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邵小钧 朱乔 +3 位作者 刘有 韩小东 林小臻 席庆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OSCC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咀嚼槟榔习惯,分别进行临床病理因素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OSCC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咀嚼槟榔习惯,分别进行临床病理因素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6%的OSCC患者有咀嚼槟榔习惯,病变以舌和颊为主,占67.0%,pT分期以T2期为主,占40.9%。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分化程度,ki-67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咀嚼槟榔习惯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p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与咀嚼槟榔习惯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与咀嚼槟榔习惯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i-67和p53蛋白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组中低表达,预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程度、恶性程度、分化程度、预后等临床病理学因素相对良好;有咀嚼槟榔习惯的OS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相对良好,颊部和舌部是口腔鳞癌的好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口腔鳞癌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肝样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有 张晓欢 赵坡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肝样腺癌(HA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的肝样腺癌,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患者男性,31... 目的探讨结、直肠肝样腺癌(HA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的肝样腺癌,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患者男性,31岁。乙状结肠隆起型肿物,大小4 cm×3 cm×2.5 cm。镜下见低分化腺癌,肿瘤全部为肝样分化区域,无典型腺癌区域;瘤细胞在肠壁内弥漫浸润性生长,大部分区域呈实性片状分布,细胞中等大小,分化差,异型性明显,胞质淡嗜伊红色,部分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似幼稚的肝细胞,可见瘤巨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排列呈梁索样,细胞多角形,胞质嗜酸性,核仁明显,似肝细胞癌,胞质内外可见散在分布、数量不多、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淡嗜酸性均质半透明体;局部瘤细胞分化极差,核分裂象多见,局灶>20个/HPF,局灶见假菊形团样结构;肿瘤间质局部血管丰富,可见坏死及广泛脉管内癌栓,并见脂肪变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及CK18(+),vimentin、SALL4部分(+),GPC-3灶状(+),GATA-3、Villin小灶(+);CK20、CDX-2、p504S、PSA、CK7、PAX-8、CD56、Syn、CgA、Dog-1、CD117、S-100、CD30、Desmin、Myo-D1、TFE-3、SMA、Melan-A、Calretinin、D2-40、WT-1、HMB45、h-caldesmon、Hepatocyte、FIL-1、hCG及AFP(-);LCA(-,淋巴细胞+),CD34(-,血管+),CD31(-,血管+);Ki-67阳性指数25%。特殊染色:肿瘤细胞PAS(+)。最终诊断:乙状结肠肝样腺癌。结论结、直肠肝样腺癌是一种罕见类型的腺癌,是结、直肠腺癌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及与转移性肝细胞癌、卵巢肝细胞样癌、肝细胞型卵黄囊瘤及胎儿型胃肠道腺癌等鉴别。该肿瘤转移及复发率高,预后差,应手术扩大切除并进行必要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放、化疗效果不明确。目前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误诊,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样腺癌 乙状结肠 诊断及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有 张晓欢 +6 位作者 孙爱群 陈薇 姬翔 许伟 张雯雯 袁静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8期643-647,共5页
目的分析肝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复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5-05—2020-01明确诊断为肝神经鞘瘤3例,以及检索1982-02—2020-02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肝神经鞘瘤13例,观察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 目的分析肝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复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5-05—2020-01明确诊断为肝神经鞘瘤3例,以及检索1982-02—2020-02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肝神经鞘瘤13例,观察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4~72岁,其中女性11例,男性5例。10例位于肝左叶,5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尾状叶。肿瘤最大径2.3~20cm不等,呈结节状,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质中,部分伴有囊性变,与周围肝组织分界尚清,包膜完整。镜下见肿瘤由细胞密集区(AntoniA区)和细胞稀疏区(Antoni B区)构成,AntoniA区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较丰富,胞质嗜酸性,胞核呈柳叶形,呈栅栏状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其内可见厚壁血管和陈旧性出血,局部可见泡沫细胞聚集;AntoniB区,肿瘤细胞稀疏,间质玻璃样变性伴黏液变性,其间散在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并可见扩张的薄壁血管;其中1例为极其罕见的假腺样型神经鞘瘤,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状、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内衬单层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波形蛋白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阳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K)、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结蛋白、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蛋白(CD117)及钙离子调节相关的氯离子通道蛋白(DOG-1)均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阳性指数极低。预后方面,15例经手术切除,术后随访4~120个月,除5例失访外,其余均存活,未出现本病的复发及转移。结论肝神经鞘瘤是一种极罕见的良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般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疾病特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有 刘肖 +6 位作者 管立勋 刘路录 洪超 于超 杨润 张志勇 宁浩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ggressive systemic mastocytosis,ASM)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报道1例ASM,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女性,61岁。... 