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骨科腰腿痛患者伴发精神障碍会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虹 商卫林 +2 位作者 唐志雄 傅小玲 李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腰腿痛 精神障碍 会诊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5
2
作者 李忠海 唐家广 +3 位作者 王华东 李利 吴闻文 侯树勋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运用3D打印技术,数字化真实再现患者的骨折或畸形,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模型。结果 3D打印技术制作的骨骼三维立体模型有...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运用3D打印技术,数字化真实再现患者的骨折或畸形,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模型。结果 3D打印技术制作的骨骼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研究生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骨科疾病的影像学及分型特点,并对手术方案及手术技巧有基本理解,达到精准手术要求。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方便快捷,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临床骨科研究生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值得骨科教师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临床骨科 教学应用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对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乔林 王长江 +3 位作者 陈福文 徐建强 张伟佳 张树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183例可疑出现DVT的骨科大手术后老年患者D-二聚体值的变化,同时行多普勒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有无DVT。【结果】D-二聚体正常的病人全部...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183例可疑出现DVT的骨科大手术后老年患者D-二聚体值的变化,同时行多普勒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有无DVT。【结果】D-二聚体正常的病人全部被多普勒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排除了DVT。31.7%D-二聚体升高的病人被证实出现了DVT,68.3%D-二聚体升高的病人被排除了DVT。【结论】D-二聚体对DVT具有非常高的阴性预测值,可用于排除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后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诊断应用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诊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慧 李忠海 +1 位作者 张春丽 双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2月将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3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10.0)岁...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2月将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3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10.0)岁。急救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评估,早期准确判断骨盆骨折及合并损伤,尽早稳定骨盆及控制出血,积极有效抗休克,确保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成功救治。结果所有患者60 min内初步完成检查和治疗后安全送至专科治疗,仅1例患者死亡,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在严重骨盆骨折初期急救的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骨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小爽 巨宝兰 刘亭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140-141,143,共3页
目的了解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需求,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0年7月~2011年4月于我院骨科急诊就诊的、并行石膏固定的3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了解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需求,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0年7月~2011年4月于我院骨科急诊就诊的、并行石膏固定的3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需求,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家属配合治疗、搬运注意事项、石膏治疗特点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其石膏折断率(38.3%)和并发症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48.9%,χ2=4.078,P=0.043;8.3%,χ2=8.421,P=0.004),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结论针对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护理需求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需求 石膏固定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急诊患者石膏固定折断率中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小爽 刘亭如 巨宝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急诊患者石膏固定折断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骨伤行石膏固定的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165例)和对照组(1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急诊患者石膏固定折断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骨伤行石膏固定的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165例)和对照组(1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多手段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石膏固定后的折断率。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健康教育组石膏固定折断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2%(χ2=7.876,P=0.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降低骨科下肢损伤患者石膏固定后的折断率,并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石膏固定 折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局部应用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峥 侯树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696-1700,共5页
背景: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抗生素局部应用有低血药浓度、高局部药物浓度的优点,但是局部高浓度抗生素可能通过对局部细胞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愈合过程。目的:了解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不同作用及作用原因和减轻不利影响的方法。方法:检索Pu... 背景: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抗生素局部应用有低血药浓度、高局部药物浓度的优点,但是局部高浓度抗生素可能通过对局部细胞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愈合过程。目的:了解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不同作用及作用原因和减轻不利影响的方法。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1990/2011收录的抗生素对骨科局部细胞作用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性强、代表性好的4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结论:高浓度抗生素对细胞存活、增殖、代谢和分化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少数抗生素在特定剂量下表现为促进作用。不同抗生素作用不一。不同来源的细胞敏感性也不同。在去除抗生素后一段时间,细胞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调整局部pH值或者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方法可减轻细胞的抑制。对于骨科局部应用抗生素对局部细胞影响的研究使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剂量治疗骨科局部感染,减少对局部愈合的影响,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局部缓释 细胞 骨科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章亚东 贾海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学习的进修生90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PBL教学模式。待结束学习后施行考核,...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学习的进修生90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PBL教学模式。待结束学习后施行考核,进而比较两组进修生的接受程度和实习态度。结果在医疗纠纷案例中,使用PBL教学的实验组成绩和学习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纠纷案例中使用PBL教学更能激发进修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其医患沟通的技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进而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防范纠纷意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模式 临床教学 骨科学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骨科教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章亚东 《电子测试》 2015年第9期158-159,161,共3页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充分应用在骨科教学中,可为骨科教学提供更多创造性和可能性。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性指导,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技术 骨科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黄小玲 唐金树 +7 位作者 李岩 张洪 章亚东 石秀秀 胡鸢 秦江 张轶超 张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8-873,898,共7页
