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远程5G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麻醉管理经验体会
1
作者 银彩霞 书伦 +2 位作者 李轶聪 袁维秀 冯龙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总结远程5G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总结。方法:2023年8月31日至2023年9月12日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对3例泌尿外科患者行择期机器人远程手术,术者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通过远程5G专线完... 目的:探讨总结远程5G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总结。方法:2023年8月31日至2023年9月12日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对3例泌尿外科患者行择期机器人远程手术,术者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通过远程5G专线完成手术操作。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28、66岁;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2.2、22.2、27.1 kg/m^(2)。3例患者分别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重建术及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时间分别为172、116、240 min。2例患者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并在术中阶段监测动脉血气,1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手术结束后2例患者送麻醉恢复室拔管,1例于手术间拔管。手术时间分别为85、127、15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20、100 ml,尿量分别为100、100、300 ml,输液量分别为1600、1600、2600 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23 d,术后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远程机器人手术麻醉应选择全身麻醉,术中充分应用肌松药避免体动,加强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应加强团队沟通,做好意外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5G 机器人 泌尿外科 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麻醉特点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龙 冯泽国 +4 位作者 黄连军 刘山业 刘耀鸿 杨利 袁维秀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背景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折后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麻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 背景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折后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麻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8例7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下肢静脉超声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深静脉血栓组和非深静脉血栓组。多因素分析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该类患者并存疾病和麻醉特点。结果本组15例(5.8%)患者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3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152例(58.9%)患者术前ASA评级为Ⅲ~Ⅳ级;135例(52.3%)患者采取神经阻滞麻醉,48例(18.6%)患者采取全身麻醉;17例(6.6%)患者骨折后48 h内手术。深静脉血栓组与非深静脉血栓组术前贫血[12例(80.0%)vs 116例(48.5%)]、骨折到手术时间[14.0(7.3,31.8)d vs 9.0(6.0,1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术前贫血(OR:0.296;95%CI:0.075-1.170;P=0.083)和骨折到手术时间(OR:1.020;95%CI:0.997-1.044;P=0.094)不是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尚未发现术前贫血和骨折到手术时间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患者术前ASA评级高,基础疾病多,神经阻滞麻醉为其主要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 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龙 刘耀鸿 +6 位作者 刘琳 陈华鑫 黄应思 袁维秀 徐龙河 冯泽国 张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6-1337,共2页
患者,男,67岁,185 cm, 75 kg, 因“嗜睡伴双眼睑下垂7 d”入院。患者于2021年9月出现嗜睡伴有睁眼困难,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可抬举过肩,左下肢抬腿费力。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BP最高达200/100 mmHg, 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富... 患者,男,67岁,185 cm, 75 kg, 因“嗜睡伴双眼睑下垂7 d”入院。患者于2021年9月出现嗜睡伴有睁眼困难,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可抬举过肩,左下肢抬腿费力。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BP最高达200/100 mmHg, 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 控制BP 140~150/80~90 mmHg, 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10余年,吸烟30余年,无饮酒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肢体无力 富马酸比索洛尔 硝苯地平控释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家族遗传病史 眼睑下垂 睁眼困难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君婷 刘山业 袁维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和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骨科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和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骨科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3组:全身麻醉组(G组)、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NL组)和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组(NS组)。记录基本生命体征及麻醉药物用量,应用Ramsay评分评定苏醒即刻、苏醒后5 min和出手术室时的镇静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苏醒即刻、苏醒后5 min、出手术室和术后24 h的镇痛水平。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5天的认知功能,并记录术后进食时间(h)及下床活动时间(d)。结果G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NL组(P<0.001),NL组显著多于NS组(P<0.001)。麻醉完成后10 min,G组(P=0.003)和NL组(P=0.007)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NS组,而苏醒即刻和苏醒后5 min,G组的MAP显著高于NL组和NS组(P=0.005;P=0.016)。苏醒即刻,G组的心率(HR)显著高于NS组(P=0.015)。麻醉完成后5 min、10 min、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和出手术室5个时间点,G组和NL组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显著低于NS组(P<0.05)。