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隐患 被引量:4
1
作者 邹杰 李亚里 关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467-469,共3页
微创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是一个整体化观念。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的里程碑。它完全符合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请不要损伤"。也是我们医生行医治病过程中所遵从的原则。一、微创妇科的发展微创技术是21世纪妇产科临... 微创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是一个整体化观念。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的里程碑。它完全符合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请不要损伤"。也是我们医生行医治病过程中所遵从的原则。一、微创妇科的发展微创技术是21世纪妇产科临床诊治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妇产科操作技术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妇产科 隐患 希波克拉底 外科手术 临床诊治 微创技术 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学进展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妇产科学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为研究我军今后妇产科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通过PubMed及CHKD检索近10年来妇产科的国内外文献,就妇产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近10年来,妇产科... 目的综述国内外妇产科学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为研究我军今后妇产科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通过PubMed及CHKD检索近10年来妇产科的国内外文献,就妇产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近10年来,妇产科领域取得的进展有:微创概念及微创手术迅速发展,内镜手术、介入治疗、经阴道及小切口等微创化手术的术式得到普及与发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也随之提高;辅助生殖技术逐渐成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卵巢移植观点,卵巢移植技术为年轻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妊娠的希望;产前诊断技术已发展到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水平,可以在妊娠更早的阶段对遗传缺陷疾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遗传缺陷的胎儿。结论 "十二五"期间,我军妇产科学的发展应紧跟最新前沿动态,发展最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向卫勤保障及战时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学 产科学 数据收集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生殖技术 辅助 植入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微创技术的观念及新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亚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45-847,共3页
微创技术已成为21世纪妇产科临床诊治之重要进展,是妇产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及临床医师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微创外科发展的历史,概述了微创的命名及基本概念、医疗器械的进步及改进、手术方法的改革及进步。特... 微创技术已成为21世纪妇产科临床诊治之重要进展,是妇产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及临床医师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微创外科发展的历史,概述了微创的命名及基本概念、医疗器械的进步及改进、手术方法的改革及进步。特别阐明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诊治的现状,提出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规范化治疗,并展望了微创的前景及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医院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医师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英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其涵盖面广,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多门学科...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其涵盖面广,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并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医学毕业生到成熟的妇产科医师,不但需阅读许多专业文献,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医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临床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雯 魏永芹 +1 位作者 陈琳 孟元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3期295-298,共4页
传统的医学临床教育面临动手机会少,易发生医患纠纷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多个方面已逐渐开始应用,其中以妇科腹腔镜的培训应用最为广泛,第四代虚拟现实手术模拟系... 传统的医学临床教育面临动手机会少,易发生医患纠纷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多个方面已逐渐开始应用,其中以妇科腹腔镜的培训应用最为广泛,第四代虚拟现实手术模拟系统已具有力学反馈功能和手术操作引导等功能;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妇科机器人手术培训、宫腔镜培训、产科急症处理培训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学习曲线短、参与度高等优势作用。未来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妇科 腹腔镜 产科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娟 孙婷婷 熊莉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5-01在我院分娩的1 024例新生儿,其中有260例新生儿窒息,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min内进行脐动脉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5-01在我院分娩的1 024例新生儿,其中有260例新生儿窒息,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min内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根据研究数据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1min内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脐带因素、羊水因素、产程异常、胎位异常、早产、胎盘功能不全等是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新生儿动脉血PCO2与1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而PO2、BE、pH则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Apgar评分≤3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3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gar评分≤7与Apgar评分>7的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与脐带血PH呈负相关(P<0.01),正常组新生儿与脐带血PH呈正相关(P<0.01)。结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需做好产前保健、缩短第二产程、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及防治各种妊娠并发症等。脐动脉血气分析作为Apgar评分的有效补充对临床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产科因素 脐动脉血气分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科相关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游艳琴 李亚里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20-423,共4页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遗传学等诸多领域,在产科已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产前诊断、自然流产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综述FISH技术在产科相关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植入前诊断 产前诊断 流产 自然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产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爽 刘忠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2期3566-3567,共2页
