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甲汉 张会堂 +1 位作者 杨宗城 何宝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 40 %总体表面积 (TBSA ) 度烫伤犬模型 ,随机分为切痂组 (E组 )和非切痂组 (C组 ) ,伤后 1小时按 Parkland公式补给平衡盐溶液 ,E组动物伤后 3小时切痂。分别于伤前、伤后...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 40 %总体表面积 (TBSA ) 度烫伤犬模型 ,随机分为切痂组 (E组 )和非切痂组 (C组 ) ,伤后 1小时按 Parkland公式补给平衡盐溶液 ,E组动物伤后 3小时切痂。分别于伤前、伤后 30分钟及 3、6、12、2 4和 48小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乳酸、内毒素(L PS)含量 ,伤后 48小时检测肠组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结果 :2组动物伤后血浆DAO、乳酸、L PS含量明显增加。切痂后能明显降低血浆中 DAO、L PS和乳酸含量 ,肠组织中 MDA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切痂 二胺氧化酶 肠粘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清海 张会堂 +1 位作者 杨崇志 马永红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的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40例深度烧伤患者1周内一次性行切(削)痂术,去除坏死的皮肤及间生态组织,移植大张脱细胞异体真皮,然后切取大张自体刃厚皮0.10~0.25mm覆盖于...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的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40例深度烧伤患者1周内一次性行切(削)痂术,去除坏死的皮肤及间生态组织,移植大张脱细胞异体真皮,然后切取大张自体刃厚皮0.10~0.25mm覆盖于其上。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全部植皮成功,植皮成活率为100%,随访30~36个月,结果发现40例患者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现象,外观和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修复后,外观平整光滑,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活动良好,是深度烧伤创面良好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移植 复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6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朱清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两期进行,手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的有效扩张率、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和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随访两年以上,患者未发生继发畸形,效果满意扩张器扩张有效率为96.... 目的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两期进行,手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的有效扩张率、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和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随访两年以上,患者未发生继发畸形,效果满意扩张器扩张有效率为96.4%,并发症发生率为20%,术后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色泽、质地及愈合均良好。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治成功全身体表面积烫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4
作者 王公升 张会堂 +1 位作者 张明卿 徐根贤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急救 全身体表面积烫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年间16595例烧伤儿童资料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向军 闫德雄 +6 位作者 高国珍 王公升 姚兴伟 韩德志 王丽 宿庄 邢继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相关地区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寻找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烧伤儿童病历资料,根据主要致伤原因将病...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相关地区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寻找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烧伤儿童病历资料,根据主要致伤原因将病例分为特定因素烧伤组(“锅连炕”构造缺陷导致烫伤,以下称烧伤;简称特因组)和其他原因烧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统计2组患儿一般情况、家庭背景、发病周期及病情转归,比较采取“锅连炕”防护措施前后2个时间段(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6 595例烧伤儿童,其中热液烧伤15 816例占95.3%,非热液烧伤779例占4.7%.特因组患儿5089例占热液烧伤的32.2%,占烧伤住院儿童总数的30.7%;收治比例以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最多,占该院住院烧伤患儿的34.2% (1803/5267).对照组为11 506例,占烧伤住院儿童总数的69.3%.特因组患儿发病年龄为8个月~5岁,对照组1个月~12岁,2组患儿年龄均以1~3岁居多.特因组男女性别比例为2.1∶1.0,对照组为1.4∶1.0.特因组3590例患儿同时累及多个部位的比例(70.5%,3590/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6311/11 506,x2=361.138,P<0.01).2组患儿烧伤部位发生率排列顺序相同,从高到低依次是上肢、下肢、头面颈、躯干.