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糖代谢人群中血红蛋白糖化指数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项基于REACTION数据的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张晨 林璐 +6 位作者 孙迪 窦京涛 王安平 东黎光 王淑玉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31-737,752,共8页
背景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巨大,缺乏早期干预的预测指标。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可反映个体糖化能力。目的探讨总体及不同糖代谢人群的HGI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背景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巨大,缺乏早期干预的预测指标。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可反映个体糖化能力。目的探讨总体及不同糖代谢人群的HGI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isk Evaluation of Cancers in Chinese Diabetic Individuals:A Longitudinal Study,REACTION)北京分中心2011年受试者16470例,采集受试者一般特征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等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在总体人群中依据基线HGI四分位切点进行四分位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HGI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16470例受试者依据HGI四分位切点分为Q1组(≤-0.26)4242例、Q2组(-0.26~-0.02)3915例、Q3组(-0.02~0.24)4223例、Q4组(>0.24)4090例;按照糖代谢状态分组后,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9710例,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4273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2487例。总体人群中随着HGI升高,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例数从Q1至Q4组分别为131例(3.1%)、125例(3.2%)、169例(4.0%)、174例(4.3%),逐渐升高(P=0.008);在NGT人群中,随着HGI升高,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例数从Q1至Q4组分别为58例(2.5%)、63例(2.5%)、93例(3.5%)、75例(3.4%),呈上升趋势(P=0.046);而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人群中,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在不同HG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523);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发现在总体人群、糖耐量正常人群、糖尿病人群中,HGI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间无显著相关性。而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相较于Q1组,Q2组(OR=1.762,95%CI:1.098~2.825,P=0.019)、Q3组(OR=2.005,95%CI:1.272~3.160,P=0.003)、Q4组(OR=1.513,95%CI:0.941~2.432,P=0.087)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均增加。结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HGI与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相关性,在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人群中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 心脑血管病变 体检人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降糖疗效和血糖波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韩松梅 金昕晔 +4 位作者 臧丽 孙迪 宋凌云 郭清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二肽基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疗效和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初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9%以上的2型... 目的探讨二肽基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疗效和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初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9%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稳定性指标。结果 DPP-4抑制剂组45例,对照组4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C肽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治疗7 d后,DPP-4抑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血糖[(9.36±1.21) mmol/L vs (10.01±1.48) mmol/L,P=0.024]、空腹血糖[(8.76±1.10) mmol/L vs (9.37±1.59) mmol/L,P=0.034]、餐后血糖[(9.94±1.48) mmol/L vs (10.71±1.74) mmol/L,P=0.025]、血糖标准差[(2.52±0.63) mmol/L vs (2.91±0.90) mmol/L,P=0.021]、最大血糖波动幅度[(9.34±2.19) mmol/L vs (10.52±2.78) mmol/L,P=0.026]、餐后血糖波动幅度[(2.59±0.78) mmol/L vs(3.01±1.16) mmol/L,P=0.042]、平均血糖波动幅度[(5.11±1.31) mmol/L vs (5.83±1.53) mmol/L,P=0.017]等血糖波动性指标显著降低,血糖波动次数[(6.02±1.88)次vs (7.17±1.77)次,P=0.004]、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26±0.51) mmol/L vs (1.50±0.43) mmol/L,P=0.024]、低血糖发生例数[3例(6.67%) vs7例(14.29%),P <0.001]等指标也显著降低。结论 DPP-4抑制剂能进一步降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能减少血糖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酶4抑制剂 胰岛素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深部组织脓肿形成三例
3
