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征象对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鹏举 李天然 +2 位作者 李文平 许金环 赵绍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1期10-13,21,共5页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CT征象对不同肺腺癌亚型的诊断价值,为pGGN管理和治疗提供影像支持。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直径≤2 cm的pGGN且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腺癌的215例(236个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CT征象对不同肺腺癌亚型的诊断价值,为pGGN管理和治疗提供影像支持。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直径≤2 cm的pGGN且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腺癌的215例(236个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GGN的病理亚型将其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组(117个)、贴壁为主型肺腺癌组(77个)、非贴壁为主型肺腺癌组(42个)。比较三组的临床特征及CT特征;绘制直径、CT值及联合检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预测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分叶、毛刺、血管改变、直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CT值与病理亚型呈正相关(r=0.302、0.352,P<0.05)。分叶、血管改变、直径和CT值是发生浸润性肺腺癌的影响因素(OR>1,P<0.05)。直径、CT值联合检测诊断浸润性肺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pGGN的CT征象与其病理亚型有一定的关系,出现分叶、毛刺、血管改变等形态学改变时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CT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脂膜炎的CT定量影像与分型
2
作者 李文华 熊瑶 +2 位作者 耿云平 张毅 李天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95-998,共4页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 MP)的定量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提高对MP的影像认识。方法 对64例MP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T表现和临床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炎性渗出型、脂肪坏死型和纤维化型...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 MP)的定量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提高对MP的影像认识。方法 对64例MP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T表现和临床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炎性渗出型、脂肪坏死型和纤维化型。通过对肠系膜病变组织和同层面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进行ROI勾画和CT值测量。结果 64例MP患者中50例炎性渗出型,8例脂肪坏死型,6例纤维化型。病变部位均发生在肠系膜根部,并且向左侧延伸至小肠肠袢,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并出现增生结节。64例患者中50例出现“脂肪环征”,56例出现“假包膜征”,37例同时出现“假包膜征+脂肪环征”,9例同时出现“假包膜征+脂肪环征+血管僵硬、粗细不均”。病变肠系膜脂肪密度高于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MP区域CT值为(-55.01±17.88)HU,正常腹膜后脂肪组织为(-99.44±8.67)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分型的肠系膜病变CT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M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肠系膜病变的CT值可作为MP分型的依据,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脂膜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假包膜征 脂肪环征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3
作者 熊瑶 尚柳彤 +3 位作者 李文华 段红莉 周中华 李天然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DFS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单发31例,多发4例,共40个病灶;34例位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层,1例位于...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DFS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单发31例,多发4例,共40个病灶;34例位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层,1例位于浅筋膜下层;发生于躯干21例,四肢10例,头面部4例。病灶多呈不规则形或梭形,其中14个病灶伴有“子结节外突征”,23个病灶伴有“多结节征”,5个病灶伴有“悬吊征”。病灶最大径1.3~18.6 cm,平均5.1 cm。病变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T1WI多呈等、稍低信号,T2WI-FS多呈均匀或混杂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双低信号征”,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多合并周围侵袭征象,26例见“皮肤尾征”,32例见“脂肪尾征”,16例见“筋膜尾征”。病理表现为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车辐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多呈阳性,CK、S-100蛋白多呈阴性。结论:DFSP的发病部位、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检查有助于其准确定性及临床手术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注射美容术致视力障碍眼部并发症的MRI表现
4
作者 杨淑辉 沈海洋 +5 位作者 张鹏举 钟燕 邢新博 刘文潇 马丽颖 李天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总结面部美容注射术后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3年5月因在外院行面部美容注射术后出现单眼视力急剧下降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就诊的73例患者的眼眶高分辨MRI表现。左眼视力障碍3... 目的总结面部美容注射术后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3年5月因在外院行面部美容注射术后出现单眼视力急剧下降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就诊的73例患者的眼眶高分辨MRI表现。左眼视力障碍38例,右眼视力障碍35例。MRI的观察内容包括有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缺血损伤、眼外肌缺血水肿、上眼睑缺血水肿、球后渗出、眼球萎缩、眼球突出及MRI表现。结果73例(100%)均在MRI上出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表现为视神经眶内段局灶性病变,其中2例表现为多节段;35例累及视神经眶内段全程;73例在高清弥散Resolve序列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图上信号减低;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52例(71.2%)出现视网膜缺血损伤,在高清弥散Resolve序列上表现为视网膜弧形高信号影。45例(61.6%)出现眼外肌缺血水肿,表现为受累眼外肌增粗、肿胀,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1例(28.8%)出现球后渗出,表现为在横轴位T2WI-FS上眼球后方肌锥内斑片状稍高信号影。33例(45.2%)出现上眼睑缺血水肿,表现为上眼睑肿胀,在横轴位T2WI-FS上呈稍高信号。7例(9.6%)出现眼球萎缩变形。4例(5.5%)出现眼球突出。结论面部注射美容术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在MRI上可表现为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缺血损伤、眼外肌缺血水肿、上眼睑缺血水肿、球后渗出、眼球萎缩及眼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注射美容术 视力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在MRCP 3D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晶 尚柳彤 +4 位作者 李天然 刘靖 雷振星 刘昱含 席佳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643-2646,共4页