特因组烧伤程度总体上重于对照组(Z=27.770,P<0.01),院前未处理率[31.2% (1588/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24.8%(2857/11 506),x2 =73.010,P<0.01],冷疗处理率[14.7% (747/5089)]明显低于对照组[19.6%(2255/11 506),x2=57.636,P<0.01],伤后6h延迟复苏率[31.5% (1601/508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97/11 506),x2=1545.234,P<0.01].(2)家庭背景及发病周期:特因组患儿家庭背景分别为农村67.3%(3424/5089)、乡镇22.1% (1123/5089)、城市10.7%(542/5089),对照组为农村32.4% (3727/11 506)、乡镇48.4%(5570/11 506)、城市19.2%(2209/11 506).特因组以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期占77.8%(3958/5089),对照组每年5-10月份发病居多[58.2% (6697/11 506)].(3)病情转归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特因组患儿治愈率为32.3%(1645/5089),低于对照组的44.7%(5143/11 506,x2=215.615,P<0.01);病死率为1.6%(79/5089),高于对照组的0.4%(46/11 506,x2=62.700,P<0.01).1996-2001年,特因组占热液烧伤患儿的42.5%(2213/5212),对照组占57.5%(2999/5212);采取“锅连炕”防护措施后,2002-2010年,特因组为27.1% (2876/10 604),对照组为72.9% (7728/10 604),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376.695,P<0.01). 结论 “锅连炕”构造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小儿烧伤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锅与炕之间安装防护栏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特殊致伤因素、院前创面处理不正规、休克延迟复苏,是引起患儿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和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回顾性研究 锅连炕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甲汉 杨宗城 张会堂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评价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 方法 采用 40 %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 ,随机分为切痂组 (E组 )和非切痂组 (C组 )。两组动物于伤后 1h按parkland公式补充复方乳酸钠溶液复苏 ,E组在伤后 3h切除全部焦痂 ,立即植以新鲜异... 目的 评价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 方法 采用 40 %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 ,随机分为切痂组 (E组 )和非切痂组 (C组 )。两组动物于伤后 1h按parkland公式补充复方乳酸钠溶液复苏 ,E组在伤后 3h切除全部焦痂 ,立即植以新鲜异体皮。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氧供、氧耗和血乳酸的变化。 结果 两组犬烫伤后 30min均立即发生严重休克 ,心排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左心作功指数 (LVWI)显著降低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乳酸含量明显增加。E组动物伤后 3h切痂 ,CO、CI、血液流变学和乳酸含量较术前及C组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 烧伤后单纯补液不能较快纠正休克 ,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休克期 大面积切痂 复苏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路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富胜 狄桂萍 +3 位作者 朱清海 马永伟 王宇龙 王宝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7-458,共2页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笔者选用的救治路径实施对象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标准参照文献[1]:成人烧伤总面积在8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在50%TBSA以上者,小儿烧伤总...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笔者选用的救治路径实施对象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标准参照文献[1]:成人烧伤总面积在8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在50%TBSA以上者,小儿烧伤总面积在5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大于10%TB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烧伤患者 特重度 救治 TBSA 质量管理模式 标准参照 小儿烧伤
原文传递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石富胜 张晨阳 +7 位作者 王宇龙 周海全 吴龙 王虎平 范文林 马驰 马永伟 王玉振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敷料在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治疗效果。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取2010年12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17例烧伤患者。将异种(猪)ADM敷料贴附于清创后创面,外...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敷料在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治疗效果。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取2010年12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17例烧伤患者。将异种(猪)ADM敷料贴附于清创后创面,外层包扎固定,适时换药。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再上皮化速度、愈合时间、愈合后皮肤弹性与色泽、瘢痕生长情况。结果应用异种(猪)ADM敷料后换药次数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愈合加快。愈合后皮肤未见增生性瘢痕。结论对于非关节部位的Ⅱ度烧伤创面、面积较小(如直径小于1 cm)的Ⅲ度慢性肉芽创面,异种(猪)ADM敷料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值得推广。但禁用于有明确手术指征、感染未控制或进行性加深的创面(如电烧伤、化学或毒物烧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烧伤 脱细胞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深度烧伤108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富胜 狄桂萍 +5 位作者 谢京 朱清海 王宇龙 张金保 马永伟 柴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3-383,共1页