作者 韩松梅 谷伟军 +5 位作者 肖海英 程愈 宋凌云 孙迪 张越 窦京涛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省也偶有该病的报道[2]。该病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败血症、局部皮肤和皮下脓肿形成等,而深部器官脓肿形成的病例报道则少见[3]。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BP感染合并深部组织脓肿形成患者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组织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脓肿形成 澳大利亚北部 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例报道 类鼻疽病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骨折风险的预防综述
4
作者 沈蕾 叶梅 +2 位作者 孔浩 金昕晔 裴育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炎症性肠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骨折相较于其他并发症并不常见,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炎症性肠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二者的相关性,便于在临床中甄别此类患者,并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骨折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个家系的胰岛素受体基因新发突变分析
5
作者 李一君 杨国庆 +4 位作者 臧丽 裴育 陈康 杜锦 吕朝晖 《中华内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探讨严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突变的遗传机制。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临床拟诊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患者进行INSR基因Sanger测序,并对其一级亲属相应INSR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同时... 探讨严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突变的遗传机制。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临床拟诊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患者进行INSR基因Sanger测序,并对其一级亲属相应INSR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同时在糖代谢正常及2型糖尿病人群中对发现的突变位点进行验证,通过MutationTaster、SIFT、PolyPhen2软件进行蛋白功能损害预测。先证者及其父亲的INSR第20号外显子均发现尚未报道的c.3652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Asp1218Asn突变,而糖代谢正常及2型糖尿病人群均不存在该位点突变。多种预测方法均提示该变异对基因/蛋白质结构或功能造成有害影响。INSR第20号外显子c.3652G/A杂合突变是新发现导致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胰岛素受体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海南地区汉族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庞萍 李一君 +10 位作者 张美慧 丁凡 肖海英 薛哲 韩松梅 孙迪 宋凌云 张越 金昕晔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汉族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汉族新诊断T2DM患者326例,根据籍贯分为海南本地(海南组,n=173)、秦岭-淮河以北(北方组,n=112)和秦岭-淮河...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汉族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汉族新诊断T2DM患者326例,根据籍贯分为海南本地(海南组,n=173)、秦岭-淮河以北(北方组,n=112)和秦岭-淮河以南(南方组,n=41)共3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胰岛功能、DM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果海南组年龄高于南方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低于北方组(P<0.05)。海南组BMI、DM家族史阳性率及血肌酐低于南方组和北方组(P<0.05或P<0.01),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HbA1c、TC、LDL-C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率高于南方组和北方组(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DM家族史、LDL-C是海南组HbA1c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南地区汉族新诊断T2DM患者文化程度、家族史阳性率及BMI较低,血糖水平高,胰岛功能差,DPN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新诊断 汉族群体 海南地区
原文传递
卵巢碰撞瘤致女性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1例
7
作者 薛哲 庞萍 +9 位作者 张越 张美慧 赵媛媛 赵妍婧 孙迪 宋凌云 周颖 杨国庆 吕朝晖 窦京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通常由肾上腺和/或卵巢来源的雄激素异常分泌所致。卵巢碰撞瘤为罕见病,而合并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的卵巢混合型血管瘤与Leydig细胞瘤的碰撞瘤极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卵巢碰撞瘤合并女性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的病例,总结... 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通常由肾上腺和/或卵巢来源的雄激素异常分泌所致。卵巢碰撞瘤为罕见病,而合并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的卵巢混合型血管瘤与Leydig细胞瘤的碰撞瘤极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卵巢碰撞瘤合并女性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的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升对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及这种罕见的卵巢碰撞瘤类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激素血症 绝经期 卵巢肿瘤 碰撞瘤 卵巢血管瘤 LEYDIG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血浆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
8
作者 董文静 庞萍 +5 位作者 宋凌云 孙迪 颜世举 杨国庆 母义明 谷伟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8-1237,共10页
