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食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志勇 鲍春荣 +4 位作者 丁芳宝 杨胜生 庄聪文 程先进 梅举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基K-SFM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食管 上皮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滤对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盛继红 叶仕新 +2 位作者 杨胜生 曾志勇 程先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技术(MUF)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UF组,n=25)和对照组(CUF组,n=25),在术中分别采用改良超滤和常规超滤(CUF),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技术(MUF)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UF组,n=25)和对照组(CUF组,n=25),在术中分别采用改良超滤和常规超滤(CUF),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的红细胞比容(Hct)在术前、超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滤后MUF组高于CUF组(P<0.01),MUF组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均低于CUF组(P<0.05),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术后24 h尿量明显减少。但术后ICU滞留时间、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滤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Hct,改善肺功能,减少出血和库血使用,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超滤技术 成人 重症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术后早期 统计学意义 滞留时间 MUF CUF 血流动力学 红细胞比容 远期预后 术后出血 时间差异 临床资料 活动时间 患者 对比研究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微粘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志勇 陈龙 +5 位作者 王志农 徐志云 庄聪文 杨胜生 张娟 张宝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比较超极化停搏和去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 (CPB)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 ,评价超极化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72只家猫均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对照组 :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仅行并行循环... 目的 比较超极化停搏和去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 (CPB)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 ,评价超极化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72只家猫均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对照组 :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仅行并行循环 180分钟 ;去极化停搏组 :阻断主动脉 6 0分钟 ,再灌注 90分钟 ,心脏停搏液使用 St.Thomas液 (K+ 16 mm ol/ L ) ;超极化停搏组 :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 St.Thomas液 (K+ 5 mmol/ L ) ,其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心肌细胞膜的微粘度 (η) ,以 η的倒数表示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结果 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期间心肌细胞膜η值明显上升 ,且于再灌注期间进一步升高 ;超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期间亦呈升高趋势 ,但各时间点 η值均明显低于去极化停搏组 (P<0 .0 1)。 结论 超极化停搏比去极化停搏能更有效地维持 CPB中缺血 -再灌注心肌细胞膜的流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化停搏 体外循环 心肌细胞膜 微粘度 CPB 缺血-再灌注损伤 膜流动性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无法切除肺癌术中转用氩氦刀治疗15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庄聪文 张哲明 +4 位作者 翁向群 杨胜生 曾志勇 程先进 刘道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治疗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2006年期间,15例在开胸后发现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术中使用氩氦刀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平均生存期11.6月,咳嗽、气促及咯血症状明显... 目的探讨术中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治疗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2006年期间,15例在开胸后发现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术中使用氩氦刀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平均生存期11.6月,咳嗽、气促及咯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术中氩氦刀治疗可以延长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平均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氩氦刀 冷冻消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化停搏对心肌细胞膜蛋白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志勇 陈龙 +5 位作者 杨胜生 庄聪文 何斌 王志农 徐志云 张宝仁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蛋白生物物理特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猫CPB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25)仅作单纯并行CPB;去极化停搏组(n=30)阻断主动脉(ACC)60min,恢复心脏血液再灌注60min,心脏停搏液使... 目的观察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蛋白生物物理特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猫CPB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25)仅作单纯并行CPB;去极化停搏组(n=30)阻断主动脉(ACC)60min,恢复心脏血液再灌注60min,心脏停搏液使用高钾St.Thomas液;超极化停搏组(n=25)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低钾St.Thomas液,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测定心肌细胞膜蛋白巯基强/弱固定相峰高比值(hs/hw)和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的动态变化,同时直接测定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结果对照组hs/hw和τc以及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在CPB前后无明显变化;去极化停搏组hs/hw和τc在ACC30min明显升高,并于再灌注期间进一步上升(P<0.01),同时伴有心肌中氧自由基水平的升高(P<0.05);超极化停搏组再灌注期间hs/hw和τc虽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去极化停搏组(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hs/hw和τc均与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2和0.677(P<0.05)。结论超极化停搏能减少心肌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利于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蛋白生物物理特性维持正常,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缺血预处理 心肌 膜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化停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志勇 杨胜生 +3 位作者 程先进 庄聪文 黄盛东 徐志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3组。应用猫ECC模型。并行循环组:ECC建立后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并行... 目的观察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3组。应用猫ECC模型。并行循环组:ECC建立后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并行循环150 min;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ACC)60 min,再灌注60min,心脏停搏液使用去极化高钾St.Thomas液;超极化停搏组: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低钾St.Thomas液,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Annexin-V/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比较超极化停搏处理组及去极化停搏组ECC过程中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数量。