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例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滕光菊 常彬霞 +7 位作者 邹正升 孙颖 张伟 赵军 尚丽丹 李保森 周光德 赵景民 《肝脏》 2013年第9期596-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史、病理特点、临床表现、生化、血清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前3位...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经肝活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史、病理特点、临床表现、生化、血清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前3位的药物是中药91例(49%)、抗生素41例(22%)、解热镇痛药23例(12.4%);临床分类:药物性肝功能衰竭8例(4.4%)、急性药物性肝损伤93例(50%)、慢性药物性肝损伤83例(44.6%)、药物性肝硬化2例(1.1%);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98例(52.7%)、胆汁淤积型35例(18.8%)、混合型55例(29.6%)。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扩大、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或窦周混合炎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胆汁淤积、肝细胞凋亡、可见吞噬色素的Kuffer细胞。治愈79例(42.5%),好转102例(54.8%),无效5例(2.7%)。无一例患者死亡或病情恶化。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首位药物为中药,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组织病理学改变有一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晓东 杨美 +3 位作者 郭超楠 熊璐 李志伟 余灵祥 《肝脏》 201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及caspase-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 HCC临床病理因素的...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及caspase-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 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Fas、FasL及caspase-3在 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 分期(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Fas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在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在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 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80例 HCC患者肝癌组织中Fas、FasL与caspase-3的表达,两两之间并无明显关联性(狉=0.057,P>0.05)。结论 Fas/FasL系统的失衡及caspase-3低表达导致肝癌细胞凋亡障碍,在 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凋亡 FAS FASL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韦立新 杜经丽 +2 位作者 王玉兰 石怀银 赵景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9-462,共4页
目的 分析高分化肝细胞癌(WD-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对73例WD-HCC进行临床资料复习、病理大体标本及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73例WD-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占9... 目的 分析高分化肝细胞癌(WD-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对73例WD-HCC进行临床资料复习、病理大体标本及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73例WD-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占94.5% (69/73),肝硬化者占80.8% (59/73);肝细胞密度增加者占95.9%(70/73);肝窦明显扩张且形状不规则者占89.0% (65/73);小梁结构明显者占89.0% (65/73);胞质嗜酸性或嗜碱性增强者占90.4% (66/73);腺样结构者占16.4% (12/73),伴有灶性脂肪变性者占42.4%(31/73).结论 明确了WD-HCC的组织病理诊断要点,对WD-HCC的诊断及其与肝异型增生结节、局灶结节状增生、肝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腺瘤 肝细胞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东 胡瑾华 +6 位作者 段学章 熊璐 刘树红 刘春莲 周光德 赵雨来 赵景民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重肝肝组织标本68例(慢重肝组),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 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重肝肝组织标本68例(慢重肝组),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肝组织中Cas-pase-3和Bcl-2的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慢重肝组凋亡指数的平均值为41.6±4.9,而在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中,未见到TUNEL阳性表达的肝细胞,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重肝组的肝组织中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cl-2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慢重肝组的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指数与Caspase-3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92,P<0.01),与Bcl-2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461,P<0.05)。结论肝细胞凋亡在慢重肝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Caspase-3和Bcl-2均参与了慢重肝的肝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凋亡 CASPASE-3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肝纤维化伴肝微血管病变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育霞 刘树红 +3 位作者 李明远 郭超楠 朱莉 周光德 《肝脏》 2015年第8期656-657,共2页
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2年余,伴乏力3天"入院,入院后查体慢性肝病面容,无黄疸,未见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肋下1 cm。化验室检查:白蛋白27.2 g/L,球蛋白39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2年余,伴乏力3天"入院,入院后查体慢性肝病面容,无黄疸,未见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肋下1 cm。化验室检查:白蛋白27.2 g/L,球蛋白39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6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病 肝纤维化 肝病面容 直接胆红素 肝掌 总胆红素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清碱性磷酸酶 肝脏病变 肝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晓东 曲建慧 +5 位作者 熊璐 孙志强 刘树红 赵雨来 周光德 赵景民 《肝脏》 201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其对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在患者术后复发中的意义。结果 HC...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其对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在患者术后复发中的意义。结果 HCC组织中XIA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7.03,P<0.01)。XIA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复发组XIA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χ2=6.48,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XIAP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 XIAP有望成为预测HCC患者术后复发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Ⅹ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乳香脂酸治疗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
7
