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贞 李闻 +3 位作者 赵丽 冯秀雪 聂燕 孟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IB)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原因及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某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UGIB合并ACS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年龄58~93岁...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IB)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原因及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某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UGIB合并ACS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年龄58~93岁,平均(69.2±10.9)岁,发病以老年男性为主。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者15例(83.33%)。严密监护、积极输血、急诊内镜检查及镜下止血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胃镜下止血成功14例(77.80%),病死3例(16.67%)。结论严密监护、积极输血、24h内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止血治疗是UGIB并发ACS救治成功的关键。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质子泵抑制药可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质子泵抑制药 消化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盐酸摄入致消化道损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汝钢 赵义茗 +3 位作者 郭亮亮 蔡逢春 赵亚力 李亚卓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腐蚀性液体对消化道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利用广范试纸检测腐蚀性液体的p H值,利用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铜丝和浓硫酸检测该液体的化学性质;灌注该液体于2只家兔,检测其对消化道损伤的程度;对误服该液体的1例患者进行急诊... 目的探讨腐蚀性液体对消化道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利用广范试纸检测腐蚀性液体的p H值,利用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铜丝和浓硫酸检测该液体的化学性质;灌注该液体于2只家兔,检测其对消化道损伤的程度;对误服该液体的1例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救治。结果腐蚀性液体呈微黄色,在空气中发烟,pH<1。该液体稀释1倍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与铜丝和浓硫酸混合后加热无红棕色气体产生。灌注该液体于家兔能够导致其死亡,尸检显示贲门、胃底和部分胃体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出血、坏死。患者误服该液体第17小时胃镜检查主要显示胃大部糜烂,第13天胃镜检查主要显示胃窦和胃角溃疡,第79天胃镜检查显示胃窦瘢痕。经禁食水、抑酸、抗感染等治疗14 d,患者临床表现缓解出院。结论该腐蚀性液体为工业浓盐酸,主要损伤胃黏膜,急诊胃镜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盐酸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齐诗蕊 陈俊 +2 位作者 潘飞 栾哲 孙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小肠内镜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设备的装备情况、胶囊内镜和气囊电子小肠镜应用、指南掌握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小肠内镜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设备的装备情况、胶囊内镜和气囊电子小肠镜应用、指南掌握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诊治流程等。结果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中,24家(82.8%)配备胶囊内镜,12家(41.4%)配备了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装备时间5~6年。胶囊内镜中位年诊治例数50~100例,无效检查率达1%~3%;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年诊治例数小于50例,无效检查率达3%~5%;两种小肠内镜严重合并症发生率<1%,整体阳性率50%~60%。各胶囊内镜阳性率与该院年诊治例数呈正相关(r=0.542,P=0.005)。仅有半数受访者掌握小肠疾病诊治指南,20.7%受访者从未参加相关继续教育项目。受访医生是否从事小肠内镜相关工作影响对首诊阴性OGIB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χ2=3.898,P=0.048)。结论北京市三级医院胶囊内镜普及率高于气囊电子小肠镜,两者安全性较高,整体阳性率50%~60%。医生对指南规范掌握不足,需要加强继续教育,OGIB诊治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诊治 小肠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隧道式与常规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翟亚奇 令狐恩强 +7 位作者 李惠凯 秦治初 冯秀雪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朱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比较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与常规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陛肿瘤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食管肿瘤内镜下切除治疗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比较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与常规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陛肿瘤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食管肿瘤内镜下切除治疗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接受ESTD或ESD治疗的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共29例患者纳人研究,平均年龄62岁(49~78岁),男16例,女13例,手术平均时间81.3min(34-239min)。其中ESTD组11例,ESD组18例。两组比较,ESTD组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22.4±5.2mm2/min vs 12.2±4.0mm2/min,P〈0.05)。虽然两组整块切除率差异不明显[100%(11/11)郴83.3%(15/18),P〉0.05],但在根治性切除率方面,ESTD明显高于ESD组[81.8%(9/11)vs 66.7%(12/18),P〈0.05]。ESD组有1例出现术中出血,而ESTD组均无出血、穿孔及纵膈气肿发生。术后8例发生食管狭窄,其发生率同病变环周程度和长度有关(P〈0.05)。结论ESTD不仅能安全有效地完成食管大面积的表浅性肿瘤的切除,而且同ESD相比,手术时间短,剥离速度快,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但是,对于食管环周超过3/4或长度超过50mm的病变,应注意防治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浅表性肿瘤 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婷婷 李英男 +1 位作者 黄启阳 杨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住院或门诊确诊的老年GERD患者,根据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92)和难治组(n=81)。