目的探讨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ggressive systemic mastocytosis,ASM)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报道1例ASM,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女性,61岁。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反酸、食欲减退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检查发现盆腔、腹腔及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骨骼骨髓腔弥漫性糖代谢异常增高及脾大,临床先后行胃肠镜活检、骨髓穿刺活检及腹腔内淋巴结穿刺活检。组织形态学表现:在十二指肠黏膜、骨髓和淋巴组织内均可见小片状、簇状形态较一致的单核样异常细胞浸润,细胞中等大小,胞质较丰富、呈细颗粒状,胞核淡染、呈卵圆形或短梭形,部分见小核仁,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周围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及部分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异常细胞CD117和CD25(+);CD2、CD3、CD20、CD30、MPO和S-100等均(-);Ki-67阳性指数30%。甲苯胺蓝染色:异常细胞(+)。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测:异常细胞CD117(+)。外周血测C-KIT D816V:未见突变。结论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一个特殊亚型,极为罕见,常以消化道及皮肤为首发症状,易误诊。利用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证实。该肿瘤预后差,易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毛细血管瘤临床病理观察
5
作者 刘路录 宁浩勇 +4 位作者 刘有 张美慧 洪超 杨润 邱晓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35-637,64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窦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认识。方法观察1例颅内海绵窦毛细血管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病例首发症状为左眼...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窦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认识。方法观察1例颅内海绵窦毛细血管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病例首发症状为左眼眼睑下垂及视物重影。MRI提示左侧海绵窦占位1年内由最大径0.8 cm增大至约2.2 cm。术中冰冻切片示肿瘤细胞呈梭形,灶片状分布于硬脑膜下,血管裂隙不明显,异型性小。常规病理见肿瘤由大量分叶状毛细血管构成,常可见引流静脉,内皮细胞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内皮细胞表达CD34、CD31、ERG,间质细胞表达SMA和CD68,Ki-67阳性指数约8%。结论颅内海绵窦毛细血管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术中冰冻时因血管腔挤压不易识别,易误诊为神经鞘瘤、脑膜瘤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瘤 颅内 海绵窦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酸染色阳性对照品的制作及其应用
6
作者 杨润 程书亚 +3 位作者 刘路录 刘肖 刘有 宁浩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7-167,171,共2页
抗酸染色是病理科或检验科用于检测组织或体液样本中是否存在分枝杆菌等抗酸性菌而常使用的一种特殊染色技术,为结核病等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辅助。按照质控要求,为确保染色质量需设立对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张优质的抗酸阳性对照... 抗酸染色是病理科或检验科用于检测组织或体液样本中是否存在分枝杆菌等抗酸性菌而常使用的一种特殊染色技术,为结核病等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辅助。按照质控要求,为确保染色质量需设立对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张优质的抗酸阳性对照片很难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染色 卡介苗 阳性对照 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普瑞锌治疗大鼠缺血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徽 王昌正 +6 位作者 马金霞 邱海霞 陆云龙 王刚石 万军 吴本俨 徐世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索聚普瑞锌(Polaprezinc,PZ)对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开腹+激光照射+PZ治疗)24只、对照组(开腹+激光照射)12只、空白组4只。光化学法建立IC... 目的探索聚普瑞锌(Polaprezinc,PZ)对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开腹+激光照射+PZ治疗)24只、对照组(开腹+激光照射)12只、空白组4只。光化学法建立IC大鼠模型,实验组造模后每天给予3000 mg/L的PZ溶液3 ml,余自由进食水。对照组造模后与空白组仅自由进食水。术后第5天处死大鼠,肉眼观察结肠黏膜大体表现,显微镜下进行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评估结肠黏膜组织中HSP70和NF-κB p50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肉眼可见结肠损伤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vs 58.33%,P<0.05)。实验组结肠黏膜糜烂、炎症及淋巴细胞浸润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结肠损伤评分(1.125±1.26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1.138)分(P<0.01)。实验组结肠黏膜HSP70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NF-κB p50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Z能够减轻I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炎症及糜烂,促进黏膜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HSP70表达,降低NF-κB p50表达进而抑制其活性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聚普瑞锌 大鼠 HSP70 NF-κB p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术后伴孤立性脾转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有 洪超 +1 位作者 张晓欢 李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7-37,41,共2页
患者男性,55岁。2016年7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胀、腹痛伴便秘1周,服用泻药后症状无缓解,遂就诊给予灌肠处理后症状级未缓解,并持续加重。腹部CT示结肠脾区局部肠壁增厚,建议肠镜检查。普外科会诊后建议急诊手术治疗,遂行左半结肠肿瘤... 患者男性,55岁。2016年7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胀、腹痛伴便秘1周,服用泻药后症状无缓解,遂就诊给予灌肠处理后症状级未缓解,并持续加重。腹部CT示结肠脾区局部肠壁增厚,建议肠镜检查。普外科会诊后建议急诊手术治疗,遂行左半结肠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结肠脾区,病理诊断:左半结肠溃瘍型中分化腺癌,肿瘤大小3.5cm×2.3cm×1.4cm,癌组织侵犯浆膜层;两端肠切缘未见癌,肠周淋巴结见转移癌(1/6),并见癌结节2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管节细胞神经瘤磁共振表现1例
9
作者 刘梦琦 刘有 陈志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9-439,445,共2页