苏醒即刻,G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而VAS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术前1天和术后第5天,3组间MMSE和MoCA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均P>0.05)。G组术后进食时间(h)显著长于NS组(P=0.048)和NL组(P=0.012)。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可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对患者意识影响轻微,明显提早了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的临床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联合麻醉 围手术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操作者处不同位置对喉罩置入时间及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明达 冯龙 +2 位作者 袁维秀 傅强 曹江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比较操作者处于患者头侧或对侧,对置入i-gel或SLIPA喉罩时间及一次成功率的影响,为院外急救选择合适的气道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患者300例,随机分为4组:i-gel(I组)头侧组(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和对侧组(操作者位于患者头对... 目的比较操作者处于患者头侧或对侧,对置入i-gel或SLIPA喉罩时间及一次成功率的影响,为院外急救选择合适的气道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患者300例,随机分为4组:i-gel(I组)头侧组(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和对侧组(操作者位于患者头对侧),SLIPA(S组)头侧组和对侧组,每组75例。分别由5名无经验规培生使用2种不同喉罩在2个不同操作位置各操作15例。比较两组喉罩置入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操作者从头侧置入喉罩时,I组与S组一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82.4%,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从患者对侧置入喉罩时,I组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于S组(77.3%vs 60.8%,P=0.03)。无论操作者位于头侧还是对侧,I组喉罩置入时间均小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相比,S组在头侧一次置入成功率更高(82.2%vs 60.8%,P=0.002),而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操作者在患者头侧或对侧,均能利用SLIPA或i-gel喉罩建立人工气道。与置入SLIPA喉罩相比,i-gel喉罩置入时间及一次成功率受操作者位置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操作者位置 喉罩 置入时间 一次成功率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德龙病手术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及注意事项——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连军 冯龙 +2 位作者 田靖阳 杨利 袁维秀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2-1314,1321,共4页
马德龙病是一种罕见疾病,此类患者常因颈部脂肪异常堆积导致头颈部活动受限,这给麻醉插管带来了巨大挑战。手术切除增生脂肪组织是目前治疗马德龙病的有效手段,而麻醉医生围术期认真评估患者,采用安全有效的方式建立气道,审慎评估拔管时... 马德龙病是一种罕见疾病,此类患者常因颈部脂肪异常堆积导致头颈部活动受限,这给麻醉插管带来了巨大挑战。手术切除增生脂肪组织是目前治疗马德龙病的有效手段,而麻醉医生围术期认真评估患者,采用安全有效的方式建立气道,审慎评估拔管时机,防止气道意外事件是该类患者围术期安全及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德龙病 麻醉管理 可预期困难气道 健忘镇痛慢诱导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家亮 邓溧 +1 位作者 汤译博 朱晓明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5期335-341,共7页
本综述从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劣势及其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入手,结合妇科三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介绍了现阶段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指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麻醉专业医师使用不同喉镜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龙 唐雨婷 +3 位作者 邓溧 袁维秀 冯泽国 徐龙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5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Airtraq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非麻醉专业医师学习气管插管教学中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3月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临床轮转、实习、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共48名。入科后先完成入科教育和了解认识常用气管... 目的探讨对比Airtraq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非麻醉专业医师学习气管插管教学中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3月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临床轮转、实习、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共48名。入科后先完成入科教育和了解认识常用气管插管工具和技术。按入科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n=24)与视频喉镜组(n=24)。带教老师均为科室主治医师职称。选择马氏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各组医师采取对应插管工具给3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气管内插管。收集如下各项观察指标:置入喉镜难易程度(易、中、难);第1、第2、第3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是否可清晰看到声门解剖结构;看到声门可否顺利放入气管内导管;是否发生插管及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医师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操作。视频喉镜组较普通喉镜组简单易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视频喉镜组与普通喉镜组相比,前者可清晰看到声门解剖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看到声门能否顺利插入气管内导管组间相比,视频喉镜组较普通喉镜组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频喉镜组第一次插管成功率较普通喉镜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组间插管过程及术后拔管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到麻醉科气管插管教学时,用Airtraq可视喉镜教学,易掌握,可清晰看到咽喉声门结构,第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普通喉镜 Airtraq可视喉镜 教学 住培医师 实习医师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T12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9