1临床资料 1995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深度烧(创)伤患者108例,其中男79例、女29例,年龄5~54岁,烧伤总面积1%~70%TBSA,为浅Ⅱ~Ⅳ度。致伤原因:电烧伤53例、热压伤24例、高温金属烧伤17例、低... 1临床资料 1995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深度烧(创)伤患者108例,其中男79例、女29例,年龄5~54岁,烧伤总面积1%~70%TBSA,为浅Ⅱ~Ⅳ度。致伤原因:电烧伤53例、热压伤24例、高温金属烧伤17例、低热烧伤7例、创伤后皮肤缺损伴骨外露6例、化学烧伤1例。修复部位:膝关节28个、踝关节23个、腕关节22个、肘关节19个、指间关节13个、虎口11个。随意皮瓣56个,逆行岛状皮瓣38个,交腿皮瓣7个,巨大皮瓣5个,其他皮瓣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修复 深度烧伤 同部位 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资料 TBSA 致伤原因 高温金属
原文传递
留置气囊导尿管烧伤患儿尿管嵌顿的护理
10
作者 廖秀梅 柴玉兰 狄桂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6期3196-3198,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患儿留置导尿管嵌顿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将26例留置导尿管嵌顿的烧伤患儿根据病情及嵌顿的位置进行分析,其中2例留置导尿时嵌顿在尿道膜部,22例嵌顿在膀胱部,2例嵌顿在尿道内口.对不同嵌顿分别应用导丝刺入法、针刺法... 目的 探讨烧伤患儿留置导尿管嵌顿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将26例留置导尿管嵌顿的烧伤患儿根据病情及嵌顿的位置进行分析,其中2例留置导尿时嵌顿在尿道膜部,22例嵌顿在膀胱部,2例嵌顿在尿道内口.对不同嵌顿分别应用导丝刺入法、针刺法和外科手术法进行处理.结果 26例患儿经处理均可拔除气囊尿管,其中19例采用导丝刺入法,4例采用针刺法,3例采用经会阴尿道切开取异物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1例手术患者术后再次留置气囊尿管,留置2周后正常拔除气囊尿管,顺利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男性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掌握气囊尿管的拔管方法,才能使拔管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导尿管插入术 尿管嵌顿
原文传递
头皮间隔48h再利用成功救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守龙 石富胜 +1 位作者 范文林 王宇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413-1413,共1页
患者,男,37岁,焦炭火焰烧伤全身多处30min入院。入院诊断:(1)80%焦炭火焰烧伤Ⅲ度64%深Ⅱ度7%浅Ⅱ度9%全身多处;(2)低血容量性休克;(3)轻度吸人性损伤。入院后立即按照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治疗路径”0给予治疗。伤后3d... 患者,男,37岁,焦炭火焰烧伤全身多处30min入院。入院诊断:(1)80%焦炭火焰烧伤Ⅲ度64%深Ⅱ度7%浅Ⅱ度9%全身多处;(2)低血容量性休克;(3)轻度吸人性损伤。入院后立即按照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治疗路径”0给予治疗。伤后3d行四肢切痂微粒植皮异体皮覆盖头皮取皮术。临床上受供皮面积之比最大可达18:1,术中切除四肢坏死痂皮约46%,削取头皮约3%,为保留头皮再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治疗 头皮/外科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采用临床路径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驰 石富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722-1723,共2页
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患者18例,对其按照临床医疗路径实施治疗,针对其发生的病因相关因素、临床特点进行实施治疗,回顾性选取12例特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钠高氯血症 特重度烧伤 临床路径 并发 治疗 临床医疗 相关因素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烧伤及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折135例
13
作者 雷培俊 石富胜 +4 位作者 马永伟 朱清海 王宇龙 柴建 范文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717-717,共1页
重度烧伤合并多处骨折也称烧伤复合伤,治疗时矛盾多,很棘手。我院共收治135例烧伤合并骨折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软组织缺损 合并骨折 多处骨折 骨折患者 复合伤
原文传递