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 目的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住院或门诊确诊的老年GERD患者,根据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92)和难治组(n=81)。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及用药情况、胃食管反流症状,以及内镜下食管炎症分级和有无食管裂孔疝。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PPI治疗有效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73例患者,年龄72.6±7.5岁,男176例,女9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目前吸烟和饮酒的比例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抑郁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有效组,且应用钙通道拮抗剂和苯二氮类药物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此外,难治组中有咳嗽症状、睡眠障碍和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食管裂孔疝、抑郁症和婚姻状况是影响PPI治疗是否有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升高、丧偶、抑郁症、食管裂孔疝与老年GERD患者的PPI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能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质子泵抑制剂 老年患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特征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俊 刘江涛 +4 位作者 孟科 郭亮亮 齐诗蕊 栾哲 孙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特征和分型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相关性。方法 45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通过颈静脉或股静脉途径插管球囊测压法进行HVPG测定。分别采用LDRf分型、Mc Corm...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特征和分型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相关性。方法 45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通过颈静脉或股静脉途径插管球囊测压法进行HVPG测定。分别采用LDRf分型、Mc Cormick分度、丰永分型评估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分级等。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临床和内镜特征与HVPG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直径、危险度分级、丰永分型、Child-Pugh评分和分级与HVPG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丰永分型(β=0.537)和LDRf分型中的危险度分级(Rf,β=0.368)是HVPG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其预测模型为HVPG=丰永分型(Grade1,2,3)×3.97+Rf(0,1,2)×4.51+4.19。结论内镜下门脉高压性胃病严重程度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度能较好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静脉压力梯度 内镜 食管胃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后复发时间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申少华 刘迎娣 +7 位作者 王娟 高伟 吴文涛 孙国辉 杨竞 孙刚 孙潇 李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2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2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住院的43例乙肝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第1次内镜下治疗次数及治疗后复发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第1次内镜治疗平均次数分别为2.10±1.25次和2.93±1.20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复发时间较乙肝肝硬化提前(P<0.05),分别为0.70±0.44年和1.22±0.97年。结论内镜治疗后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更早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复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天俊 范荣 +3 位作者 林惠明 陈雪丽 赵丽 李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5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组(单药组)、替比夫定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75例,分别于治疗后12、24、36、4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5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组(单药组)、替比夫定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75例,分别于治疗后12、24、36、48周观察随访,检测肝功能、HBV—DNA定量、肝脏B超及肝脏瞬时弹性,比较患者肝脏硬度变化、肝脏B超检查数据、外周血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推断两组抗纤维化疗效。结果单药组与联合组在治疗24、36、48周时,肝脏瞬时弹性扫描检查显示肝脏硬度值明显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单药治疗组在48周时,各指标与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48周后肝脏回声赋值和脾脏肋间厚度同步下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2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治疗24周时HBV—DNA在低于检测值下限及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是患者肝脏硬度值恢复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替比夫定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方案在逆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方面更具优势,肝脏瞬时弹性扫描可以早期评估抗纤维化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替比夫定 复方鳖甲软肝片
原文传递
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彦惠 叶玲玲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针刺伤的危害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伤害,也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医疗单位和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有了进一步的重视,但是一线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仍高于其他人员。而低年资护士(3年以内)由于年龄小、知... 针刺伤的危害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伤害,也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医疗单位和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有了进一步的重视,但是一线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仍高于其他人员。