作者 杜杰强 罗瑞敏 +2 位作者 陈路 游玉媛 黄应思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侧第12胸椎水平(T12)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段脊柱手术的镇痛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中心行后路腰椎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 目的 探讨双侧第12胸椎水平(T12)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段脊柱手术的镇痛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中心行后路腰椎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有2名患者中途退出。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于双侧T12竖脊肌平面给予0.3%罗哌卡因各30 ml。对照组患者给予0.9%生理盐水各30 ml。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后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拔管后即刻、出PACU时、术后2、12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和PACU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6、3.092,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和离开PACU时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3、3.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24 h的VAS评分和舒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4、0.658、0.329、0.765,P> 0.05)。结论 双侧T12 ESPB能为术中及PACU中提供有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手术 超声引导 围术期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龙 刘蔷薇 +3 位作者 冯泽国 袁维秀 徐龙河 张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2018年2-12月共解剖分离72只出生24 h内SD乳鼠的海马,采取Neurobasal+B27改良无血清法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铺板前使用Invitroge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存... 目的探讨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2018年2-12月共解剖分离72只出生24 h内SD乳鼠的海马,采取Neurobasal+B27改良无血清法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铺板前使用Invitroge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存活及死亡细胞。细胞贴壁生长0 d、3 d、6 d、9 d、12 d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平均每只乳鼠的海马可分离出(8.40±2.86)×10^(5)个神经细胞,其中存活细胞数为(5.48±1.73)×10^(5),死亡细胞数为(3.08±1.30)×10^(5),细胞总存活率为69%。细胞贴壁后第3天可观察到轴突长出,第6天树突长出,第9天和第12天可观察到周围神经细胞轴突、树突连成神经网络。贴壁后第3天胞体逐渐变大变饱满,最后呈扁圆形。细胞可存活4周左右。结论改良无血清法可用于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快速精准解剖分离及轻柔有效吹打海马组织是培养出高存活率和高活性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 Neurobasal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 乳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清华 孙立 +3 位作者 孙明悦 张晨 冯龙 高明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2期2552-2556,共5页
文献报道均有6.9%~10%的人饱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折磨[1],但由于NP的发病机制复杂,最有效的、针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治疗尚不能完全实现。对于较为普遍的药物治疗,只有部分人群对其敏感,且这些人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因药物的副作用而不... 文献报道均有6.9%~10%的人饱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折磨[1],但由于NP的发病机制复杂,最有效的、针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治疗尚不能完全实现。对于较为普遍的药物治疗,只有部分人群对其敏感,且这些人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因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微创介入技术如化学溶解术、神经阻滞、臭氧疗法等正在将NP的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有报道称臭氧缓解腰腿痛的有效率甚至可达96%[2]。臭氧疗法的应用不止在治疗腰间盘突出,在其他类型的NP中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且无长期的并发症。本文将对NP发病机制、臭氧治疗NP的机制及臭氧治疗NP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应用臭氧治疗N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 臭氧疗法 神经阻滞 臭氧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文献报道 临床应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小儿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应思 刘洋 +3 位作者 徐海平 杨利 冯龙 袁维秀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1-415,共5页
背景小儿头大、颈短、胸锁乳突肌显露不明显,传统盲穿法失败概率高,超声显像技术可无创显露目标血管图像,为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提供参考。目的 通过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小儿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不同平面的解剖结构关系。方法 2020年4-7月... 背景小儿头大、颈短、胸锁乳突肌显露不明显,传统盲穿法失败概率高,超声显像技术可无创显露目标血管图像,为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提供参考。目的 通过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小儿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不同平面的解剖结构关系。方法 2020年4-7月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4个月~11岁择期手术的患儿125例,男患儿82例,女患儿43例。将患儿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扫描每组患儿右侧甲状软骨上缘水平(upper border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TC)、环状软骨水平(cricoid cartilage,CC)和第二气管环水平(second tracheal ring,ST)3个横截面。分别测量不同年龄组患儿不同平面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横径、前后径、横截面积、两者的重叠率、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夹角,记录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异情况。结果 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重叠距离:第二气管环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甲状软骨上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率:第二气管环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学龄儿童组,不同解剖平面重叠情况与颈内静脉变异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解剖平面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相互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显像技术提示1~6岁儿童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动静脉重叠率及重叠距离最低,可优先选择该处作为临床颈内静脉穿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小儿 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复合布托啡诺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应思 陈华鑫 +1 位作者 段明达 袁维秀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73-1076,1089,共5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布托啡诺组)45例、C...