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黎中国维和医院药房自携装备核查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雪峰 程宇珂 +2 位作者 刘晓辉 徐凯 袁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作为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医院的一员,笔者主要负责药房的曰常工作,历经4次联合国驻黎巴嫩特派团(简称联黎团)组织的自携装备(contingent-owned equipment,COE)核査,均顺利地通过。现就药房在顺利通过COE核査中取得的经验做如下总结,以期为... 作为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医院的一员,笔者主要负责药房的曰常工作,历经4次联合国驻黎巴嫩特派团(简称联黎团)组织的自携装备(contingent-owned equipment,COE)核査,均顺利地通过。现就药房在顺利通过COE核査中取得的经验做如下总结,以期为后续轮换部队迎接COE核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特派团 装备核查 黎巴嫩维和 经验与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惠东 刘亮 +2 位作者 吴庆斌 黄波 杨正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医疗设备资源配置的匹配度。方法:对广东省内4家医院的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分别标注为管理体系1、管理体系2、管理体系3和管理体系4)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建... 目的:探讨不同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医疗设备资源配置的匹配度。方法:对广东省内4家医院的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分别标注为管理体系1、管理体系2、管理体系3和管理体系4)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建立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匹配度指标评价体系,并使用嫡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度测度模型,计算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结果:4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匹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体系1(0.5067)、管理体系2(0.4717)、管理体系3(0.4219)和管理体系4(0.3413)。结论:4种类型的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中管理体系1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最高,医疗设备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资源配置 匹配度 嫡权法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主题数据中心的前置审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波 赵霞 +1 位作者 温必荣 李小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的:开发基于临床主题数据中心的前置审方管理系统,优化处方开具、发药及点评流程,实现全院合理用药精准管控。方法:建立临床主题数据中心并与医生工作站系统深度集成,对门诊处方开具和住院医嘱下达进行事前风险监管、提示和事后处方... 目的:开发基于临床主题数据中心的前置审方管理系统,优化处方开具、发药及点评流程,实现全院合理用药精准管控。方法:建立临床主题数据中心并与医生工作站系统深度集成,对门诊处方开具和住院医嘱下达进行事前风险监管、提示和事后处方点评功能。结果:该系统将合理用药的判断功能集成到处方审核和医嘱审核业务流程中,构建起患者用药的安全屏障。前置审方系统上线后3个月,医院处方合格率非常显著高于2020年同期(P<0.01)。结论:基于临床主题数据中心的前置审方管理系统可提高处方合格率,减少不合理用药,在事前防范医疗质量风险,实现药品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主题数据中心 前置审方 医疗质量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海波 肖强 赵晓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4期99-101,共3页
为实现医院视频资源管理信息化,在医院医护人员之间更便捷地分享,实现不同科室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形成充满活力的视频资源管理应用机制。构建医学视频资源共享平台,以医护人员自我学习、协作学习为主导,体现协作、共享、交流的教与... 为实现医院视频资源管理信息化,在医院医护人员之间更便捷地分享,实现不同科室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形成充满活力的视频资源管理应用机制。构建医学视频资源共享平台,以医护人员自我学习、协作学习为主导,体现协作、共享、交流的教与学的创新模式,为医院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资源 数据共享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疗效:一项10年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5
作者 梁虹艺 薛盖茨 +5 位作者 万宁 叶嘉盛 欧阳雷芳 吉晶晶 季波 刘志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57-1662,1674,共7页
目的:探讨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单一中心接受广谱抗菌药物单用(BSA)或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NCBSA)类药物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1∶1倾向评... 目的:探讨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单一中心接受广谱抗菌药物单用(BSA)或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NCBSA)类药物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以调整2组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方面的潜在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长和总住院费用。同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和是否进行腹腔手术来分析亚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9对倾向评分匹配的病例。两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6)。BSA组住院时间较短(18 d vs.27 d,P=0.001),住院费用较低(85185.7元vs.187898.3元,P<0.001)。但NCBSA组患者的体温和PCT高于BSA组(分别为P=0.007和P=0.045),NCBSA组的CRP和WBC值也较高,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105和P=0.170)。NCBSA组接受腹腔手术的患者更多(92例vs.38例),这表明NCBSA的感染和临床情况可能更严重。亚组分析显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术后是否合并感染不影响两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单独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相似,但是否在腹腔术后患者中联合使用硝基咪唑类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广谱抗菌药物 硝基咪唑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