目的:评价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的康复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3月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 目的:评价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的康复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3月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12量表中的心理总得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MCS)和生理总得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PCS)无差异(P>0.05);术后1、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AROM、SF-12量表中MCS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NRS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1周时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PCS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生理总得分(PCS)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及24周时观察组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SF-12量表中的PCS、MC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后的康复疗效确切,其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缓解疼痛的康复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模式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 康复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振宙 侯树勋 +2 位作者 商卫林 宋科冉 吴闻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者,其中45例接受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其余13例接受药物、理疗及认知治疗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封闭前、封闭后、治疗后l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记录患者腰痛及牵涉痛的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行腰椎MacNab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腰痛缓解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l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封闭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但均明显高于封闭后VAS评分(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术后1年随访MacNab功能评分:手术治疗组优27例,良17例,可l例;保守治疗组可6例,差7例。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 内窥镜 关节突关节源性疼痛 小关节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以上随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继东 侯树勋 +4 位作者 李利 史亚民 吴闻文 王华东 商卫林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143例获得10年以上长期随访的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判断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患者的随访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3例... 目的:通过对143例获得10年以上长期随访的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判断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患者的随访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其中男80例,女63例;患者手术时年龄18~66岁,平均37.85岁;随访时间10~15年,平均12.7年。按照手术时年龄将患者分为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所有获得随访的患者中87例收集到了术前的CT扫描结果,根据CT测量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将87例患者分为Ⅰ、Ⅱ、Ⅲ度共3组进行疗效评价。2011年对所有患者行末次随访,选择JOA评分和ODI指数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和各组间疗效有无差异,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①14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5.11±2.02,末次随访为12.51±2.35;术前ODI评分为33.98±7.42,末次随访为13.39±6.79,末次随访时JOA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达到了83.2%(119/143),复发率为6.3%。②30岁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椎间盘突出Ⅲ度的患者术后JOA和ODI评分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长期随访证实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良好,复发率低,是多数该病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②青年患者(30岁以下)施行该手术后部分患者51%(19/37)会有经常出现的腰背痛;③椎间盘突出程度严重的患者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远期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板切除术 椎间盘切除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方法的改进及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春丽 李忠海 +2 位作者 周颖 刘彦 侯树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4-759,共6页
背景:通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都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归纳和总结骨质疏松症建模方法及研究思路,揭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和进展,比较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背景:通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都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归纳和总结骨质疏松症建模方法及研究思路,揭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和进展,比较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69年1月至2015年10月,以"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症"和"animal model;osteoporosis"为检索词,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分别以骨质疏松症建模方法、方法的改进以及各自方法的优缺点等几方面出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收集576篇相关文献,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的文献,共纳入5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可能只侧重于表现该疾病的某种病因、某一阶段、某些主要症状及某些病理生理变化,必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和实验动物。大鼠手术去势法是目前骨质疏松症建模中最常应用的模型。药物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以糖皮质激素最常用。失用性法及营养性法应用局限,往往结合去势法或药物法一起使用。转基因、基因突变及脑源性模型的应用效果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动物 骨质疏松症 实验动物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 建模方法 去势 药物性骨质疏松 失用性骨质疏松 营养性骨质疏松 脑源性骨质疏松 转基因小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振宙 侯树勋 +2 位作者 宋科冉 商卫林 吴闻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1-777,共7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L5/S1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36例,女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0.5岁;脱出型51例,游离型21例。将椎管内L5/S1椎间盘非包含型突出按照突出物与同{则S1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分为腋型(30例)、腹型(28例)及肩型(14例)。对于腋型突出采用腋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直接置入S1神经根腋部进行脱出物及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的摘除:对肩型及腹型突出采用肩路.将内窥镜及工作套管置入S1神经根肩部进行手术。术后第2天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腿痛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评估术后12个月时MacNab腰椎功能评分及Sl神经根功能状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80rain,平均45rain。无神经损伤、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MRI显示致压突出物完全切除率为100%。1例术后2个月椎间盘突出复发,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翻修:其余71例术后3个月腰椎MRI显示椎间盘后缘获良好塑形。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RO.05)。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优44例,良26例,可1例,差1例。术后1年随访Sl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肌力明显恢复(P〈0.01),跟腱反射无明显恢复(P〉0.05)。结论: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腋路或肩路经椎板间隙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合理,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经椎板间隙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孔成形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振宙 吴闻文 +1 位作者 侯树勋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52-756,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术后9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6.3±2.5分,术后1d2.1±1.3分,术后3个月1.8±1.6分,术后9个月1.5±1.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8.6±2.1分,术后1d1.1±0.7分,术后3个月0.5±0.6分,术后9个月0.3±0.1分;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椎间孔成形 经椎间孔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新型修补材料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全琦 苌彪 +5 位作者 刘若西 孙逊 王玉 卢世璧 彭江 赵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2-968,共7页
