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方信 邵珂 +4 位作者 于晓辉 陈嘉屿 邓芝云 王静舞 高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及X线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5例结直肠恶性梗阻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接受临时支架置入术;14例无手术指征的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接受永久...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及X线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5例结直肠恶性梗阻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接受临时支架置入术;14例无手术指征的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接受永久性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选择同期外科19例结直肠癌并梗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支架植入成功率和梗阻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实验组支架放置成功率为100%,肠道梗阻均有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平均生存时间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镜及X线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临时性或永久姑息性治疗手段,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与外科手术的平均生存时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 恶性梗阻 结直肠癌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综合治疗及肿瘤抗血管联合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常宗宏 汪泳 吴汉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肝癌死亡率极高,发病隐匿,且85%合并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门静脉血供的残存,单纯TACE难以使肿瘤细胞完全坏死,术后癌细... 肝癌死亡率极高,发病隐匿,且85%合并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门静脉血供的残存,单纯TACE难以使肿瘤细胞完全坏死,术后癌细胞残留是复发的根源.放疗亦作为治疗肝癌的常规手段,但其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因而促使大肝癌放疗抗拒和放疗后复发、转移.而抗血管治疗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提高内皮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及促进瘤细胞凋亡和减少肿瘤内的乏氧细胞数,从而抵抗放射抗拒.综上,与单一的手术、化疗、放疗及抗血管治疗相比,肝癌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掌握不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权衡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抗血管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与肠黏膜屏障 被引量:5
3
作者 邓芝云 单体栋 张方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761-3766,共6页
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肠除消化、吸收功能外的一个重要机能,他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这4个屏障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机能,同时又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重症肝炎是肝炎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研究认为重症肝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肠除消化、吸收功能外的一个重要机能,他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这4个屏障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机能,同时又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重症肝炎是肝炎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研究认为重症肝炎和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因此肠黏膜的损伤是目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重症肝炎与肠黏膜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肠黏膜屏障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介导的自噬与胃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彬彬 张方信 马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294-4300,共7页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化生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感染是多因素的,包括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基因调控、环境因素和H.pylori毒力因子的异质性.H.pylori通过多种黏附分子吸附...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化生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感染是多因素的,包括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基因调控、环境因素和H.pylori毒力因子的异质性.H.pylori通过多种黏附分子吸附于胃壁上,毒力因子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及膜防御能力抵抗抗生素的杀伤,但目前H.pylori和人类宿主之间成功合作的各种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通过形成双膜自噬体的自我降解过程,他在H.pylori感染的细胞内有重要作用.深入了解H.pylori毒力因子和宿主细胞之间的自噬过程及其分子机制,对于H.pylori诱导的自噬相关胃癌开启新途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自噬 胃癌 CAGA V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丽霞 王秀锋 裴菊红 《护理学报》 2016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调查ICU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6例患者,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进行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ICU患者... 目的调查ICU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6例患者,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进行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为(47.75±21.69)分,仅10.4%的患者睡眠质量处于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夜间主观噪音感受、住院前在家睡眠质量是ICU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或低下水平,夜间主观噪音感受、住院前在家睡眠质量严重影响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医护工作者应高度重视ICU患者的睡眠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脑梗塞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鑫 汪泳 +1 位作者 冯娟 吴晓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491-3494,共4页
急性胰腺炎并发脑梗塞临床少见.对于胰腺炎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神志精神障碍、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时,应高度警惕合并脑梗塞的发生,尽早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明确诊断;同时须注意与... 急性胰腺炎并发脑梗塞临床少见.对于胰腺炎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神志精神障碍、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时,应高度警惕合并脑梗塞的发生,尽早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明确诊断;同时须注意与低血糖脑病、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相鉴别,早期确诊有利于治疗及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急性胰腺炎 急性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危险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才 张方信 +7 位作者 高娟 周毅 邓芝云 陈嘉屿 张久聪 王彪猛 王秀锋 张潇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5707-57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处西安、兰州和西宁的3组SAP患者,分别将其分为A组(西安组62例)B组(兰州组82例)和C组(西宁组55... 目的:探讨不同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处西安、兰州和西宁的3组SAP患者,分别将其分为A组(西安组62例)B组(兰州组82例)和C组(西宁组55例).通过对3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常规、血糖、血钙、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检测,给予早期积极处理,对3组SAP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组SAP患者早期在血液浓缩(hematocrit,HCT>50%)、低氧血症、休克,以及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方面明显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的患者.3组患者均采用了早期液体足量复苏,早期机械通气,血液滤过等治疗.结论:高海拔地区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比低海拔及平原SAP高,且与血液浓缩、低氧血症、休克有关.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液体足量复苏纠正休克和改善血液浓缩,控制炎症反应是阻止高海拔SAP早期发生MODS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胃肠道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婉媛 郑英 +2 位作者 卢利霞 朱博兰 于晓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2466-2470,共5页
大黄素是一种蒽醌衍生物,具有抑菌、抗炎、抗纤维化、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等功效。大黄素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其可减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抑制炎症的产生、清除或抑制氧自由基、调节胃肠道内分泌、促... 大黄素是一种蒽醌衍生物,具有抑菌、抗炎、抗纤维化、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等功效。大黄素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其可减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抑制炎症的产生、清除或抑制氧自由基、调节胃肠道内分泌、促进损伤后修护、保护细胞间紧密连接等,研发以大黄素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可为胃肠道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胃肠道黏膜 损伤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