进修是产科基层医生提高其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产科基层进修医生的临床综合培养模式,在产科进修医生的带教过程中做到点面结合,正确高效地培养产科进修医生,对提高广大基层医院医生的专科执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为教学医院产科... 进修是产科基层医生提高其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产科基层进修医生的临床综合培养模式,在产科进修医生的带教过程中做到点面结合,正确高效地培养产科进修医生,对提高广大基层医院医生的专科执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为教学医院产科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育改革 产科学 进修医师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9
作者 李珍 窦娜 +1 位作者 李先娜 熊莉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了解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为临床提高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调查表对我科住院产妇97例进行调查分柝。结果:隐私保护测试题答对率为13.8%,73.2%的调查产妇认为隐私保护十分重要,报纸杂志、网... 目的:了解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为临床提高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调查表对我科住院产妇97例进行调查分柝。结果:隐私保护测试题答对率为13.8%,73.2%的调查产妇认为隐私保护十分重要,报纸杂志、网络是产妇获取隐私保护知识的主要渠道。不同年龄阶段、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人群隐私保护重要性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维护隐私权首选向医院相关部门投诉;隐私保护影响因素认知首选为相关法律不完善。结论:产妇隐私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但相关知识缺乏,医护人员加强隐私保护知识宣教,关注患者隐私保护的个性化需求,解决临床教学与患者隐私保护矛盾,全面提升医疗隐私保护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患者 隐私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23所医院1979~1988年孕产妇死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恩新 张立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0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文对1979~1988年死于军队系统23所医院的108例孕产妇的一般情况、胎产次、死亡时间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发现直接与间接产科原因的比例为1:1.26,死因顺位与全国21省市孕产妇死亡调研协作组报告的情况... 本文对1979~1988年死于军队系统23所医院的108例孕产妇的一般情况、胎产次、死亡时间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发现直接与间接产科原因的比例为1:1.26,死因顺位与全国21省市孕产妇死亡调研协作组报告的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立妇 死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护理工作中实践医院安全保障义务的思考
11
作者 樊平 范贞 张云林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期46-47,共2页
《侵权责任法》赋予医院对患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临床护理工作应该注意检查患者使用的设施并使之处于适用状态,注意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精神变化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现实发生的一起医院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案例,提出护士日常... 《侵权责任法》赋予医院对患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临床护理工作应该注意检查患者使用的设施并使之处于适用状态,注意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精神变化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现实发生的一起医院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案例,提出护士日常工作中基于保护患者安全应该注意的某些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障义务 侵权责任法 意外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完全停滞的体外受精胚胎线粒体DNA突变研究
12
作者 姚欣怡 王伟 +5 位作者 王启航 阮卓琳 游艳琴 赵勇 钟威 商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 通过探究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发育全部停滞患者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突变。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就诊我院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共计46人,均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经筛选纳入研究... 目的 通过探究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发育全部停滞患者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突变。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就诊我院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共计46人,均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经筛选纳入研究组10人,为全部胚胎发育停滞患者;对照组15人,为具有3个以上可移植胚胎的患者,所有入组病例夫妻双方未见染色体异常。统计2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胚胎发育情况,比较2组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及其定位基因情况,并对特异性突变位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研究组发现5个特异线粒体突变位点,分别为:MT-16172(T>C)、MT-12882(C>T)、MT-12406(G>A)、MT-10609(T>C)、MT-16129(G>A)。这些突变点均位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基因和线粒体基因调控区。结论 5个线粒体基因特异性突变位点[MT-16172(T>C)、MT-12882(C>T)、MT-12406(G>A)、MT-10609(T>C)、MT-16129(G>A)]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发育停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生殖技术 线粒体 基因突变 D-loop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39
13
作者 胡凌云 张唯一 +2 位作者 李立安 黄柯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70例,并选取同期8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配对比较,初步筛选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70例,并选取同期8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配对比较,初步筛选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确定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盆腔粘连、手术史、剖宫产史、妊娠次数、人工流产史、药物流产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史、宫内节育器(IUD)放置史在异位妊娠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盆腔粘连、人工流产史、手术史、妊娠次数和IUD放置史是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盆腔粘连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避免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防治妇女生殖道炎症,规范各种盆腔手术操作,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流产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 被引量:38
14