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布托啡诺组)45例、C组(布托啡诺复合前锯肌平面阻滞组)33例。三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测定入室(T0)、麻醉诱导5 min后(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切皮5 min后(T3)、麻醉拔管5 min后(T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出室VAS评分及Ramsay评分等。结果三组HR各个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77.6±14.7)和C组(78.0±9.9)的MAP在T3点明显低于A组(86.8±12.2)(P均<0.05),T4时间点B组(87.4±13.8)和C组(83.5±9.8)同样明显低于A组(95.0±11.7)(P均<0.05)。术后出室VAS评分C组[Md(IQR):1(0,2)]明显低于A组[Md(IQR):6(5,7)]和B组[Md(IQR):4(3,5)](P<0.01);Ramsay评分B组[Md(IQR):2(2,3)]和C组[Md(IQR):2(2,3)]明显高于A组[Md(IQR):1(1,2)](P<0.01)。中舒芬太尼用量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可使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术中以及术后镇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前锯肌平面阻滞 布托啡诺 血流动力学 手术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衰弱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清华 孙明悦 +5 位作者 张晨 倪娟娟 冒晓清 赵旦 高明龙 冯龙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构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衰弱的预测模型,为预防高龄患者术后新发衰弱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08至2021-10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使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量表)评估术后3个月内患者是否发生... 目的构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衰弱的预测模型,为预防高龄患者术后新发衰弱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08至2021-10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使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量表)评估术后3个月内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诺丁汉髋部骨折评分(NHFS)、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通过肯德尔相关分析探求术前NHFS与术后发生衰弱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共192例患者入组,其中衰弱组49例,非衰弱组143例,衰弱组患者的NHFS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01),且NHFS评分的高低与衰弱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FS(OR=2.425,95%CI 1.438~4.090,P=0.001)、入院时营养预后指数(PNI)(OR=0.861,95%CI 0.767~0.966,P=0.011)、骨折类型(OR=5.692,95%CI 1.511~21.438,P=0.010)、住院期间血肌酐最高值(OR=1.151,95%CI 1.047~1.265,P=0.004)为术后新发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P<0.001),该模型预测效能较为理想,模型拟合度优(P=0.915)。结论采用NHFS、PNI、骨折类型、住院期间血肌酐最高值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衰弱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早期干预术后新发衰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高龄 术后 衰弱 诺丁汉髋部骨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预警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腊玲 刘琳 +1 位作者 卜春花 邓溧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5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408)与验证组(n=176),采用Logi... 目的:探讨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5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408)与验证组(n=17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变量,建立中转开腹列线图预警模型,采用验证组对预警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与验证组仅在胆囊壁厚度、胆囊炎发作次数、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胆囊壁厚度≥5 mm、胆囊炎发作次数≥3次、急性胆囊炎分型为坏疽型/穿孔、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术前总胆红素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预警模型进行验证,建模组与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843,且两组校正曲线均显示预测的中转开腹风险与实际中转开腹风险的相关性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629,P=0.57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概率为0.13~0.85,模型净收益率高于0。结论:列线图预警模型可准确实现对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个体化预测,能更有效地帮助医护人员将中转开腹的高危患者筛选出来,以提供更精准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中转开腹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警某部舰艇官兵慢性疼痛流行病学情况调查
16
作者 陈华鑫 吴熠 +3 位作者 李艳春 刘吉元 杨敏 解宏伟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武警某部舰艇官兵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发生现况和诊治状况,分析探讨引起海上官兵C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组织某部舰艇官兵填写问卷并收回,并通过查阅相关病历资料法评估舰艇官兵C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 目的通过调查武警某部舰艇官兵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发生现况和诊治状况,分析探讨引起海上官兵C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组织某部舰艇官兵填写问卷并收回,并通过查阅相关病历资料法评估舰艇官兵C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该部官兵CP总体发生率为44.47%,患病部位以腰背部居多,占比51.85%。联合疗法较其他疗法能够更加有效缓解CP,有效率为70.37%,其次是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CP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变化,其中以焦虑状态为主,占比85.71%。大部分舰艇官兵存在对CP相关知识空白的现象,关于CP相关知识了解率仅为29.65%。71.29%的舰艇官兵认为卫生常识储备不足是造成CP的首要因素。结论舰艇官兵CP患病率较高,是影响官兵健康和非战斗性减员的主要因素,应采取联合疗法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并及时通过心理干预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航行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持续切口浸润、竖脊肌平面阻滞或患者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政康 书伦 +1 位作者 李振杰 袁红斌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482-486,共5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CWI)、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或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8月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明确诊断为AIS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CWI)、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或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8月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明确诊断为AIS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采用的镇痛技术,按照1∶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PCA组、CWI组及ESPB组,每组20例。