目的通过在MR 3D-SPACE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运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两种技术进行扫描,比较其成像质量,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考虑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3D-SPACE序列进行磁共... 目的通过在MR 3D-SPACE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运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两种技术进行扫描,比较其成像质量,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考虑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3D-SPACE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将采集到的影像利用siemens 3D软件进行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评分、对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对胆囊及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将MRCP图像分为呼吸配合组和呼吸配合不佳组,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优良率有无差异。结果采用相位导航的图像质量高于膈肌导航,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呼吸不配合时,相位导航的图像优良率显著高于膈肌导航(P<0.05)。两种导航技术均能较好显示肝内一级胆管、肝外胆管中上段和胆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相位导航明显优于膈肌导航(P<0.05),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7%、98%。结论相位导航能明显消除呼吸运动伪影,解剖细节更清晰,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较优于膈肌导航,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检出率较膈肌导航高;因此相位导航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扫描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水成像 膈肌导航 相位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非高斯弥散模型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燕 马露 +3 位作者 申艳光 王鑫坤 李天然 叶慧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VIM)模型和峰度模型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4例移行带前列腺癌和有基质型增生结节的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 目的:探讨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VIM)模型和峰度模型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4例移行带前列腺癌和有基质型增生结节的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所有患者行超高b值DWI、IVIM和峰度模型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ROI),测量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分子弥散系数(D)、灌注分数(f)、伪弥散系数(D*)、平均峰度(MK)和平均弥散系数(M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2种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移行带前列腺癌的ADC、MD、D和f值明显低于基质型增生结节(P<0.001,P<0.001,P<0.001和P=0.001),而移行带前列腺癌的MK值显著高于基质型增生结节(P<0.001);2种病变之间的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2种病变,ADC、MK+MD的AUC显著高于D值和f值(均P<0.05);MD值的AUC高于D值(P<0.05);余参数之间的AU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高b值DWI、IVIM和峰度模型都可以有效地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基质型增生结节,参数ADC和MK+MD的诊断效能优于IVIM模型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峰度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分子影像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天然(综述) 卢光明(审校) 《感染.炎症.修复》 202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基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治疗是多种疾病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1-2]。BMSCs移植后,在体BMSCs转归的监测,即移植后BMSCs的分布、活性、分化、凋亡情况的监测,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方向[3-4]。采用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进... 基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治疗是多种疾病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1-2]。BMSCs移植后,在体BMSCs转归的监测,即移植后BMSCs的分布、活性、分化、凋亡情况的监测,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方向[3-4]。采用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进行移植BMSCs监测需要离体进行,属于有创检测技术[5]。利用现代多模态分子影像学技术可实现对BMSCs在体、实时命运转归的示踪监测,能够无创显示BMSCs可能的演进方向[6-7]。移植BMSCs的在体影像监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BMSCs在体迁移、分布、定位的示踪;二是在体BMSCs分化的示踪。现将有关BMSCs分子影像学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影像学 基因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与相关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尚柳彤 杨淑辉 +2 位作者 胡明艳 王宏伟 李天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79,101,共4页