作者 游艳琴 孟元光 +3 位作者 李立安 彭红梅 范文生 李亚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假包膜 生育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立安 游艳琴 +3 位作者 胡凌云 黄柯 付晓宇 杨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n=32)。MTX组中40例于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25mg,52例于术后24h内经肌内注射MTX 50mg/m2。非MTX组术后给予期待疗法。分析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以及给药方式对PEP发生的影响。结果 MTX组和非MTX组各7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5,P=0.028),MTX组的92例患者中,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的40例患者中4例发生PEP,术后经肌内注射MTX的52例中3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448)。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或术后预防性应用MTX可降低PEP的发生,但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与术后经肌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在改善PEP发生方面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妊娠 异位 腹腔镜检查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邹杰 鲁梦寒 +2 位作者 关铮 刘慧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16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类、术前诊断、误诊率、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占同期...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16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类、术前诊断、误诊率、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4.82%(163/1100),术前诊断率49.7%,误诊率50.3%。163例中宫颈妊娠8例,腹腔妊娠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37例,宫角妊娠4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54例,腹膜后妊娠1例,卵巢妊娠1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应提高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治,减少误诊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疾病特征 误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马晓星 李亚里 +12 位作者 胡凌云 宋磊 张全 范文生 李立安 黄柯 伍志强 张燕 张海燕 段玉坤 韩为东 苏红 孟元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1月-2011年8月5年中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活检或手术治疗的1248例患者,根据宫颈病变及临床分期分为5组:宫颈炎组、CI...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1月-2011年8月5年中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活检或手术治疗的1248例患者,根据宫颈病变及临床分期分为5组:宫颈炎组、CINⅠ组、CIN Ⅱ-Ⅲ组、宫颈癌Ⅰ期组、宫颈癌Ⅱ期组,依据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方法检测所有患者HR-HPV病毒载量(RLU/CO),将其分为0~0.99、1.00~9.99、10.00~99.99、100.00~999.99、1000.00~5个HR-HPV病毒载量组。对宫颈炎、CINⅠ、CIN Ⅱ-Ⅲ、宫颈癌Ⅰ期、宫颈癌Ⅱ期各组中不同的HR-HPV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并分析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CINⅠ组、CIN Ⅱ-Ⅲ组、宫颈癌Ⅰ期、宫颈癌Ⅱ期患者HR-HPV病毒载量(分别为842.1±98 3.9、690.1±795.0、893.1±974.2、699.5±908.3RLU/CO)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274.2±613.6,P<0.05);CINⅠ组和宫颈癌Ⅰ期的病毒载量高于CIN Ⅱ-Ⅲ组(P<0.05)。当HR-HPV病毒载量≥100RLU/CO时,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危险度随病毒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HPV病毒载量分级与宫颈病变病理分级无相关性。对于宫颈鳞癌ⅠB-Ⅱ期患者,当HR-HPV病毒载量≥100RLU/CO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增加(P<0.05),且宫颈肿瘤最大直径≥4cm的危险性增加(P<0.05),而HR-HPV病毒载量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宫颈肌层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管浸润无关。结论 HR-HPV病毒载量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载量越高,发生CIN及宫颈癌的危险性越大,且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比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赵恩锋 鲍嫘 +2 位作者 李超 宋磊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分析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5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557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近5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由1955~1964年的56.27±8.45... 目的分析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5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557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近5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由1955~1964年的56.27±8.45岁降至1995~2004的43.81±8.90岁。同时,临床早期(Ⅰ~Ⅱ期)的比例和非鳞癌的比例则逐步升高。(2)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具有非鳞癌和低分化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率高和晚期(Ⅲ~Ⅳ期)比例高等特点。(3)针对宫颈癌发病的新趋势和临床特点,改变传统的治疗模式、探索相应的治疗新方法十分必要。结论近50年宫颈癌的发病具有明显年轻化、及临床早期比例和非鳞癌比例逐步升高的趋势。年轻宫颈癌具有显著不同的临床特点。对于生育年龄宫颈癌的治疗应充分考虑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新辅助动脉化疗(NAIC)是现代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流行病学 年龄 病理学 临床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33例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模拟调整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姜淑芳 付玉荣 +5 位作者 马莹 周红辉 车洪智 刘柯君 高志英 卢彦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降低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筛查阳性率(SPR),提高血清学筛查临床效能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9033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结果、各基础数据和方程曲线的变化情况,以本实验室数据为基准数据,对... 目的探讨降低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筛查阳性率(SPR),提高血清学筛查临床效能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9033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结果、各基础数据和方程曲线的变化情况,以本实验室数据为基准数据,对于重要调节参数进行模拟调整,结合产后随访结果评估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 9033例孕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筛查阳性率为6.69%(604/9033),检出率(DR)为75%(3/4),假阳性率(FPR)为6.65%(601/9033)。甲胎蛋白(AFP)的中位数倍数(MOM)值中位数偏低,SPR偏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free hCGβ)MOM值中位数偏高,SPR偏高;游离雌三醇(uE3)MOM值中位数略微偏低,SPR略微偏高。综合三种因素,认为筛查阳性率处于偏高的状态。模拟调整AFP和free hCGβ的MOM值方程及体重校正方程,重新评估样本的风险值,高风险孕妇比率降为4.11%(371/9033),FPR降为4.07%(368/9033),并且按调整方程后的筛查结果经随访与原方程一致。结论根据本实验室人群的数据进行本地化设置,定期对孕妇的AFP、free hCGβ、uE3的MOM值分布及体重进行校正,对降低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FPR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检出率 假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邹杰 关铮 +2 位作者 孟元光 张燕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侵犯后盆腔的35例DIE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侵犯后盆腔的35例DIE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3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检查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后行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手术后痛经的VAS评分(1.2±1.3)与术前(5.8±1.7)比较明显下降(P<0.001),13例(39.3%)痛经症状改善显著,20例(60.7%)改善满意。结论腹腔镜治疗后盆腔DIE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痛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