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 MRI 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 T 分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琪璠 张修石 +2 位作者 于友涛 张红霞 于秋杰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 探讨常规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07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常规MRI序列、常规MRI联合... 目的 探讨常规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07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常规MRI序列、常规MRI联合DWI序列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于检查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107例患者中,常规MRI检查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11%(90/107),与病理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较好( Kappa=0.652,P〈0.001);常规MRI+DWI检查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为90.65%(97/107),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0.732,P〈0.001). 结论 与常规MRI序列相比,常规MRI 联合DWI 诊断直肠癌T 分期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提供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1
2
作者 井翠 赵雅 王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 目的研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前和护理后3、6个月,分别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3、6个月的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以及饮食效能、运动效能、戒烟限酒效能、药物使用效能、血糖监测效能、低血糖预防及处理效能、足部护理效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6个月的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以及饮食效能、运动效能、戒烟限酒效能、药物使用效能、血糖监测效能、低血糖预防及处理效能、足部护理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跨理论模型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脑外伤患者鼻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井翠 王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鼻饲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行鼻饲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鼻饲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行鼻饲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鼻饲时间和通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泻、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67%,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60.42%,营养中等31.25%,营养不良8.3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营养良好43.75%,营养中等27.08%,营养不良29.17%,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外伤鼻饲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也可帮助降低并发症发生,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鼻饲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静 潘爱秀 杨倚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941-943,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微生...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治疗组的腹泻持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确切,并能显著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同时,合理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顺利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小儿肺炎 腹泻 护理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对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彩琴 杨倚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基础上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微生态治疗组行常规保肝治疗并加用微生...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基础上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微生态治疗组行常规保肝治疗并加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仅行常规保肝治疗,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情况及再发时各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再发率明显低于与对照组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治疗组的各项症状的缓解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硬化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再发,并能显著缩短再发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同时,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护理
原文传递
眼动脉血管再通术治疗美容注射透明质酸致单眼失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海洋 赖琳英 +3 位作者 宋浩 刘涛 李倩 于友涛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评估经眼动脉血管再通术治疗透明质酸鼻额部美容注射致单眼失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美容注射透明质酸于鼻额部致单眼失明的患者30例,共30根眼动脉,注射后失明至来医院时间20~120 h,采用介入血管再通术... 目的:评估经眼动脉血管再通术治疗透明质酸鼻额部美容注射致单眼失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美容注射透明质酸于鼻额部致单眼失明的患者30例,共30根眼动脉,注射后失明至来医院时间20~120 h,采用介入血管再通术对眼动脉进行再通,并配合临床常用的药物及物理治疗。评估该组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技术相关并发症、血管再通情况、视觉恢复情况、眼球与眼睑活动度恢复等情况。结果:本组30例均成功完成眼动脉灌注药物及导丝器械再通,眼动脉介入再通术技术成功率100%(30/30)。治疗1个月后复查,全部30例患者中5例患者视觉恢复,恢复率16.7%(5/30),7例患者恢复光感,恢复率23.3%(7/30)。全部30例患者眼球出血与眼睑麻痹消失,药物注射部位局部肿胀消失,皮肤损伤基本愈合,复查眼底见视网膜血管均能再通及明显显影。结论:经眼动脉介入血管再通术治疗透明质酸鼻额部美容注射所致的失明,是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眼肌及其支配神经的缺血损伤在开通栓塞血管后可逐步恢复,但视觉恢复是一个较为缓慢的、需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美容注射 失明 眼球眼睑损伤 介入血管再通术 透明质酸溶解酶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招娟 杨倚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来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来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比较8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氨以及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肝性脑病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