结果去极化停搏组于ACC 60min及再灌注60 min时坏死心肌细胞率分别为(2.727±0.436)%及(5.622±1.389)%;而超极化停搏组分别为(1.514±0.333)%和(3.052±0.403)%。两组ACC 60 min时,均未检出凋亡心肌细胞,但在再灌注60 min时,去极化停搏组和超极化停搏组凋亡细胞率分别达(2.253±0.581)%和(0.875±0.232)%。超极化停搏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期间坏死及凋亡的心肌细胞明显减少。结论超极化停搏不仅能减少ECC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细胞坏死,而且能够抑制再灌注期间发生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超极化停搏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磷脂酰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超细胃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丽 杨玲 +2 位作者 朱立桓 林真雅 陈炜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经脐超细胃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128例手汗症患者,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正确准备手术器械及特殊用品、熟悉仪器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术毕... 目的探讨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经脐超细胃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128例手汗症患者,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正确准备手术器械及特殊用品、熟悉仪器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术毕处置。结果128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5~12个月,治愈率100%。结论认真娴熟的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经脐手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娟 张慧 杨晓玲 《护理学报》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笔者报道对108例食管癌及贲门癌病人实行了系统化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方案,包括术前营养状态评估与准备,根据评定营养状态和病人进食情况分3种方案进食;术后应激状态下分三个阶段的营养支持,以及出院饮食指导。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认... 笔者报道对108例食管癌及贲门癌病人实行了系统化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方案,包括术前营养状态评估与准备,根据评定营养状态和病人进食情况分3种方案进食;术后应激状态下分三个阶段的营养支持,以及出院饮食指导。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认为对于食道癌及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及出院饮食指导有利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以及术后的顺利康复,并保证术后的继续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饮食指导 食管癌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君桂 张慧 《南方护理学报》 2001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心理特点 ,对 15 4例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 ,11岁以内的患儿接受心理...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心理特点 ,对 15 4例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 ,11岁以内的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后 ,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给予心理护理前 ,经 χ2 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12~ 16岁患儿心理护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转复肺癌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张娟 翁向群 +1 位作者 闫成美 李妮 《护理学报》 2006年第8期48-49,共2页
笔者报道了使用胺碘酮转复肺癌手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43例。认为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积极纠正易感因素,经中心静脉导管匀速准确给药,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是必... 笔者报道了使用胺碘酮转复肺癌手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43例。认为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积极纠正易感因素,经中心静脉导管匀速准确给药,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红细胞比容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11
作者 林真雅 叶仕新 +3 位作者 杨胜生 曾志勇 盛继红 程先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手术中通过改良超滤技术快速提高患儿HCT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室间隔缺损行室缺修补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术后采用改良超滤(MUF),对照组行常规超滤(CUF)。监测两组患儿术中HCT值、血压和心率...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手术中通过改良超滤技术快速提高患儿HCT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室间隔缺损行室缺修补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术后采用改良超滤(MUF),对照组行常规超滤(CUF)。监测两组患儿术中HCT值、血压和心率等改变情况,并通过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HCT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间的HCT、血压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滤结束后MUF组HCT值、血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通过相关性分析体外循环结束后15min血压与HCT间以及超滤前后改变的血压与HCT间的关系,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CT值与血压的改变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改良超滤可在体外循环结束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患儿血压,降低心率,但HCT值与血压改变不存在相关性,提示患儿超滤后血压升高与HCT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T 血压 改良超滤技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化停搏对家猫体外循环时心肌细胞膜脂区域流动性的影响
12
作者 曾志勇 程先进 +3 位作者 杨胜生 庄聪文 黄盛东 徐志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超极化停搏对猫体外循环(CPB)时心肌细胞膜脂区域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家猫75只,体重3~4kg,随机分为3组(n=25),CPB组:CPB建立后不阻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行CPB 150min;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60min,... 目的 探讨超极化停搏对猫体外循环(CPB)时心肌细胞膜脂区域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家猫75只,体重3~4kg,随机分为3组(n=25),CPB组:CPB建立后不阻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行CPB 150min;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60min,再灌注60min,心脏停搏液使用高钾St Thomas液;超极化停搏组: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低钾St Thomas液,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CPB时心肌细胞膜脂区域流动性。结果 与CPB组比较,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30min后心肌细胞膜脂S和τc均升高,超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60min后心肌细胞膜脂S和τc均升高(P〈0.01);与去极化停搏组比较,超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30min后心肌细胞膜脂S和τc均降低(P〈0.01)。结论与去极化停搏相比,超极化停搏能够更好地维持家猫CPB时心肌细胞膜脂的区域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人工 膜流动性 心肌 心肺转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