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3 位作者 常宗宏 魏红梅 赵海霞 杨永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08/2011-09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可疑病变67例,患者72处病灶纳入研究,可疑病变包括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08/2011-09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可疑病变67例,患者72处病灶纳入研究,可疑病变包括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所有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结果:72处局灶性病变中,病理组织学证实癌性病变16处(9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7处病变行手术治疗).非癌性病变56处,为慢性炎症、轻-中度不典型增生.WL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1.3%、66%、62.5%;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7.5%、98.2%、95.8%.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食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早期诊断 超声内镜 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改变P16蛋白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丽华 吴汉平 +3 位作者 张方信 刘斌 董亮 钱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干预萎缩性胃炎后的黏膜改变、P16蛋白表达变化及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n=28) 和非叶酸治疗组(n=28),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浆叶酸水平、黏膜病理... 目的:研究叶酸干预萎缩性胃炎后的黏膜改变、P16蛋白表达变化及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n=28) 和非叶酸治疗组(n=28),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浆叶酸水平、黏膜病理、P16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甲基化敏感的内切酶酶切后 PCR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叶酸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快而持久,患者血浆叶酸水平升高(47.98±2.68 μg/L vs 14.37±3.56 μg/L,P<0.01),病理改变逆转(有效率:80.8%vs39.3%,P<0.01),P16蛋白表达增强,有效率达61.6%(P<0.01),而p16基因甲基化状态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叶酸缺乏有关,叶酸治疗可以提高血浆叶酸水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的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能提高P16蛋白表达.萎缩性胃炎中不存在甲基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叶酸 P16蛋白 甲基化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与CT检查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3 位作者 常宗宏 刘鑫 邓尚新 赵海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77-198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02/2012-12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91例经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EG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EUS及螺旋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US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T分期总准确率为81.3%,N分期准确率为86.8%;螺旋CT的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58.2%、58.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US较CT更能准确地判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TN分期,有助于指导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超声内镜 螺旋CT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婉 王盖昊 +3 位作者 王兆林 武承凤 赵红珍 于晓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9-101,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苦参碱(matrine,M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测定HepG2细胞的迁...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苦参碱(matrine,M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测定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形态变得欠规则并出现不完整细胞;MTT检测显示MA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Transwell小室测定显示MA会导致HepG2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结论:中药提取物MA能干扰人肝癌HepG2细胞正常形态,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药效学 人肝癌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中DNA甲基化状态与叶酸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丽华 张方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770-2772,共3页
DNA甲基化异常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能尽早发现并纠正DNA甲基化异常,阻止胃癌的发生,胃黏膜癌前病变中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研究表明,胃黏膜癌前病变中多种基因中存在甲基化异常,而且基因的甲基化异常程度与... DNA甲基化异常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能尽早发现并纠正DNA甲基化异常,阻止胃癌的发生,胃黏膜癌前病变中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研究表明,胃黏膜癌前病变中多种基因中存在甲基化异常,而且基因的甲基化异常程度与年龄、性别有关,还与胃黏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活动性炎症、肠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叶酸缺乏可导致DNA甲基化的紊乱和DNA修复机制效率的减弱, 叶酸摄入量不足患胃癌的相对危险度增高;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体内叶酸不足,黏膜细胞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经叶酸治疗后,体内叶酸升高,黏膜细胞总基因组DNA 甲基化水平上升,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明显改善.因此,叶酸缺乏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及时纠正叶酸不足,可逆转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减少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DNA甲基化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及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4 位作者 常宗宏 刘鑫 邓尚新 赵海霞 吴晓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EUS)、螺旋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91例经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EG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EUS及螺...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EUS)、螺旋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91例经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EG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EUS及螺旋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US对AEG术前T分期总准确率为81.3%,N分期准确率为86.8%;螺旋CT的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58.2%、58.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US较CT更能准确地判断AEG的TN分期,有助于指导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超声内镜 螺旋CT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活检术在胃黏膜粗大改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尚新 汪泳 +4 位作者 马强 李斌 魏红梅 王静舞 张方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960-496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和EUS引导活检术对胃黏膜粗大改变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寻找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2011-07/2013-12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常规内镜检查和活检病理无法确诊的34例...