目的探讨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并分析于2012年3至12月进行的中国糖尿病个体的癌症风险评估研究(REACTION研究)共计43820名年龄&... 目的探讨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并分析于2012年3至12月进行的中国糖尿病个体的癌症风险评估研究(REACTION研究)共计43820名年龄>40岁的社区居民的临床资料,涉及中国8个地区(辽宁、广东、上海、甘肃、广西、河南、湖北、四川)。研究对象根据UACR水平分为3组:<10 mg/g、10~30 mg/g和>30 mg/g组;根据HbA1c/HDL-C四分位数分为Q1(<3.79),Q2(3.79~<4.59),Q3(4.59~5.66),Q4(>5.66)组。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探讨HbA1c/HDL-C与UACR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1c/HDL-C对于UACR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43820名参与者的年龄为(58.00±0.05)岁,其中男性13452人(30.70%),女性30368人(69.30%)。单因素分析显示,HbA1c/HDL-C随UACR升高而升高(F=495.73,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其他临床相关混杂变量后,与HbA1c/HDL-C比值最低(Q1组)的患者相比,Q4组女性患者UACR升高的风险为1.483倍(95%CI 1.376~1.598,P<0.001),而男性患者为1.161倍(95%CI 1.019~1.32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HDL-C预测UACR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623,95%CI为0.597~0.606,敏感度为60.18%,特异度为54.91%,与血糖、血脂等指标相比具有最高的预测价值。在HbA1c正常(<6.5%)或HDL-C正常(≥1.0 mmol/L)的情况下,HbA1c/HDL-C仍与UACR升高的风险独立相关(HbA1c<6.5%时Q4组比Q1组:OR=1.563,95%CI 1.210~2.019,P=0.001;HDL-C≥1.0 mmol/L时Q4组比Q1组:OR=1.822,95%CI 1.687~1.968,P<0.001)。结论HbA1c/HDL-C比值作为评价血糖稳态和血脂异常的新型复合指标,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年龄>40岁)中,其与UACR增加的风险显著相关,优于血糖、血脂参数等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血脂异常 心血管疾病 血浆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原文传递
血清甲状旁腺素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永菊 杨国庆 +5 位作者 裴育 窦京涛 吕朝晖 杜锦 巴建明 母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2674-268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和最佳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肾上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和最佳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肾上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分为两组:PA组和肾上腺无功能瘤(NF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患者PTH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TH对PA的诊断价值并找出最佳切点。结果共纳入患者773例,其中PA组356例,年龄(50±11)岁,男性占57.0%(203例);NFA组417例,年龄(51±12)岁,男性占52.5%(219例)。PA组PTH水平[63.1(48.4,80.3)比41.7(34.1,51.7)ng/L]及PTH升高者所占比例(47.8%比7.2%)均高于NFA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PA及维生素D缺乏为PTH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状态下,PTH筛查PA的临界值为56.44 ng/L,灵敏度为66.5%,特异度为83.0%;维生素D不缺乏状态下,其筛查的临界值为48.81 ng/L,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2.6%。结论PA患者PTH分泌增加,血清PTH水平可作为PA筛查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甲状旁腺素 灵敏度 特异度 诊断试验
原文传递
质子泵抑制剂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凌云 李一君 +2 位作者 庞萍 肖海英 窦京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0,共3页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自身抗体作用引起的一组低血糖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的IAS,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该类药物时患者若出现低血糖,需考虑到IAS发生的可...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自身抗体作用引起的一组低血糖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的IAS,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该类药物时患者若出现低血糖,需考虑到IAS发生的可能,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质子泵抑制剂
原文传递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和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晋阳 严芳芳 +11 位作者 于岁 杨国庆 窦京涛 吕朝晖 裴育 李一君 杜锦 巴建明 郭清华 谷伟军 王先令 母义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0-834,共5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和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EIAS)的临床特征,探讨这两种综合征的异同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22例临床诊断为IAS(n=13)和EIAS(n=9)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 目的总结并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和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EIAS)的临床特征,探讨这两种综合征的异同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22例临床诊断为IAS(n=13)和EIAS(n=9)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自发缓解比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IAS组及EIAS组年龄、男女比例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4.2±1.8)比(10.2±5.1)mmol/L,t=3.254,P<0.01]、餐后2 h血糖[(9.6±4.9)比(19.3±6.6)mmol/L,t=5.240,P<0.01]和HbA1c [(6.9±1.9)%比(12.6±1.3)%,t=4.454,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空腹胰岛素[923.5(287.1,3 714.4)比480.0(278.9,851.9)mU/L]、空腹C肽[5.1(3.3,13.2)比4.1(1.8,6.8)ng/ml]、负荷后2 h胰岛素[4 069.0(835.5,6 921.3)比968.7(381.1,3 113.0)mU/L]、餐后2 h C肽[14.6(12.3,24.4)比7.6(2.6,16.3)ng/ml]、空腹胰岛素/C肽摩尔比值(5.3±6.6比3.4±2.2)和负荷后2 h胰岛素/C肽摩尔比值(5.7±6.0比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自发缓解的比例[69%(9/13)比67%(6/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S与EIAS除了血糖存在差异,其人口学、胰岛素、C肽、自发缓解率、治疗策略和预后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
