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员咽鼓管通气阻力测量及耳气压伤预防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家林 徐先荣 孙增银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5-126,137,共3页
目的测量并分析飞行员咽鼓管通气阻力与耳气压伤的关系,探讨耳气压伤预防方法。方法用咽鼓管通气阻力测量仪测量咽鼓管通气阻力并对照耳部检查,其中歼击机飞行后检查80人,低压舱检查30人。结果220耳中28耳有耳气压伤表现(12.7%),不能利... 目的测量并分析飞行员咽鼓管通气阻力与耳气压伤的关系,探讨耳气压伤预防方法。方法用咽鼓管通气阻力测量仪测量咽鼓管通气阻力并对照耳部检查,其中歼击机飞行后检查80人,低压舱检查30人。结果220耳中28耳有耳气压伤表现(12.7%),不能利用张口、吞咽等咽鼓管主动开放的方法平衡鼓室腔的负压。咽鼓管平均通气阻力为(4.1±2.0)kPa,其中92.7%的耳数咽鼓管通气阻力小于6.0kPa。结论在鼻咽部提供6.0kPa的压力可以使92.7%的飞行员不发生耳气压伤;歼击机飞行员可使用面罩加压法或改变面罩结构以利于使用Valsalv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通气阻力 飞行员 气压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舱不同方式鼻咽部加压预防耳气压性损伤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家林 李丙军 +1 位作者 黄立桂 程平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压舱内不同方式鼻咽部加压对预防耳鼻气压性损伤的效果。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咽鼓管通气阻力〈6.0kPa。低压舱以20m/s的速率由3500m模拟海拔高度增压到地面。被试者发生“压耳”感时,经面罩进行全呼吸道加压、封闭声门鼻... 目的探讨低压舱内不同方式鼻咽部加压对预防耳鼻气压性损伤的效果。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咽鼓管通气阻力〈6.0kPa。低压舱以20m/s的速率由3500m模拟海拔高度增压到地面。被试者发生“压耳”感时,经面罩进行全呼吸道加压、封闭声门鼻腔及鼻咽部加压、封闭后鼻孔全鼻腔加压,压力为6.0kPa,使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分别测面罩加压前后鼓室压。结果志愿者经不同途径对鼻咽部加压都有良好的平衡鼓室压的作用。对面罩加压前后的鼓室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人体的环境气压增加时,经面罩对鼻咽部提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压力可以预防耳气压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舱 加压呼吸 面罩 鼻咽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