PCA组术后给予常规PCA镇痛;CWI组于术毕前给予双侧切口内各浸润注射0.375%罗哌卡因10 mL,并放置导管连续输注0.2%罗哌卡因48 h,术后予PCA;ESPB组于切皮前实施双侧单次ESPB,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予PCA。记录于术后2、4、6、8、12、24、48、72 h时疼痛VAS评分,以及术中总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PCA泵中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不良反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2、4、6 h时,CWI组和ESPB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CA组同时间(P值均<0.05);术后8、12、24 h时,ESPB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CWI组和PCA组同时间(P值均<0.05);术后48、72 h,3组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A组、CWI组、ESPB组术中总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4.1±13.4)、(55.5±7.9)、(41.1±5.8)μg,ESPB组术中总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PCA组和CWI组(P<0.001)。术后48 h内PCA泵中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60.3±25.7)、(16.0±14.4)、(25.0±16.1)μg,PCA组显著多于ESPB组及CWI组(P=0.021)。PCA组、CWI组、ESPB组补救镇痛率分别为30%(6/20)、10%(2/20)、20%(4/20),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CWI组、ESP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6/20)、0和5%(1/20),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CA组、CWI组、ESPB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5.6±17.2)、(44.4±19.0)、(33.6±15.4)h,ESPB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PCA组和CWI组(P=0.049)。结论CWI和ESPB均可显著改善AIS术后疼痛,并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持续切口浸润 竖脊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模式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佟洋 李艳春 +2 位作者 解宏伟 陈华鑫 张仲柏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2例STB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2例STB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所有患者均联合使用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STBI患者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65.18%(73/11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29%(50/56)、41.07%(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中颅内血肿为主要发生类型,占41.10%(30/73)。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重症监护室STBI患者术后开展预防性护理联合HBO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昏迷状态,提高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旦 侯朵 +6 位作者 倪娟娟 冒晓清 书伦 袁维秀 徐龙河 高明龙 冯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73-779,共7页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作为一类常见的麻醉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转归。PND的确切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最近研究显示,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森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在不同麻醉药物和...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作为一类常见的麻醉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转归。PND的确切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最近研究显示,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森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在不同麻醉药物和方法所致PN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潜在重要调控作用。文章介绍了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列举了常见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通过氧化应激和(或)神经炎症等途径参与调控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为PND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 帕金森蛋白 线粒体自噬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麻醉 麻醉药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啶在南海近滩海水条件下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龙 尹一恒 +6 位作者 郑杨睿 汤浩 段明达 曹江北 袁维秀 张宏 余新光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海战开放性脑损伤后使用右美托咪啶是否具有抗炎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每组各6只。在地西泮麻醉下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实验兔脑开放伤口经南海海水冲洗60 ... 目的研究海战开放性脑损伤后使用右美托咪啶是否具有抗炎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每组各6只。在地西泮麻醉下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实验兔脑开放伤口经南海海水冲洗60 min后,Dex组实验兔腹腔注射50 mg/kg盐酸右美托咪啶,Con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给药缝合好伤口后继续饲养48 h处死实验兔,取脑组织标本做HE染色。采外周血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指标水平变化。结果Con组创伤性脑细胞水肿主要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胞体明显肿胀,原有的椎体形状无法清晰辨认,细胞核浓染色,且出现细胞核周围环形低染甚至是空白染色区;而Dex组可明显改善以上组织细胞损伤和水肿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和Con组相比,Dex组IL-1β、TNF-α和S100-β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IL-6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开放性损伤后经南海近滩海水浸泡后给予右美托咪啶具有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右美托咪啶 脑保护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