男,18 岁,主诉: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肢体抽搐等,症状不能自行缓解。门诊行颈部MRI 检查(图1A^H)示C2~3 水平左侧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住院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见病变呈哑铃状... 男,18 岁,主诉: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肢体抽搐等,症状不能自行缓解。门诊行颈部MRI 检查(图1A^H)示C2~3 水平左侧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住院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见病变呈哑铃状、灰黄色,血供不丰富,质脆,包膜完整,但包膜与软膜粘连。病理表现(图1I)为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呈波浪状,其内见散在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检查显示:S-100(+)、CD34(+)、CD99(+)、Bcl-2(+)、波形蛋白(+)、EMA(-)、Ki-67(+3%)、CK5/6(-)、CK7(-)、CK19(-)、肌动蛋白(-)、DOG-1(-)结蛋白(-)、ALK(D5F3)(局灶弱+)、GFAP(-)。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考虑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ueroma,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颈椎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透明细胞瘤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韩国敬 李晟姝 +2 位作者 张歆刚 刘有 樊茹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6例肺透明细胞瘤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等特点。结果6例患者年龄28~70...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6例肺透明细胞瘤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等特点。结果6例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51.8±15.5)岁。2例胸痛,4例无症状。胸部CT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未见分叶及毛刺,未见空洞及坏死;部分伴钙化;5例(83.3%)为一侧单发,1例为左下肺多发。5例行肺叶或病灶切除后明确诊断,1例经CT引导下穿刺明确诊断。病理特征:细胞质透明,其内包含许多糖原颗粒,见肥大、短、多边形和纺锤形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边界和轻度多形的核;周围有大小不等薄壁血管包围,未见坏死和有丝分裂。免疫组化:PAS(+),33.3%HMB45(+),50%Melan-A(+),16.7%S-100(+),66.7%CD34(+)。6例均手术切除,随访截至2021年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肺透明细胞瘤是良性肿瘤,组织发生尚不明确,需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鉴别,完整的手术切除仍是最佳的治疗选择,且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瘤 糖瘤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根部成人型横纹肌瘤术后10年复发1例
11
作者 刘有 张晓欢 +1 位作者 王波涛 宁浩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890-891,共2页
患者男性,63岁。2008年底因吞咽困难于外院行MRI检查示:舌根部占位;行病理活检:考虑横纹肌瘤。200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舌根横纹肌瘤扩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019年8月逐渐出现发音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鼻咽纤维镜检查示:舌根巨... 患者男性,63岁。2008年底因吞咽困难于外院行MRI检查示:舌根部占位;行病理活检:考虑横纹肌瘤。200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舌根横纹肌瘤扩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019年8月逐渐出现发音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鼻咽纤维镜检查示:舌根巨大光滑隆起,压迫会厌。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我院MRI示:右侧舌根部见肿块影,信号均匀,边界较清楚,病变凸向口咽腔生长,右侧会厌受压,口咽腔狭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型横纹肌瘤 舌根部 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转移性假血管型鳞状细胞癌1例
12
作者 刘有 张晓欢 高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9期680-681,共2页
患者女性,67岁。2019年11月1日因后背疼痛不适,于外院行胸部CT示右肺上叶、中叶结节,考虑恶性可能;7日行PET-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高代谢结节,倾向恶性病变;遂行右肺上叶结节穿刺活检:符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既往2018年7月于外院行右上... 患者女性,67岁。2019年11月1日因后背疼痛不适,于外院行胸部CT示右肺上叶、中叶结节,考虑恶性可能;7日行PET-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高代谢结节,倾向恶性病变;遂行右肺上叶结节穿刺活检:符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既往2018年7月于外院行右上牙龈癌根治术,病理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同年12月行右颌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符合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2)。此次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遂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中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胸膜粘连烙断,胸腔闭式引流术;切除标本完整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血管型鳞状细胞癌 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室管膜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梦琦 刘有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室管膜瘤为起源于脑室内的室管膜细胞及脑室外白质的室管膜细胞巢,发病部位可以在脑室内、外,按解剖学又可分为幕上及幕下室管膜瘤。幕上室管膜瘤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脑室外及脑室内,发生于鞍区的室管膜瘤极为罕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室管膜瘤为起源于脑室内的室管膜细胞及脑室外白质的室管膜细胞巢,发病部位可以在脑室内、外,按解剖学又可分为幕上及幕下室管膜瘤。幕上室管膜瘤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脑室外及脑室内,发生于鞍区的室管膜瘤极为罕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经病理学确诊了1例鞍区室管膜瘤,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塑形性生长、结节样钙化及流空血管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鳞癌伴十二指肠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狐亚磊 刘有 +5 位作者 杨彤欣 管莎莎 洪超 杨凡 千年松 李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 elial carcinoma,UTUC)发病率低,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10%。UTUC常见转移部位有淋巴结、肺、肝和骨,转移至十二指肠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晚期肾盂鳞癌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证实十二...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 elial carcinoma,UTUC)发病率低,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10%。UTUC常见转移部位有淋巴结、肺、肝和骨,转移至十二指肠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晚期肾盂鳞癌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部位 尿路上皮癌 肾盂鳞癌 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CARCINOMA 十二指肠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硬膜内软骨瘤CT及磁共振表现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庆林 王平怀 +1 位作者 刘有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颅内软骨瘤较为罕见,关于其影像报道也较为少见。现报道颅内软骨瘤CT及磁共振影像表现1例,为临床提供诊断经验。