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和EUS引导活检术对胃黏膜粗大改变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寻找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2011-07/2013-12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常规内镜检查和活检病理无法确诊的34例胃黏膜粗大改变患者予以EUS检查及EUS引导下活检术,依据最终确诊结果,分析EUS引导活检术确诊率及安全性.结果:29例患者最终获得确诊,EUS引导活检术正确诊断率达75.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但深挖活检较易引起出血现象(P<0.05).单纯依据病变超声影像特点,EUS对胃癌的诊断正确率为69.0%,灵敏度63.2%,特异度80.0%;对淋巴瘤诊断正确率为62.1%,灵敏度25.0%,特异度76.2%.结论:EUS引导活检术是胃黏膜粗大改变性疾病较为有效的确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活检术 胃黏膜皱襞粗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复制与HGF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邓芝云 唐瑜 +2 位作者 昌业伟 哈小琴 张方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复制与H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血清120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水平。结果在HBVDNA为102、103、104、105、106和107拷贝/...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复制与H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血清120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水平。结果在HBVDNA为102、103、104、105、106和107拷贝/毫升的血清中,HGF水平依次为0.19±0.04ng/ml、0.30±0.06ng/ml、0.38±0.04ng/ml、0.49±0.07ng/ml、0.51±0.07ng/ml和0.53±0.06ng/ml,与正常健康人血清HGF水平(0.18±0.04ng/ml)比,HBV DNA在104拷贝/毫升以上的血清HGF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GF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DNA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志诚 马强 +1 位作者 张有成 王湘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98-2302,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小干扰RNA重组载体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pSUPER-shRNA/VEGFR3重组载体,将其转染入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R...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小干扰RNA重组载体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pSUPER-shRNA/VEGFR3重组载体,将其转染入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RT-PCR检测重组载体在转染前后VEGFR-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VEGFR-3的蛋白表达.结果:pSUPER-shRNA/VEGFR3重组载体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中VEGFR-3基因的表达(P<0.05);转染pSUPER-shRNA/VEGFR3的SGC-7901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VEGFR-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pSUPER-shRNA/VEGFR3重组载体能够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R-3形成基因沉默,并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NA干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细胞增殖 质粒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端粒酶为靶点的天然抗癌药物筛选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方信 贾忠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360-1363,共4页
0 引言肿瘤是一系列基因异常累加的遗传性疾病.人类癌基因的激活是由于基因数量的增加或结构的变化所致[1].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初步完成,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必然是找出疾病相关基因及利用这些基因提供治疗疾病的新手段.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盼 张方信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6期2411-2414,共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造成患者死亡。在高原环境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SAP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对SAP的治疗也具有其特点,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需要结...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造成患者死亡。在高原环境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SAP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对SAP的治疗也具有其特点,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需要结合高原特殊环境因素制订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发病机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自噬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方信 王彬彬 +2 位作者 武承凤 郑晓凤 马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外科手术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胃癌复发明显增加的患者来说总体生存率改善甚微.尽管新药物的开发已显著提高胃癌化疗的效果,但病灶不能切除或转移性胃癌的患者预后仍较...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外科手术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胃癌复发明显增加的患者来说总体生存率改善甚微.尽管新药物的开发已显著提高胃癌化疗的效果,但病灶不能切除或转移性胃癌的患者预后仍较差.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些有效针对胃癌的新方法.现已证明自噬在胃癌的转化和进展扮演双重角色:自噬的激活和诱导均可导致胃癌的发生.最近,一些自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两种调控细胞自噬方法来互补治疗胃癌:抑制剂和诱导剂,并讨论他们如何调控自噬靶向治疗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胃癌 抑制剂 诱导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粘附素和DNA含量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1 位作者 朱任之 刘昕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E 钙粘附素 (E cadherin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癌细胞核DNA含量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83例胃癌组织、2 5例正常胃组织进行E cadherin表达的测定 ,同时以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象分析技术... 目的探讨E 钙粘附素 (E cadherin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癌细胞核DNA含量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83例胃癌组织、2 5例正常胃组织进行E cadherin表达的测定 ,同时以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癌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 ,分析与胃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粘膜E cadherin呈强阳性表达 ,胃癌组织中E cadherin表达率明显减低为 16 .9% (14 / 83)。E cadherin表达减低与胃癌细胞分化差、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DNA指数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 1.4 7± 0 .2 3和 0 .97± 0 .15 ,胃癌组织的DNA指数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P <0 .0 1) ,DNA指数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而与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胃癌中E cadherin表达与DNA含量呈负相关。结论E cadherin表达和DNA含量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二者在癌组织中水平的变化是胃癌细胞重要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对其检测有助于对胃癌患者的转移及预后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钙粘附素 DNA指数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