目的探讨脊椎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spine, SPS)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PS患者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结果肿瘤位于颈椎1例,胸椎8例,腰椎8例。17例SPS均表现椎体... 目的探讨脊椎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spine, SPS)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PS患者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结果肿瘤位于颈椎1例,胸椎8例,腰椎8例。17例SPS均表现椎体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轻度膨胀性改变,14例累及附件,13例椎体压缩楔变;13例椎体边缘形成不对称软组织肿块,12例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内,7例包绕椎管形成“围管征”;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多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均匀强化,14例表现为“微脑样”征象。病理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由弥漫性密集排列的小圆细胞组成,几乎没有细胞间基质。免疫表型:17例均表达CD138及CD38,12例表达Kap,7例表达Lambda,11例表达CD79a,仅2例表达CD20。结论 SP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其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椎肿瘤鉴别,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孤立性浆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术前CT征象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玮 侯文文 +6 位作者 武丽俊 许金环 李文平 闫旭 张鹏举 王钰琦 赵绍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背景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肺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有临床研究显示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使患者获益,能否根据影像特征识别出适宜此疗法的人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腺癌... 背景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肺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有临床研究显示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使患者获益,能否根据影像特征识别出适宜此疗法的人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术前CT征象与术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为免疫治疗的筛选提供影像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资料。纳入具有术前胸部薄层CT图像、术前未做穿刺或治疗、术后检测有PD-L1表达的浸润性肺腺癌病例。取检测结果肿瘤细胞PD-L1阳性比例分数(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1%为截断值,分为阴性组(TPS<1%)和阳性组(TPS≥1%),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L1表达的关联因素,并使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306例患者的308个病灶,其中136个肿瘤组织病理示PD-L1表达阳性,172个表达阴性。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病灶密度、CTR值、平均CT值、最大直径、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与PD-L1表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肺癌家族史(OR=2.876,95%CI:1.257~6.578)和病灶CTR值(OR=4.321,95%CI:1.165~16.036)与PD-L1表达关联。纳入肺癌家族史和CTR值的回归模型[Ln(P/1-P)=1.464×CTR+1.056×肺癌家族史]预测PD-L1表达的AUC为0.682,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69.2%。结论对可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可为判断PD-L1表达水平提供一定信息,肺癌家族史和病灶CTR值是PD-L1表达的关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 CT 程序性死亡配体1 B7-H1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淑辉 尚柳彤 +3 位作者 钟燕 邢新博 许贺 李天然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并总结其影像特征。...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经CT及MRI检查,6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且呈囊实性,CT平扫密度均低于同层面肌肉组织,密度不均。病灶内伴出血1例,细小钙化4例。病灶在MRI T_(1)加权成像(T_(1)WI)上呈低信号,T_(2)加权成像(T_(2)WI)出现中央稍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的“靶征”,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灶呈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病灶内部信号略低,边缘呈高信号。在CT及MRI增强图像上,6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5例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1例病灶内部可见小结节样明显强化影;1例MRI延迟期病灶内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CT;4例病灶内部或病灶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在CT及MRI上多表现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可伴钙化、出血、囊变,T_(2)WI“靶征”及不均匀性渐进性强化为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神经鞘瘤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影像组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华 李天然 刘海丽 《影像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46-52,共7页
肝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检测方法与诊断设备快速评估肝癌患者的肿瘤异质性和侵袭性。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 肝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检测方法与诊断设备快速评估肝癌患者的肿瘤异质性和侵袭性。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影像组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实现了对疾病进展的整体性分析,有望为无创评估肿瘤患者的生物学行为提供可能。影像组学将医学影像诊断和大数据技术相融合,通过提取肉眼无法识别的图像特征,客观量化病灶的像素灰度值变化及分布潜在规律,为肝脏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和评估提供依据,为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性、精准性治疗提供强大的辅助。本文拟探讨影像组学对肝癌的诊断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影像组学 诊断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影像在骨肌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琪瑞 王肖 李天然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影像学检查在骨肌系统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与放射科医师的阅片经验有关;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学的结合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能够减少主观误差,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医师工作压力,同时提高工作... 影像学检查在骨肌系统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与放射科医师的阅片经验有关;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学的结合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能够减少主观误差,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医师工作压力,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引入为骨肌疾病影像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人工智能结合骨肌系统影像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骨肌系统影像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计算机辅助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骨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患者病理结果及预后分析:检出后手术与随访监测后手术患者比较