作者 郭晓东 熊璐 +6 位作者 曹晨 刘树红 郭丹丹 赵雨来 刘栋楠 李文淑 赵景民 《肝脏》 2011年第5期404-405,共2页
乳香中的主要成分为树脂(约占60%~70%),树脂中的成分主要是游离的α,β-乳香脂酸等。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香的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且β乳香酸可能会对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抑制性作用。本研究采用鸭作为动物模型,探... 乳香中的主要成分为树脂(约占60%~70%),树脂中的成分主要是游离的α,β-乳香脂酸等。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香的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且β乳香酸可能会对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抑制性作用。本研究采用鸭作为动物模型,探讨β乳香酸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治疗效果 乳香酸 香脂 免疫系统 动物模型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死亡病例特点分析
8
作者 姜素椿 张云辉 +2 位作者 赵敏 赵景民 牛义军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总结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死亡病例临床特点,探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教训与经验。方法总结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措施,分析这些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SARS传染性强... 目的总结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死亡病例临床特点,探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教训与经验。方法总结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措施,分析这些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SARS传染性强,潜伏期短,老年、妊娠及合并基础病患者预后不良。在早期尚未找到有效抗病毒药的情况下,早休息及合理对症治疗很重要。长期过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易致血糖升高、二重感染等致死并发症。结论对新发传染病做到严密隔离、早休息、早期合理治疗,保护好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治疗结果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保护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创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美 刘义思 +8 位作者 周光德 郭晓东 邹赛英 刘树红 蒋丽娜 刘元 朱莉 郭超楠 赵景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 探究骨保护素(OPG)与NAFLD进展的相关性,无创性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方法 筛选136例配套肝穿刺活组织标本及其肝穿刺1周血清标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3例经B型超声检查无脂肪肝症状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 目的 探究骨保护素(OPG)与NAFLD进展的相关性,无创性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方法 筛选136例配套肝穿刺活组织标本及其肝穿刺1周血清标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3例经B型超声检查无脂肪肝症状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等生理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物化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中OPG浓度水平.据资料不同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t检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LSD检验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清OPG与AST及TG具有相关性(P<0.05),与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小叶内炎症、汇管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高度相关(P< 0.01);随NAS评分增高其浓度降低,呈高度负相关(r=-0.928,P<0.01);NASH患者血清中OPG明显低于无NASH患者,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ROC=0.963,利用Youden指数确定最佳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7.4%,最佳截断值为242.96 ng/L,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结论 NASH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OPG可作为评价NASH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一个无创性诊断指标对NASH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炎 脂肪性 非酒精性 骨保护素 无创诊断
原文传递
环氧化酶-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光德 李美蓉 赵景民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大鼠NASH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COX-2在大鼠NASH肝组织的表达状况,以及肝组织内胰岛素信号传导关键分子,包括胰岛素受体(IS...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大鼠NASH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COX-2在大鼠NASH肝组织的表达状况,以及肝组织内胰岛素信号传导关键分子,包括胰岛素受体(IS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的变化。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one way ANOVA法进行组间方差分析,Pearso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高脂饮食大鼠NASH模型,COX-2在NASH大鼠肝组织内表达明显上调,并与HOMA-IR密切相关(r=0.838,P=0.018;r=0.746,P=0.023),肝组织内ISR、IRS和PI3K表达下调,与COX-2负相关(r=0.606,P=0.046;r=0.943,P=0.006;r=-0.807,P=0.022),肝组织内AKT表达上调,与COX-2正相关(r=0.692,P=0.035)。结论 COX-2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参与NASH发病过程,通过干预COX-2,可能为NASH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环氧化酶-2 胰岛素信号分子
原文传递
红细胞计数与肝功能状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宵梦 王雷婕 +6 位作者 姚明解 文夏杰 陈香梅 尤红 贾继东 赵景民 鲁凤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肝病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红细胞计数与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1 4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肝硬化患者和185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Child-Pugh分级.回顾性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红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红... 目的 比较不同肝病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红细胞计数与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1 4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肝硬化患者和185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Child-Pugh分级.回顾性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红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红细胞计数与肝功能状态的关联.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 Wallis H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x2检验.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肝癌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P< 0.05).肝硬化患者中,红细胞计数在Child-Pugh分级较高的患者中倾向于降低(P<0.05). 结论 红细胞计数可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或可为完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红细胞计数 CHILD-PUGH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