而低年资护士(3年以内)由于年龄小、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操作时紧张等,使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比高年资护士更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 针刺伤 防护 危害 护理人员 医源性感染 低年资护士 高年资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汝钢 张修礼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建立和鉴定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模型。方法采用在肝实质内快速注射金葡菌和自体静脉血凝块混合物的方法建立化脓性肝脓肿模型。采用脓液涂片革兰染色、脓液培养和PCR方法鉴定化脓性肝脓肿的致病菌。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评估化... 目的建立和鉴定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模型。方法采用在肝实质内快速注射金葡菌和自体静脉血凝块混合物的方法建立化脓性肝脓肿模型。采用脓液涂片革兰染色、脓液培养和PCR方法鉴定化脓性肝脓肿的致病菌。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评估化脓性肝脓肿的病理分期。结果利用金葡菌ATCC 29213和自体静脉血凝块混合物于肝实质内快速注射的方法建立了化脓性肝脓肿模型。脓液涂片革兰染色、脓液培养和PCR结果表明引起化脓性肝脓肿的致病菌为注入的细菌。脓肿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造模术后第15天为脓肿前期、第21天为脓肿形成期、第33天为脓肿恢复期。结论首次建立了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模型。化脓性肝脓肿模型的建立为探讨化脓性肝脓肿的新的治疗模式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巴马小型猪 化脓性肝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的生长速度和凝固酶活性对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汝钢 张修礼 杨云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金葡菌的生长速度和外毒素活性对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时间和菌液OD450吸光度值法描记细菌生长曲线;采用RT-PCR法检测凝固酶(coa)、溶血酶α(hla)和耐热核酸酶A(nuc A)的mRNA表达;采用试管法检测游... 目的探讨金葡菌的生长速度和外毒素活性对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时间和菌液OD450吸光度值法描记细菌生长曲线;采用RT-PCR法检测凝固酶(coa)、溶血酶α(hla)和耐热核酸酶A(nuc A)的mRNA表达;采用试管法检测游离凝固酶、溶血法检测游离溶血酶和甲苯胺蓝DNA酶琼脂法检测游离耐热核酸酶的活性。结果金葡菌ATCC29213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ATCC 25923。ATCC 29213的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A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TCC 25923,但溶血酶α表达两者无显著性差异。ATCC 29213的游离凝固酶活性显著高于ATCC 25923,但其游离耐热核酸酶和游离溶血酶的活性显著低于ATCC 25923。结论金葡菌ATCC 29213引起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的机制可能与其生长速度快和游离凝固酶活性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外毒素 化脓性肝脓肿 巴马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汝钢 刘迎娣 +4 位作者 聂燕 赵丽 郭亮亮 冯秀雪 李亚卓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37-838,共2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临床表现复杂,无固定特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报道1例以反复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关键词 腹泻 小肠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志为 闻巍 +3 位作者 刘庆 胡茂飞 郭柏华 李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总医院2012年-2017年收治的125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高危因素。结果 (1)12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总医院2012年-2017年收治的125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高危因素。结果 (1)125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骨转移发生者106例(8.46%),其中多发骨转移者84例(79.25%);骨转移病灶常见部位有骨盆、胸椎、腰椎、肋骨、四肢骨;溶骨性骨性改变92例(86.79%),成骨性病变6例(5.66%),混合型骨破坏8例(7.55%);其中合并至少2处其他部位转移者81例(76.4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肿瘤分期、CEA水平、病理类型、合并其他部位转移、骨转移类型、骨转移后化疗与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晚(Ⅳ期)、合并≥2处转移部位、CEA水平升高异常和骨转移后无化疗等4个因素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临床分期晚(Ⅳ期)、合并≥2处转移部位、CEA水平升高异常和骨转移后无化疗是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骨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骨转移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5通过靶向FAM83D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志为 闻巍 +3 位作者 刘庆 胡茂飞 郭柏华 李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miR-495通过靶向FAM83D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qPCR检测结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miR-495的表达情况;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49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miR-495通过靶向FAM83D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qPCR检测结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miR-495的表达情况;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49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miR-495对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95与FAM83D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495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miR-495表达明显增高;结肠癌细胞HT29中miR-495的表达水平最高;抑制miR-495的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促进其凋亡行为;miR-495能与FAM83D的3’UTR特异性结合,调控FAM83D的表达活性;抑制miR-495的表达后,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相应的抑制。结论 miR-495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靶向调节FAM83D的表达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R-495 FAM83D 迁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丛勇 刘江涛 +5 位作者 郭亮亮 李超 赵义名 孙旭阳 王淑芳 孙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救治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 目的探讨急诊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救治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9例肝硬化急性EGVB患者,24 h内进行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测定并采用急诊PSE治疗,以HVPG降低20%或低于12 mm Hg为目标,观察1周内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 1周后序贯内镜治疗。