背景:虽然自体神经移植是当前治疗大段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因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科学家从未放弃探索新型神经修补材料。目的:回顾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领域产生的新观点、再生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及新型神经导管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 背景:虽然自体神经移植是当前治疗大段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因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科学家从未放弃探索新型神经修补材料。目的:回顾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领域产生的新观点、再生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及新型神经导管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1至2016年Pub Med数据库收录的与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 injury,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nerve scaffold",按纳入、排除标准最后共纳入文献76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的修复主要集中在如何让再生的神经长得"快"与长得"准"上,未来除了应继续拓展开发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外,还应优化设计,在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多层次模拟神经再生微环境,模拟建立取向纳米结构、化学组分、生物信号时空分布等多重仿生神经移植物。应明确的是,神经导管不应只是简单的力学支撑,还应具有一定功能,如导电、细胞因子梯度缓释等。仿生也不应只局限于形态学上,还应拓展到如细胞因子的时空变化、细胞生物电刺激等方面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支架 综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PGP9.5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17
作者 任东风 侯树勋 +1 位作者 吴文闻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26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疼痛源性椎间盘MRIT2像均可见高信号区(HIz区),...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26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疼痛源性椎间盘MRIT2像均可见高信号区(HIz区),均行手术治疗,取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行TNF—α和PGP9.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4例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时取出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椎间盘源腰痛患者椎间盘HIZ区对应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表现为血管化肉芽组织和不同退变程度的髓核,可见大量增生的软骨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均可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对照组没有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染色阳性细胞。HIZ区TNF—α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PGP9.5免疫阳性细胞亦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间盘MRI的HIZ区中有大量TNF—α免疫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其可能是HIZ作为致痛源性椎间盘特异性影像标志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高信号区 磁共振成像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基因产物9.5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32
18
作者 吴闻文 李振宙 +1 位作者 侯树勋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观察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9月共收治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其中伴有下肢疼痛不适4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4-0.97分,均采用... 目的:观察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9月共收治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其中伴有下肢疼痛不适4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4-0.97分,均采用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进行MaeNab评分。结果:2例于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伴有下肢疼痛不适的4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随访12个月,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0.80±0.65分,术后1个月0.56±0.65分,术后3个月0.48±0.65分,术后6个月0.52±0.65分,术后12个月0.67±0.58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无明显反弹(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12个月随访时优11例,良12例,可2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2%。结论: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髓核摘除术 射频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9
作者 秦江 石秀秀 +7 位作者 胡鸢 唐金树 侯树勋 任能 田宇 张铁松 王晓晶 王金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2),观察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2),观察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规律服用银杏叶提取物药物治疗,进行6周的颈部稳定性及牵伸训练,侧重颈部整体肌、局部稳定肌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40分钟,隔日1次;药物治疗服用6周。对照组仅行相同剂量和疗程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由同一名治疗师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结束后6个月不接受其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当天及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并在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以及激痛点查体。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83~6.70个月,平均6.01±0.49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NDI及VAS治疗结束后当天以及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则在末次随访时可见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中椎体骨赘形成及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退变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合并颈项部激痛点人数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老年性颈源性眩晕患者颈部功能、疼痛以及眩晕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半年随访疗效良好,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眩晕 颈椎 康复 药物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忠海 褚进 +2 位作者 刘谟震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意,42例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组),34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病人评价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PSI),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观察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情况。所有病人接受6~3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4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椎整体ROM与治疗后2周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2周后各时间点,射频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整体RO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与治疗后2周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神经后内侧支 毁损术 经皮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