13
作者 许金环 李文平 +3 位作者 张鹏举 王玮 武丽俊 赵绍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背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被检出,GGN的处理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目的通过分析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检出后手术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的病理及预后,探讨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随访观察的可... 背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被检出,GGN的处理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目的通过分析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检出后手术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的病理及预后,探讨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随访观察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的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病例,包括纯磨玻璃结节(pure GGN,pGGN)和实性肿瘤比(consolidation-to-tumor ratio,CTR)≤0.5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GN,mGGN),将患者分为检出后手术组(surgery after detection group,SD组)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组(surgery after more than or equal to one year surveillance group,SS组)。SS组又分为增长组和未增长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混杂变量。随访于2022年8月31日截止。比较SD组与SS组的病理结果和预后。结果在纳入的284个GGN中,SD组214个GGN,SS组70个GGN。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20例患者(SD组和SS组各60例)纳入分析。PSM后,SD组与SS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P=0.523;病理亚型:P=0.290);两组均未见淋巴结转移;两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增长组与未增长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P=0.176;病理亚型:P=0.858)。结论SD组与SS组病理结果相似,预后相当,随访可能是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可行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手术 随访监测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淑辉 李亚卓 +2 位作者 钟燕 许贺 李天然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71-73,共3页
目的总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CT及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脾脏SANT患者的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6例均为单发,且边界清晰;4例呈圆形,2例呈卵圆形;2例出现假包膜,4例边缘呈浅分叶状,5例病灶局部外突,2例伴脾大。... 目的总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CT及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脾脏SANT患者的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6例均为单发,且边界清晰;4例呈圆形,2例呈卵圆形;2例出现假包膜,4例边缘呈浅分叶状,5例病灶局部外突,2例伴脾大。5例病灶CT平扫呈稍低密度影,3例密度较均匀,2例密度不均;2例病灶在CT上内见出血,其中1例病灶内另可见钙化及坏死区。1例病灶在MR平扫T2WI上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与反相位相比,病灶在同相位上显示局灶性信号减低;DWI呈等及低信号。在CT及MR增强图像上,6例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3例呈轮辐样强化,1例结节状强化;3例延迟期病灶内部可见无强化纤维瘢痕。结论脾脏SANT主要为单发、实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密度略低于脾实质,偶可见钙化、出血、坏死,T2WI及DWI上呈等及低信号,与反相位相比,病灶在同相位上局限性信号减低,病灶内可见纤维瘢痕,典型强化特点为向心性渐进性强化、结节样强化及轮辐样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新博 王鑫坤 李天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头皮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MRI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8月有完整的CT或MRI资料并经病理证实为头皮鳞状细胞癌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病灶位置、... 目的探讨发生于头皮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MRI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8月有完整的CT或MRI资料并经病理证实为头皮鳞状细胞癌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病灶位置、边界、密度或信号强度,病灶内部信息以及对周围骨质破坏、硬膜受累等情况。结果8例头皮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4.3岁。其中1例位于额部头皮,3例位于顶部,1例位于枕部,2例位于顶枕部,1例位于额顶枕部,平均发病时间为19个月(2~48个月);2例(25%)为头皮肿块,6例(75%)为外伤、烧烫伤瘢痕反复破溃、不愈合的病变。2例行CT平扫检查,表现为突出于头皮的等密度局限性肿块,边界较清晰,平均密度约42 HU(hounsfield unit,HU);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行增强检查,MRI平扫表现为突出于头皮局限性病灶(5例)或弥漫性病变(1例),平扫病灶信号均匀或不均匀,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显著强化4例,轻度均匀强化1例;8例中皮下脂肪层密度或信号中断7例,5例侵犯颅骨,4例累及硬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结论头皮鳞状细胞癌在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病史,可以在术前作出诊断;MRI显示病灶范围及浸润深度优于CT,可作为术前及治疗前有效评估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头皮 临床特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淑辉 李亚卓 +3 位作者 尚柳彤 钟燕 张鹏举 李天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27例行CT检查,其中CT增强扫描19例;9例行MRI检查,其中MRI增强扫描8例。结果32例均为...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27例行CT检查,其中CT增强扫描19例;9例行MRI检查,其中MRI增强扫描8例。结果32例均为单发。位于腹膜后间隙15例,后纵隔8例,肾上腺6例,颈部2例,腰椎椎管内1例。