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MAT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咏强 冯林春 +3 位作者 王运来 葛瑞刚 徐伟 陈静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0-401,共2页
直肠癌术前放疗中静态IMRT比3DCRT能减少腹泻等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能方便的实现肿瘤局部同期加量照射,缺点是治疗时间延长。与静态IMRT技术相比,VMAT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通过比较双弧VMAT和9个野IMRT计... 直肠癌术前放疗中静态IMRT比3DCRT能减少腹泻等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能方便的实现肿瘤局部同期加量照射,缺点是治疗时间延长。与静态IMRT技术相比,VMAT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通过比较双弧VMAT和9个野IMRT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VMA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加量放疗 术前放疗 直肠癌 剂量学 应用 IMRT 治疗时间 3DCRT
原文传递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多模式放化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其腾 冯林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50-252,共3页
我国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高。术前放化疗能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R0切除率和肿瘤局部控制,但远处转移率仍居高不下。加强术前化疗及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等多种方案的优化探索,有望进一步降低局部复... 我国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高。术前放化疗能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R0切除率和肿瘤局部控制,但远处转移率仍居高不下。加强术前化疗及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等多种方案的优化探索,有望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减少远处转移,使患者达到长期生存获益,是目前局部中晚期直肠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直肠癌 术前放化疗 远处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咏强 冯林春 +8 位作者 贾宝庆 曲宝林 马林 刘洪一 王运来 葛瑞刚 陈静 蓝玉玲 王竞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 评估对Ⅱ~Ⅲ期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并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间共13例Ⅱ~Ⅲ期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调强放疗,给予肿瘤原发... 目的 评估对Ⅱ~Ⅲ期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并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间共13例Ⅱ~Ⅲ期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调强放疗,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56.25 Gy/25次(2.25 Gy/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50 Gy/25次(2.0 Gy/次),同时口服卡培他滨同步化疗(825 mg/m2,2次/d,5 d/周×5周).放化疗结束后4~8周患者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研究主要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率(ypCR率)、TNM降期率、急性期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保肛手术率.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并接受TME,TNM降期率为10/13,其中T降期率为9/13,N降期率为4/6,ypCR率为3/13.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全部为1~2级,包括2级骨髓抑制5例,1级骨髓抑制4例,1级腹泻2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瘘.保肛手术率为10/13.结论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行SIB-IMRT并口服卡培他滨的术前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初步结果表明其疗效好、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调强放疗 卡培他滨
原文传递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放疗应用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咏强 冯林春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迅速上升的趋势。随着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作为直肠癌手术金标准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局部复发率已从20年前约25%降低至5%~10%以下。
关键词 中晚期直肠癌 术前放疗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应用 直肠癌手术 局部复发率 恶性肿瘤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同期加量IMRT联合术前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其腾 陈静 +7 位作者 贾宝庆 戴广海 杜晓辉 王运来 温珂 杨涛 曾铭玥 冯林春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 观察评估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SIB-IMRT联合1周期卡培他滨诱导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5—2016年入组37例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放疗,直肠病变及阳性淋巴结给予5875 Gy分25次,盆... 目的 观察评估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SIB-IMRT联合1周期卡培他滨诱导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5—2016年入组37例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放疗,直肠病变及阳性淋巴结给予5875 Gy分25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给予5000 Gy分25次,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休息1周继续行1周期卡培他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研究主要终点为pCR,次要终点为TN降期率、保肛手术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37例患者顺利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32例行手术治疗,4例因症状缓解拒绝手术,1例患者因肛周水肿手术延迟.pCR率为34%(11/32),TN降期率为91%(29/32),R0切除率为100%,保肛手术率为75%(24/32).放化疗期间大部分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3、4级不良反应共3例.术后并发症为输尿管损伤(1例)和肠梗阻(1例),围手术期内未见死亡.结论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行术前SIB-IMRT联合1周期卡培他滨术前化疗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方案的初步结果表明其近期疗效好、安全可行、急性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疗法 同期加量 直肠肿瘤/化学疗法 卡培他滨
原文传递
26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加量IMRT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其腾 冯林春 +9 位作者 贾宝庆 杜晓辉 刘洪一 戴广海 陈静 杨咏强 温珂 王运来 杨涛 高玉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301医院2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肠镜下肿瘤下缘距肛缘5cm内。放疗剂量分割模式直肠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为58.75 Gy分25次(2.3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301医院2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肠镜下肿瘤下缘距肛缘5cm内。放疗剂量分割模式直肠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为58.7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为50 Gy分25次,同步卡培他滨化疗(825 mg/m^2,2 7欠/d,5天/周)5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休息1周,继续辅以1个周期卡培他滨化疗(1 250 mg/I/1。,2次/d,连续14 d)。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直肠TME。研究主要终点为获得ypCR及保肛手术率,次要终点为急性放化疗反应、TN降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其中25例患者已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肛周水肿无法手术。术后ypCR率达32%(8/25),保肛手术率为60%(15/25);TN总降期率为92%(23/25),R0切除率为100%。放化疗期间24例患者发生1、2级不良反应,2例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未见i〉4级急性不良反应。术后输尿管损伤1例,肠梗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安全可行,ypCR、Ro切除率及保肛手术率达到了预期效果,长期生存是否获益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ONC-12002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肛门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