关键词 软骨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高灌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思屹 刘有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26,共6页
报道高灌注幕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CT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对称性类圆形高密度病变,周边可见大片状水肿。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稍长及等T1、稍长及长T2信号影,扩散加权成像病变呈高信号影,表观扩散系数值高于邻近正常脑实质,增... 报道高灌注幕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CT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对称性类圆形高密度病变,周边可见大片状水肿。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稍长及等T1、稍长及长T2信号影,扩散加权成像病变呈高信号影,表观扩散系数值高于邻近正常脑实质,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右侧病变内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影,磁共振灌注成像表现为明显高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高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脑软化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欢 刘有 +2 位作者 王雪 樊文萍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6-870,共5页
报道多囊性脑软化1例。磁共振表现为双侧额叶巨大囊性病变并胼胝体受累,病灶边缘扩散加权成像呈环形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磁共振波谱示病灶边缘强化部分胆碱峰稍升高,N-乙酰门冬氨酸峰稍减低。
关键词 多囊性脑软化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mentin阳性的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陆云龙 邱晓妹 +1 位作者 徐如意 李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2016版WHO分类中将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型[1],其中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PUC)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罕见尿路上皮癌亚型,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约100例,但PUC通常不伴有Vimentin阳性表达。本文... 2016版WHO分类中将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型[1],其中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PUC)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罕见尿路上皮癌亚型,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约100例,但PUC通常不伴有Vimentin阳性表达。本文报道一例Vimentin阳性的PUC,推测Vimentin阳性可能提示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讨论其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Vimentin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上方淋巴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
19
作者 张晓欢 刘有 张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33-2033,2045,共2页
患者女,61岁。查体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3月。无发热,疼痛,消瘦,腹水。入院体检:上腹部可扪及包块,质韧。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0.866;白细胞计数:12.75×109/L;血红蛋白测定:114.0 g/L;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 患者女,61岁。查体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3月。无发热,疼痛,消瘦,腹水。入院体检:上腹部可扪及包块,质韧。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0.866;白细胞计数:12.75×109/L;血红蛋白测定:114.0 g/L;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影像表现:CT显示胰腺头颈区域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向后下方压迫胰腺表面。邻近胃受压前移。病灶大小约65 mm×70 mm。平扫CT值46 HU(图1)。动脉期呈较均匀明显强化,CT值131 HU(图2),门静脉呈持续强化(图3)。MRI显示T 1WI肿块呈等低信号(图4),T 2WI呈稍高信号(图5),内可见点、条状短T 2信号,反相位图像病变未见信号减低区,DWI病变呈均匀高信号(图6)。病变周边及边缘可见多发点状血管流空信号影。动脉期病变明显异常强化(图7),门静脉期持续强化。胰腺颈部与病变分界清,呈轻度受压改变,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肉瘤 淋巴结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专注于化生性乳腺癌(英)
20
作者 刘路录(译) 宁浩勇(校)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12-512,521,共2页
Parkinson B,Chen W,Shen T,et al.TRPS1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s:Focusing on 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s[J].Am J Surg Pathol,2022,46(3):415-423.最近研究表明,TRPS1是乳腺癌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该作者为了进... Parkinson B,Chen W,Shen T,et al.TRPS1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s:Focusing on 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s[J].Am J Surg Pathol,2022,46(3):415-423.最近研究表明,TRPS1是乳腺癌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该作者为了进一步探索TRPS1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系统性地评估了TRPS1在160例ER+/Her-2+、94例ER-/Her-2+、117例三阴性乳腺癌和618种其他原发性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直肠癌和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结肠直肠癌 胆管癌 肝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