结果 9例肝硬化急性EGVB的患者均成功接受PSE术,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53. 78±13. 01)岁;脾脏栓塞体积40%~60%,HVPG由术前(14. 82±3. 93) mm Hg下降到(12. 11±3. 69) mm Hg(平均降低18. 62%)。术后1周再出血率为0,除一过性腹痛、发热以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HVPG测定指导下的急诊PSE对肝硬化急性EGVB的患者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通过降低HVPG到目标值,实现近期止血效果,为后续的内镜治疗创造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静脉压力梯度 部分脾栓塞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胃镜规范化培训提高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水平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婷婷 孙刚 +2 位作者 闫斌 孟科 杨竞 《人民军医》 2018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观察白光胃镜规范化培训提高初级内镜医师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若干名初级内镜医师(每人胃镜操作例数1000例左右)接受为期30天(2016年9月1—30日)的基于白光胃镜的早癌筛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白光胃镜的操作手法... 目的:观察白光胃镜规范化培训提高初级内镜医师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若干名初级内镜医师(每人胃镜操作例数1000例左右)接受为期30天(2016年9月1—30日)的基于白光胃镜的早癌筛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白光胃镜的操作手法、规范采图(部位和数量)、色素胃镜应用时机和操作方法、早癌图像识别等4个方面。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消化科2015年5月1日—2016年8月31日胃镜下早癌筛查数据作为培训前数据,与培训后3个月(2016年9月1日-12月31日)的诊断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受训医师在培训前后上消化道癌检出率、早癌诊断率、癌前病变(各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等,染色内镜使用情况及操作安全性。结果:培训前,受训初级内镜医师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2.1%(76/3703),培训后3个月内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为2.3%(17/756),培训前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培训前受训初级内镜医师上消化道癌早诊率为2.6%(2/76),培训后早诊率为29.4%(5/17),培训后早诊率非常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前结合内镜活检、病理学诊断,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为2.8%(102/3703),培训后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为4.2%(32/756),培训后上消化道上皮内瘤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染色内镜使用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前,内镜诊断过程中因取病理活检导致黏膜出血35例(1.0%);培训后,因取病理活检导致黏膜出血6例(0.8%),培训前后黏膜出血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以白光胃镜检查为基础的胃镜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初级内镜医师上消化道癌早诊率、癌前疾病检出率,并未增加内镜诊断相关风险,且培训时间可控、内容规范,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及内镜初学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胃镜 规范化培训 上消化道癌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海南地区候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程序护理
17
作者 张晓玲 孙美红 +1 位作者 王玮 陈海燕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对海南地区候鸟人群中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程序护理研究。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程序护理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呼吸机使用训练指导)以... 目的对海南地区候鸟人群中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程序护理研究。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程序护理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呼吸机使用训练指导)以及常规护理组,对各组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mMRC、CAT评分等指标与护理前的差异。结果候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病程长者超过30年,发病时间多集中于北方天气转寒以后,行无创通气前血氧饱和度低至85%~90%;程序护理组在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均比常规组有较大的提升,而mMRC、CAT评分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对于常规组降低幅度较大。结论海南地区候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发病时间集中,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程序护理患者更容易接受无创通气,效果更明显、更快捷,应当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候鸟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程序护理
原文传递
LBL联合PBL在住院医师规培癌痛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璐 李方 孙刚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5期494-497,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结合海南医疗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在培训中科学规划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教学;运用传统教学结合实景演示讲解癌痛治疗理论知识,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情景式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结合海南医疗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在培训中科学规划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教学;运用传统教学结合实景演示讲解癌痛治疗理论知识,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情景式教学、标准化出科考核相结合培养住院医师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技能,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在出科前采取双向评价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住院医师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