原文传递
妊娠相关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泽伟 杨国庆 +6 位作者 窦京涛 吕朝晖 裴育 杜锦 巴建明 郭清华 母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2期3314-3318,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妊娠相关Ly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年龄20~40岁。发病时间为产前2...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妊娠相关Ly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年龄20~40岁。发病时间为产前2个月至产后12个月,产前6例,产后10例,就诊时间均为产后。其中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6例,淋巴细胞性漏斗-神经垂体炎(LINH)4例,淋巴细胞性全垂体炎4例,淋巴细胞性下丘脑炎2例。16例患者中,8例有肿块占位效应,14例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9例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2例产后高催乳素血症。垂体磁共振成像可表现垂体弥漫增大、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下丘脑漏斗区占位病变。免疫抑制剂治疗9例,3例行手术缓解占位效应,自发缓解4例。共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8个月,其中4例复发,完全缓解2例,12例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妊娠相关LyH临床表现呈异质性,孕期及产后的鞍区占位性病变需考虑到LyH的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疾病特征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恶性嗜铬细胞瘤伴颅骨转移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晓蒙 陈康 +12 位作者 姜丽娜 庞萍 王琳 赵玲 胡晓东 臧丽 杜锦 谷伟军 巴建明 杨国庆 吕朝晖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28,共4页
本文报道1例伴颅骨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该患者为25岁男性,10岁时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手术切除小部分病灶后行放射治疗。15岁因头痛伴血压升高就诊,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未进一步诊治。25岁头痛加重,血压升高明显,就诊我院诊断右肾上... 本文报道1例伴颅骨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该患者为25岁男性,10岁时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手术切除小部分病灶后行放射治疗。15岁因头痛伴血压升高就诊,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未进一步诊治。25岁头痛加重,血压升高明显,就诊我院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行手术切除。术后药物治疗血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26岁复查血、尿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均升高,同时发现颅顶占位性病变,131I-MIBG显像阳性,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伴颅骨转移。颅顶病灶先后行4次射波刀治疗,病灶略缩小。29岁出现右侧肋骨与左侧髂骨多处转移,行131I-MIBG放射治疗。基因检测示SDHB基因致病性突变。治疗后1年随访,口服酚苄明10 mg,qd,血压波动于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本例患者为恶性嗜铬细胞瘤伴颅骨等多处骨转移,幼年起病,病程跨度大但预后尚理想。我们建议实施以临床表型指导的基因检测诊断路径,及时诊断、合理评估嗜铬细胞瘤患者预后并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颅骨转移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妊娠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雅静 臧丽 +2 位作者 魏茜 杨国庆 吕朝晖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6,共4页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且与妊娠密切相关。LY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进展速度、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疾病进展阶段有关,可表现为占位效应、部分或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且与妊娠密切相关。LY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进展速度、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疾病进展阶段有关,可表现为占位效应、部分或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中枢性尿崩症等。妊娠期女性的垂体解剖结构和垂体相关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加之妊娠期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限制,使得妊娠期LYH的诊断存在较大挑战,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检测综合诊断。妊娠期LYH患者如出现垂体前叶或(和)后叶功能减退,应给予相应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同时对处于妊娠不同时期、不同临床表现患者采取不同的优化处理方案;LYH对妊娠结局及再次妊娠目前暂无不良影响报道。本文针对妊娠期LYH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妊娠期LYH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妊娠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