病变呈类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CT平扫呈低密度,内部出现钙化11例,脂肪3例,坏死1例。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14例,其中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5例。10例见小滋养血管,8例推移周围大血管,7例包埋邻近血管,4例肿瘤内部或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扩张血管。MRI平扫病灶T_(1)WI呈均匀性等及稍低信号,T_(2)WI呈高及稍高信号,7例内部可见“旋涡征”,4例DWI呈高信号,ADC值约1.725×10^(-3)mm^(2)/s,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强化、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及渐进性强化。结论神经节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的HRCT特征与脏层胸膜侵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习伟 张蓓蓓 +2 位作者 杨淑辉 周中华 张鹏举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89-392,397,共5页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GGN)型肺腺癌的HRCT特征与脏层胸膜侵犯(VP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直径≤3 cm的GGN[0≤实性肿瘤比(CTR)≤0.5]且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腺癌的患者资料219例.病变与非叶间胸膜...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GGN)型肺腺癌的HRCT特征与脏层胸膜侵犯(VP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直径≤3 cm的GGN[0≤实性肿瘤比(CTR)≤0.5]且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腺癌的患者资料219例.病变与非叶间胸膜关系(RLP)分为5型.单因素分析VPI(-)组与VPI(+)组临床和HRCT特征,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确定预测VP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9例GGN中,VPI(-)组134例,VPI(+)组85例.单因素分析中,GGN类型、直径、CT值、R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P中Ⅰ~Ⅲ型的VPI发生率分别为0、0、5.6%,而Ⅳ、Ⅴ型为45.2%、78.7%.多因素分析显示Ⅳ型和Ⅴ型是预测VP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OR=72.449,95%CI(8.743~600.333);P=0.003,OR=4.576,95%CI(1.688~12.409)].结论HRCT下RLP对GGN型肺腺癌中VPI的发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Ⅰ~Ⅱ型不发生VPI,Ⅲ型VPI罕见,而与胸膜宽基底接触的Ⅳ型和Ⅴ型容易发生VPI,尤其出现胸膜凹陷征更能提示VP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脏层胸膜侵犯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细胞肉瘤1例
18
作者 熊瑶 李天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病例男,20岁,因“间断头痛1月余”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右侧颞顶部明显,每次发作持续大约一天到数天不等,口服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影响睡眠功能,容易出现视力疲劳,休息后好转,无恶心呕吐、四肢抽搐等症状... 病例男,20岁,因“间断头痛1月余”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右侧颞顶部明显,每次发作持续大约一天到数天不等,口服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影响睡眠功能,容易出现视力疲劳,休息后好转,无恶心呕吐、四肢抽搐等症状。后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口服布洛芬效果不佳。专科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肉瘤 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
19
作者 张群 刘新丽 +2 位作者 张毅 胡明艳 李天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端发生的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2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长骨骨端原发的20例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组)和16例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 目的探讨长骨骨端发生的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2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长骨骨端原发的20例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组)和16例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者占比更高(60%),单纯累及骨端(90%)、偏心性生长(70%)、边界清楚(100%)、骨皮质膨胀(95%)、均匀变薄(100%)、软组织肿块无分叶(100%)、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生长(100%)、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100%)、伴有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60%)的比例更高,而长骨骨端软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40岁者占87.5%,病灶同时累及骨端及骨干(81.2%)、非偏心性生长(87.5%)、病灶边界不清(56.2%)、骨皮质无膨胀改变(87.5%)、皮质厚薄不均/毛糙(100%)、软组织肿块分叶状(100%)、软组织肿块包绕骨干/浸润周围组织(100%)、T2WI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100%)、无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100%)的占比更高;两组性别、有无软组织肿块、骨髓水肿、软组织渗出以及MR边缘低信号环是否完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骨骨端原发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在发病年龄及影像学表现中有一定相似性,通过综合评估患病年龄、发病部位、偏心与否、边界是否清晰、骨皮质有无异常改变、软组织肿块特征及MR上病变内部特点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端 骨巨细胞瘤 软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探究
20
作者 张浩然 李文华 +1 位作者 王肖 李天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40-42,共3页
分析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与随访的4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小肝癌患者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的... 分析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与随访的4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小肝癌患者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T、BCLC分期等因素是小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PT、BCLC分期可能会增加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临床学科可以依据此制定合理的诊疗措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病患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经济支出,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射频消融术 复发 PT B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