良、开口偏斜和轻度张口受限。结论:着力于颏部的外伤要仔细检查有无髁突骨折。治疗上应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严重移位而难以复位的、粉碎性的髁突骨折,以及不能进行保守治疗的病例,主张手术复位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农晨 梁登忠 沈澄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8期20-22,4,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医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20例共150个牙单位,详细记录固定义齿修复前、修复即时、修复后30d、修后复90d的牙周健康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修复前...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医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20例共150个牙单位,详细记录固定义齿修复前、修复即时、修复后30d、修后复90d的牙周健康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修复前后牙周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随访的3个时间点内,亦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2年和3年后的综合评判结果显示修复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2.00%。结论:在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固定义齿修复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固定义齿修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文君 刘向辉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并伴随支持骨丧失,最终可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细胞因子参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重建以及炎...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并伴随支持骨丧失,最终可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细胞因子参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重建以及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危险因素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