蜕皮甾酮对内毒素所致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旭 张绢厚 +4 位作者 张明卿 朱清海 罗向东 杨宗城 石富胜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ecdysterone EDS)对内毒素(LPS)所导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和坏死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HUVECs为模型,LPS作为致伤因素,EDS作为保护因素,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测培养HUVECs凋亡和坏...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ecdysterone EDS)对内毒素(LPS)所导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和坏死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HUVECs为模型,LPS作为致伤因素,EDS作为保护因素,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测培养HUVECs凋亡和坏死的变化。 结果 正常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较少,LPS刺激后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增加,凋亡增加幅度大于坏死,EDS处理后凋亡和坏死同时减少。 结论 提示EDS对LPS导致的HUVECs凋亡、坏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内毒素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在烫伤大鼠肺组织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富胜 杨正国 +3 位作者 狄桂萍 鲁刚英 杨宗城 罗向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关键词 烫伤 肺组织通透性改变 细胞凋亡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救治烫伤面积100%TBSA患者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公升 石富胜 +2 位作者 张会堂 张明卿 徐根贤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救治 烫伤面积lOO%TBSA患者 地塞米松 脓毒症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狄桂萍 柴玉兰 李志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4期2955-2957,共3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3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前降压扩容,术后继续密切监测血压、尿量等,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全部采用... 目的 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3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前降压扩容,术后继续密切监测血压、尿量等,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摘除瘤体,均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加强术中、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扩张联合深层纤维包膜在肌腱粘连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清海 柴健 +4 位作者 石富胜 王宇龙 张金保 马永伟 范文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791-792,共2页
目的 将皮肤软组织扩张联合深层包膜应用于肌腱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 利用软组织扩张术,首选重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时,切除肌腱附近的瘢痕组织,同期应用深层包膜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以预防术后肌腱的粘连。结果 术后6个月随... 目的 将皮肤软组织扩张联合深层包膜应用于肌腱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 利用软组织扩张术,首选重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时,切除肌腱附近的瘢痕组织,同期应用深层包膜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以预防术后肌腱的粘连。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重建的皮肤在色泽、质地、弹性、耐磨程度、活动灵活度等方面均与正常接近,同期进行的肌腱松解术优良率92.3%(TAM标准)。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不仅为肌腱损伤后修复提供高质量的皮肤,同时能恢复局部双层膜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粘连 皮肤 组织扩展
原文传递
救治特重度烫伤30%TBSA新生儿一例
19
作者 王公升 王晓云 +4 位作者 张会堂 马驰 周海全 王虎平 王冬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7,共1页
患儿女,体质量3.4kg。出生后11h不慎被热水烫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总面积为30%,其中浅Ⅱ度8%、深Ⅱ度20%、Ⅲ度2%TBSA,渗... 患儿女,体质量3.4kg。出生后11h不慎被热水烫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总面积为30%,其中浅Ⅱ度8%、深Ⅱ度20%、Ⅲ度2%TBSA,渗出液不多。见图1。入院后给予补液、吸氧、抗休克治疗。伤后第2天将患儿放人暖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A 重度烫伤 新生儿 救治 抗休克治疗 体质量 水烫伤 出生后
原文传递
新生儿特重度烫伤成功救治一例
20
作者 王公升 柴玉兰 +4 位作者 张会堂 马驰 周海全 王虎平 王冬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12期856-857,共2页
患儿女,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4kg。出生后11h在洗澡时不慎热水烫伤。伤后立即补液,2007年12月29日伤后3h转入我院。查体: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烫伤总面积为30%,Ⅲ度2%,深Ⅱ度20%,浅Ⅱ度8%,分布于背、臀部及右... 患儿女,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4kg。出生后11h在洗澡时不慎热水烫伤。伤后立即补液,2007年12月29日伤后3h转入我院。查体: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烫伤总面积为30%,Ⅲ度2%,深Ⅱ度20%,浅Ⅱ度8%,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腰臀腐皮脱失,渗出不多(图1)。入院后补液、吸氧、抗休克治疗。伤后第2天,放入暖箱中,创面暴露、灯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